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0-10-20李成芳

关键词:语文思维高中语文培养

李成芳

摘 要:現代教育理念下,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不仅要夯实学生的语文知识,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让学生具备自主、灵活的语文思维能力,将知识完美的与自己的思想相融合,从而达到教育改革的目标。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思维;培养

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生为本,因材施教,贯彻新时期的教育理念。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更好地帮助学生全面而有序的提升自我、发展自我。

一、教师要重视语文思维的培养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教学理念的更新,认识到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重要性,从学生实际以及课程标准的要求出发,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文形象思维以及抽象思维。例如:在教学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时,笔者首先从学生想象思维的培养角度入手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在新课导入环节,为激发学生思维,可从已学习过的陶渊明作品如《桃花源记》《饮酒》等切入,并为学生设置问题:“提到东晋诗人陶渊明时,同学们能想到哪些名句?”“诗人在《桃花源记》中向人们描述了怎样的世外桃源,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政治理想?”之后引出《归园田居》,引导学生感悟作者归隐田园之后的愉悦心情,体会诗人身上的超凡品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对诗歌内容进行初步感知,掌握标准的字音和朗读节奏。对于本诗,可采用“二二一”的节奏朗读“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使用“二一二”的节奏朗读“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等诗句。诗中作者使用了“方宅”“草屋”“榆柳”“桃李”等意象展现乡村生活的日常景象,此时教师可激发学生用想象思维找出诗中其他反映这种田园风光的意象。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找出了“狗吠”“鸡鸣”等意象。为让学生深入体会诗人弃官归隐的原因,教师可启发学生使用简练的语言描绘田园美景,同时为启发学生的语文思维,可为学生设置问题:“诗人从何而归?”“在诗中作者使用哪种修辞方法和词汇形容官场?”学生通过思考得出答案:“诗人从官场回归到田园生活当中。”“作者在诗中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并用尘网、樊笼等词汇形容了官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步把握住了学习重点。最后,为丰富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可由教师进行总结:作者不追求名利而追求自由,不愿与官场中人同流合污,追求田园生活,这展现了作者“返璞归真”的思想境界。

二、透过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培养语文思维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相联系,对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大有裨益。在教学中,教师可联系实际生活,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生活化语文资源,使学生深入观察和体验生活,感悟学习语文的现实意义,从而提升语文学习的趣味性,深化对文章内容的感知。例如:讲解鲁迅的《祝福》时,笔者引导学生对下列问题展开讨论:“如果文章中的祥林嫂没有失去丈夫,她的人生会有所不同吗?”“如果祥林嫂没有失去儿子,她能否继续幸福地生活?”“如果柳妈没有向她讲述各种‘道理,能否挽回结局?”在学生讨论之前,教师可联系实际生活进行引导:“在现代社会,年轻的妇女痛失儿子之后,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之后能否继续平静地生活?”通过这样的对比,可让学生明白,外因不是导致祥林嫂悲剧的关键,在相同的遭遇下,祥林嫂处于封建社会,其悲剧是那个时代的必然产物。在教学环节融入生活化的案例,丰富教学内容,可促使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逐步提升。

三、创造课堂教学环境

语文思维的培养离不开课堂环境的熏陶,通过创造阅读环境,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可促使学生和作者进行情感交流,并逐渐达成语文思维培养目标。例如:在讲解李清照的《声声慢》时,由于作品是李清照晚年所作,词中蕴含着悲愁和凄苦之感,而高中生在人生经历方面缺乏经验,难以体会作者在词作中传达的“忧愁”,执教时,笔者可使用“朗读串联”教学法,先向学生介绍词人的经历,指导其在阅读过程把握“忧愁”这一主线,并提出朗读要求,突出词人的“音容笑貌”“情深似海”“境由心生”等感觉,丰富课堂教学环境。在学生反复阅读后,笔者通过思维引导,配合课堂朗读氛围,使学生进入词人内心,领悟其在家国沦丧、丈夫离世后过着怎样的颠沛流离的生活,体会“怎一个愁字了得”中传达的愁意。

四、改进课堂教学技巧

启发式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应用此教学方法时,教师应深入研读教材,找出启发思维的关键点,结合学生特点,分解教学任务,借助不同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启发式引导。例如:讲解《故都的秋》和《荷塘月色》这类散文时,可从文章情感出发设置问题,促使学生理解文章内涵。在讲解议论文时,需结合文章要求,设置可以辩论的问题,促使学生深入讨论,教师从旁引导,深化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感知。

五、结束语

总之,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教育者要结合教学现状,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在教学中突出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教学环境,优化授课技巧,深化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为其语文思维的形成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胡和气.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策略[J]. 当代教研论丛,2018(11):46.

[2]曾艳梅.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 华夏教师,2018(26):23-24.

猜你喜欢

语文思维高中语文培养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试论在高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探究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推论策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