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纵向管理模式下高校新入职辅导员提升育人实效性的路径探析

2020-10-20刘潘伟

科技资讯 2020年24期
关键词:路径探析

刘潘伟

摘  要:高校学生工作的纵向管理模式,是指一名辅导员负责相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与传统横向管理模式相比,纵向管理模式有利于辅导员结合学科性质和学生群体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从而提升育人实效性。随着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优秀硕、博士毕业生走上辅导员岗位。对于新入职辅导员而言,无论在学生时期还是踏上工作岗位以后,了解和接触到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多为横向管理模式,而在纵向管理模式下,面对以“95后”和“00后”为主的大学生,如何在短时间内深入了解某一专业或几个专业的学生,同时掌握不同年级的各项常规工作,是一门具有挑战性的“必修课”。

关键词:新入职辅导员  纵向管理模式  育人实效性  路径探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8(c)-0021-03

Abstract: The vertical management mode of college student work refers to a counselor who is responsible for students of different grades of the same major.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horizontal management mode, the vertical management mode is helpful for instructors to carry out target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daily management work based on the nature of the subject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ent group, thereby enhanc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educating people. With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professionalization of the instructor tea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my country, more and more outstanding graduates with master's degree and doctoral degrees have entered the instructor position. For newly recruited counselors, no matter during the student period or after entering the work position, the university student management model that they understand and come into contact with is mostly the horizontal management model, while in the vertical management model, the face of "post-95" and "College students mainly after "00", how to get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a major or several majors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and master the routine work of different grades at the same time, is a challenging "required course".

Key Words: New recruiting counselor; Vertical management model; Effectiveness of education; Path exploration

当前,国内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分为横向管理和纵向管理两种模式,前者指一名辅导员负责相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后者指一名辅导员负责相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1]。在纵向管理模式下,辅导员可以基于对专业背景的把握,深入了解学生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因材施教,从而提高育人工作的实效性。当然,纵向管理模式对辅导员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新入职辅导员,要打破惯性思维,尽快完成角色转变,以学生为本开展工作,努力为学生成长成才和健康生活保驾护航。

1  注重言传身教,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在纵向管理模式下,新入职辅导员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大一新生“完全信任与依赖”和大二至大四学生“部分信任与依赖”的问题。对此,既要明确自身角色定位,又要充分换位思考,在获得学生信任和支持上下功夫,力争达到“亲其师信其道”和“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1.1 学思践悟,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理论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具有很强的示范性,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目前,国内高校的辅导员招聘,在政治面貌、学历和学生干部履历等方面有明确要求,但是对于学科专业没有严格的限制,或者限制的人数比例相对较小。多数新入职辅导员非思政专业出身,也没有经过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专业的系统学习,导致其思政专业能力略显不足[2]。因此,新入职辅导员应合理分配业务工作与理论学习的时间和精力,制订符合自身的学习计划,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总书记对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充分领会关于高等教育和高校工作的文件政策、重要会议以及讲话精神,同时加强对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学习,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用最新的理论武装头脑,不断提升自身政治理论素养[3]。

1.2 因材施教,用心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当前,高校在校生绝大多数为“95后”和“00后”,整体而言,他们有远大的理想信念、较高的道德修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学习能力,但也存在过于务实功利、政治态度淡漠、依赖心理强烈和自控能力较差等问题[4]。基于学生的时代特征和群体特点,新入职辅导员要从言传和身教两个方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是创新“言传”方式,积极宣传新思想、新理论。通过主题班会、网上互动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及时宣传思想政治理论、国家大政方针,引导学生关注时政要闻,提高政治素养。在主题班会中,指导学生根据主题自主策划、组织和实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動性。在网络互动中,除了利用常规的“两微一端”,还应积极了解学生使用率高的新媒体平台,及时抢占网络思政新阵地。二是把握“身教”机会,融入学生成长过程。发挥与学生年龄差距小的优势,积极融入学生,做到学生公寓有身影、学生家庭有身影、学生活动有身影、学生困难有身影、网络平台有身影、课堂和操场有身影,全面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需,同时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努力形成“偶像效应”,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2  开拓工作思路,做好学生日常管理工作

