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2020-10-20卢荣山

高教学刊 2020年28期
关键词:新工科模式培养

卢荣山

摘  要:新一轮工业革命背景下,在信息化驱动下,工程建设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工程建设领域中,有效控制工程造价降低成本,从而实现建筑企业最大的经济利益。因此,高校要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综合能力强、专业素养高的工程造价专业创新型人才。文章就以新工科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展开讨论。

关键词:新工科;创新;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29-0033-03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 new round of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driven b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 also developed rapidly. In the field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effective control of engineering costs reduces costs, thereby realizing the greatest economic benefits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Therefor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in engineering cost that are in line with social needs, strong in comprehensive ability, and highly professional in quality.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training mode of innovative talents in the engineering costmajor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ngineering.

Keywords: new engineering; innovation; training; mode

引言

当前,新工科建设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综合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信息化的驱动下,对学生专业技能、创新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高校对创新型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只有推动创新教育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充分发挥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作用。

一、传统工科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传统工科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学生教材、课程考核方式等,不能很好的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传统教学模式以课程为中心,人才培养通过对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最终考核完成人才培养目标,教师传授知识主要在课堂中完成,属于一种单向传递知识的过程。

(一)行业发展迅速,教学体系难以保障

全球BIM市场规模近年来都在快速增长,中国又是全球BIM技术应用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国家提出的多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我国高校要重点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为企业行业培养更多的具有BIM能力的工程造价创新型人才。

许多高校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依附于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和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培养出来的学生与企业行业需求还有一些差距,学生在胜任工程造價专业的工作方面能力有待提升。

(二)创新教育理念亟待转变

高校应该树立正确的创新教育理念,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名利观,不能将创新教育过于功利化。教师要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贯穿于整个专业知识的讲授和职业技能的培养过程中。目前,我国创新教育的工程行业入行门槛较高,对项目管理协调能力要求高,毕业生在上岗前必需要经过大量的实践积累经验,才能利用专业知识在行业内有所创新。

(三)缺乏专业实践能力

学生在本科培养阶段,多采用课程内实验、课程设计等,专业实习以认知实习或者以走过场形式完成工程实习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科融合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训练,毕业后工作上手难。许多高校在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方面,不能及时掌握行业新动态、新技术,比如平法、计价规则更新、BIM技术等,不能迅速融入到教学中,导致学生无法紧跟行业变化,在实践过程中受到一定的阻碍。

(四)考核方式单一,教学成效不明显

高校较注重理论考核,轻实践考核,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运用不足,使得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较差。理论部分的考核方式大多以试卷、试题考核的形式进行,而且以闭卷居多,考试内容则以概念性和客观题居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重点。

二、新工科背景下工程造价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新工科要求高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具备发现、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改变传统人才培养观念,树立正确人才培养理念。工程造价专业贯穿于全过程、全周期的工程项目管理,专业具有的经济性、实践性、技术性等特点,要求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在新工科理念下,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超前的创新意识和学科交叉融合能力,同时兼具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职业素养。

(一)技能培养目标

技能培养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工程意识、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毕业后可在设计、施工、咨询等单位从事工程项目招投标代理、工程造价编制与管理、工程审计、成本分析、咨询等相关工作,熟练应用工程造价基本理论、方法和手段,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成本控制、把握项目建设单位工程经济命脉,实现全过程、全周期项目管理的高级应用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

(二)知识培养目标

知识培养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工程制图技术、房屋建筑学、工程经济学、建筑设备概论、安装工程施工、建筑与装饰工程施工、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筑与装饰工程估价、安装工程估价、项目管理与工程造价软件应用等主干课程的专业技术人才。

(三)素质培养目标

素质培养要求学生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坚决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能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通过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实事求是,富有创新精神。同时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自觉维护和履行工程师的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应变能力。

三、新工科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一)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为顺应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人才需求,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深化我校办学体制改革,推进产教协同育人,坚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制度。以学生为中心,将实践教学与创新教育相融合,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分层次、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创新教育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结合我校工程造价专业的培养目标,健全工程造价专業应用技术型人才分类培养体系,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比重,建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结合学生兴趣爱好和专长,制定人才分类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注重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特色,打造产教融合基地,创新校企合作的模式,实现人才分类培养。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修订过程中,邀请企业、行业等用人单位专家或者本校优质毕业生与学校共同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设计理论课与实践课教学内容、完善教学体系,根据各阶段学生所具备的专业能力,建立分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大一充分挖掘已有课程内容,进行创新创业思维训练;大二通过专业理论课程辅以相关实验实践课程内容,进行专业基础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大三,通过专业课程交叉融合等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对理论知识、工程意识、专业能力进行进一步梳理。大四,通过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进行产教融合,以社会生产需求为导向,健全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制度,吸引优势企业与学校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校企协同育人,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优质资源,培养满足社会和行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提升专业技能,结合职业教育,进行职业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充分发挥创新潜能。

