APP下载

“校企行”联合培养金融专业硕士模式创新研究

2020-10-21张根文万和悦

关键词:硕士导师校企

张根文,万和悦

(合肥工业大学 经济学院,合肥 230601)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近几年,各大高校金融专业硕士的招生规模呈明显增长趋势,考研的人数一路看涨,考研竞争日趋激烈。金融人才对就业情况过于乐观,与现实的残酷形成巨大的反差。现实中的金融人才就业压力很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并未能走上金融之路[1]。以与金融专业对口的银行为例,业务运营、资金理财、综合营销等基础岗位,其职位要求一般不限专业,极大地增加了金融专业学生的竞争压力,金融专业硕士要想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必须具备一些不可替代的“金融技能”。此外,传统金融机构逐步向互联网金融模式转型,其逐渐利用网络金融交易平台、网络银行等来替代人工服务等,极大减少了对较低层次的金融人才需求,同时对具有运营、开发和设计等复合能力的金融人才需求量大大提升,高质量金融人才的需求缺口越来越大[2]。单纯的高校理论教学已不能满足金融市场对高质量金融人才的需求。对于金融专业型人才的培养,应当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加强金融应用技能的培育。因此,许多高校开始探索校企联合培养模式[3-6],本文试图引入第三方──金融行业协会,探讨高校、金融企业、金融业协会三方联合培养模式,以期能为完善金融专业硕士联合培养提供参考。

一、国内金融专业硕士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金融硕士,主要分为专业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两者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上具有很大的不同。学术型硕士培养注重理论教学,以培养科研人才为目标,侧重基础理论学习。专业型硕士培养注重实践教学,以职业需求为目标,注重培养研究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强调学术性和职业性相结合。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金融专业型硕士(以下简称“金融专业硕士”)。

1.高校培养方案缺乏准确定位

如前所述,金融硕士分为专业型和学术型两种类型,但是很多高校在制定硕士培养方案时并没有明显的区分。由于金融专业型硕士的设立相对学术型硕士较晚,且经验不足,很多高校在课程设置、培养方向、毕业设计等方面模仿学术型硕士,侧重教授硕士研究生金融理论知识,进行金融理论研究,没有充分考虑到金融专业的特殊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申韬和李潮(2018)发现金融专业硕士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上偏理论性,与实际的联系不太紧密,教学内容更新缓慢[7]。

2.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

当前,金融行业愈来愈热,金融专业的学生愈来愈多,但是学生找工作愈来愈难,金融机构找人也愈来愈难。金融强调应用性,而目前大多数高校仍然以理论学习为主,实践教学不足,知识构造过于简单,视野受到限制,实践和创新不足。邓建(2016)通过调查发现学校对金融专业硕士实践的支持力度不足,部分高校并没有为学生推荐优质的实习单位,学生获取实习渠道较少;金融专业硕士的实习时间较短,大部分持续时间不超过三个月,事实上,短期内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不能得到较大的提升[6]。金融企业需要的是兼具金融理论知识储备与金融实践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而目前很多高校培养的学生不能很好地满足金融企业的需求。

3.校企联合培养浮于表面

在现有的校企联合培养实践中,校企资源并没有完全融合。姚远(2018)认为有些参与高校合作的金融企业对联合培养金融专业硕士不够重视,把联合培养当成是带来短期经济效益的工具,用以缓解企业临时人力不足的压力,甚至部分金融企业把高校实习生看成廉价的高级劳动力,对于金融专业硕士是否完成专业实践和专业性研究课题并不关心[8]。邓建(2016)认为部分高校疏于组织,实习单位培养条件、培养能力、培养质量层次不齐,甚至部分实习单位与金融并没有关系[6]。此外,联合培养中校外导师多由金融企业领导、专家、技术骨干等业界精英担任,他们大多业务繁忙,没有过多的精力指导学生。

