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策略分析

2020-10-20徐云

广告大观 2020年4期
关键词:教育措施心理健康问题中职教育

徐云

摘要:中职院校是我国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主要摇篮,其整体的教育目标以及教育形式与普通高校之间都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并且,在当前社会,大众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仍旧存有一定的刻板印象,认为中职院校毕业的学生都不具有较高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基础,也不具有较高的综合素养。这些有色的眼光以及客观环境的影响,导致很多中职学生都会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为了保证学生的健康发展,中职院校的教师需要作出一定的调节工作。

关键词:中职教育;心理健康问题;教育措施

前言:

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对于教育事业关注度的不断提高,学生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状态逐渐成为我国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在中职院校教育工作中,学生需要面临来自于社会,以及未来职业发展的多重压力,加之家庭因素以及校园因素的影响,导致中职生的心理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在中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十分重要。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推进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更加健康的成长。

一、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其一,学习问题。站在生源角度上分析来看,中职院校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很多中职学生都不具备较高的学习能力,学习基础,也不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这种过于明显的落差中,很多中职学生都会存在失落的心理状态。甚至很多学生会在社会的异样眼光中,对自己产生质疑。长此以往,学生的心理自然就会产生极大的问题。

其二,情感问题。在进入到中职院校之后,由于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以及学习规划都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变化,加之学生大多开始进入青春期,心理方面也会出现一定的调整,导致很多学生都会由于无法控制自我的情绪而产生异样心理。例如过于亢奋或者过于悲观。这些不稳定情绪的存在,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消极影响。

二、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一)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

相比于以往的中职院校来说,当代中职院校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所形成的关注度也逐渐提升,并且很多院校也都能够将心理健康教育提上日程,将其融合到教育体系中。然而很多院校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却是,思想与行动上并不统一[1]。例如,学校方面虽然开设了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并没有将其设定为必修课程,而是以选修或者辅助类的课程形式融入到课程体系中。针对于课程是否真正的开展,是否能够对学生形成积极的影响,学校方面并不在多加关注。同时,很多中职院校所选用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出入。心理健康教师只是把该门课程看作是理论教育,并不能够对学生产生实质性的帮助。针对于这一情况,中职院校方面需要做出及时的调整。

一方面,学校需要组织校内教师开展专门的专题讲座,促使校内教师能够正确的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主要价值,促使教师能够主动的投身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并能够为学生提供合理的指导以及建议。

另一方面,学校需要注意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心理问题,也会形成不同的心理诉求。针对于不同性格、不同行为习惯的学生,教师需要应用不同的方法与之沟通,以此才不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除此之外,部分中职院校也需要适当的加大教育投入,创造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室,注重培养教师的专业心理指导能力,使之能够更加科学的与学生沟通,让学生能够卸下心理防备以及心理压力,健康成长。

(二)创建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

很多中职学生之所以会产生心理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自己的家庭。并且大多数时候家长对于学生造成的影响,可能要比社会、比学校的影响更大。所以,在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学校方面可以与家长沟通,使之能够意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借此增强学生的安全感以及归属感,能够感受到来自于学校以及家庭的认可重视,进而能够减缓心理上的空虚。

首先,中职院校的教师可以主动地与家长沟通,让家长能够正确地看待中职教育,不要因为自己的孩子没有考到高等学校,而对其产生失望态度。同时,教师也可以适当的为家长传递一些正确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方法,促使家长能够以正确的途径与孩子交流沟通,帮助学生消除心理负担以及心理压力。

其次,中职院校方面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家长开展会议活动。在会议中,为家长介绍一些新的教育政策或者教育理念,也可以让家长了解孩子在近阶段的学习情况以及进步情况,使之能够看到自己孩子的优秀,并能够予以自己孩子良好的支持以及保护。除此之外,家长自身也应该主动的投身于心理健康教育中,在家庭中多多的与孩子沟通,开展一些家庭性的活动,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以此培养孩子健康积极的心态。

(三)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当前由于心理压力过大,心理承受能力不强,而出现跳楼轻生等情况的青少年并不在少数。例如,在近一个月内就已经出现了两起引人关注的青少年轻生案件。一是大学生考试失败,二是小学生作文被批。虽然两名学生年龄不同,所处学习环境不同,但造成这两个孩子选择轻生的主要原因都在于自身心理承受能力过低。

由于计划生育理念的提出,当前我国大部分中学生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从小没有经受过过多的困难,也没有遇到过多的挫折[2]。所以,这一时代的孩子普遍存在心理素质不高,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的问题。可能很小的一个挫折就會成为压垮他们的一根稻草。因此,在中职教育工作中,学校方面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不同专业的辅导员需要定期与专业内的学生相沟通,通过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的共同融合,提高学生的心理意识。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与心理健康相关的保健教育活动以及抗压宣泄等活动,让学生能够及时的释放出内心的压力以及不满,能够学会合理的调节自己的心理以及生理问题,以此才能够健康安全的成长。

结论:

综上所述,在中职院校,学生都会存在一定的学习压力以及职业规划压力。加之社会群体的不重视以及错误认识,导致一部分中职学生会存在自暴自弃的想法,自身的心理也会存在极高的问题。在中职教育中,有效的切入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学习效果及学习能力的强化,也有助于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之能够以更加饱满、更加优秀的状态参与到社会中,开启自己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刘巧.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与教育策略研究[J].才智,2019(27):81.

[2]  杨倩,李义鹏.中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J].科技视界,2018(33):232-233.

(作者单位:山东省泰安工商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教育措施心理健康问题中职教育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怎样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措施分析
高校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物流德育工作研究
浅析师爱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谈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
农村初中女生心理健康现状及教育对策
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