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镇空间生产与尺度演变中的平衡策略
——以重庆历史文化名镇为例

2020-10-21孙俊桥朱彦云

关键词:名镇风貌文脉

孙俊桥,朱彦云,杨 静

(1.重庆大学 艺术学院,重庆 401331;2.东南大学 建筑学院,南京 210096)

一、引 言

古镇作为一种具有珍贵历史文化资源的空间,是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开发进程如火如荼,各地纷纷投入资本,通过利用古镇空间价值发展旅游相关产业的方式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古镇职能从居住生活为主转变为旅游服务为主。在生产方式的转换过程中,新增商业空间与古镇争夺可利用空间,往往造成原住居民与外来商户的矛盾、文化保护与商业开发的矛盾、新增空间与古镇风貌原真性的矛盾。

本研究从空间尺度变化的角度出发,对重庆市已开发并投入使用的多个历史文化名镇进行实地调研。借助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相关理论,针对古镇空间在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尺度演变与古镇空间原真性保护加以系统的辩证探究,并提出既能够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又能够延续传统文化的古镇保护性开发尺度。

二、变化——古镇保护的新旧尺度对比

2008年国务院公布施行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和2018年重庆市颁布的《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对历史文化名镇核心保护范围内规定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保障原住居民的权益等保护制度,同时鼓励当地区县政府对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因此古镇开发的空间生产大范围布局在受约束较少的古镇外围空间;镇内则开辟游客游览路线,在游览核心区增加商业空间;这些新增商业空间内部往往不再遵循传统布局、装饰习惯,与古镇民宅相似,由于传统建筑空间使用不足以适应现代使用需求,古镇原住居民作为古镇民宅使用方,通常根据个人资本实力进行建筑内部的改造活动,见图1所列。

图1 古镇空间生产概况 (图片来源:作者自制)

因此,历史文化名镇空间的尺度演变可以根据现代化建设程度、空间形式等,分为外围空间尺度、整体空间尺度和微观空间尺度三个部分进行调研分析。

重庆历史文化名镇的开发目前多以追求旅游经济发展为目标,空间生产手段往往将文化保护放在次要位置,这就导致古镇尺度演变并不一定满足原真性保护的要求。古镇的原真性保护是基于其活力和历史文化的康复性再生的,不能使文脉持续地传承和发扬、使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康复,都是损坏古镇原真性的行为。基于此,重庆历史文化名镇开发的新旧尺度之间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1.空间与古镇脱节

在外部空间上,古镇的宏观开发往往将古镇作为历史遗产地,在周围建设完全不同的现代化建筑群,使古镇文化的传承止步于原始镇区范围,厚重的历史沉淀随着古镇文脉要素的消失而停止积累,这显然是对古镇文化截断式保护。如路孔古镇外围旅游开发项目,以贴片的方式建设大量假古董,既未传承古镇的特色文化,也未帮助古镇演变发展,导致出现古镇原住居民在开发后仍然大量流失的现象。

2.古镇文脉整体性缺失

古镇整体空间的开发手段往往以减少成本、追求利润为目标,而忽略了古镇文脉各个构成要素的联系关系。开拓商业区、建设现代工程、迎合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建立在对文脉的片面理解上,使古镇整体风貌、空间格局、社会结构都受到很大的破坏。如西沱古镇被水利工程淹没三分之一、现代公路将云梯街截成三段、周围居民加建大量新建筑使古镇整体膨胀,使西沱古镇文脉断裂,传统风貌难以复原。

3.古镇空间场所精神减弱

在微观空间上,由于资本-权力对旅游商业的一味追求、原住居民保护意识较弱,居民对古镇民宅的改造出现三种情况:一是古镇居民纷纷加入旅游商业的经营,古镇产业结构的转向使得原始建筑功能不足,因而人们纷纷对古建筑进行改建,手法粗放,破坏严重。二是商业空间成为古镇空间的主要组成,古镇文化要素相应地成为辅助条件。涞滩古镇传统节点空间转变成纯粹的餐饮空间,使文化载体成为商业载体,记忆资源受损。三是原住居民对旅游商业的简单理解,使得古镇产业构成千篇一律。仿古的外部空间和大众化的业态忽视了古镇特色的记忆和场所精神,这样的旅游商业必然逐渐失去活力。

