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进”工作实践研究

2020-10-20杨会彦赵敏占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初中阶段三进实践研究

杨会彦 赵敏占

摘   要:现阶段,社会各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作用、意义都已形成高度共识,但在其研究思路、路径拓展、方法选择、推进实效等方面的探究工作仍处于探索实践阶段。青少年特别是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价值观形成的时期,通过积极拓展渠道载体,创新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进教材、进师生头脑“三进”工作,持续强化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并予以实践研究,确保实效。

关键词:传统文化;“三进”工作;初中阶段;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0)21/24-0101-03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创造了内涵极为丰富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客观要求,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实需要,是引导培育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现阶段,社会各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作用、意义都已形成高度共识,但在其思路创新、路径拓展、方法选择、推进实效等方面的探究工作仍处于探索实践阶段,在青少年特别是初中阶段的学生中热爱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运用传统文化的氛围,还有待进一步营造。因此,在初中阶段积极拓展渠道载体,创新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进教材、进师生头脑的“三进”工作,持续强化优秀传统文化,尤显重要与迫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当前,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更需要我们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得思想资源和价值支持。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当在教学实践中,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塑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共助学生精神家园,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成长。

河北省德育研究中心非常重视课题研究工作,作者有幸参与到课题研究中,并主持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进”工作初中阶段实践研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清晰地说明了各个国家和民族因其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的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深刻诠释了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也是今天我们提振精神,凝心聚力的重要支撑。以下是课题主要研究过程。

一、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和突出优势。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可、接受与传播,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提高,同时又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童蒙养正、明礼导行。本课题研究目标就是要切实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性,让学生通过学习、参与、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认识、了解和喜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素养,自觉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使其成为兼具传统文化根基和国际文化视野的时代新人,为其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文化基础。让更多的人爱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做自信的中国人。让更多的中国人会讲中国故事,能讲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各族人民了解中国文化,一起创建和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是立足新时代教育特点,精选经史子集、诗词歌赋、书法艺术、红色革命文化等优秀经典,从这些文化瑰宝中汲取精华,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焕发新的活力,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而增强师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一)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涵盖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等。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大量阅读文献资料,从文献典籍中撷取国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中华元典精义,提炼出来,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2.调查法。设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调查问卷,有目的、有计划地了解学校师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储备情况、应用情况,为编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教材提供第一手资料,初步确定经典名篇、诗词歌赋曲,有针对性地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客观公正地评价课题研究效果。

3.行动研究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进”工作的最终目标就是进头脑,不只是了解,更重要的是应用。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对学生、教师进行课题实施前后对比,从言语谈吐、举手投足等方面进行观察记录。针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围绕课题,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进行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人、感染人、激励人、改造人、提升人。

(二) 研究步驟

1.组建课题团队、建章立制阶段。课题负责人根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我校的自身优势,汇集学校精干力量,确定课题组成员,明确任务,做好分工,确保课题达到预期效果。

2.课题布置阶段。编写校本教材、组织班团会诵读、组织年级诗词大会、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法展、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学活动、开展红色革命文化学习活动,组织工会教师开展“爱我中华”征文活动。

3.课题中期阶段。课题组进行中期活动验收,做好资料的整理和汇总,督促各成员按期形成成果,完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教材,红色革命文化活动集,诗词大赛的比赛成果展,戏曲社团、书法社团开展等。

4.课题结题主要成果。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中国毛笔书法艺术校本教材。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优秀班主任、优秀家长讲故事汇编。③中华传统文化进课堂——年文化汇编。④中华传统文化进课堂——诗词鉴赏汇编。

三、研究措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

具体措施为:第一,加强思想文化德育渗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切实发挥各学科的育人作用。第二,加强传统文化载体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增强师生爱国主义情怀、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三,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营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浓厚校园文化氛围,积极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第四,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扎实开展传统文化学习培训工作,培育学习骨干和先进典型,全面引领学生成人成才。

课题研究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的终点,而是起点。接下来会继续带领教师在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活动,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优质课评选活动,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五分钟课堂”视频精品课评选活动。在实践中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心入脑,滋养更多的学生,深入开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进”工作的成果推广,诠释好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中的新内涵,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除此之外,还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万众一心、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时代精神,积极宣传推广新时代青少年致敬抗疫英雄,学习抗疫精神,积极引导中学生争做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猜你喜欢

初中阶段三进实践研究
棋乐
藏垢纳污
生本理念下初中生物参与型教学实践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探究
浅议农村初中后进生教育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阶段略读课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