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非遗民间文学的传承与保护
2020-10-20王雅楠吴慧璇王路路
王雅楠 吴慧璇 王路路
摘 要:本文从古渔雁民间故事集和古渔雁文化的角度展开,介绍了当前古渔雁民间故事及文化面临的诸多困境,从保护古渔雁文化的迫切性的角度分析当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间文学传承面临的主要问题,以目前古渔雁文化的传播方式为民间文学的传承带来普遍的积极意义,最后本文结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意义重申非遗文化保护的诸多举措。
关键词:古渔雁民间故事;古渔雁文化;民间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古渔雁民间故事与古渔雁文化简介
盘锦市大洼县二界沟是世界上各个河口关于渔雁文化最后的记载。很久以前在农耕文明之前,在我国各地的入海口,有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为了养育儿女支撑起家庭,在那个还没有什么食物可以种植的时代,海水周围是他们获取食物最好的地方。他们顺着海水边缘,那些虾、鱼便成了他们的宝贝。他们的捕捞方式,沿袭着季节性、迁徙性的原始渔猎方式,像大雁那样按季节南北迁徙,所以当地人们将他们称作“古渔雁”。盘锦的渔雁文化, 是中国海洋文明中一朵绚丽的鲜花,盘锦渔雁文化揭示出远古人类的祖先在大自然的恩赐、制约下过着生吃螃蟹活吃虾的欢乐而又艰辛的渔猎生活。最早的“古渔雁”分为两种:“陆雁”和“水雁”,其中水雁拥有自己的船只,他们靠自己的渔船下海捕捞,而“陆雁”是没有自己的渔船的,他们步行到二界沟以为别人打工为生。他们在不停地迁徙中享用大自然的恩赐,同时也挑战着恶劣的环境。
“陆雁”往返路线为:来时经天津、唐山、山海关,进入辽西走廊,最后到达辽东湾二界沟渔村;秋末,再沿原路返回。“陆雁”只有渔叉、贝叉、小搬网、推虾网等小渔具。借着潮涨潮落,“陆雁”们在滩涂上采蛤扒蟹。后来,给当地渔主扛活,给有船人家打工。“陆雁”们往返关内外途中,走路不踩耕地,并沿途修桥、补路,颇受沿途村镇百姓欢迎。秋季归返关内时,“陆雁”们还给沿途村镇友人送上海味。在辽西走廊村镇中,到处都有“陆雁”的朋友乃至亲家。
“水雁”是沿着海岸线乘船遷徙的人们。“水雁”多为一家人一条船,他们以此为生计,而且一般是多条船只结伴而行。史料记载,明代正德年间,二界沟渔事兴盛之时,渔船竟多达千余只。他们每年春天出发秋天归来,跟随着捕捞的食物的生长而改变位置。长此以往,形成了“古渔雁”固定的迁徙路线。
在2006年古渔雁文学已成为国家文化遗产,下一步将进行进一步挖掘、整理工作,争取把古渔雁文化传播到世界,使之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刘则亭老先生是古渔雁文化的传承人,1944 年出生于河北白洋淀,家族世代以打鱼为生。10多岁跟随父母来到辽东湾二界沟打鱼,之后便定居于此。刘老先生一生都致力于古渔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老先生觉得不可以让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在自己这里没落。
(一)“古渔雁”文化的发展
如今,许多“渔雁”都已经离世,从耕种时期前的捕捞活动到后来家家都学会了种植棉花、水果蔬菜等食物再到如今的机械化生产,农耕文明逐渐成了主导。家家都不必再担心粮食的问题,但古渔雁文化已经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作为古渔雁文化的传承人,刘则亭先生至今依旧坚持着为到当地的游客或者学者们讲述有关古渔雁的故事。老先生说,由于渔雁们常年生活在船上并没有太高的文化水平,所以古渔雁文化的发展受到了阻碍,这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珍贵财富,对其子孙后代以及社会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保护古渔雁文化的迫切性
首先,人们缺少对古渔雁文化的认识。如今,虽然古渔雁民间故事已经被列为国家文化遗产,但依旧缺少人们对于这种文化的认知和保护。“渔雁文化”人不识的状态需要改善,二界沟老“渔雁”的后代们,对“古渔雁”文化不甚了解;“古渔雁民间故事”传承乏人。现在一问许多人什么是 “古渔雁”有很多人的回答都是不知道不了解,在现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已经渐渐忘记了最原始的东西,由于古渔雁文化是一个边缘文化,人们常年生活在船上导致他们很少能接触到其他人,有关古渔雁的故事就很难被传承下来。刘老先生的家里依旧保留着原来下海捕捞时所需要的一些器具,他希望人们对古渔雁文化能够了解得更多,刘则亭在向别人讲述故事时,也愿意以实物为依据,“就物讲事”,无形中也加深了听者的理解和对故事的印象。老先生的这种做法更体现出了对古渔雁文化保护的重要与迫切性。
