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及其对吉林省的启示
2020-10-20姜子捷
【摘要】在我国老龄化不断加深的情况下,为了探索和推进符合吉林省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新出路。本文在对美国和日本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进行经验借鉴的基础上,结合吉林省医养结合养老现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居家养老
一、问题的提出
吉林省在2003年左右步入老龄化阶段,养老事业成为省内新的关注点。近年来国家推崇医养结合新模式,各地都积极参与试验。吉林省则是以建立养老服务工程和鼓励支持养老产业发展方式,尝试实施医养结合,并取得了较为有效的试验成果,但由于全国没有统一的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标准,总体来看,吉林省的医养结合之路在不断的开拓和完善之中。
吉林省养老现状可以从宏微观两面来分析说明。从宏观来看,吉林省因受低生育率和劳动力流失等影响,老龄化趋势已经难以阻挡。但吉林省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依然根深蒂固,传统家庭养老依旧占据主流,社会力量对其影响力不足。从微观来看,吉林省以国有重工业企业为支柱,第三产业并不发达,养老服务机构存在水平低下,服务质量差等问题。且城市内部、城乡数量差距悬殊。正由于养老机构的水平不佳,盈利能力弱,导致整个行业缺乏优质人才和新鲜血液流入,加剧政府养老的负担,阻碍了市场化推行和多元化资金筹措。吉林省涉及老年人的法规政策的系统性、协调性和执行性还有待提高。从养老机构本身来看,由于缺乏统一客观的养老机构评价和监督体系,市场竞争机制引进不充分,也使得养老机构长期处于水平低,生存举步维艰的恶劣环境下。
二、美、日医养结合养老模式
(一)美国社区养老模式
美国上世纪中期左右便步入了老龄化社会,并且拥有了比较普遍的养老金制度和商业保险照护。但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剧,以往的小型养老机构远远难以满足需要,社区养老渐渐成为养老的首选。美国的养老模式总体呈现出精细化、市场化和多元化的特点,个人和企业享有很大自主选择权。
美国的医养结合形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老年全包项目,主要针对55周岁以上的有护理需求并居住在社区的老年人口。该项目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照料、护理、医疗、康复和一系列社会服务,且拥有多元性的工作团队。在该项目中老年人仅需在日间前往活动中心接受治疗和服务即可,其余时间均可以在家中享受悠闲的居家生活。第二类是养老住所服务项目,属于政府资助型模式,早期专属于居住在政府保障房的老年人。现在服务于低收入和缺乏自理能力的老人,该项目重视对老年人生活和社会性服务的供给。第三类是家庭与社区服务,是一種侧重于居家养老的模式,该项目可以让老人足不出户在家中享受便捷的生活服务和照护医疗服务。根据数据显示,该项目对于失去自理能力和半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该项目重视医护人员的价值且在美国各州都有专门的组织负责资金的使用和服务的分配。对于每个老人,该项目会对老年人的整体状况(包括身体状况、精神状况以及经济家庭状况等)进行科学评估和分析,并据此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医疗和照护。
(二)日本长期照护模式
日本是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日本的社会保障机制建立较早。在1961年就制定了全民年金和全民保险制度体系。该体系由政府牵头处理养老问题,在当时极大的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但在缓缓步入21世纪后,由于经济发展逐渐进入瓶颈期和老龄化的迅速发展,政府财政压力巨大,导致旧的养老模式难以维系。
现在日本的养老模式主要有居家养老模式、机构养老模式以及尚在完善中的老年人健康生活大社区三种。由于老年人健康生活大社区尚在不断完善中,本文暂不涉及。第一类是居家养老模式,形式有两种:1.老年人居住在家中接受上门照护服务,主要由介护士负责,介护士是日本护理照护的核心,虽然从业人员多样,但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和严格的资质考核,符合条件者才可提供相应服务。上门服务主要分为护理、洗澡、康复训练、诊疗以及营养搭配指导。2.老年人入住日间照料中心。这类场所通常提供护理、康复、照护、保健和养老设施以及疾病预防服务。这类机构受到政府监控较强,同时大部分都有政府投资,安全性较高。第二类是机构养老模式。日本的养老机构种类划分十分详细,老年人可以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类型,该类机构主要为老年人提供四大类养老服务,包括文体娱乐、饮食起居、健康监控管理以及日常的清洁卫生服务。主要以完全失去自理能力和半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为主。养老机构十分重视医疗和养老的一体化。通常会和周围的医院签约,以便更好为老年人提供紧急救治和专业护理。同时,和医院对接,也可以为自己培训更为专业的护理人员,为入住老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和照护服务。