三、博弈——保护视角下的空间生产及尺度流变

1.空间生产理论

法国社会学家列斐伏尔提出的空间生产理论以城市空间的社会转向为基础[1],提出在政治和经济变革的影响下, 生产方式的转变产生了新的空间,资本积累的逻辑因此由时间的占有转向空间利润的追求。“空间的生产”包括“空间实践”“空间的表征”和“表征的空间”三个不同的维度,体现了空间层次形态的多元化和差异性[2]。

历史文化名镇的旅游化开发使古镇生产方式发生改变,旅游商业成为资本在古镇空间中再生产的空间,由于古镇天然具有其历史文化价值,原始物质空间、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相互作用、不可分割,其空间生产需依据古镇自身的空间逻辑进行,即保持古镇的原真性。为了平衡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的要求,以协调古镇开发商与原住居民的诉求、平衡商业发展与文化保护的关系、削减新增尺度对古镇原真性的影响,需要形成合理的空间生产尺度,如图2所示。

图2 古镇空间生产与尺度演变关系图 (图片来源:作者自制)

2.保护手法多元

古镇空间生产的主导者包括资本、权力和原住居民,当古镇空间被资本榨取过度,以至于原住居民无法修复空间,古镇自身发展受阻,就会引起原住居民的流失,使得古镇社会空间结构难以延续,场所活力降低。对于古镇自身来说,当古镇空间生产主导者单纯追求旅游经济的发展,通过大量资本的流入和空间剩余价值的夺取,不断增进资本的积累,就会导致原住居民主导权力被剥夺,古镇失去其本身的生活生存功能,成为旅游产业的物质载体。只有当古镇空间生产主导者在打造古镇旅游产业及其知名度的同时,为古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做出相应的措施,才能保证古镇的活态传承。当动力博弈形成较为平衡的局面时,空间生产将可持续发展,因此古镇空间生产需能够协调资本-权力和原住居民的多方需求,在追求经济的同时,保护古镇社会结构,留住原住居民。空间生产要想使古镇可持续地活化发展,需多方协调,尊重原住居民利益,对民生和经济进行平衡把握,协调动力博弈之间的矛盾,以保护古镇社会空间、尊重原住居民利益。由此可将古镇空间生产手段优化,见表1所列。

表1 古镇保护性空间生产手段的优化

从古镇的可持续发展来看,纯粹开发旅游业的缺陷在于将发展目标单一性地捆绑于经济本身,而非历史文化遗产地与人的辩证性和谐发展。对古镇的开发而言,空间博弈揭示了规划过程中忽视了对多方需求的引导,应对更加全局性发展价值和逻辑进行全面反思。

3.尺度:失衡与守真

(1) 外围尺度大范围空间生产 由于古镇外围空间受古镇内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约束的影响较小,因此现代化开发程度高于镇内,从而形成古镇与现代城镇相连的建设控制地带。依据开发空间功能的不同,古镇外围尺度形成了三种建设控制地带:具有居住和商业功能的大尺度建设控制地带,如丰盛古镇围绕镇区建立满足原住居民居住和商业需求的商住区;仅具有商业功能的大尺度建设控制地带,如路孔古镇外围大范围规划的主题公园、影视城、养老产业等开发项目;仅具有商业功能的小尺度建设控制地带,如龙兴古镇适当延长主街,顺势在镇外开发民俗风情街。重庆古镇外围空间的生产还存在非旅游开发引起的情况。现代公路建设导致西沱古镇垂直于等高线的特色云梯街,被拦腰截成三段,传统风貌难以复原,见下页图3所列。

