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培养学生审题习惯的策略

2020-10-20张晓燕

学周刊 2020年30期
关键词:审题习惯习题教学高中物理

张晓燕

摘 要:高中物理是我国高中教育阶段的重点学科之一,其成绩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的高考成绩。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界的改革,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被划为重要内容,学生审题能力的强弱可以侧面反映出其核心素养,是其逻辑能力、推理能力及其细致度等的综合展现。文章对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审题习惯的培育进行了深入研讨,分析审题习惯对于高中物理教学及学生的重要作用,指出目前学生存在审题错误的原因,并针对此提出了加强学生审题习惯的方法,意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高中物理;习题教学;审题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30-006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0.032

我国高中物理教学主要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为教学目的,由于思考方式灵活多变,需注意各类细节,因此高中学生普遍视物理为难点科目之一,对其存有畏惧心理。经分析,影响高中物理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便是学生的审题能力,审题能力越高相应的物理成绩便越高。审题能力和学生平日的审题习惯存在关联,平日里审题习惯良好的学生审题能力越强。所以,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育学生科学的审题习惯,以強化其提炼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及分析推理能力等,以进一步有效地提升学生高中物理的学科成绩。

一、习题教学对于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影响

(一)有利于学生对于高中物理知识点的梳理

由于高中物理教学知识点种类繁多,且基础概念较为晦涩难懂,若仅通过对物理知识点的讲解,将无法确保学生将其进行消化。若在物理教学中引入习题教学方法,教师可构造一个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根据物理知识点来进行习题编写,有助于拉近学生和物理之间的距离,消除学生对于物理的惧怕心理。通过物理习题帮助学生养成物理逻辑思维,帮助学生对物理知识点进行整体梳理,加深其对物理基础概念的理解度。

(二)有利于学生构建自身的物理学习脉络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知识点较为零散,若借助习题教学方法,能有力地加深学生对于物理概念的整体印象,帮助其将零散的知识点进行联系,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物理知识学习脉络。学习脉络体系的建构,有利于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有效应用相关物理知识点加以解决。

(三)加强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热爱

由于高中物理本身的难度,学生对其产生了畏惧心理,不少学生对物理学习有抵触心理。通过物理习题教学法可有效帮助学生消除对于物理学习的恐惧心理。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对物理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爱上并享受物理学习。

(四)有助于学生拓宽物理知识面

高中物理教师可借助习题教学法循序渐进地提升物理教学难度,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物理知识面加以拓展,提高学生对于物理问题的实际解决能力,有助于不断加强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五)帮助教师检测学生实际掌握情况

高中物理教师借助习题教学法可了解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点的实际掌握情况,通过统计分析学生物理习题中容易出错的部分,可知晓学生物理知识的薄弱点,根据实际教学结果制订下一阶段的物理教学目标,改进现有的物理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对物理薄弱环节的训练,以提升学生的物理应用能力。

二、高中物理教学阶段学生审题习惯存在缺陷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学生缺乏审题意识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由于学生普遍不重视审题习惯的培养,在思想意识层面上缺乏审题意识,因此在解答物理习题时,往往会忽视物理题干给出的信息条件,致使其领会不到物理题目原本想表达的意思,最终导致物理失分严重的现象。

(二)缺少审题专项训练

高中物理教师在极大的高考压力下,教学方式多采用传统物理教学模式,在有限的物理课时下仅仅对学生开展物理学科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物理思维能力及审题习惯的专项培养,导致学生没有意识到强化审题习惯对于物理学科学习的帮助作用。

(三)没有深入挖掘物理题干背后的隐藏信息条件

极大比例的学生在没有对物理题目进行仔细分析的情况下就进行解答,极大提升了物理无效答案出现的概率,对学生的精力及时间等造成了极大浪费,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究其原因,主要和学生只重视题干中的已知条件,忽视隐藏条件有关联。学生一味重视已知条件,试图将物理问题和已知条件相联系,往往只会加大物理题目原有的难度。应适当将关注点放在挖掘题目背后的隐藏条件上,提高解题效率,得出正确答案的概率也将极大提升。