二、“校企行”联合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为解决目前高校培养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与金融实际市场相脱节的矛盾,本文提出高校、金融企业、金融业协会三方联合培养(以下简称“校企行”联合培养)模式,该模式是以培养符合金融市场发展所需的高质量复合型金融专业人才为目标,以高校作为主导方、金融企业作为重要参与方、金融业协会作为引导和监督方,且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多方资源进行教学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行”联合培养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与能力体系应当趋于一致。高质量的金融专业硕士应当至少具有以下几种能力:良好的专业知识储备;金融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基本的业务处理能力和金融实践能力等。此外,随着大智移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给金融专业人才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挑战。金融人才应该具有持续学习的态度,娴熟地使用计算机、数学、英语等基础性工具,并进一步学习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因此,本文拟从创新课程设置、建设校内仿真实验平台、建设实习实践基地、“双导师”和“二阶段”联合培养四个方面探讨金融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金融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1.金融专业硕士培养课程设置创新

传统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公司金融相关课程、资本市场相关课程、国际金融相关课程,这些课程对金融人才基本理论素养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当前大智移云时代,传统的金融课程设置已经不能满足新型金融人才的培养要求,课程创新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本文提出了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新课程,即“传统课程+创新课程”(见图2)。

图2 大智移云背景下我国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新课程

金融的发展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有着密切的联系,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应当与时俱进,在培养专业型硕士专业能力的同时,应该加强其对现代科技的运用能力。在联合培养模式中,高校是创新课程的主体,负责课程的设置和实践;金融业协会作为“桥梁”可以起到很好的连接沟通作用,金融业协也会根据当地金融业发展规划对高校传统课程设置、创新课程设置提出指导性意见;金融企业,尤其是金融企业中的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技术精英们,可以为高校创新课程的细分科目提供方向性建议,高校也可以直接邀请行业专家为学生授课。

创新课程主要包括互联网相关课程、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大数据相关课程。其中互联网相关课程主要包括机械语言和算法,如现下主流的Python、PHP、JAVA、C、C++等编程语言。人工智能相关课程主要包括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人工智能平台和工具、先进机器人学、认知和神经科学等。大数据相关课程主要包括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和信息系统操作课程。通过传统课程和创新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能够与时俱进,将金融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成为全能型金融人才。

2.“校企行”合作建立校内仿真实验教学平台

在合理的课堂设置基础上,应该加强培养金融专业硕士的应用能力。本文提出建立由高校、企业、行业协会联合打造的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如图3所示。

图3 “校企行”合作开发建设校内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模式图

金融业协会是引导方,对建立校内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进行行规引导和支持,并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高校作为主导方,利用具备的金融资源和优势,通过日常教学和校内导师为金融专业硕士提供充足的专业知识储备,并对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进行日常运营和管理;金融企业是重要的参与方,通力协助高校建立近似真实的实验教学平台,一方面提供资金和平台建设技术支持,另一方面通过业界的精英为学生提供专业技能指导,拓展学生实践知识。

而金融业协会除了提供引导和支持以外,还可以利用现在的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校内仿真实验平台的建设和实施进行监督管理,让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能正常运行,真正为学生所用。

在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正常运行后,高校与金融企业、金融业协会保持联系和及时沟通,高校中的专业课老师和仿真实验工作室的管理人员与业界精英保持紧密交流,了解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在工作实践中使用的最新工具和技术,并对仿真实验工作室中相应的软件、金融工具及时进行更新。金融企业和当地金融业协会定期安排相关专家对金融专业硕士进行指导,帮助其更好地使用仿真实验工作室中最新的软件和金融工具。

3.“校企行”联合建设金融专业硕士实习实践基地

金融学科作为社会科学类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金融市场上需要的是兼具理论和实践能力的高质量复合型金融专业人才。因此,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仅仅依靠高校的理论教学和模拟性的金融实验是远远不足的。

高校应当加强与金融企业、当地金融业协会的合作交流,打造具有金融专业硕士特色的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如下页图4所示,由“校企行”联合建立的金融专业硕士实习基地,是在金融业协会的引导、资金支持和监督管理下,在高校进行充分的金融专业知识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到金融企业进行实践实习的联合培养模式。

可实现的主要实践实习形式包括组织学生参观调研、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进行实习、进行具有留用机会的毕业实习等。