三、美、日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对吉林省的启示
(一)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目前,受传统观念影响,吉林省家庭养老的地位难以撼动。所以,必须在坚持实际的前提下,寻求养老模式改善。可以借鉴日本的居家养老模式。吉林省政府可以联合医院培训专业的护理人员,同时制定严格的准入条例和服务监管机制。为居家生活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的护理、简单诊疗、康复训练和健康管理服务。
(二)完善养老法规政策体系并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吉林省目前存在养老机构规模小、水平低以及医疗和养老联系弱等问题。这一方面要归结于我国养老模式建立的较晚且水平较低,另一方面吉林省乃至全国都存在着医养多头管理的问题。对此吉林省应加强养老事业的统一规划,制定指导性、规范性配套文件,为新型养老模式的开创奠定有力的制度基础。针对于养老服务资源分配不均的现状,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尽可能做到地区平衡。以美国为例,美国的养老模式的基础都是一个个社区,社区是美国养老模式的基础。因此吉林省在改革中可以尝试更多的发挥社区作用,整合现有的养老机构并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让政府部门、社会公益组织和企业联合发展,为新的养老模式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
(三)培育专门的医疗护理人员
老年人的养老护理不仅仅局限于生活起居的照顾,还需要专业的护理、诊疗以及康复训练。以日本为例,介护士就以优秀的老年护理效果而闻名。专业的医疗护理人员不仅能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和医疗上的帮助,还可以极大的丰富老年人的精神世界,为他们的生活增光添彩。
为有效借鉴国外先进护理经验。首先,吉林省应引进外国先进的护理经验,通过出国交流和引进人才和技术的方式,提高吉林省的护理水平。其次,尝试院校合作,让专业的医护人员到医学院校授课,并鼓励医护专业学生到养老机构去进行实习。最后,政府应该加大财政投入,鼓励和支持护理相关专业的设立和扩招,同时为有志于从事医疗护理的人员提供工资上的补贴和税收上的减免。另外吉林省还需设立专门的职业院校培育专业的养老护理人才。
(四)加强护理保险建设
政府应该对护理保险进行重视,要对该保险制定相关的管理条例。同时,政府应提供政策优惠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和国有保险企业提供护理保险这一新险种。政府要宣传、鼓励居民购买,并对早期购买者提供补贴,以保障长期护理的资金来源。
(五)应积极尝试政府主导的多方面筹款机制
目前吉林省养老基金还是以财政支出为主,社会和公益组织的投入较少。吉林省一方面应加大对养老事业的投入,另一方面也应当由政府牵头整合国家扶持、社会组织、公益组织和个人的力量多方面去筹措养老事业基金,以保障养老基金的长期循环健康发展。
总而言之,如何在不大幅度改变养老基本模式的前提下,寻找更高效和可长期维持的新模式是养老方面的重要课题。只有政府牵头联合医院、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努力克服资金、人员的缺乏和观念上的壁垒,才能高效的解决养老问题。
参考文献:
[1]邓大松,李玉娇.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制度理性、供需困境与模式创新[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1).
[2]萬和平,王颖,等.“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格局下医养结合模式探索[J].中国卫生资源,2018,21(1).
作者简介:
姜子捷(1997-),男,汉族,吉林镇赉县人,本科,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通讯作者:
高岩,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