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性初探

2020-10-20张洁

学周刊 2020年30期
关键词:实践性教学方式教学内容

张洁

摘 要:实践性是初中道德与法治的重要特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不仅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让学生学会运用课堂学到的知识指导自己的社会实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当前,实践性教学已经引起了广大道德与法治教师的关注,实践教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教学中仍存在一定问题,影响教学效果。文章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性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实践性;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评价;作业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30-001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0.007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强调了以学生生活为主题,引导学生参与法治实践,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实践完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关注学生体验,引导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但是,当前的道德与法治教學仍然存在实践性教学受重视程度不够、实践性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教学评价方式较为单一等问题,这就需要道德与法治教师转变教育理念与角色,不断丰富实践性教学方法,建立完善的实践性教学评价体系,并积极探索实践性作业,以丰富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性教学的理论,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性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性教学受重视程度不够

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初中课程体系中非常重要,是一门集思想性、实践性、人文性和综合性为一体的课程。和学生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但是有些学习内容的理论性、抽象性较强,既需要学生牢记相关的基础知识,也需要密切联系实际,特别是生活实践。学生从中既能践行所学的知识与内容,也能够真正消化和理解知识,这样才有益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体现了学科的实践性特征,也是落实其思想性、人文性和综合性三大特征的主要途径。

但是当前的道德与法制课程教学主要受传统思想特别是中考指挥棒的影响,很多学校在教学中依然在追求升学率、优秀率等显性成绩层面的效果,所以在教学中存在着重知识学习、讲解,轻实践尝试的现实问题。同时,对于实践性教学活动,需要教师在精心完成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做好充分的活动预案,要组织好学生,特别要防止突发性问题出现,尤其是学生安全问题,对任课教师来说既费时又费力,所以一些教师存在着排斥心理。最终导致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对实践性教学的不重视,影响了实践性教学的推进。

(二)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性教学方式单一

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来说,教材中涉及的很多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及周边的事物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有些相关内容学生可以亲自实践尝试,可以通过课上的相关活动来开展,也可以把任务布置到课外,如主体班会活动、走进社区的尊老敬老活动等。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实践活动主要集中在课上,且课上的实践活动更多的形式是小组讨论,或者是教师应用多媒体课件提供新的资源供学生分析和讨论,形式较为单一。有些教师为了加快教学进度节省时间,往往是把可以实践的内容进行简单的知识讲解,存在用理论代替实践的状况,所以学生在实践性内容的学习中往往积极性不高,影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

(三)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初中道德与法制课程既是一门学科性课程,也是德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强化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借鉴和引导意义。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只是单纯地教教材;为了使学生准确地掌握知识,反复地给学生强调要准确记忆知识,如何去应用知识。没有针对学习的内容和学生所了解或经历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这样不仅会导致学生学习、理解知识的困难,使学生在应用知识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还会因为知识过于抽象使学生听课感到困难,进而影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兴趣,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

(四)实践性教学评价方式较为单一

教学评价是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了解和判断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了解自己教学状况的途径。通过教学评价能够对学生学习进行激励和指导,也是实现教师教学反思的重要依据。新课改下的教学评价强调要多样化、多元化,既要重视教师评价,也要调动学生参与。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基本上是以教师评价为主,缺乏学生评价,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未真正发挥出来。同时,在评价中缺乏过程评价,特别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缺乏动态评价。最终的评价基本上就是终结性评价,这无法真正发挥教学评价的应有作用,也会使教学评价沦为形式,无法实现通过教学评价来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实践性教学的策略

开展实践性教学是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落实课堂教学三维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符合初中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所以必须在教学中需重视实践性教学,并采取有效的策略落实推进。

(一)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与角色

教师的教育理念会影响其教学行为,要想改变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和角色。

随着当前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学科教学的目标也在不断深化,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来说,要在落实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即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法治观念和健康生活,最终服务于学生未来的工作生活的需要,这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需要教师必须改变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要关注“人”的发展,重视学生个体在成长中的思想道德发展要求,特别是学生的情感体验,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飞跃,最终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这才是新时期以人为本的教育。

同时,教师在新课改下也要注意转变角色。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居于核心地位;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合作者。所以,在道德与法治实践性教学中,要想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切实有利于学生成长,需要教师转变角色,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在实践性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体验和尝试的机会,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丰富实践性教学方法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思维和动手能力,他们也喜欢实践和尝试;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特别强调和提倡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体验式学习。所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要结合初中生的实际需求,努力丰富实践性教学方法,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在课内,要大胆地推进和应用情境式教学法,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等手段给学生创设有利于其参与和体验的情境,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有效地落实三维目标的要求。可以编排情景剧或者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这样的形式使学生更直观地进行分析和体验,既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也丰富了教学形式。进行案例分析也是有效进行情境體验的形式,可以选择学生较为熟悉的案例,引导学生大胆地进行讨论,既能够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也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外,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与课上学习内容相关的社会调查活动,教师要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组织学生结合学习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调查研究,注意方法的指导,组织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并进行交流。也可以开展参观访问活动,如走进社区、法庭审判旁听等活动,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勤于思考、多多交流,在实际生活中体验知识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加深学生对学科的认识,意识到其重要性,对于学科学习也会更加重视。

(三)建立完善的实践性教学评价体系

要充分认识到课堂评价的重要性,建立完善的实践性教学评价体系。在评价内容方面,要本着发展的眼光全面地看待学生,既要关注结果,更要重视过程,评估学生在实践中各方面的表现;在评价主体方面,要坚持以多元化评价的原则来评价学生,把学生自评、互评纳入其中,并鼓励家长参与到评价中来,全面了解学生。在评价方法方面也要坚持多样化的原则,特别是要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

(四)探索实践性作业

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践性教学,要想使实践落到实处,还需要调整作业模式,要把实践性作业纳入学生的作业中。鼓励学生把上课所学应用到生活实践中,鼓励学生进行体验式作业尝试,如参观学习、撰写调查报告等形式的作业。为了方便学生顺利完成,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性作业的尝试。教师要发挥好指导者的角色,及时给学生提出一些意见或者建议,逐渐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之,在当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同时,要结合新时期教育的要求以及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特点,根据初中学生的实际采取针对性措施来推进实践性教学,在学生收获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幸碧慧.体悟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

[2]汤影影.初中生社会实践活动融入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3]郭然.核心素养视域下道德与法治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研究[D].扬州大学,2018.

[4]刘沫含.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现状及实施策略[D].沈阳师范大学,2016.

猜你喜欢

实践性教学方式教学内容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何与何为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论芬兰高等音乐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