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古文字学》教改的几点思考

2020-10-20王建军

决策探索 2020年20期
关键词:甲骨文创新教育

王建军

【摘要】21世纪的前20年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段,以创新理论、创新方法为基础的创新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许多致力于《古文字学》创新教育的专家学者都深有体会,创新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加强对大学生的古文字教育是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路径之一。

【关键词】古文字学;创新教育;甲骨文

一、《古文字学》教学理念的创新

21世纪的前20年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段,以创新理论、创新方法为基础的创新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面对新资料、新技术与新方法,和由此而带来的科研新成果,许多致力于《古文字学》创新教育的专家学者都深有体会。创新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其中人文素质的教育则是培养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重要保证。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其核心就是让他们深入认识和感悟到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文字与文化,这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因此,抓好大学生的古文字教育,使其树立文化自信,坚定文化信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助推中华民族早日实现伟大复兴。加强对大学生的古文字教育是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路径之一。

《古文字学》是构架在考古学、历史学、汉语学、文献学、文字学等诸学科之间的一门新兴学科,其学术特点是充分利用考古发掘的早期各门类古文字资料,结合传统的文字、音韵、训诂及文献典籍知识,通过科学的文字释读,以深入了解中国文字源流及华夏民族文化的渊源。该课程要求学生了解古汉字的起源和早期汉字的发展线索,掌握文字的基本构形,并能够利用所学古文字知识,对出土的各门类早期文字材料进行释读。在教学环节方面,也应注重古文字研究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以及地域性特点,构建富有特色的古文字教研体系。

二、《古文字学》教学内容的创新

《古文字学》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古文字及其所负载的若干重要信息。作为传授的系统知识,古文字有其特定的内涵。就国内各高校所编撰的一些书籍而言,“其目的不尽相同,或侧重于古文字学理论的阐述和体系的构建,或侧重于古文字字例的分析和资料的释读,或关于古文字学方面的”。《古文字学》把中国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分为古文字与隶、楷两个阶段。前者起自商终于秦,后者起自汉延至今。也就是说,古文字不仅包括甲骨文、金文等,还包括秦为“书同文”而推行的小篆。这是一种非常科学的界定。

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古文字及传统文化教育,是大学生亟需的知识储备与精神营养补给,在物质生产高度发达的今天,大学生对于这种营养的滋补,已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当然,《古文字学》并非抽象的取材,其教学理念既关注对古文字相关知识的解读与阐释,同时亦融合了思想道德(思政)教育的内涵。在学生接受和学习古文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更加突出在较高层面上的教学与分析、思考与训练,以便使学生的眼界更开阔、思维更活跃、感悟更深刻,释读更把握要领、认识更富有逻辑,不仅有认识、理解与感悟,同时也能在学术训练上有所长进、有所提高。

开展《古文字学》教育,可以对汉字性质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汉字既是华夏先民的伟大发明,也是人类文化领域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几千年来,它作为记录古今汉语的符号系统,不仅为中华多民族大家庭服务,而且在世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汉字作为一种文字体系,其所负载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历史的悠久性与影响的广泛性,是其他文字体系都无法比拟的。汉字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展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与创造,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象征。汉字作为一种古老的自源文字体系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其生命力历久弥新。世界上其他的古文字,如苏美尔楔形文字和古埃及圣书字都早已失传,唯独汉字恒久不衰,持续使用至今。这一现象已成为文明史研究的重要课题和难解之谜,进而也使得古老的汉字更加引人注目。

《古文字学》的文本解读,集中反映了对汉字形体嬗变的基本认识与研究体会。事实上,古今汉字字形结构的演变,形成了一条贯穿始终、一脉相承的自然链条。古汉字从起源到现在,已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学者们对汉字的起源至今仍处在探索阶段,但通过对新石器时代各种刻画符号,如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良渚文化以及大汶口文化等刻画符号的整理与研究,足以显示出汉字初创时期的诸多要素。另外,夏文化与商代前期文化遗址出土的若干陶器符号与殷墟甲骨文之间的关系亦可追寻。从殷墟甲骨文直到今天所使用的文字,各时期出土或传世的资料异常丰富,这些资料系统地反映了汉字发展与演变的历史进程。据研究,汉字形体形成、发展与演进的主要阶段和特征大致是:第一,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流域和长江下游等地的“刻划记事”符号,对汉字的发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第二,殷商时代的甲骨文是迄今所见最早并具有完整体系的文字;第三,西周“金文”缘承于商代文字,在风格上经历了由“波磔体”向“玉箸体”的转化;第四,东周时期的秦国文字沿袭了西周晚期金文的书风,世称之为“籀文”或“大篆”;第五,东周时期的“六国文字”地域性风格突出,秦皇时代被废除;第六,战国以来的秦系文字,由于民间的广泛使用而发展成结体较为草率的“古隶”(如睡虎地秦简);第七,具有籀文风格的官样文字经过秦代刻石和《说文解字》的整理规范,演进成为“小篆”;第八,古隶字形经过秦至西汉一二百年的发展,形成布局稳重方整、蚕头燕尾的风气,世称之为“八分隶书”,或曰“汉隶”;第九,汉隶的进一步笔画提炼,方整楷化,去除波磔八分势,则演化为汉隶之后的“魏碑体”和“楷书”;第十,古隶的进一步草率和变形则演变为“章草”,章草的率意写法则促成“行书”和“今草”的产生。因此,汉字从远古一路走来,每经历一个重要发展阶段,不仅呈现出承上启下的特殊作用,同时还记录和保存了各时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厚重的历史文化信息。

