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GIS应用的乡村历史文化景观层积性研究
——以徽州万安古埠码头为例

2020-10-21吴艺苗

关键词:层积万安文化景观

吴艺苗,吴 蓉

(安徽农业大学 轻纺工程与艺术学院,合肥 230036)

一、历史文化景观

(1) 乡村历史文化景观与其层积性 文化景观能够反映某一特定地区的地理特征与文化体系。美国地理学家索尔(Sauer C.O.)曾提出:“文化景观是任何特定时期内形成的某一地域特征的自然与人文因素的综合体,随人类活动的作用不断变化。”[1]此后文化景观概念不断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于2011年定义了城市历史景观(HUL):“城市历史景观是文化和自然价值及属性在历史上层层积淀而产生的城市区域, 其超越了‘历史中心’或‘整体’的概念, 包括更广泛的城市背景及其地理环境。”[2]层积性原指地质层积的一种地理学表现,本文是针对有一定历史文化、自然价值积淀的景观使用此概念的,并将其作为界定该景观具有何种程度精神意义的关键点。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分析其乡土特色可将城市历史景观概念与乡村历史景观概念进行类推,城市亦或乡村历史景观均讲究其风貌符合传统乡土特色,所以层积性能够从四维时间角度深刻剖析城市、乡村样貌形成的变化过程,并对其中乡土风气的转变进行科学合理的解释。因此,城市或乡村的层积性研究与拓展不仅是未来景观四维设计规划的重点,还是有利于城市或乡村进行动态规划、联系过去与未来以达成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依据。乡村是中国乡土文化的根基,深入剖析中国乡村层积形成的历史文化景观能够细化各个不同历史时段中国乡村历史文化景观空间繁荣或衰败的不同成因,保证未来科学预估并有效控制中国人文(主体)与自然(客体)相互作用的最终空间状态。

(2) 万安历史文化景观 万安古镇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城城东4公里处。明清时期万安因极佳的自然人文资源与便利的水路交通成为集政治、交通、商业于一体的重要水陆枢纽,乃四大徽州古镇之一。万安古镇之核心村域为临水而建的轮车村,该村地理位置优越且枕山环水。它下通州治(今歙县)、杭州,上入县城可达安庆和赣湘等地,相比于昔日的繁华,如今显得十分落寞,但却更能从古今差异中清楚认知到时代留下的印记[3]。

轮车村沿江而建,街巷空间呈带状分布,向北、向南延伸的小巷分别以交通性与生活性功能连接万安的北部居住区与南部横江水运区(后文中“万安”均指代万安古镇中轮车村村域)。万安公共空间是万安民众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及室内空间,包括古城岩、古水埠码头、万安老街、书院、宗祠等。“村庄社区绝对是最重要的场所,在这个场所内构成并且重构了时空的各种接触。” (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 , 1998) 为更加准确地记录万安轮车村古埠码头景观状态,本文通过乡村文化地图直观了解万安村民共享乡村空间的过程,该过程包括已存在的历史文化存量与城市化过程中村内形成的历史文化增量[4]。乡村文化地图主观角度上是由城市文化地图概念衍生而来,是描述村落现有历史文化构成与分布的地图模式,客观角度上它能通过乡村某一象征性特色判断村落整体的经济、文化进程与价值,还能直观记录百姓生活模式与思想态度变化情况[5-6]。基于万安古镇文化点“古埠码头”的乡村文化地图研究可初步推断,长达1 000米的街巷每隔约83米有一处码头,正常行人步行速度一般为每分钟100步,以一步0.5米计算,两分钟即可从一处码头走到另一处,由此可知当时万安水路运输十分便利发达,古埠文化更是深入万安百姓的生活,所以将古埠码头作为万安历史文化景观层积状态的评价因子最为合适。

二、万安历史文化景观的层积性

图1 万安古镇历史景观层积模型

(2) 万安古埠码头的层积性 根据万安历史文化景观层积模型的发展状态可知,各类文化柱体横截面面积逐渐减小且柱体间间隙逐渐增大,这不仅预示着万安古镇历史文化的整体趋势走向消亡,还表明如今保护与更新万安历史文化景观迫在眉睫[10-11]。在万安古镇历史景观层积模型的大趋势下,对万安码头文化点发展过程中的层积状态进行初步判定。首先对万安进行实地调研,万安码头包括上街码头四处,中街码头五处、下街码头三处,其中有7处码头(五图船码头、无名码头、皂荚码头、圆门码头、吴家码头、小学码头、上武洪码头)记录于万安镇志,剩余5处码头情况根据田野调查推测而来(详见表1)。然后基于万安乡村文化地图,通过老街今夕古埠码头文化线密度的对比结果判定其发展趋势。由于万安老街的上街曾发生火灾,所以在对比过程中为保证唯一控制变量不变,万安码头文化点所在文化线长度将以中街与下街720米空间线路计算。据实际调研统计、万安老街、中街与下街内原可通至码头的巷口点为22处,即万安码头原有文化线密度为0.018个/米;现下可通至码头的巷口点为12处,即万安码头现有文化线密度为0.016个/米。综上可得万安码头现有文化线密度小于万安古埠码头原有文化线密度,万安码头文化空间层积大趋势呈下降状态(详见下页表2)。

表1 万安古镇古埠码头情况汇总表(作者自绘)

续表

表2 万安古镇古埠码头空间变化表(作者自绘)

