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颅脑CT运用于脑出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2020-10-19刘兆奎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5期
关键词:诊断价值脑出血

刘兆奎

【摘要】目的:分析颅脑CT应用于脑出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疑似脑出血患者70例,按照CT检查时间分为早期组与晚期组,对全部患者使用颅脑CT进行检查,早期组患者在入院一周内进行检查,晚期组患者在入院两周后进行检查,观察全部患者出血部位死亡率、出血量死亡率与不同时期CT检查表现。结果:早期检查与晚期检查结果存在差异,P<0.05,不同出血量与不同出血部位会影响死亡率,P<0.05。结论:颅脑CT运用于脑出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较高,值得广泛使用。

【关键词】脑出血;颅脑CT;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5-208-02

脑出血以中老年人为主要发病群体,在冬春季节发病率较高,大多数患者在处于活动状态时起病,伴随剧烈头痛与呕吐,且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1]。在我国,每年有0.015%的患者被确诊为脑出血,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生命危险,而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该疾病的发病率与病死率也逐渐升高[2]。对于脑出血患者,及早发现及早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死亡率,而准确的诊断方式能够帮助主治医生快速制定治疗方案,基于此,我院对颅脑CT运用于脑出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与研究,现作如下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疑似脑出血患者70例,全部患者中,男女比例为45:25,年龄分布在43周岁~77周岁之间,平均年龄(58.26±3.13)岁,全部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瘫痪、肌力下降以及失语等症状,其中,昏迷患者52例、头痛患者3例、恶心呕吐患者9例、尿失禁患者6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全部患者在基本资料上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用于结果的比较。

1.2方法

早期组患者于入院一周内进行颅脑CT检查,检查方式如下:协助患者保持仰卧位,将螺旋CT中球管电压调整至120kV,将电流调整至160mA,层厚调整至10毫米,层距调整至10毫米,将扫描基线对准患者眶耳线,进行常规轴位平扫。在扫描过程中对患者出血部位、血肿部位、形态以及大小等情况进行观察与记录,晚期组患者于入院两周后再次进行复查,复查方式同上。

1.3观察指标

对比患者入院一周內与入院两周后颅脑CT检查中的影像表现,比较不同时期出血部位、出血量、死亡率等变化。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为出血部位、出血量、死亡率,用n(%)表示,结果行x2检验,本次研究无计量资料。当P<0.05时代表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脑出血患者不同出血部位死亡率比较

70例患者中,脑干出血6例,死亡1例(1.42%),小脑半球出血10例,死亡1例(1.42%),脑叶出血10例,死亡1例(1.42%),丘脑出血12例,未出现死亡(0.00%),基底核出血32例,死亡2例(2.85%),总体死亡率为5(7.14%)X2值为5.1852,P值为0.0227,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2脑出血患者不同出血量死亡率比较

全部患者中,出血量超过30毫升10例,死亡2例(2.85%),出血量未超过10毫升30例,死亡1例(1.42%),出血量在10毫升至30毫升之间30例,死亡1例(1.42%),总体死亡率为4(5.71%),X2值为4.1176,P值为0.0424,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3早期组与晚期组患者颅脑CT检查表现

早期组检查中发现患者病灶区域显示高密度阴影形状为圆形或肾形,出血量范围在5~30毫升之间,CT值范围在60~80Hu之间,其中占位效应者10例,出血直接破入脑室者3例,晚期组检查中发现出血阴影面积显著缩小,且呈低密度形态,出血部位边缘不清晰,CT值范围在30~60Hu之间,占位效应者5例,出血直接破入脑室者1例。

3讨论

我国每年都有上万患者死于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成为危害我国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当人体大脑中的血管破裂后,血液会在破裂口处流出,这种现象被称为脑出血[3-4]。脑出血是一种原发性非外伤性的脑实质内出血,脑出血患者通常情况下会伴随干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症状,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数量占总体急性脑血管疾病的20%~30%左右,大部分患者出血部位位于大脑半球中,少量患者出血部位发生在脑干与小脑部位中。除原发性脑出血之外,约有20%左右患者患病类型为继发性脑出血,如凝血功能障碍、动脉瘤以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等。脑出血发病率在临床上尚未发现明显的性别差异,但肥胖、酗酒、吸烟、熬夜、长期使用可卡因与甲基苯丙胺等管制类药物会诱发脑出血,一般情况下,患者在发病前无明显症状,少数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等感觉,常在数分钟到数小时内达到高峰,而脑出血症状的程度与出血量和出血部位有直接关系。颅脑CT检查是通过CT对颅脑进行检查的一种影像学方式,具有检查方便、快速、安全、无痛等优点,适用于各种脑出血、脑栓塞诊断。颅脑CT检查对新鲜出血敏感性极高,同时能够显示出颅内出血量、出血部位、形状以及密度等,诊断准确率高达98%。我院经研究后发现,脑出血患者不同出血部位与不同出血量能够影响患者死亡率。

综上所述,颅脑CT应用于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更高,能够为治疗方案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向倩,颅脑CT运用于脑出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评价,[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10(25):54-55

[2]袁永,高血压脑出血CT影像学检查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重庆医学,2017,46(A01):287-288

[3]白林,脑出血患者头颅CT中的诊断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5):12

[4]於志华,金哲海,朱海峰,高血压脑出血93例CT诊断结果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2017,24(12):23

[5]王刚,高血压性脑出血诊断中CT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5):52-54

猜你喜欢

诊断价值脑出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老年人摔倒 警惕迟发性脑出血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轻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腹部超声对肝胆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脑CT对脑器质性精神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脑出血微创置管吸引术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血清IL-6、TNF-α和hs-CRP的影响分析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