(三)古渔雁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代代相传的古渔雁文化不仅展现了人们流传下来的捕捞技巧,对社会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影响。古渔雁文化包括了千百年传延下来的习俗、祭祀、造船、航海、开辟渔场与建筑等方面的内容与形式,对于研究远古时期的人类历史有着重要的价值。除此之外,古渔雁文化中的传统生存、生产经验对今天的渔业经济生活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今天东北家家都有的“地窖”中也可以找到古渔雁文化的缩影。诸如此类都是古渔雁文化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体现。人们可以在古渔雁文化中学习达到先人们的智慧加以运用到如今的
社会建设中。古渔雁文化是一个综合体,文明的文学形式,更是今天濒临灭亡的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在文化、建筑、航海、历史等方面的价值,值得当今世界给予更高的重视和更好的保护。
二、民间文学传承的困境
古渔雁民间故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文学形式,其境遇的改善对民间文学的传承有着普遍意义,民间文学目前面临的传承困境也正是古渔雁民间故事所面临的。
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形的文化遗产,依靠人所拥有的传统技艺、社会生产生活的实践与经验、精神文明积累与沉淀而代代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以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传统手工艺等为表现手段,以口头传送的方式传承,因此其相较于有形的文化遗产更依赖于传承人与继承人之间的文化互通、技艺传授、传承与发扬,其传承载体更显出其多样化的特点,但与此同时其传播也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民间文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类别,它具有上述特征的同时也具备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具备的特点。民间文学有其独特的文学属性,深深植根于生活文化中,其传承性、艺术性、生活性都是流传下来的曾经人们生活与劳作的教科书。新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改变,即便那些民间文学在大众口中仍有耳闻,但代代传承的不确定性、断代性、变异性以及过程中的流失都无疑为民间文学的消亡埋下伏笔,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基于传统生产生活实践的原生态民间文学正在走向消亡。
民间文学传承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民间文学多以口头的方式进行传播,缺少辅助的文化实景及道具。口述耳听是最基本的讲述传承方式,其受众广,无论男女老少、鸿儒白丁都能通过耳听来了解民间文学的精髓,而且口述也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也正因如此,民间文学的传承历史久远、传承范围广大。但口述耳听这种基本形式却对讲述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讲述人的人格魅力、表达方式、接触人群、生活环境等都是口头文化传播的不确定因素。这种“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离开了讲述人,文化的精髓、情感的依托、精神的传承就完全不会被民众所认知到。可见,民间文学这种没有文化实景和道具依托的传播方式无疑成为其传承困境的原因之一。
再者,民间文学具有生活化的属性,其传承离不开生活方式的迁移,但这种无意识的融合、流传与沿袭已然渐渐脱离人们生活轨迹,其依托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民俗传统大多已经发生改变,因而其出现在大众视野范围内的机会越来越少,网络时代的日新月异,更加速了这一变化。