三、培养高中学生物理审题习惯的具体策略

(一)克服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恐惧心理

高中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时,应注重加强物理学科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将物理问题穿插于实际生活中,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的亲近感,降低其畏难心理。若所编写的物理题目使用较为生活化的语言,构造的场景也与学生的生活有很大关联度,学生对于物理题目的耐心将大大提升。此外,物理题目的语言应尽量精炼,若字数过多,将导致学生认为该物理题目难度较大,直接放弃该题。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帮助学生克服对于物理的恐惧,培养其对阅读题目的耐心度,确保物理题目本身的字数不会对其分析能力及物理思维能力等造成严重干扰,进一步训练学生对于物理题干的信息提炼能力,帮助其逐步养成优秀的审题习惯。

(二)提升学生的专注度

经实际研究,拥有良好的专注度将帮助学生提高其审题习惯。故而,高中物理教师应注重强化训练学生的专注度,帮助学生养成认真研究题目,不漏看题目的行为习惯,使学生能快速提炼出题干的已知条件及所求问题,并较快地找出二者间的关联。物理教师需督促学生进行日常习题训练,不能一边讨论一边完成题目,这不利于学生专注度的培养。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对学生的答题时间做出相应规定,帮助学生养成时间观念,养成边阅读题目边思考的习惯,适当的压力有助于提升其专注度,从而加强其审题习惯。

(三)加强学生挖掘隐藏条件的能力

因物理考试限制时间,相当一部分学生解题只追求快,导致尚未理顺物理题目的关键信息便开始进行解答,造成对题干信息中隐藏信息的忽视,致使审题不清,造成其对物理题目的把握产生偏差,最终造成解答失误。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对物理题目深入挖掘,尽可能多地挖掘其背后蕴含的隐藏信息,使学生掌握驾驭物理题目的能力,进一步帮助其构造科学合理的审题思维。

(四)借助图像更好地理解题目本身含义

高中阶段大部分物理题目以纯文字为主。学生在解答物理题目的过程中,根据题目含义画出相关的物理图像,将更加直观形象,可提高学生解答题目的效率。因此,教师应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使学生根据物理题目含义画出相应的物理图,物理题目背后的隐藏信息也将更容易浮现,学生借助物理图像将會更好地找出物理变量之间的关联,正确解答率也将有所上升。

(五)培养学生的注解习惯

众所周知,高中物理题目中拥有多个变量,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遗漏变量的情况,不能找出物理题目中的所有变量。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应让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养成做注解的习惯,让学生在审题过程中使用铅笔圈画出题目中的所有变量因素,优化改良学生的物理审题习惯,帮助学生改正遗漏物理习惯的问题,从而达到提升物理审题习惯的目的。

(六)引入奖惩制度

为有效加强学生对于审题的重视程度,高中物理教师可将奖惩制度引入物理审题过程。对于审题良好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审题较差的学生,给其布置物理作业或让其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演一项节目,以加强其对审题本身的重视度。此外,还可每一季度对学生进行审题能力的检测,以发现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进行补救工作。合理利用奖惩制度,将有效提升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将自发重视起审题过程的培养,为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注入活力。

(七)加强对干扰信息的判断

由于高中物理题目本身存在大量的干扰信息,极易对学生造成混淆,因此高中物理教师需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信息判断能力,使其能够分辨出题目存在的陷阱,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物理失分。教师应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对于基础概念的掌握能力,帮助学生夯实物理基础,有助于提升其信息判断的能力。

(八)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

学生阅读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关系其对物理题目的理解程度,教师应注重培育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优秀的阅读理解能力可帮助学生快速找出题目所求的具体问题,抓住物理题目中的重要信息。例如物理状态、物理变量等,若学生没有在一定时间内找出题目中的重要信息,学生极易产生恐慌心理,影响其思维能力,阅读能力的提升则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该项问题。学生可在一定时间对物理题干信息加以梳理,抓住其中的关键要素构建物理解题模型,进一步强化其审题思维能力。

(九)加强学生的耐心培养

耐心度不够是学生对于物理题目审题不清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而教师在教学时应将一部分关注点置于培养学生的耐心上。帮助学生改掉快速审题的习惯,使学生养成细致审题的行为模式,不错过题干信息中每一个隐藏的信息要素。

参考文献:

[1]沈俊舒.高中物理习题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成才之路,2020(11).

[2]葛为民.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促使核心素养落地生根[J].湖南中学物理,2019(11).

[3]刘生波.情境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16).

[4]杨孝远.运用习题教学,培养学生物理思维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28).

猜你喜欢

审题习惯习题教学高中物理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浅论小学数学审题习惯的培养
借鉴陶行知思想,小议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