(2) 整体尺度拼贴式空间生产 在古镇整体空间内,权力和资本在古镇文化保护条例的约束下,“拼贴式”地在古镇核心区加入商业化尺度,从而引起古镇从点到线再到面的多维尺度变化。

点状空间的变化分为主要出入口的移动和节点空间的替换两种情况。如安居古城的原始出入口从寨门移动到了百米外的游客中心,并为原住居民开辟了另外的出入口;涞滩古镇的原始宫庙建筑遗址处被替换成餐饮建筑。

线状空间的变化分为平面肌理和立面肌理的改变。如龙兴古镇回龙街延长建立新街,西沱古镇线状肌理被公路截断;安居古城核心游览区两侧建筑加高,改变了街巷原始高宽比,中山古镇建设的较高海拔的新镇破坏了古镇的天际线。

而面状空间上,空间的可利用性和功能性成为空间价值的衡量标准。如涞滩古镇的下涞滩部分由于交通不便,被开发项目弃置;路孔古镇沿河的传统建筑被拆除,修建成连通对岸主题公园的硬质河岸原,见图3所列。

(3)微观尺度功能化空间生产 在微观尺度上,受旅游业引起的古镇生产方式转变的影响,原住居民群体成为空间生产的主体力量,纷纷利用自家民宅参与旅游商业经营,针对单体建筑内部进行空间改造。如龙兴古镇内的居民将原始住宅改造为商铺后,为了满足居住功能,拓展了二层住房空间;涞滩古镇的原始回龙庙在历史中损毁成为遗址,原住居民在遗址上建设饭店建筑,经营旅游餐饮原,见图3所列。

通过调研可以看出,古镇旅游化空间生产使其原始生产生活空间转变为旅游及生活空间,同时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约束使其无法彻底商业化,旅游空间尺度由外到内逐渐减小的调研结果显示出资本和权力从外围尺度向整体尺度蔓延,原住居民群体从古镇空间内部发起尺度更改,这些忽略文化保护的空间生产手法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使古镇原始空间格局被打破,传统风貌被破坏,深厚的历史文脉断裂。

由此可见,古镇开发尺度要想符合原真性的要求,必须加入遗产保护相关学者、专家的把握监督。近些年重庆市古镇的开发主导者逐渐意识到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其中2019年9月开街的重庆市黄桷垭老街开发项目,其开发手段和经验值得进行分析探讨。

在外围空间上,开发商借鉴了老街原始尺度的形态、结构,使老街在历史风貌得到保护的同时,与外界保持自然过渡的空间交往。在新旧尺度统一的前提下,新建区域建筑结合了历史元素,使其不过分强调现代风格,而着重突出老街浓厚的历史氛围。

在整体空间上,延续了老街原有的肌理尺度,深挖历史文脉,维护了老街尺度的整体感。在开发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老街的历史文化价值。对于已废弃的历史文化遗址,开发商通过招商引资,使其恢复历史功能或开设展馆,使老街在点状肌理尺度上始终保持完整。

在微观空间上,结合了现代生活和旅游产业需求,更新老街功能尺度,在保护整体街巷尺度的基础上,对展现老街风貌的日常生活空间尺度原真性修缮;对节点保护空间强调场所精神的构建;在不破坏老街风貌的前提下增加休闲娱乐空间,提升原住居民生活质量,原住居民和商户相处融洽。

图3 古镇尺度演变情况(图片来源:作者自制)

四、平衡——空间生产及尺度演变的辩证性到位

1.空间转向与多方需求的到位

从对重庆历史文化名镇动力机制分析可以看出,主导方一方的主观意愿会导致古镇极端化发展,空间生产失衡,成为完全商品化的旅游项目,或设施落后的生存空间,因此这些动力主体都不能单一主导空间生产。需要统筹兼顾,协调权力、资本、原住居民和专家的需求,保证历史文化名镇这一特殊的文化遗产健康可持续地传承。表2展示了失衡与健康空间生产实现逻辑的差异。

