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通量血液透析用于慢性肾病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2020-10-20张聪睿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年10期
关键词:高通量血液透析效果评价

张聪睿

【摘 要】目的:针对高通量血液透析在慢性肾病患者当中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肾病患者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方式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治疗时运用常规性血液透析方法,实验组治疗时运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方法,然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针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肾功能指标进行对比,实验组在血钙、血磷、血尿素氮、血肌酐指标上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病能够获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高通量血液透析;慢性肾病;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R47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10--01

根据中国最近一次的大规模慢性肾病调查报告,中国成人慢性肾病的患病总数高达1.2亿人,但知晓率只有12.5%。未来十年内,慢性肾脏病增长率将超过17%。2012年中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中国成人慢性肾病的患病率为10.8%,总数高达1.2亿人,即平均每10人就有1名慢性肾脏病患者,但知晓率只有12.5%。世界范围内,有8.5亿慢性肾病患者,患者人数是癌症患者人数的20%,占世界人口11%左右,且相关研究指出,慢性肾病正逐步发展为导致人类死亡的第六大病因。在对慢性肾病患者进行治疗时,临床上一般会运用三种方式,即低通量、常规性以及高通量血液透析,在近几年,高通量血液透析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1]。本研究主要是针对高通量血液透析在慢性肾病患者当中的运用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9年8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肾病患者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方式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性患者为18例,女性患者为12例,年龄为18-68岁,平均为(51.46±2.52)岁。患有慢性间质肾炎患者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12例,肾小球动脉硬化患者2例,多囊炎患者10例。实验组男性患者为15例,女性患者为15例,年龄为19-71岁,平均为(53.36±2.18)岁。患有慢性间质肾炎患者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15例,肾小球动脉硬化患者3例,多囊炎患者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类型方面的资料存在的差异性并不显著,具备可比性,其中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治疗时运用常规血液透析方法,透析液选择上,可以使用碳酸氢盐溶液,在透析仪器选择上,可以使用醋酸纤维透析膜,治疗时间为六个月,治疗频率为每个月治疗12次,治疗时需有一定间隔,透析时间一般在4小时左右。实验组治疗时运用高通量透析方法,每个星期治疗的次数为3次,时间在4小时左右,碳酸氢盐溶液作为在透析时使用的透析液,透析機可以使用AK200[2]。在透析过程中,流量一般处于320/min状态,运用低分子肝素钠实施抗凝处理,钠离子在浓度上应控制在140mmol/L。本次研究排除有其他严重脏器器质性病变的患者;排除患有严重心理障碍、精神障碍的患者;排除治疗依从性较差的患者;排除家属不同意其参加研究的患者;排除不愿参加研究的患者。所有入组患者及其家属在充分了解研究内容的基础上,签署知情同意书,表示自愿加入。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的血液指标产生的变化,其中主要有血钙、血磷、血尿素氮、血肌酐,并且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

1.4 统计方法

运用SSPS19.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运用卡方进行检验,计量数据运用t进行检验,运用均数加减标准差的形式进行表示,呈现出的差异性比较显著,即P<0.05。

2 结果

针对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的肾功能指标进行对比,实验组在血钙、血磷、血尿素氮、血肌酐指标上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存在的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即P<0.05。其中观察组血钙(mmol/L)指标为2.11±0.11,血磷(mmol/L)指标为1.71±0.69,血尿素氮(mmol/L)指标为28.69±6.17,血肌酐(mmol/L)指标为690.31±116.48;对照组血钙(mmol/L)指标为2.01±0.19,血磷(mmol/L)指标为1.32±0.51,血尿素氮(mmol/L)指标为21.48±4.48,血肌酐(mmol/L)指标为600.12±110.64。t值分别为2.494、2.489、5.179、3.094,P值分别为0.015、2.489、5.179、3.094。

3 结果

慢性肾病是内科中较为常见的肾脏疾病,在患病之后,患者在肾功能方面会逐渐退化,最终危害生命健康。针对慢性肾病,在临床中通常运用血液透析的方式实现对患者生命的维持。进行血液透析过程中,传统透析方法虽然能够将患者身体中的小分子毒物清除,使患者病情得到抑制,但是不能实现对中分子和大分子毒素的清除[3]。在血液透析时间逐渐延长的情况下,身体当中的毒素会越来积累越多,还有较大可能会发生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甚至造成患者死亡。因此在运用透析方法治疗慢性肾病时,应注重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高通量血液透析方法的运用,能够使患者身体当中血磷、血钙、血尿素氮等较难清除的大分子毒素得到较为有效清除,防止毒性物质出现堆积问题,也能对患者的血脂水平进行及时调节,避免恶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并发。同时在运用这种方法时,运用的膜透析器需具有高通量以及生物相容性好的优势,能够降低患者炎症应激、氧化应激不良反应发生概率。除此之外,可以运用其产生的对流,将低分子蛋白及时清除,促进患者肾功能各项指标改善。

总体来讲,高通量血液透析方法在治疗慢性肾病方面效果比较显著,能够使患者在肾功能和矿物质代谢方面得到有效改善,在临床中能够具备广泛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孙慧星.高通量血液透析用于慢性肾病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5):130-131.

宫少辉.高通量血液透析用于慢性肾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研究,2017,25(10):41-42.

王晓辉.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病的观察及评价[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20):110-112.

猜你喜欢

高通量血液透析效果评价
高通量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尿毒症的疗效观察
社区医生与二级综合医院专科联动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管理的效果评价
120例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肝脏射频消融术应用全面细致化护理的效果评价
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的效果
精细化管理应用于医院病案管理中的效果评价
常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临床对比
HFHD对尿毒症透析患者心功能及微炎症的改善作用
HFHD对尿毒症透析患者心功能及微炎症的改善作用
分析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