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实践活动让低段数学摇摆起来

2020-10-20邓雪柳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0期
关键词:拓展性课程学生需求

邓雪柳

摘要:2017年12月杭州市江干区教育发展研究院提出以“关注学生需求,坚守学科特质”为主旨,开展“小学数学拓展性、整合性课程的价值取向与建设”研究。结合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低段小学生处于向具体运算过渡阶段,笔者在执教学校进行了三年的低段数学实践活动设计与研究,发现实践活动可以从以下四点着力进行开发设计:加强与生活的联系,打开孩子们的心扉;注重内容的实践体验,鼓励孩子们的尝试;营造生动有趣的氛围,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引导学生的学以致用,促进孩子们的探索。在十多次的实践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经验,得到更多家长的支持,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在拓展实践中得到更多的锻炼。

关键词:学生需求;拓展性课程;认知发展阶段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女老师,我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多于对一个简单的分数。结合自身求学和学习经历,我想让孩子们能从一年级就体验到:数学这么有趣,数学也可以摇摆起来。而其中最容易做到的就是贴合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的数学实践拓展课程了。

1.      概念阐述

摇摆,是一个很欢乐的词,也是前不久一节绘本公开课带来的触动。抱着让孩子们喜爱数学的初心,让孩子们借由低段课堂内外的数学实践活动,逐步发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真实的接触数学,学数学,用数学,再喜爱上数学。笔者从执教第一年开始,尽可能的用拓展实践的方式引领学生学习数学,三年来已开展了17次比较粗糙的主题实践活动,其中以二年级暑假的长作业覆盖面最广,灵活度最高,学生们也在过程中培养了各方面的数学素养,累积了一定的数学知识。三年级开始我也设计了两节相对成熟些的拓展主题实践课,学生也给我呈现了很多惊喜。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低段学生喜爱数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让数学知识生活化。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亲身体验的方式,更加自然的掌握数学概念和知识。在和同伴的相互合作中,在有引导的探索下,逐步提升思维水平。因此结合学生的真实发展水平,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十分有必要结合学情做一定的调整或者创设。既能够给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一个扶手,也能够使之在这个过程加深对数学的喜爱之情。

2.      综合实践活动,让低段数学摇摆起来

2.1   加强与生活的联系,打开孩子们的心扉

低段数学是充满乐趣的,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我家也有100”拓展实践活动中,有一个环节是利用身边的物品制作计数器,并表示出一个两位数。当天晚上,打开班级微信群,带给我的是喜悦的冲击。孩子们利用小棒、筷子、水笔、线条、纸条等做成计数器的穿珠杆,代替珠子的更是让人耳目一新:衣夹,花生,红枣、核桃、小女孩的发圈、珠子、麻将、糖果、雪花片、五子棋子。一年级这样活泼的灵动的展示,不光是加深了对计数器这一工具的认识,也是在慢慢感受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它的魅力。

紧接着的任务是找出身边各种各样的100,有100个饮料瓶,100粒瓜子,100颗桂圆最有趣的还要数一个孩子拍了100下篮球的视频。

这个胖乎乎奶声奶气的孩子,用他的细致观察,发现了活动中的100,不同于他人的思路,并且也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

最后带着这个主题,让孩子们更加了解美丽的校园,又开展了“小脚丫数100”的实践活动。经过了之前的自主学习探索的过程,学生们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用数学的小眼睛再发现一次充满知识的校园了。带上了纸和笔,进行一定的绘画和记录。学校的绿葱葱的树木花草,每一块石板,操场跑动的每一个标记,篮球场围栏的每一个孔,班级的每一张桌子,学校里每一个可亲可爱的同伴。发现在不断继续,对数学的喜爱也在不断加深,并且每一次的活动学生实践学习能力也都有所提升。