表2 失衡与健康空间生产实现逻辑对照

因此,参与空间博弈的主体需要做到:

(1) 提升文化保护意识 古镇的修缮和开发目的在于在古今对话中复兴古镇遗产、激发古镇活力、传承古镇文脉,使其成为一个“活”的历史遗产,实现经济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在对古镇进行规划开发前,首先应辨别古镇空间生产的特殊性,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活态传承作为目标。

(2) 权力主导协调统一 在古镇开发的动力博弈中,各主体拥有的“资源”不同,对空间生产的影响也不同。政府是统筹全局权力分配的重要力量,开发商能够为古镇开发提供资本基础,原住居民是古镇活态发展的必要条件,专家从文化保护角度对开发工程提出意见,各主体间互相协调,才能实现古镇的可持续发展。

2.文化保护与商业开发的到位

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的开发侧重旅游产业带动,导致古镇“千镇一面”、产业形式雷同。游客在旅游路线的指引下完成游览,对古镇文化了解浮于表面,而缺乏特色的商业街大同小异,游客易产生厌倦感并对其他古镇产生相似的消极情绪,使古镇旅游业难以长久发展。文化保护和商业开发的共存核心在于保护好历史发展脉络和空间演进的过程,并在具有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的特定语境下发展出新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商业空间。

(1) 践行文化旅游商业模式 开发者需充分尊重所在区域的传统环境,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相结合,提出古镇特色文化内涵,依据自身特点经营,形成文化旅游商业模式,打造自身品牌优势。如黄桷垭老街将街区内历史文化遗址空间进行复兴时,多选择引入与原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功能;在三毛故居旁引入台湾奶茶品牌,将商业活动与文化传承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文化成为古镇经济的支撑基础。

(2) 相关专家参与监督 古镇文化的现代化传承,需要相关专家、学者参与监督,古镇开发应在规划之初便引入专家力量,提升专家话语权,帮助资本-权力进行更加合理化的科学决策,保证商业开发和文化保护的合理进行。

3.新增尺度与保持原真性的到位

古镇商业化开发在文化的引领下可以提升其吸引力,但古镇三层空间的开发手段和力度不同,因此需要通过合理的规划,平衡协调其对古镇传统三元空间原真性的冲击。根据前文的调研分析,古镇三层尺度的保护策略如下:

(1) 外围空间:延续发展逻辑,过渡古今尺度 将商业空间的建设作为古镇自身演变逻辑的一部分,与古镇内外空间相互呼应、有机结合,从而有序转变古镇生产方式,帮助原住居民做出调整,防止人口流失,进而维持古镇活力。在建设尺度的控制上,需要做到传统空间与现代空间的过渡,在建设格局上尊重古镇在自然山水中因地制宜的建设理念,延续传统尺度,融入古镇语境。同时建筑的色彩、体量和构成上需与传统建筑和谐统一,结合现代技术演绎,演绎具有当地特色的现代过渡空间。

一是外围空间的建设逻辑。在古镇外围空间开发的建设逻辑上,应与古镇紧密联系,形成互相呼应、有机结合的空间组成,保护古镇社会空间,留住场所记忆,使古镇的发展顺应自身演变逻辑,帮助原住居民更好地生产生活,防止人口流失,进而维持古镇活力。

同时建设控制区也起到文化串联作用,对于距离古镇较远的相关历史文化遗迹,如龙兴古镇的刘家大院等珍贵遗产由于距离较远,古镇效应辐射范围不够,使得这些传统建筑变相废置。基于此在古镇文化网格系统完善的基础上,通过建设控制区建立文化线路,依托古镇内外各类文化遗迹、公共及休闲节点,突出古镇整体历史文化特色,激发散点活力。

