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舞蹈教学中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模式

2020-10-20郑珈

大观 2020年6期
关键词:舞蹈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模式

郑珈

摘 要:在高校教育中,舞蹈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除了相关专业的学生之外,也会有许多其他专业学生在选择体育课时选择舞蹈,另外,大量舞蹈爱好者也需要获得专业的指导,用科学的方法发展特长,避免在练习过程中损伤身体。高校应当重视舞蹈教学的质量,并积极投身到教学改革工作中,引入新的理念与方法,利用多样化的手法培养和锻炼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在艺术的道路上勇敢前行。

关键词:舞蹈教学;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模式

一、创造性思维的含义

创造性思维指的是在原有基础上,选择新的思路或者渠道来看待问题,并提出独到且具有新意的观点或者计划。而在舞蹈学科中,它包括但不限于针对目前的舞蹈动作提出改良和优化,使之更具美感,或者与所选音乐、背景和舞蹈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等更好地融合,使学生能够在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后,自己进行舞蹈动作的编排与创作,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和寄托情感,为其他人带来美的感受。

二、舞蹈艺术的积极作用

第一,强身健体,适用人群广。相对而言舞蹈对体能的消耗不大,但学习舞蹈时同样需要运动,无论是哪种形式的舞蹈,都离不开坚持不懈的努力与锻炼。学习舞蹈会使得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与较高的柔韧度,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此外,还有部分年龄较小的大学生没有完成发育过程,而学习舞蹈可以促进他们骨骼的发育。与投掷铅球、标枪或者踢足球等运动相比,舞蹈消耗的体力要略少,危险性较低,适合大部分学生学习。

第二,锻炼礼仪,提高素质。舞蹈具有多样化的形式和作用,不同种类的舞蹈形式也分别有着独特的内涵,但毋庸置疑,它们能够锻炼学生的社交礼仪。在舞蹈表演中,学生必须合理地选择着装与发型,使之能够与现场氛围和舞台布景相称,此外,要适当进行化妆,并能够根据舞蹈风格和自己所表现角色的差异来选取合适的色彩搭配,增强感染力。在不同的场合、为不同身份的人进行表演,又需要选用不同的礼仪形式,所以在舞蹈课程中,学生也需要对礼仪进行了解与深入学习,提高自身的素养,行为举止大方得体,以饱满的精神完成表演,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作用。此外,在教习舞蹈时,教师也会在举手投足间表现出优雅的风采,成为学生的榜样,引领他们的学习方向。

第三,陶冶情操,寄托情感。艺术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寄托情感,创造并传递美感,作为艺术的一种,不同类型的舞蹈对应着风格迥异的音乐,它们之间形成微妙联系,共同打动人的心灵。学习舞蹈,能够涤荡人的心灵,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与审美理想,在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自觉追求美好的事物,明辨是非美丑,不随波逐流,被网络上的某些潮流影响,以丑为美。此外,舞蹈的学习还可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使其能够通过肢体语言来表现内心情感,在动作中寄托自己的思想。在为其他人表演的过程中,他们又能够将美的感受进行传递,启发其审美观。

第四,锻炼心理素质,提高社会性。学习舞蹈能够培养学生的胆识。舞蹈与表演密不可分,上台表演需要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不能心存胆怯,如果面对观众时紧张感过强,容易导致动作僵硬甚至产生错误。另外若是多人舞蹈表演,还可提高学生的社会性。通过舞蹈中出现的个人失误对整体美观性的影响,引申到个人对于集体的作用,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辱观。经常在人前表演,还能够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态度和活泼开朗的性格,有利于他们未来的发展。

第五,锻炼应变能力。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突发情况,例如突然忘记动作,或多人表演中同伴出现错误等,此时就需要学生拥有较强的应变能力与创造能力,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迅速作出应对,例如将自己做错的动作进行改变和衔接,不影响表演过程,甚至为其增添美感。