古渔雁民间故事传承人刘则亭老先生立志于打破古渔雁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困境,他所讲故事的独特之处在于,故事大部分都有实物承载体,都有现实依据。他搜集的实物主要分为六大类:锚;生活器皿,多是锅碗瓢盆、大海碗等;渔捞用具、樯网、椀子(就是我们说的椀杆子)、蛤叉等渔捞用具;压舱石;樯木、老船;老照片等。当问及这上千件实物的投入经费情况时,刘则亭坦言,从没统计过,主要是乐在其中,而最为称道的便是一艘重达数十吨价值 3000 元的老船,居然花了 20 万元将其运回家中。刘则亭老先生还被誉为“故事篓子”,每逢有前来参观学习和社会实践的游客和学生时,尤其是红海滩迎来大批游客时,刘则亭和他的长发福网铺总是成为游客们的一个意外收获。不管多忙,他总会放下手中的活儿,热情地担起讲解员的角色,领着大家一个屋子一个屋子看,一个物件一个物件地介绍,乐此不疲。这些文化实景及道具为民间文化的传承打开了一道新的大门,让口头的文化重现,以现实为载体得以流传下去。刘则亭老先生本人的人格魅力也为古渔雁民间故事的传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不仅对研究人类文明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文化多样性发展,是民族之瑰宝,国家之财富。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它为我们带来不计其数的好处和优点。
保护非遗的举措,是一个民族对文化重视程度的体现,文化是一个国家的魂,文化可以丰富我们的涵养和韵味。一个没有文化的国家,就像是一座没有钢筋水泥的地基,再坚固的地基早晚也会摧毁。对于非遗的保护,我国已经引起了极大的重视,这已经是很好的先决条件之一。 有了重视,实行的措施也极其重要。
从文化的角度来说,保护非遗文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传承本民族文化 ,实现文化多样性。文化应是绚丽多彩、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每一个非遗文化我们都要及时去保护,实现它的价值和意义。在现如今,我们已经了解到非遗文化保护有很多弊端和不足,但只要我们有决心,有意志力和不畏艰险的品质,我们就可以一项一项地找负责人,对接工作,用我们现有的最好的方式去维护它,将之称为一个国之鼎、省之重、全民之自豪的项目,对于我国这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大国来说,非遗文化的传承、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发扬极其重要 。它不仅是文化的积淀,也是子子孙孙永恒的财富,对于我国乃至世界都有着极大的文化涵养作用。
从经济的角度来说,非遗文化可以成为国家重要的文化资源,得到史学家、考古学家以及文物家的青睐,在不破坏文物的前提下,我们也可以开展旅游业,形成新的旅游景点,开拓其旅游资源的价值,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人民就业和生活保障,以及给予大众了解非遗文化的机会,开拓视野,注入新的文化血液。同时,也可以新建历史博物馆来讲述非遗文化,向更多的人推广和弘扬我们的文化,这对大众充满吸引力,也是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方式之一。这对于我国的经济会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对于文化市场也是新的开拓和创新,经济发展有着不可预计的前景和宏伟壮丽的蓝图。
从历史和未来的角度说,文化遗产就是对历史的见证,历史是一名史镜,反映着历史的痕迹和文化的积淀。保护非遗文化,就是保护和记录我们的历史发展的过程。历史可以带给我们长远的视角和多角度看问题的方法,以史为鉴。未来的子子孙孙需要了解它的历史,未来的文化需要过去优秀的非遗文化加以积累,给他们保存厚实的文化涵养和丰富的文化积淀。这将是一笔珍贵的财富。
四、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通过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塑造区域文化形象来完成民间文学遗产的商业化运作。如此,一些民间文学作品在其娱乐功能得到强化的同时,经济属性也日益凸显,实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与社会收益同步增长,相信古渔雁民间文化也能因此打破困境焕发出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符程阳.盘锦市二界沟古村落活化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9.
[2]李莉.城镇化进程中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状况调查——以恩施州大路坝区和屯堡乡为例[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6(06):12—18,30.
[3]詹娜.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生存困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學版),2013,45(04):71—76.
[4]杨豪中,李媛,吴文超.辽宁大洼县二界沟镇新农村建设中对古渔雁文化保护传承的研究[J].小城镇建设,2011(08):
4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