(二)强化实践环节

新工科背景下,要求高校应培养实践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才。高校要打造一批高质量的实训基地,根据专业特点创新实践考核标准。根据企业行业需求制定专项教学目标,通过参与实际项目全面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深化校企合作,校企共同培养人才,将企业需要的知识技能融入教学活动中,在实践过程中灵活应用、大胆创新。让学生真正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而提升自己的专业实践技能,实现企业、学校和学生共赢的目标。

(三)加强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加强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是培养工程造价专业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建筑模型的构建以及实践化的案例分析等方面的培养与训练。教师需要整合相关专业课与理论基础知识,利用多媒体、虚拟现实技术等方式充分给学生展示,便于学生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与专业知识的实践操作。学生可以对与实际不符的知识及案例进行更正,用最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四、新工科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在新工科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培养应用型人才针对传统教学中的突出问题,予以在整体的教学框架上从教学中的各个层面进行修改与讨论,通过建立立体化课程资源、分层设置课程教学内容、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等方法,把教与学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从课程结构体系而言,新工科对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提出了更高地要求。各个课程模块的设置,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比例。从课程体系的设置而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如力学课程的学习,可以通过结合学科竞赛、工程实践等方式,加深学生的认知。行业软件的学习应与行业并肩,如:CAD、BIM、PKPM等计算机软件类课程。

课程体系的重构需要前期广泛调研,充分论证分析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毕业所从事的主要岗位以及岗位业务职责,对学生完成工作业务必备的职业能力深入剖析,依据职业能力重构针对性强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主要有通识类课程、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类课程。通识类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学科基础课其目的是为专业课的学习夯实基础;专业课又分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实践类课程分阶段实施,让学生学以致用,扩大知识面,理论和实践深度融合。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注重学科交叉融合类课程的设置,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性思维,具备从多视角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课程体系的优化思路:将专业核心课程进行课程重构,相通内容交叉融合,合理安排课程学时;对传统的、针对性不强的实践类课程进行创新,通过实际工程项目模拟训练,提高学生的认知度;改变传统的单一课程考核方式,考核以学生综合能力为主,让学生明确课程学习目标;课程教学方式多元化,注重学科交叉融合能力的培养。

2. 课程内容的规划思路:集中优质教学资源,开设适应社会需求的核心课程,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引入行业先进的新技术,让学生了解最前沿的学科发展,为将来就业做好提前规划。

五、实践教学平台构建

(一)构建多元化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

校企协同育人可以实现学校、企业优质资源共享,通过学校实训平台和校外实训基地,可以改善实践教学条件,从而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

1. 师资共享。高校教师学术研究能力强,但往往缺乏实践,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下,高校需要双师双能型师资力量,企业恰好可以提供师资方面的帮助,从而实现双师双能型教育模式,学生才能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更好地融合。

2. 项目共享。校企双方可以通过实际项目,让学生参与进来,一方面,企业可以根据学生的项目实操,提出具有创新性、可借鉴的想法,帮助企业完善项目;另一方面,学生通过项目的实操,可以提升自己对工程项目的认知,为今后的工作积累一定的经验。

3. 实训基地和平台共享。校企双方通过合作,可以搭建校内外实践共享平台,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教师可以进入企业挂职锻炼,学生则可以获得寒暑假顶岗实习的机会。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学校教师与企业导师可以共同指导学生,为学生答疑解惑,帮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

4.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前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校企长效合作机制,探索与改进“N+1”协同育人模式,即最后一年,让学生在实训基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或顶岗实习,实现企业、学校和学生共赢的目标。

(二)依托学科竞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学科竞赛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知识转化能力、设计分析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也是促进跨学科学习的载体。鼓励跨学科组队,不同专业背景学生之间通过协调合作,呈现出的作品也会凝聚多学科知识。

六、结束语

结合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构建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平台等,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将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提出将课程体系重构,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希望为新工科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一定的参考,培养出一批适应社会需求、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的高质量人才,提高学生的行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徐伟,李媛媛.新工科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思考[J].工程经济,2019(07):73-75.

[2]章国美,吴坚生.新工科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探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9(06):100-102.

[3]牛杰,韦有信,蒋美蓉.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造价》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6(A2):49-50.

[4]徐伟,武春杨.新工科理念下工程造价专业“双创”教育体系建设[J].工程经济,2019,29(11):9-11.

[5]馬俊清,马小龙.“互联网+教育”视角下以“手段+内容+分析”融合课程教学策略研究[J].现代计算机,2019(34):54-58.

[6]王英华,于海龙.基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理念的工程造价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1):190-191.

猜你喜欢

新工科模式培养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永续债券探析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