三、大学舞蹈课程中创造性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

第一,缺乏多样化教材。目前我国高校的舞蹈课程并没有统一的教材,舞蹈专业与非舞蹈专业所用的书籍也没有明显区别,课程内容也不够规范,一般都是由教师自行决定,学校很少制定规范统一的标准,考试形式也各不相同。有许多教师在面对非舞蹈专业的学生时,甚至直接选用专业性较强的书籍作为指导,考试内容也较为复杂,超出部分学生的能力范围。因此许多学生都无法学习完善的舞蹈理论知识,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更无法在熟练掌握现有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根据其中的诸多原则来进行创作和延伸。

第二,教师态度问题。大学舞蹈课程的教学目的并不完全是培养艺术家,还可能是为我国教育行业输送高素质舞蹈教师,或者充实我国的文娱行业。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许多教师还存在误区,过多地将课程重点放在了学生舞蹈能力和舞蹈素养的培养上,忽略了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例如审美观念、创造性思维。他们没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锻炼机会,只是要求学生一丝不苟地重复和学习某个动作,不允许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或者进行二次创作,因此学生普遍缺乏创新思维与能力。

四、提升大学舞蹈课程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的

有效策略

第一,规范教材。理论体系是实践的指导,想要提升高校舞蹈教学的质量,首先应当选择合适的教材,为学生课下的锻炼与研究提供重要工具,并为教学过程的进行提供理论指导。在选择教材时,需要注意符合专业特色和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来进行筛选。教材必须具有较高的权威性,要选择业内知名人士、权威学者编撰的书籍,不能存在任何学术性错误,误导学生,在他们心中埋下错误理念,并且要能够切实起到指导和帮助学生的作用,对于一些复杂概念的解释,最好是深入浅出,给出具体实例,能够保证大多数学生能轻松理解。

第二,明确目标,提高意识水平。想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要端正态度,要切实了解到創造性思维对于学生的重要意义,在授课过程中牢记自身的使命,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并为之采取相应措施,对过去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态度进行改革,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与意识水平,为学生树立较好的榜样。

第三,提高课程趣味性。旧有的教学模式早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能帮助学生培养和锻炼创造性思维。教师应当采取一些新颖的措施来提高授课效率,为课程增添乐趣,例如,在课堂上为学生们随机播放乐曲,让他们描述自己头脑中的画面以及与之相关的动作。然后要求学生自己编一段舞蹈动作来配合乐曲,并互相交流、互相展示。活动结束后,教师进行中肯点评指出不足,并要求学生加以改进,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够具有独特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学会自主创作。在管理上,应适当放宽要求,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使他们可以放心大胆地进行创作,提出自己的构想,只要它是合理的,就应当予以鼓励,而非急于进行批判。

第四,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传统的舞蹈、音乐等艺术教学都是采用言传身教的方法,效率较低,但如今,多样化教学设备的发展为教育事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例如使用摄像机,将学生们的舞蹈表演录下来,事后在同学们面前播放,让他们共同寻找自己和他人存在的不足,并交流改进方法,然后再次进行表演,如此往复,就能够让学生在不断的纠错与改错中完善自我,提高创造性思维。

第五,激情教学法。舞蹈是感情与精神的寄托,每一位舞蹈家在创作出新的作品时,都必定在其中倾注了浓厚的感情,想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必须让他们学会将动作与感情相结合,教师可采用激情教学法,在课堂上使用多种手法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们处于激动的情绪中,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例如,可以给学生播放抗战纪录片的片段,了解二战中日军在我国的恶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并让他们以抗战为题材编排舞蹈动作。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学生的创作灵感会更加丰富,效果也更好。

创新性思维在舞蹈课程中有着极高的重要性和十分深远的影响,高校舞蹈教师应当对此给予重视,积极引入高效科学的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锻炼他们的综合能力,为国家培育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思怡.浅析舞蹈训练与舞蹈思维的挖掘[J].黄河之声,2019(2):119.

[2]石明灯.舞蹈创编思维在艺术体操编排中的运用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8(8):128-129.

[3]黄卓.舞蹈训练与舞蹈思维开发[J].四川戏剧,2017(8):118-119.

[4]段铁岭.关于舞蹈创作的思考[J].当代音乐,2016(24):85-86.

作者單位:

辽东学院

猜你喜欢

舞蹈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模式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浅谈舞蹈演员的舞台表现能力培养
民办应用型本科音乐表演专业舞蹈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