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帕替尼联合放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0-10-19杨芳
杨芳
【摘要】目的:分析阿帕替尼联合放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50例2016年8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式分为A组及B组,A组患者采取放疗,B组在放疗同时口服阿帕替尼。比较两组疗效、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60.0%,B组为83.3%,差异显著(P<0.05);A组、B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晚期胃癌患者在放疗同时加入阿帕替尼治疗效果理想,安全性高,值得推荐使用。
【关键词】胃癌晚期;放疗;阿帕替尼;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5-069-01
胃癌为消化系统常见一种恶性肿瘤,在我国占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二位。该疾病发病机制复杂,早期症状不明显,因此不容易诊出,而发现大多数处于晚期。胃癌唯一可能治愈的方式为手术治疗,但是二期或者三期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还能够有60%会出现复发,因此需要开展后续加强治疗[1]。通常后续治疗仪放疗为主,但效果不理想,因此需要加强药物治疗。笔者在临床治疗工作中发现放疗基础上加入阿帕替尼治疗效果更佳,因此将资料整理做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以50例2016年8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胃癌晚期患者;預计生存期≥3个月;年龄>18岁患者;既往接受二线以及治疗出现失败或者复发患者;患者及家属同意本次治疗;排除标准:耐受性差;存在化疗禁忌;重度肝肾功能不全;消化部位具有活动性出血患者。按照患者接受治疗方式分为A组及B组,A组2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55-78岁,平均(62.3±3.1)岁,其中肝脏转移4例,肺部转移10例,结肠转移6例;B组3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55-75岁,平均(60.3±1.2)岁,其中肝脏转移9例,肺部转移12例,结肠转移9例。经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结果具有可比性。
1.2方法A组患者单纯放疗:仪器为瑞典医达公司生产的ElektaXIOTPS,能量为6MV,患者采取仰卧位,双臂上举置于脑后,塑料膜体加固定体位。CT定位前叮嘱患者口服300ml碘海醇,并服用300ml温开水。采取4排螺旋CT进行定位,层厚为0.5cm,检查后将图片送至工作站,并勾勒CTV、计划靶区PTV和周围正常的组织。患者术后CTV包括瘤床、残留胃体以及区域淋巴结。靶区根据增强CT以及胃镜结果并根据情况评价肿瘤和淋巴结的情况,CTV根据肿瘤原发部位和胃壁浸润范围决定胃周围、上胰、肝門以及胰十二指肠等淋巴结。PTV在CTV基础上前后左右外放0.5-1cm,上下方向放1-1.5cm,95%PTV最小剂量为45Gy,一共分为25次进行,1.8Gy/次。正常组织限制剂量参考《胃癌诊疗规范》以及胃癌NCCN指南第三版。
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加入阿帕替尼(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治疗,初始剂量为850mg/d,餐后半小时服用,治疗4周围一个疗程,直到患者疾病进展或者不可耐受等轻。当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时可减量至425mg/d。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血常规、肝肾功能以及心电图。
1.3观察项目
1.3.1临床疗效[2]按照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ompeleteresponseCR):靶病灶小时、部分缓解(parialresponsePR):基线病灶长直径总缩小>30%,维持4周;疾病稳定(stabledisease,SD):基线病灶长径综合缩小,但是未达到PR水平;疾病进展(PD):基线病灶长径总合增长>20%或者出现新的病灶。总有效率=CR+PR
1.3.2不良反应包括消化道症状、骨髓移植以及肝功能损害。
1.4数据分析相关数据纳入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20.0中分析,t检验计算计量资料,F检验分析计数资料,P<0.05表示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A组总有效率为60.0%,B组为83.3%,差异显著(P<0.05)。
2.2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A组、B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
3讨论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使得胃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成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胃癌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常常被误诊,很多患者发现时已经失去手术的机会,从而需要采取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但是效果不理想,治疗5年的生存率不理想。转移性胃癌患者的预后效果比较差,中位生存期一般不超过1年,因此需要积极开展治疗。
肿瘤放射治疗是指利用一种或者多种电离辐射,比如放射线或者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α、β以及γ射线以及各类的X线,从而对恶性患者进行治疗[3]。当X线被发现后就开始被用于恶性肿瘤治疗,到目前为止放射治疗仍然是恶性肿瘤的常见治疗方法。由于高科技发展放射治疗肿瘤已经取得成熟的技术,同时也成为胃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获得明显的效果。
阿帕替尼是最新上市的一种口服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是一种酪氨酸激素酶抑制剂,具有抗血管生成的作用[4]。该药物在人体中的利用度比较高,目前临床报道的较多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不适等,因安全系数较高。
本次B组患者在放疗基础上加入阿帕替尼治疗,结果显示疗效明显,且未增加患者负担,说明该种药物有效且安全系数高。总之,晚期胃癌患者在放疗同时加入阿帕替尼治疗效果理想,安全性高,值得推荐使用。
参考文献
[1]KangWM,MengQB,YuJC,etal.Factorsassociatedwithearlyrecurrenceaftercurativesurgeryforgastriccancer[J].WorldJGastroenterol,2015,21(19):5934-5940.
[2]杜娟,刘宝瑞.阿帕替尼治疗晚期化疗耐药胃癌的临床体会[J].现代肿瘤医学,2016,24(13):2100—2104.
[3]李桂超,章真,马学军,等.胃癌根治术后局部或区域性复发部位规律及复发后放疗疗效在确定术后放疗靶区中的意义[J].肿瘤,201232(10):794-799.
[4]RovielloG,RavelliA,PolomK,etal.Apatinib:anovelreceptortyrosinekinaseinhibitorforthetreatmentofgastriccance[J].CancerLett,2016,372(2):187-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