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集体课分组互动教学模式新探
2020-10-20吕薇
吕薇
摘 要: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集体课采用分组互动的教学模式已得到了广大钢琴教师的认可,但是目前钢琴集体课的分组互动存在较多问题与不足。文章通过对钢琴集体课分组互动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研究与实践,在分组方式、小组长职责、分组互动的应用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见解。
关键词:学前教育;钢琴集体课;分组互动
注:本文系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集体课分组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RKJGY1812)研究成果。
一、钢琴集体课分组互动的缘由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弹奏钢琴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因此钢琴课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钢琴教学融知识性、技能性、艺术性和实践性为一体,从最基本的键盘技能与演奏理论入手,使学生掌握钢琴弹奏的正确方法和基本的技能技巧,使其能够演奏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风格、体裁各异的作品,为日后从事幼儿教师工作时能够熟练编配、伴奏和弹奏儿童歌曲打下良好的功底。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学前教育师资需求的扩大,师范类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在不断扩招,使传统的“一对一”个别课很难满足学生多、教师少的现状,因此钢琴集体课成为了钢琴教学的主要形式。与个别课相比较而言,钢琴集体课可以使教师在同一时间内给多名学生上课,既节约利用了教学资源,又满足了学生基本的教学需求。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钢琴集体课的弊端日益显现,主要体现为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安排很难与学生个体音乐素质水平较大的差异相匹配。音乐素质高的学生“吃不饱”,音乐素质较低的学生依然感到钢琴学习困难重重。而且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生源结构和素质的差异更为突出,学生之间的音乐素质差距较前几年有所扩大。面对如此现状,钢琴教师经过研讨,认为采用分组互动的方式可以弥补钢琴集体课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钢琴教学效果。
二、钢琴集体课分组互动的现状
目前,广大钢琴教师采用的分组互动的模式主要是按照学生的音乐素质和学习程度进行分组,每组15人以内,可分为快班、中班、慢班。教师根据组别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安排教学内容,每组成员可根据学生进步与退步做出适宜调整。分组后具体主要包括以下教学程序:首先教师对新课内容进行集体系统讲授,然后让学生按照组别进行协作训练,接下来教师检查布置的作业,需要在每组中随机抽选两或三名学生公开弹奏,最后进行集体点评。
以上分组互动模式虽有一定效果,但也存在较多问题。例如同一程度的学生被安排为同一组,会导致中班和慢班的部分学生产生落差感,从而不仅没有进步,甚至出现应付、放弃的状态。另外,同组之中没有榜样、没有竞争、没有激励,不利于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关于教学程序,以上分组互动模式需要教师分别针对快、中、慢三个组进行备课与授课,这无疑把教师的工作量增大了几倍,此外还有课时的安排、教室的安排等,都较大浪费了教学资源。关于公开检查作业,教师的初衷是从一位学生的问题讲解可使有同样问题的广大学生受益,但实际情况是部分学生由于钢琴弹奏能力较差,公开弹奏比较耗时,耽误了大家的时间,影响了课堂教学时间安排。总之,目前的钢琴集体课分组互动模式存在较多问题,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当下媒体通讯的发展,对钢琴集体课分组互动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新的探索。
三、钢琴集体课分组互动新探
(一)理念
笔者针对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集体课在不改变课时量、教学班级和教师人数,有统一的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如何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同步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行了研究,提出分组互动主要实施于学生的练习过程中,而非课堂教学中的理念。
众所周知,钢琴的学习离不开大量的练习,没有练习就等于没有学习,练琴对于钢琴学习至关重要。笔者力求在学生练琴效率上进行深入研究,通过网络媒体如微信、QQ等,使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提高练琴质量,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
(二)分组方式
笔者认为钢琴集体课的分组不应以学生的学习程度作为分组的依据,即不应把相同程度的学生分为一组,原因前文已进行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笔者曾采用按学号分组和按寝室分组的方式,均取得较好的效果。尤其是按寝室分组,同寝室的学生彼此熟悉、亲切,使练琴过程中的沟通更方便、顺畅。分组后一定要安排小组长,小组长不一定是弹得最好的学生,但一定是由弹琴水平居中上等且责任心强的学生来担任,可以是同班同年级,也可以是高年级的优秀学生。小组长需带领、安排小组成员在每天的练琴过程中的互动,能够发现组员练琴时出现的音符、节奏等问题,并能够针对部分问题给予正确的指导。这样每一组的小组成员都可以在练琴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学生彼此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既增加了练琴的趣味性,又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另外,在上课的前一天,小组长还需为每位小组成员拍一份作业视频,并记录下每位组员作业弹奏的问题,收集齐后统一通过微信、QQ传给教师,这样对学生练好琴的心理方面也起到了激励作用。总之,这样的分组方式和安排既提高了学生的练琴质量,使练琴这种看似枯燥的事情变得充满乐趣,又在客观上使一些学生的性格变开朗了,由原来的内向、不爱讲话变得乐于与同学、老师沟通交流,而且有更多的学生也敢于在公共场合演奏了。
(三)实施过程
按照上文阐述的分组方式完成分组且实施后,学生的练琴过程得到了优化,达到了缩小学生之间差距的目标。但是如何能够全面提高学生们的弹奏水平,还需结合课堂教学来进一步完成。具体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上课前,小组长要以文字的形式总结每位同学的练琴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为每位同学拍下作业视频,全部提交给教师。上课时,教师首先从每个小组中选一至两位学生为大家弹奏作业,教师不仅要进行点评还要记录成绩,到期末全组成员的平均成绩将作为期末总成绩的一部分。由于学生们提高了练琴效率,所以这个环节在课堂上不会耗时太多。
接下来是教师的新授环节,教师在教授新的乐曲时,要对乐曲的结构、音符、指法、符号等进行细致、透彻的讲解,且做出准确的示范,引导学生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做到新授完成后,必须为学生留有课堂上的练习时间。学生在课堂上练习既可以及时消化教师刚刚讲过的新内容,又可以使教师进行分组互动中的一个重要事项,即进行“一对一”辅导。在钢琴的学习中,教师的“一对一”辅导是很有必要的,虽然学生们在练琴过程中,通过相互的交流、学习已经改正了自己的一部分问题,但是教师的指导能够使学生的弹奏水平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而且教师通过这个环节可以加深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课后,教师可以举办小组竞赛,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好胜心,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增加学生们公开演奏的经验。
(四)效果
为了考查上述分组互动教学模式探索的教学效果,笔者编制了“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集体课分组互动教学情况反馈问卷调查表”,对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部分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8.3%的学生练琴效率有所提高,接近80%的学生非常认可这样的分组互动教学模式。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取得了鋼琴弹奏水平提高、敢于在公共场合弹奏、性格变得更开朗、与同学关系更融洽等收获。综上所述,笔者对于钢琴集体课分组互动的新的探索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之后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来水娥.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课程建设研究[J].艺术百家,2011(3):260-262.
[2]张倩.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集体课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8):114-115.
[3]王光启.钢琴集体课教学模式建构初探[J].皖西学院学报,2010(6):144-146.
[4]江虹.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5]祈锡峰.数码钢琴集体课在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音乐,2015(7):75-80.
作者单位: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