实践实习时,学生不仅可以将在高校学习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所学所思,还可以了解并亲身接触各种金融产品、金融工具、金融技术,并在实际金融业务中提高操作能力、沟通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此外,金融专业硕士不仅可以通过切身的实习体验评估与该工作的匹配度,对自身的就业方向有更加充分和准确的认识,制定更为合理的职业计划,还可以抓住实习机会,通过优异的实习表现,为金融企业所留用。实习生被直接留用,可以减小高校就业压力,提高高校就业率。对金融企业而言,接受实习生,可以以较低的成本缓解公司业务量季节性变动等特殊时期工作人员短缺的困境;通过优先录用实习期间成绩优异的实习生,企业可以减少员工招聘和员工培训的支出。

图4 “校企行”合作建立金融专业硕士实习实践基地模式图

4.“二阶段”和“双导师”制联合培养

为了促进金融专业硕士合理地安排学习和实践时间,可以利用“二阶段”进行培养(见图5)。将学制年限分为三个部分,以学制三年为例:第一年和第二年为第一阶段,第一年进行金融专业理论教学,构建知识体系;第二年通过仿真实验室进行培养,让金融专业硕士将所学理论知识与金融实务进行初步的结合,了解金融企业的实际业务并具有一定应用能力。第三年为第二阶段,金融专业硕士在金融机构进行实践实习,利用所学知识、实习经验和实习资源,进行科研项目研究和论文撰写。

图5 “二阶段”和“双导师”制联合培养模式图

“双导师”制度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二阶段”培养所建立的。所谓的“双导师”指的是每位研究生都有一名校内导师和一名校外业界精英导师。校内导师主内,对金融硕士在校阶段的培养计划、研究方向、论文撰写进行指点和帮助;校外导师主外,主要对金融专业硕士在校外实习基地的实践实习进行必要的指引,并对金融专业硕士的课题研究和论文素材给予支持。此外,需要第三方监督机构——行业协会,建立健全导师的选聘、考核、激励、监督制度。行业协会可以定期对校内外导师进行“查岗”,对违约导师进行警告、解聘处理,促进双导师制度的有效运行;也可以通过颁发补助金、奖金、资质证书等奖励措施,提高校内外导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性。

“二阶段”和“双导师”的培养模式,可以有效提升金融专业硕士的专业知识储备、业务能力、服务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等。这种培养模式下,金融专业硕士在校期间可以获得充足理论知识储备,进行课题研究和毕业设计,通过校外金融实际业务实践,亲身体验前沿的金融理论、金融工具、金融技术在金融实操中的运用,了解金融市场发展的方向和动态。金融专业硕士在实习单位获取的大量数据资料,成为其科研项目的研究和论文的撰写的重要资源。当然,考虑到企业数据的保密性,必要时企业可以与能够接触到企业内部资料的实习生签订保密协议,即企业核心数据必须经过企业负责人的同意才可以应用到项目和论文中,实习生对引用的数据负有保密责任。

三、结 语

本文从高校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角度,分析了目前出现的高校培养方案缺乏准确定位、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等问题,提出了“校企行”联合培养模式,该模式包括金融专业硕士培养课程设置创新、合作建立校内仿真实验平台、联合建设实习实践基地,以及 “二阶段”和“双导师”联合培养等。“校企行”联合培养金融专业硕士,是联合培养模式的一次有益探索。

为了更好地开展“校企行”联合培养,高校应该结合金融专业硕士独特的专业属性,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对于已经有联合培养计划的高校,应该将计划充分落实,杜绝浮于表面和资源浪费。同时,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建立配套的高校联合培养相关法律制度体系,完善专业硕士设置准入机制,并对设立金融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高校进行管理,落实培养计划。此外,金融业协会应该充分发挥职能,在高校开展校企联合培养的过程中,提供一定资金支持和环境支持,并充分发挥监督管理作用,对校企联合培养项目的整个过程进行有效监督。

猜你喜欢

硕士导师校企
山东艺术学院作品精选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厦大硕士创业新一站 卖卤味
建筑学硕士揽了“瓷器活儿”
V eraW an g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爱情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