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理情绪

2020-10-20段艺璇

丝路视野 2020年6期
关键词:情绪管理亲子关系共情

段艺璇

摘 要:亲子关系是重要而又不太容易经营好的关系,家长只要掌握好方法,对孩子进行“情绪管理训练”,营造和谐亲子关系并不难。首先,家长需要帮助孩子觉察情绪,表达情绪;其次,家长需要有耐心地共情倾听,亲密感受孩子的关系;最后,在处理好情绪问题后,家长可以帮助孩子积极应对其行为问题,帮助孩子们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关键词:情绪管理;亲子关系;共情;和谐

大部分家庭的亲子时光都是温馨而美好的,不过在有些家庭里,家长和孩子不免产生负面情绪。看上去,孩子的生活没有波澜,但是他们依旧可能会产生平静、孤独、沮丧、紧张、无聊、生气等情绪,而且每种情绪都会在体内产生相应的激素,从而影响他们的身体。

负面情绪袭来时,孩子可能会觉得心中莫名不适,但是又不懂如何疏导,可能通过发泄情绪的方式向家长寻求帮助,此时家长的情绪疏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不过,中国的目前教育文化中,有些父母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孩子们的物质生活或他们的考试成绩上,对于孩子出现的情绪,一般采取忽视或压抑的策略,有的视而不见,有的甚至会斥责孩子一顿,孩子的负面情绪不但没有消解,反而承受了更多的负面情绪。长时间累积,孩子不懂如何发泄,郁积气愤,可能会用破坏性的方式来进行发泄,如不写作业、摔东西、闹脾气。孩子的坏行为又激怒了父母,然后父母发怒生气,打骂孩子,久而久之,造成负面情绪的恶性循环。

父母需要明白的是,孩子的悲伤、恐惧和愤怒等情绪不会因为家长的“别哭了”就消失不見。如果家长能教给他们正确的疏导情绪方法,就能既化解了他们的负面情绪,也解决了他们的坏行为。

一、觉察情绪,表达情绪

孩子的世界很小,他们的喜怒哀乐也很丰富、很敏锐,不管是一只爆破的气球,或是一张不尽如人意的数学成绩单,还是小伙伴的突然沉默,都可能让孩子陷入焦虑、失望、忧虑的负面情绪中。虽然他们所遭遇的事那么小,但他们能感受到的情绪却跟成年人的一样大。当孩子伤心时,父母先不要急着让他们停止情绪化,要先觉察他们的情绪,帮助他们进行情绪的表达。

如果与此同时家长也有负面情绪,可以正面告诉孩子“我很生气”“我也感到很难过”等等,才能够去为孩子进行情绪纾解,家长必须自己先正面处理自己的情绪,才能帮助好孩子处理情绪。

在感受到孩子的情绪后,家长要帮他们贴上情绪标签。对于小孩子而言,他们不认识情绪,不了解这是正常的一部分,很可能会被负面情绪带着走,整个人陷入消极、绝望的状态。此时,家长可以用词语帮助孩子定义负面情绪,并告诉他们这些都是正常的,把对他们而言含混不清、令人害怕、不适的感觉变成有界限、可以被定义的事物,并告诉他们,负面情绪的存在是生活中正常的一部分。这样孩子会感到好受很多,家长那种平静温和的态度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安慰。而对于可以察觉到自己情绪的大孩子来说,当这些情绪被父母说出来,他们也会感到被接纳和被理解。

二、共情倾听,亲密感受

共情是进行心理沟通的重要一步,而共情就是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当看到孩子流泪的时候,父母可以想象自己就是这个孩子,并理解他的痛苦,能感受到他们的懊恼和怨气,能够感同身受地懂得用眼睛去观察孩子行为,捕捉他们情绪发出的信号。

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如果家长能把这种亲密的、情绪上的理解传递给他们,就等于家长认可了他们的经历,并带领他们学着安慰自己。这种技巧让家长和孩子们“站在同一条船上”。

在这一点上,当聆听孩子表达情绪时,家长简单地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往往更有益于对话的展开。比如,如果问孩子:“你为什么感到伤心?”他可能一点想法都没有,也不知道如何回答家长。最好的办法是,重复孩子说的话,比如“我好伤心”“我觉得烦透了”等等,当孩子不愿意表露情绪时,家长可以说“你看起来很累”或者“当我提到昨天的数学课时,我发现你皱着眉头”,等待他做出回应,往往这时候,孩子就会卸下戒备,敞开心跟家长聊。

三、积极应对,解决问题

以上两步是非常关键的,如果做到了就成功了一大半,但如果有的家长只做到了“共情”和“倾听”,却没有进行下一步——解决问题,就会让孩子依然停留在混沌迷茫的状态中。接下来的一步是非常关键的——帮助孩子把情绪和行为划分开。

家长要让孩子明白,他们的情绪并没问题,出问题的是他们错误的行为。对孩子来说,理解这一点很重要。他们所有的感受,所有的愿望都是可以接纳的,但并不是所有的行为都是可以容忍的。比如孩子可以感到很烦躁和无聊,但是不能够随便发脾气,不能乱甩玩具、不做作业等。帮助孩子处理情绪之后,把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分开,再用巧妙的方法引导孩子自己做出正确判断的例子。

以上这样简单的三个步骤帮助孩子进行“情绪管理训练”,会让家庭走上和睦的正轨。与孩子一同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培养积极解决负面情绪的习惯,会让他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美]约翰·戈特曼、琼·德克莱尔著,付瑞娟译.培养高情商的孩子[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2]王雁,唐志强.提高家长情绪管理能力,建设和谐的亲子关系[J].天津教育,2009(10):38—39.

猜你喜欢

情绪管理亲子关系共情
共情疲劳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人们为什么不想感同身受
不科学的安慰会伤人
亲子舞蹈特定价值的研究
代孕子女亲子规则认定
浅谈情绪管理在安全中的实践与应用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情绪管理与应对能力研究
初探情绪管理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一年级学龄儿童情绪管理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