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价值分析

2020-10-19王俊王芹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0期
关键词:价值分析

王俊 王芹

【摘 要】目的:研究当前在消毒供应室中的护理质量控制在降低院内感染风险中的作用,提高当前消毒供应室的供应质量。方法:对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供应室进行观察及研究,将2018年1月份之前的样品设置为对照组,对照组未采取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改进的方法,将2018年1月份之前的设置为实验组,实验组采用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的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方法,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院内感染率、消毒合格率和科室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院内感染率、消毒合格率和科室满意度远远优于对照组,且相关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医院中采取护理质量控制,有利于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的几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预防院内感染;价值分析

【中图分类号】 R197.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0-135-01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医院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医院是接诊患者的地方,在医院中要加强对医院的管理能够有效减少医院发生感染的几率,供应室在医院的感染预防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我院在去年大力推进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当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具体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选择当前在我院供应室中工作的80名相关轮转护理工作者进行研究分析,分组的标准为是否进行针对性强化培训,每组护理工作者各40例。在对照组中,男性为5名,女性为35名、年龄主要集中在22至43岁,工作人员的平均年龄为27.2岁;工龄在1至9年,工作人员的平均工作时间为4.7年;其中硕士及硕士以上工作人员为1名,本科工作人员为9名、大专工作人员为21名、中专工作人员为9名;职称为主管护师及以上有3名、护师16名、相关护理人员有21名。在实验组研究对象中中,男性为3名,女性为37名、年龄主要集中在24至42岁,工作人员的平均年龄为27.6岁;工龄在2至11年,工作人员的平均工作时间为5.2年;其中本科工作人员为10名、大专工作人员为23名、中专工作人员为7名;职称为主管护师及以上有2名、护师18名、相关护理人员有20名。对两组护理人员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数据之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供应室采用了常规护理质量管理的方法,实验组则在对对照组的基础上对供应室护理质量管理进行了强化,强化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2.1 对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进行完善

消毒隔离制度是提高供应室护理质量的基本保障,因此对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需要进行积极完善与补充,对消毒隔离的各个环节与流程进行明确和规范,各消毒操作流程的人员责任也需要在过程中进行划分,从而对供应室护理人员的制度意识进行强化。供应室内不同工作区域的操作步骤、高压灭菌器的使用与养护等内容也要做好完善工作。因此对于供应室的相关消毒工作必须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消毒隔离制度完成,当然随着医院医疗服务的升级与改变,供应室制度还要不断的进行调整与完善。

1.2.2 加强护理人员技术培训

大多数医院供应室对于护理人员的培训很少,因此他们的消毒灭菌知识难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更新,不但降低责任感而且还影响专业素养的提高。所以,医院要结合供应室的人员、器械以及其他医用物品的消毒灭菌情况,定期对供应室内的护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从而强化护理人员的院内感染预防意识,并增强护理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在提高工作质量的同时,防止自身受到感染。同时鼓励供应室护理人员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法律意识的同时,进而提升自身责任感。

1.2.3 强化供应室消毒、灭菌监督力度

提高对供应室消毒、灭菌的监督力度,这样有利于及时发现供应室消毒、灭菌缺陷从而进行完善,以保证消毒、灭菌质量,从而院内感染率取得降低。

1坚持对供应室的消毒液进行每日更换,对于消毒液的使用要做严格到现配现用,对于消毒液的配置浓度也要严格监测和控制,并每周对污染菌进行抽样检查;

2每周一次灭菌柜监测,实施完BD试验后,才能使用脉动真空灭菌器;并且外来的灭菌器械,更需要加强消毒和灭菌监测;

2 结果

实验组中,患医院发生院内感染的概率为1%以下,全年共发生7例;而对照组患者相关性肺炎发生概率为4%,共32例,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值在0.05以下。

3 讨论

医院作为救死扶伤的重要场所,肩负着救治生命的重要责任。但是,近年来,医疗纠纷问题层出不穷,医患和谐关系受到严重冲击。院内感染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感染现象,导致院内感染的因素较多,而供应室消毒灭菌不完全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

在对无菌物品经过严格的消毒杀菌处理后,还要对消毒灭菌的情况中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院内的感染进行分析,对于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的原因进行检测管理,对导致医患关系恶化的重要供应室进行消毒、灭菌缺陷,降低院内感染率。

细菌情况的监测范围还要包括操作台、工作人员手部细菌、物表、供应室环境、周围的空气,并且每月進行一次,对于无菌物品其试验结果会表现为阴性;

每个用品都要进行检查,以确保其灭菌消毒合格后才能进行合理的存放,并做存放记录。如果需要使用无菌物品,应对其灭菌情况进行核对,并做好发放记录,且要由两名护士人员配合发放到每一个科室中。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医院中采取护理质量控制,有利于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的几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潘泓.PDCA循环应用于医院消化内科消毒供应中心效果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30):4411-4412.

[2]陆金美.规范化工作流程在供应室无菌物品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及影响因素分析[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8(01):32-33.

[3]史俊.规范化工作流程在供应室物品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11):2075-2077.

[4]蔡德梅.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用于消毒供应中心腔镜器械供应中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7):204+207.

猜你喜欢

价值分析
《十周嫁出去》新型网络相亲节目价值分析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视觉思维在美术创作教学中的价值分析及实践
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社会热点问题的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