二是外围尺度的建设控制。根据国家颁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第十三条规定,保护范围的划定应分为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和风貌协调区三个等级,这三个层次的保护范围将古镇与周边现代化建设、自然环境格局统一进行保护,其中对大范围的自然环境格局控制力度较多,古镇外部空间的控制主要集中在周边现代化建设的建设控制地带。

建设控制地带连接着古镇和自然环境,而重庆古镇的形成和发展往往受山水、地形地势影响,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对于重庆古镇来说,因地就势的多维统一使其具有独特的魅力,在山水掩映间,自然元素与人为元素有机组合,成为古镇特有的空间节奏,也反映了重庆古镇空间特色和价值。因此对古镇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分应首先深入探究古镇与环境之间的有机关系,明确古镇发展历史和趋势,将古镇历史积累中的演变逻辑延续到建设控制地带中,体现古镇在自然山水中因地制宜的生态理念的同时,延续传统尺度,融入古镇语境,从而使古镇与现代建设区肌理、格局合理过渡。

建设控制区内的建筑形式需要开拓创新,目前大多数古镇开发项目的建设做法都是用现代建造手法建设高大的商业建筑,通过屋顶、栏杆、门窗等构建拼贴传统元素,“仿古不像古”。建设控制区的建筑在色彩、体量、构成上需与传统建筑和谐统一,结合现代技术演绎,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现代建筑。同时通过现代建造技术使建设控制区的建筑更符合现代使用需求,提升内部空间品质。

(2) 整体空间:文化激活资本,保护传统尺度 古镇历史文脉是在历史过程中积累的传统风貌和文化基因的内在结构和逻辑,体现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古镇文化交融和不同文化的空间传承,体现着古镇文化的特殊性和珍贵性,是古镇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共同的基础。厘清古镇文脉的过程可以梳理出空间要素通过不同的结合和关联方式,构成完整有机的空间逻辑和组织结构,也就是古镇文化的传统尺度。在完整保护古镇空间逻辑和组织结构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分配资本落脚点,激活文化内涵的同时,合理带动古镇经济的发展。

一是历史文脉的资本激活。古镇历史文脉是在历史过程中积累的传统风貌和文化基因的内在结构和逻辑,体现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古镇文化交融和不同文化的空间传承,体现着古镇文化的特殊性和珍贵性,是古镇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共同的基础。厘清古镇文脉的过程可以梳理出其文化要素组织关系,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分配资本落脚点,激活文化内涵的同时,合理带动古镇经济发展。

在时间层面上,古镇千百年来的演进过程有其完整的体系框架,对一个古镇的研究应从其诞生、发展、兴盛、衰落、复兴等各个阶段全面分析,才能准确判断古镇活态生长的依据。巴渝地区古镇风格普遍差别不大,但每一座古镇都在历史上盛极一时,有的是商贸中心,有的是军事重寨,有的在历史长河中多次复兴,这些文化脉络需要深刻地挖掘才能够形成统一的整体。

在空间层面上,古镇重要文化积淀有其物质载体,比如庙宇、会馆等,然而有的物质载体可能经过移位或已损毁。这时就需要文化保护工作者通过各种历史资料整理古镇文化在空间上的变迁情况,根据时间对空间文化进行分层,让古镇文化积累留有依据。

以上历史文脉的深入挖掘包括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延续。物质文化遗产在维护修缮的同时,适当恢复或更新其原始功能,达到活态再生。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除了物质空间载体的表达,还有原住居民的技艺传承,具有灵活的载体,可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的引入实现有机传承和保护复兴。将古镇历史文脉研究透彻、形成体系后,就可以分门别类投入资本,以文化带动商业。将商业需求合理地融入文化中,就可以使历史文化名镇的开发效益最大化地发展下去。