2.2   注重内容的实践体验,鼓励孩子们的尝试

低段的小学生处于前运算阶段向具体运算过渡的阶段,一味的进行知识教授,而缺乏真实的生活体验的情况下,是很难理解一些数学概念的,更会影响后期的进阶学习与辨析。于是在“克与千克”的主题实践活动中,关于1千克可以称几个苹果的环节中,我就大胆组织孩子们在提前感知的情况下,带一定数量的一定个头的水果来到课堂,并从学校的烘焙社团借来6个电子称。在活动之前,先让每个小组成员根据生活经验和刚学习的知识进行估计,在进行操作,并有一个小组成员进行记录。活动结束后,孩子们仍然兴趣盎然,当我提出一千克可以称几个苹果时,他们就会问:是大苹果还是小苹果呀。哈哈哈,我们就会心一笑。

2.3   营造生动有趣的氛围,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生动有趣的氛围能快速有效的把学生带入知识交流中,激发学习兴趣,从而积极思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习三上测量单元时,虽然进行了课堂上知识点的学习,接触了分米、毫米,还有千米。但是考虑到毫米和千米,一个很小、一个很大的单位,学生很难在一两节课之后就能掌握牢固,结合四五年级中很多学生对面积单位掌握的情况来看,很有必要再进行一次拓展实践活动。于是“长度家族排座位”就逐渐成型了。环节一:你好呀,毫米!学生在老师精心准备的信封里再次发现毫米,并有小手对照尺子比划出1毫米,小组成员合作交流,发现了:硬币的厚度大约1毫米,各种卡片的厚度要比1毫米小,有些钥匙的厚度比1毫米大 环节二:同样的步骤自主学习1分米,并展示昨晚在家里收集到的物品图片;环节三:操场可是学习这三个长度单位的好场所,看,老师带着孩子们在做什么游戏呢?原来是邓老师想出的“抱团团、排高高、走圈圈”呀。用毫米、分米、厘米和千米来做游戏,实际感受走1千米要用多少时间,绕了操场几圈,可真是太有趣太有意义了!相信在有序组织的活跃气氛下,孩子们对于测量这个知识点肯定有着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样的回忆。

2.4   引导学生的学以致用,促进孩子们的探索

学数学,还要能够用数学,在校园里接触知识,也要能够在外面的大自然中验证我们的数学知识。在几次拓展实践活动的顺利開展下,在二年级暑假,推出了一组可选择的数学长作业,主题是:结合二年级下册和三年级上册的数学知识,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索。其中做的比较多的几个选题有:用一个月的时间挑战万颗子;测量杭州市的一个景点的部分长度;我眼中的对称美。其中写成的稿件中以“用脚步丈量苏堤,用心感受西湖”获得了673次的最高阅览量。活动中四位小队成员分工行动,黄显涵用卷尺负责测量工作;胡城用计步器测量;胡翼添负责数路边石条;徐星辰负责数木桩之间的绳子。紧接着整理数据,并进行汇总与分析。最后计算出苏堤总长度。其中数石块跟绳子再加上每座桥的长度得出的数据与苏堤2.8公里比较吻合。步数的计算因为每一步的距离有误差,所以相差了将近300米。通过拓展实践,小朋友们在户外学到了用到了、验证了数学知识。测量中相互配合,相互帮助,友谊得到提升。苏堤暴走5.6公里,也很好地锻炼了身体。真是一举三得。

3.      不足之处和畅想

一二年级的尝试阶段,既有欣喜和快乐,也有一些遗憾,遗憾是很多活动是在这一课之前才有的想法,有些匆忙,提升不够。因此在之后的教学相长过程中,要更早一步研读透彻教材,结合高段甚至初高中的数学知识,在更多同伴前辈的引领下,使数学主题实践活动更加贴合学生的需要,更有养分,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等各方面的数学素养。当然,最希望的就是孩子们爱上数学这门有趣的学科,一起让数学摇摆起来!

参考文献:

[1]    裘陆勤.小学数学拓展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新探索[J].课程视野,20l8,(01).

[2]    焦俊芳.小学数学趣味化教学探究[J].综合教育论坛,2018(09).

猜你喜欢

拓展性课程学生需求
“三适连环教育”理念观照下的跨学科课程整合研究
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高专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以实验探究为切入点的拓展性课程研究
由易到难分层设计 循序渐进系统推进
基于教材增设素材,拓展课堂学习空间
掌握学情,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效率
有效实施拓展性课程的思考
英语拓展性课程中微影音的开发和运用
浅谈乡村小学英语教师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
基于“学生需求”的教学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