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贯穿式情境教学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2020-10-20张志梅何佩云

中学生物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案例分析生活化教学

张志梅 何佩云

摘要 以高中生物教材为例,阐述了四种贯穿式情境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运用,以期为高中一线生物教师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生活化教学 深度教学策略 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 91

文献标志码B

情境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创设特定的场景,然后有计划、有目的地将学生引入这一情境中,使学生获得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当前这种教学方法能被广泛接受的主要原因在于它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心理特征,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在大多数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往往只运用于课堂导入环节,或在整堂课中创设多个互不相干的情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运用某一情境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在层层深入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主动学习,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在生物学教学中创设贯穿式的教学情境呢?下面以高中生物教材为例,展开说明几种贯穿式情境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 以生物技术贯穿课堂始终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生物技术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不同生物技术所涉及的原理及过程也各不相同,教师利用生物技术创设情境并应用于教学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下面以“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为例,设计教学过程。

1.1 课堂导入

教师播放一对母子失散多年后相认的视频,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分别多年,这对母子是如何确定血缘关系的呢?部分学生通过生活经验,可回答:通过亲子鉴定可以确定。教师追问:为什么进行亲子鉴定就能确定两者的关系呢?这些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1.2 教学过程简述

首先,教师介绍亲子鉴定的大致步骤:①提取两者的DNA;②进行检测;③DNA比对。接着,教师阐述亲子鉴定第一步提取DNA的过程,说明DNA和RNA的化学本质,引导学生学习核酸的种类及其分布;利用DNA检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DNA的组成和核酸的结构;最后,展示母亲与儿子DNA的比对过程,引导学生分析遗传信息相同或存在差异的原因,进而说明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且在生物的遗传与变异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3 课堂小结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探索生命的奥秘,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进行亲子鉴定就能确定两人之间的血缘关系?

2 以生活实际贯穿课堂始终

实际生活中,许多问题都与生物知识相关。例如,为什么在温水中加入洗衣粉可以将衣服洗得更干净?将手指放在盐水中浸泡一会儿,为什么手指皮肤会皱缩?为什么不吃早餐会全身乏力?这些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因此,只要教师恰当地加以利用,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并贯穿于生物课堂,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下面以“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为例设计教学过程。

2.1 课堂导入

教師组织学生讨论早餐的种类,引导学生了解早餐食物中含有糖类,使学生认识糖类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从而导入新课。

2.2 课堂新授

教师说明苹果中含有果糖,让学生理解单糖的概念;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讲解其他常见的单糖。牛奶中含有乳糖,教师联系牛奶,使学生了解二糖的特点,并进一步带领学生认识更多常见的二糖,如生活中常见的白糖也属于二糖。教师借助汉堡的面包片中含有淀粉、生菜中含有纤维素、肉块中含有糖原,让学生掌握多糖的概念以及多糖的种类,同时让学生明白并不是所有的糖都是有甜味的。另外,借助汉堡中肉块含有脂肪,过渡到脂质的讲解。

2.3 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并辨别自己在早餐中摄入了糖类的种类,同时倡导学生养成健康、良好的饮食习惯。

3 以生物生长历程贯穿课堂始终

一株植物从种子萌发开始到生根发芽,再到开花结果,其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所涉及的生物知识也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对植物生长发育各阶段所涉及的生物知识进行整理,同时结合课程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恰当创设教学情境,以避免情境中涉及的生物学知识与教学内容不符的现象。而以植物生长历程创设教学情境既符合学生的实际认知,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且在内容的呈现上具有连贯性和整体性特点。下面在“细胞中的无机物”一课中以玉米生长历程为例进行教学设计。

3.1 课堂导入

植物的生长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教师可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思考:玉米种子要长成一株植物需要哪些物质?然后,教师结合学生回答导入新课。

3.2 课堂新授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晒干的玉米种子粒与新鲜的玉米种子粒,引发学生思考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含义,并引导学生总结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区别。教师引导学生比较萌发的玉米种子与储藏的玉米种子,带领学生分析这两种种子中自由水、结合水含量的差异,引导学生掌握水与代谢的关系。当萌发后的玉米种子长成了完整的玉米植株时,由于缺少镁离子,叶片发黄。此时,教师展示玉米植株发黄叶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缺少镁离子会对植物的光合作用造成影响,进而让学生理解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借助缺钾、缺氮、缺磷等矿物元素的症状图片,使学生认识到无机盐是维持生命有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

3.3 课堂小结

玉米种子经萌发、生根发芽,到开花结实后,又可产生新的玉米种子、教师联系玉米的种子萌发、植株发育的过程,创设情境,巩固本节所学内容。

4 以活动贯穿课堂始终

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教学中如果教师一味进行知识的灌输,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但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开设小组讨论、课堂游戏以及模型建构等各种活动,不仅能使课堂气氛活跃,也能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性。高中生物学涉及许多微观知识,因此模型建构的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助于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下面以“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为例。

4.1 课堂导入

教师将全班学生分为6组,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建构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模型,由此导入新课,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4.2 课堂新授

教师使学生认识到“蛋白质需分解成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后,学生阅读教科书,各组构建氨基酸的结构模型。然后,各小组展示活动成果,教师对其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总结出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教师讲解“脱水缩合”的过程,引导学生总结其概念;再组织学生制作多肽模型,各小组完成后将作品进行展示,并讲解模型的制作过程。教师对各小组的成果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归纳出氨基酸形成多肽链的过程。通过各小组呈现在黑板上的多肽链模型,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由多肽链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分析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4.3 课堂小结

最后师生一起加工这六条多肽链模型,构建蛋白质的模型,再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内容。

5 结语

当前高中学生课程压力较大,课堂参与度不高,是导致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不太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创设一些情境并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对课堂产生新的认识,主动参与学习,从而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案例分析生活化教学
“互联网+”下的商业模式创新案例分析
父亲缺失案例分析
冷库建筑火灾特点及调查方法研究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让语文课堂评价语绽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