二是古镇尺度的完整保护。古镇内部的物质空间尺度最能体现古镇文化氛围和价值,也是古镇开发项目宣传的主要对象。古镇整体尺度包含“点-线-面”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所代表的空间要素通过不同的结合和关联方式,构成古镇有机的空间序列,而这些空间要素是在历史发展和积累过程中不断融合的,共同形成了古镇的空间逻辑。因此把握古镇空间逻辑和组织结构是保护古镇中观尺度的重点。

在面状尺度上,首先需保证各功能区块的完整性。在古镇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自身一套自洽的功能结构系统,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古镇原始职能可能渐渐衰落,造成经济来源阻断。目前大多数重庆历史文化名镇都面临生产方式转变、建设用地拓展的问题,此时极易影响古镇平面形态的完整性和关联性。因此对古镇功能区块的完整保护,应完全挖掘出古镇所有历史上起到重要作用的功能区,并对其修缮保护,将新建空间生产与原始空间分开,确保古镇面状尺度可持续传承。

古镇面状尺度在立面上看也具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重庆古镇的一大特色来自西南山地险恶的环境下,先民们因地制宜生存繁衍的智慧,体现在适应地形的吊脚楼、层层叠叠的建筑群形态。因此新建建筑的体量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保护古镇立面风貌,同时不得大规模改造原始地基。

在线状尺度上,可将古镇的线状空间分为平面肌理和立面街巷空间。平面肌理是由街巷形态、空间布局、景观分布等要素聚集而成的,古镇肌理各不相同,形状各样,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根据需要而进行演变,虽然古镇平面格局在演替过程中完成地域性同化,但仍然可以看出不同时期空间在肌理上表现出的拼贴感,因此现在的古镇肌理反映着不同时间段的文化背景,是天然的古镇文脉讲述者。对古镇肌理的保护措施可通过“织补”的方式,一方面维护留存下来的原始肌理,避免现代交通、建设行为对其再次破坏;一方面对被破坏的肌理进行小规模的织补,提取原始空间结构、形态和空间体量、色彩、材质等要素,“缝合”被破坏的肌理。尽量恢复原肌理的功能,复兴原始肌理,连接断裂文脉。

在古镇立面线状尺度的街巷空间方面,受巴渝地形地势影响,古镇街巷形态变化丰富,并不强行追求平直的街道走向,而是依据山地变化起伏转折,具有三维形态的空间特点。因此在保护街巷形态时,可通过分析原住居民对地形变化的把握,对古镇街巷进行修缮保护,通过控制街巷两边建筑的建筑高度、檐口高度,使其延续原始形态。街巷的立面风貌需要注意同一历史阶段的连续性、建造手法的层次性。这表现在由建筑连续排列组成的街巷空间所形成的文化氛围感,例如龙兴古镇特色的檐廊、丰盛古镇建筑杂糅的徽派风格、山地建筑特有的立面建造形式,需要基于文脉保护的基础上,协调风貌,改建风貌不佳的建筑立面,重建风貌冲突的建筑立面,保持街巷体量、材质、色彩、建造手法的一致性,延续古镇传统街巷风格,营造舒适的空间感受。

在点状尺度上,古镇节点空间被街巷等线状空间联系起来,成为古镇文化最直接的物质载体。这些节点空间根据功能可分为文化建筑和历史环境要素两大类,具有独特地标体现的文化因子,点状散布在古镇内部,因此在规划前,应对这些节点空间深入挖掘,确保古镇点状尺度完整。

(3) 微观空间:传承精神空间,更新物质尺度 古镇微观空间是古镇内给人感知最深刻的部分,同时也是人类实践活动最多的部分,其场所精神往往能够给人带来直观的文化感受。因此微观空间的生产应以精神空间的保护为主,对物质尺度进行辩证更新。对于精神空间的保护,在于保护传统空间的功能、形态、文化符号等,使其保留遗存历史信息的物质空间、体现文化特征的精神空间;对于物质尺度的辩证更新,需要视建筑的文化保护程度而定,对于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建筑的物质尺度应完整保护,对于普通的传统风貌建筑则可在维护古镇整体风貌和谐统一的同时,在建筑内部进行现代化功能的改造。