在纵向管理模式下,辅导员工作的重点在于搭建管理体系,系统做好同专业学生的事务性工作;难点在于提高工作站位,统筹做好不同年级学生的专题性工作。为此,辅导员要思路清晰,重点明确,着眼于学生大学四年学习成长的全过程,结合学校和院系学生工作总要求,制定和落实各项学生日常管理措施。

2.1 建立和完善纵向管理体系

纵向管理体系的构建,可以概括为“一条主线、两个维度、三种合力”。一条主线,即以同一专业学生大学四年的成长发展为主线,结合专业培养目标,系统制定学生工作方案。两个维度,指同一辅导员负责相同专业学生的纵向管理,不同辅导员共同负责同一年级学生的横向管理,通过辅导员之间的密切配合,形成纵横结合的网格化管理结构。三种合力,包括辅导员与任课教师(包括心理教师)形成的校内教育合力,辅导员与家长形成的家校教育合力,辅导员与辅导员助理(学生担任)以及学生干部形成的师生教育合力。通过三种合力,辅导员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各方面情况,以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工作。

新入职辅导员应从两个方面尽快适应纵向管理模式:一是加强与领导、同事和学生家长的沟通。领导和同事有着丰富的管理和工作经验,对该单位情况更为熟悉,是新入职辅导员最好的指导老师,要多请示和请教[5]。学生家长能为辅导员提供更多细节方面的信息,有利于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和性格特征。二是选拔和培养得力的辅导员助理。辅导员助理的选拔,优先考虑态度端正、责任心强、有一定学生干部工作经历的学生。辅导员助理的培养,要从“眼皮子、腿肚子、心眼子、笔杆子”4个方面入手,使其尽快熟悉工作内容,提高工作能力。

2.2 梳理和做好日常重点工作

高校学生工作涉及学风建设、党团和班级建设等多个多方面,对于新入职辅导员而言,快速了解学生和班级的情况,应将学风建设、班级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1)学风建设。一是密切联系任课教师,为学生开展专业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加大课堂巡视力度,准确掌握学生上课学习情况,及时发现班级整体和学生个人学习上出现的问题。三是定期查看学生教务信息,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动态变化,对于考试成绩不及格和平均学分绩点较低的学生,及时预警。

(2)班级建设。一是选拔和培养一支想干事、能干事的学生干部队伍,促其发挥“头雁”作用,带动形成良好班风。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并参与其中。在此过程中,辅导员以指导老师或者集体成员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与学生打成一片,从而增强班级凝聚力。三是建立形式多样的师生交流渠道,同步开展线上与线下思政教育。

参考文献

[1] 李燕妮.高校辅导员纵向管理模式初探[J].亚太教育,2015(7):259,231.

[2] 余薇,潘菠,丁雅晶,等.“90后”辅导员视角下的“00后”大学生管理工作[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9(27):38-39.

[3] 屈恒.我国高校纵向科研项目经费全过程管理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6.

[4] 王纪妹.新时代“0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策略探讨[J].智库时代,2020(14):92-93.

[5] 李颖慧.“90后”辅导员的工作现状与工作路径探析——基于“95后”大学生特征的分析视角[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3):114-115.

[6] 余韩灵.高校纵向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

猜你喜欢

路径探析
浅析当前我国绿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路径探究
人民银行县(市)支行国库人才队伍建设探析
地方本科高校助教制的意义和路径探析
基层检察院检委会规范化建设路径探析
新课标下的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路径探析
互联网+背景下的渝东南家庭农场发展路径探析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路径探析
基于美国纽约与长三角地区比较视阈下的总部经济转型发展路径探析
心理学视角下的青少年法制教育路径探析
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