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油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2020-10-20徐皓玉屈强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0期
关键词: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问题

徐皓玉 屈强

摘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为实现质量目标所建立的系统的质量管理模式,是企业的一项战略决策。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是质量管理体系的精神,是体系保持适用性和有效性的手段。本文结合油田质量管理体系应用现状,对油田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中存在问题、持续改进方法作出了探讨。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问题;持续改进;效果

1.      油田质量管理现状及问题

当前企业间的竞争已经由价格竞争逐渐转向了质量竞争,质量对企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愈加重要。胜利油田也积极引进质量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思想,建立油田自己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然存在着许多质量问题,企业的质量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目前油田质量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有:没有形成特色的质量管理文化,质量管理工作氛围不够;质量管理上的投入较少;质量标准贯彻执行力度不够;员工质量意识不强,全员参与意识不强;质量改进激励力度不够,员工质量创新能力不强,解决问题能力有待提高;员工没有真正理解质量管理内涵,缺乏提高质量管理工作的动力,没有真正把本职工作与质量管理相结合;质量管理部门的工作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      油田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与生产实际不融合

油田是一个多工种、多行业联合作业的企业,点多面广,部分工种之间工作性质、质量管理特点等差异较大,可借鉴性较小,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期间,过多地依靠模板文件,与自成身实际生产结合不够,生搬硬套,形成了单位质量管理体系文件,造成了体系文件与实际生产之间存在严重的脱节问题。

2.2   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动力不足

一是存在管理责任人对持续改进工作重视不够的问题,员工相关培训缺乏,造成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只是质量管理部门的事的错误思想,全员参与持续改进意识淡薄;二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可能改变了现行的工作流程,易引起员工的反感情绪,致使持续改进工作被束之高阁;三是目前专业化质量管理队伍建设不够,没有专职的管理人员,基本都是兼职。当激励机制不完善时,持续改进工作作为员工的额外工作,容易引起抵制情绪,导致持续改进工作执行困难的状况。

2.3   质量管理体系评审、审核不规范

质量管理体系评审是以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为标准,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适用性、全面性、有效性以及运行效率定期进行评价,评审的结果决定是否修改质量方针或质量目标。质量管理必须要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审核,审核主要针对两个方面进行:首先是要明确该体系是否符合所要求达到的程度;其次是该体系是否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有效,并实现持续改进。无论是质量审核还是管理评审,都是判断质量管理体系改进是否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措施。

2.4   持续改进不能遵循 "PDCA”运行模式

“持续改进”是质量管理体系的精神,是指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它要求组织不断寻求改进的机会,以改善产品的特性和提高用于生产或交付产品的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这个改进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针对质量管理问题要不断地制定改进措施,不断的进行实施改进,然后再发现问题,再进行改进,这样不断的进行“PDCA”循环,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3.      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方法

3.1   树立改进意识,落实改进职责

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需要全员参与,全员必须树立质量改进的意识,根据质量体系建设要求,要建立质量管理的三个层级,明确其职责,促使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做到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从而充分发挥各层级在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过程中的作用。一是要明确决策领导层的关键地位和主导作用。二是是管理层,重点是管理、技术和生产部门的负责人。三是执行层,即与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有关的作业人员,是质量管理体系的直接操作者,对这一层次人员要加强与与本岗位质量活动有关的内容的培训。

3.2   不断修订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使其与工作实际的高度融合

首先,应意识到文件修订和完善的必要性,目前油田正在行新型管理区的建设,单位的组织架构调整、部门职能调整岗位职责、运作方式等发生变化,必须根据变化后的实际情况,修订原有的文件,不断优化和调整岗位文件,不断完善岗位的操作类文件。要确保文件编制的专业性、规范性,保证文件评审、内部审核以及管理评审质量,加强第三层次作业指导文件建设,梳理工作流程、作业指导书等,使其与油田生产实际高度融合,不断推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3.3   加强管理审核、评审

认真开展内审、管理评审工作,识别改进需求,落实改进点,不断探索质量管理的改进方法,不断推动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管理评审是企业的最高管理者根据企业的质量方针、目标对质量体系的状况和适宜性进行系统性评价,充分了解体系实施的有效性,可以为体系改进制定针对性方案。是 PDCA 循环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定期组织质量审核活动,能够及时发现和找出经营管理活动、服务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并认真分析原因,落实整改责任,选择和优化整改方法,进行有效纠正。

3.4   加强全员培训与专业质量队伍建设

质量专业技术人才是质量管理工作的基石,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及方法的推广需要大量的专业质量管理者去完成。首先应该加强对全员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知识的培训,特别是要加强对质量管理体系运作的关键人员如质检员等的培训,加深对标准的理解和掌握;其次应加强对内审员的培训。应加强对内审员的标准知识内审技巧、业务流程等方面的培训,以便使内审员加深对标准的理解和运用、提升内审技巧;三是应加强对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培训,与体系有关的人员应加深对法律法规要求的认识和理解,这有助于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

3.5   持续改进不能遵循 "PDCA”运行模式

在质量管理持续改进过程中,需要经过从质量计划的制定到组织实施的完整过程,因此必须遵循 "PDCA”运行模式。即首先要提出质量持续改进的目标,然后根据目标制定计划,这个计划不仅包括目标,而且还包括为实现项目质量目标而需要采取的措施。计划制定后,再组织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计划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对质量改进的状况作出判断,针对质量状况分析原因并进行处理。

3.6   完善量化考核与激励机制,肯定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效果

结合单位年度质量管理重点和质量目标,制定质量考核办法、质量目标完成情况考核制度,明确完成年度质量目标的量化考核标准和年度质量量化考核指标,做到考核标准有依据。同时,加大日常质量工作的检查与考核力度,将平时检查考核作为年度质量考核的重要依据。实现全员参与前提需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从物质到精神全面激发员工对工作的热情,增强各级人员对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改进的积极性和信心,不断推动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4.      结论

“持续改进”作为质量管理八项基本原则之一,是质量管理的精髓,是在整个组织范围内所采取的提高质量活动效果和效率的改进措施,质量管理体系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是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基本思想,也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的基本保证。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质量改进活动,才能健全和完善符合企业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    蘭晓雷.LR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改进方案设计与实施研究[D].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2015.

[2]    马磊.提高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09):147-149.

猜你喜欢

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问题
质量持续改进在呼吸科患者鼻导管氧疗护理中的应用
基于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开放实验室管理与探索
船舶行业质量管理信息化平台的研究与建设
军工企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面向学习全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精益管理在国际物流服务企业的应用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开展等级医院评审促进医院内涵质量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