一是传统空间的精神重现。建筑的场所精神体现在人们在其中进行实践活动时形成的地缘关系,包含遗存历史信息的物质空间、体现文化特征的精神空间,除了前文提到的物质空间的辩证更新,还需延续场所的人文氛围,即通过现代人们在使用中依据场所精神传承空间文化。

私人建筑中如传统民宅、仍在使用的宗族会所,如使用功能能够适应现代使用需求,则可通过结构、外观修缮和内部生活质量提升来达到顺应时代发展的目的。对于不能满足现代使用需求的建筑,可以通过引入新功能,以新的使用形态承接空间文化,重新激活建筑空间,实现康复性再生。对于普通的传统风貌建筑,可趁旅游产业的发展,引入文化旅游产业,将具有古镇特色的精神文化遗产提取出文化要素,结合文化创意产品,发展当地特色的文化产业。

古镇建筑空间是古镇内给人感知最深刻的部分,同时也是人类实践活动最多的部分,由于历史文化名镇是需要活态传承才能持续留存的空间,一方面需要维护古镇建筑传统风貌,一方面古镇原始建筑逐渐落后于时代要求,因此建筑的“原真性”保护需要根据性质分级看待。

二是商住民宅再利用。对于普通的传统风貌建筑,一般为古镇内原住居民使用的民宅、商铺,作为古镇基本空间组成,同时又具有现代生产生活需求,要想在保护古镇建筑风貌的同时留住古镇社会空间,可以在保护建筑立面、结构体系不变的前提下,调整、完善室内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注重基础设施形态的处理,以达到古镇整体风貌和谐统一,而内部功能现代便捷。其中商铺的使用功能直接面向游客,并且形态上始终维持内部空间开放的状态影响外部空间,因此商铺空间的内部装饰可以要求在影响外部空间的范围内做一定的风貌控制。如江津区的中山古镇,当地政府除了对外部空间基本风貌的控制、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掩盖以外,为主要游览区两侧的建筑一层的天棚、墙面、地面都做了仿木纹贴面处理,统一整体风貌。

三是商住民宅风貌控制。在修缮过程中,为了适应建筑可持续使用还可以引入创新元素。而创新元素的融合应在延续原始空间结构、尽量维持原有的建筑材料、并注重对特色建筑工艺的传承基础之上进行,新旧文化的结合按照国际上对历史文化遗产加建的要求来说,应不影响原始建筑风貌,且尽量不引起注意[3]。这种不引起注意不是安居古城对加建二层进行仿古处理的“欺骗”手法,而是在创新元素在原始建筑上可识别的同时,与整体风貌相协调。例如黄桷垭老街的云南商会馆,利用钢化玻璃等存在感较低的材料对建筑立面进行创新,维护了原始建筑结构和风貌,也满足了现代使用的需求。

五、结 语

历史文化名镇是地区独特而深厚的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早在1933年颁布的《雅典宪章》就提到,城市发展中应保留名胜古迹及古建筑,强调城市规划是一个三度空间的科学,应考虑立体空间,要以国家法律形式保证规划的实现。在2017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着重强调历史文化名镇需加强特色风貌管理,以完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古镇活化利用是存在于完整的历史文脉和吸引人群的场所之中,通过追求空间博弈的公平正义,对古镇空间的尺度演变提出适应性对策,将有助于推动历史文化名镇开发手段的调整,基于文化保护实现古镇康复性再生。

猜你喜欢

名镇风貌文脉
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文脉
城市风貌规划的实践及探索-以长沙市为例
564名镇干部常年“钉”在村里——石泉县开启“镇村工作一体化”模式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曲霞:汤包名镇 香飘四海
包裹的一切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设计的文脉 第1季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库车城市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