万安码头文化层积柱体的横截面随着时间轴整体变化,趋势为缩小,其中具体变化为:在明清万安商业发展最为繁荣时期横截面增大并保持稳定状态;公路建成后陆路交通逐渐在交通运输中占据主力,水路运输受到极大影响,码头文化层积柱体横截面开始呈减少趋势;万安坝建成后水路运输路线被割断,文化横截面骤减。万安码头文化层积柱体的变化(见图2)将直接影响着万安整体历史文化景观的发展,因此进行各类文化点历史层积性的开发与保护是必要的,这能最终使万安整体历史文化景观状态由量变达成质变。

图2 万安码头文化点层积柱体

三、万安古埠码头层积性的GIS应用

(1) 地理信息系统(GIS) 当通过乡村文化地图与柱体模型可视化乡村历史文化点的发展进程后,需数字化分析乡村特色文化点的分布特征、联系与规律等地理信息。一般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运用缓冲区分析、可达性分析、叠置分析等方法对地理数据进行处理,形成该村系统、全面、可实时更新的小型数据库,这将便于规划工作者后期完善乡村地理信息且科学规划发展。因此,以乡村历史文化柱体模型为载体进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分析,其分析结果既具有图文资料的共享生动性又具有数据分析的直观科学性[12-13]。

(2) 万安古埠码头层积性应用于缓冲区分析 根据实际调研可知,由于政府管理保护不善、村民乱搭乱建、杂草丛生等各类问题,万安古埠码头现有功能十分单一,仅作村民洗衣淘米之用,而原功能还可作客运、货运、停船之用,所以万安古埠码头资源面为码头原有使用功能的实际覆盖面,现有码头点为万安古埠码头现状点。以万安乡村文化地图为底图制作CAD图,然后将CAD图导入GIS软件提取点(码头点)、线(万安街巷)、面(码头资源面)并在Arc Map界面开始进行分析操作。该文件在此界面新建图层组后将点、线、面数据分别导出并直接添加到地图图层中,然后提取面对象与点对象并分别对空间进行以100米为半径的缓冲区范围分析,得万安古镇古埠码头资源缓冲区(详见图3)与万安古镇现有码头点缓冲区(详见图4),缓冲区在本文中即表示为地理空间目标万安码头的100米服务影响范围,纵向评价万安古镇今夕古埠码头变迁趋势与规律。

图3 万安古镇古埠码头资源缓冲区 图4 万安古镇现有码头点缓冲区

根据以上缓冲区分析可知,万安古埠码头资源面为长条状,其使用功能沿横江范围内均可串联;现有码头点功能萎缩,只有下街少数码头相互之间产生微弱的影响性,所以万安古埠码头层积模型横截面的变化趋势为不断减小。观察万安整体乡村结构,曾经的万安老街、码头串联成的水运路线为万安的两条村落主生命线,两条主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支撑起万安的“徽州古镇”之肉身,如今只有万安老街尚有生气,由于万安北部更加便捷的公路交通,万安内部街巷逐渐发展为一种内街形态,对村民失去吸引力的同时,街巷活力也趋于减少,易使游客产生无趣感。所以,主动开发与保护万安古埠码头历史文化景观十分必要,复兴船埠文化并串联码头点将是对万安古镇主生命线的一种拯救。在后期万安古镇旅游发展规划中,缓冲区分析还能对万安古埠码头临近特色古建筑的艺术保护、旅游服务设施的安排、具体保护范围的界定等提供科学化地理信息管理。

(3) 万安古埠码头层积性应用于路径法 以万安景观点是否具有层积性历史文化特色为主要判断标准,采用GIS网络分析能够展示万安特色的最佳路径,该路径将为万安古镇旅游行业解说系统(解说系统指为使游客了解旅游地资源文化的性质特点,同时达到服务和教育的基本功能而编制的、运用适当的媒体和表达方式将旅游地信息传达给游客的专项规划)路线设计提供参考。首先在ArcMap中整理万安网络数据集并创建万安地理数据库,进行街巷、水路、主要特色码头点、特色古民居建筑和阻碍点的初步区分。其中阻碍点指万安村民生活主要节点如上街的万安镇医院、万安电影院等公共性场所,它们有发展为万安文化创新型旅游点的可能性但并不属于层积性特色的旅游解说路径。在Network Analyst操作框中点击“新建路径”,设置停靠点后进行网络分析求解得最佳路线分析(详见图5)。所以万安古镇历史层积性较强的旅游解说最佳路线为水上线路与街巷线路结合,这将给予游客体验横江水运、步行万安老街的优质体验。

图5 万安古镇轮车村最佳路径

总之,一座旧城内的社会、规划管理、价值、制度在历史中永远都进行着重构,内部状态变化反应在表面上即是万安各处特色公共空间的层积性,亦是乡村文化地图上文化点密度的变化。随着万安内外状态的不断改变,万安历史文化景观发展过程中的冲突与矛盾也愈发明显,我们应以最积极的状态应对这些乡村发展问题。当下徽州第三产业发展前景大好,大部分徽州乡村旅游行业、服务行业等的发展均需依托当地的村历史文化景观来拓宽市场。通过GIS相关手段,为徽州乡村文化柱体找寻重塑新方法并激发新生命轴线,都将有助于徽州乡村历史文化景观完美适应当下乡村发展中的规划布局。

猜你喜欢

层积万安文化景观
美蔷薇种子萌发研究
印 玺
近20年国内文化景观研究进展
文化景观粒子云的界定与度量
持莲观音
层积前GA处理对老山芹种胚发育及物质代谢的影响
GA3、H2O2 对大叶女贞种子发芽性能的影响
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屏边三七种子后熟生理研究Ⅱ. 层积后的种子内源抑制物粗提取及生物活性测定
圣诞节的那双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