《古文字学》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体现了汉字作为一种书写审美对象以及历代书法艺术风格的传承,也是展示汉字文化独特魅力的重要方面。汉字的线条美与构形美最能代表与体现中国传统造型的艺术规律,认真学习《古文字学》可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古文字学》教育也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书法艺术审美、欣赏与创造能力开辟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学生在接受古文字教育的同时,既能感受到它的美,也会思考甲金篆隶这些不同的文字究竟美在何处?为何美?一旦学会了分析美、解读美,那么,很自然地就能增强学生对古文字的学习兴趣,对华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三、《古文字学》的教学指归

《古文字学》中所选的材料都是各门类古文字的精粹。通过释读这些材料,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华夏先民在文明早期阶段所创造和使用的字、词以及与语言之间的关系等。另外,古汉字作为较为成熟的一套符号系统,它记录和传播着古汉语及不同时代形成的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譬如,通过释读甲骨文,我们可从中了解到殷商时期的国家结构、行政区划、宗教礼仪、军事编制、农牧经济、商贸交通、天文气象、使令贡纳、旬夕纪时、王妇生育以及咎祸疾梦等21项内容。《古文字学》教育不仅为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作出了重大贡献,也对汉字汉语向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传播产生了重大影响。

四、《古文字学》的教法创新

在《古文字学》教学方法的创新上,笔者基于自身学习古文字的体会,重点举述了循环式认知法、开掘式理解法以及突破式研究法。笔者根据自己讲授古文字学课程的经验,同时,在了解其他一些《古文字学讲义》的长处与不足的基础上,针对考古系、国学系以及中国史系的本科生,在选择材料时,如“甲骨文”部分:一是力求经典性,不仅考虑甲骨文的全版全辞,也注重一些具有重要信息的残版残辞;二是力求广泛性,既选择科学发掘的材料,也选择非科学发掘或流传的一些材料;三是力求时代性,既考虑共时性的一些内容,也把握历时性的典型材料;四是体现示范性,在阐释与说明、讲授与分析中,既要通过对个案材料的导读与讲解,阐明其基本内涵与思想要义,也注重对文献本身语言的表达技巧与表现特色进行分析与解读;五是体现实践性,在讲完每章内容后,设计一些思考与练习,或要求学生进行摹释,或要求学生解读与归纳;六是体现综合性,即要求学生通过认真反复的练习,以此来提高对古文字的认识、理解、感悟与应用能力。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以阐释解读具体材料为主,以知识点介绍和导读提示为辅,利用具体材料来印证知识点,利用导读内容为学生指明理解材料的方向,并辅以思考与练习。

五、结语

《古文字学》旨在让大学生更多地了解古文字、喜欢古文字,并在拥有相关知识储备的前提下,积极投身古文字的整理与研究事业,提高大学生的基本素养。《古文字学》教育也一定会在大学生坚持文化自信、励志探索求知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与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学勤.文字起源研究是科学的重大课题[J].中国书法,2001(02).

[2]李学勤.殷墟甲骨文摹释全编[M].北京:线装书局,2010:2.

[3]王世民,陈公柔,张长寿.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4]王蕴智.殷商甲骨文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38.

[5]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24.

[6]黄德宽.古文字学[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2.

[7]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8]王建軍.宾组卜辞研究·分类卷(上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123.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猜你喜欢

甲骨文创新教育
释甲骨文“朕”字的一种异体写法
一百二十年来甲骨文材料的初步统计
甲骨文“祸”字新证
三千年甲骨文
最“萌”甲骨文——心
试析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创新当前中学体育创新教育模式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