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主性探索能力的方法

2020-10-19陈玉玲

家长·中 2020年4期
关键词:探索能力区域活动

陈玉玲

摘要:区域活动以游戏为载体,旨在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而且区域活动在培养幼儿自主性探索能力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所以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应该按照幼儿的心理完善教学实践,将培养幼儿自主性探究能力作为教学目标。本文主要基于这一背景,首先分析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性探索能力的重要性,然后探究如何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旨在提高区域活动的有效性,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关键词:区域活动;幼儿自主性;探索能力;必要性策略

幼儿在3~6岁是思想意识启蒙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幼儿逐渐开始形成自己的想法和意识,他们对拘束会产生抵触心理。但是由于幼儿年纪较小,心理还不成熟,所以教师为了便于管理,往往通过制定一些规则来约束幼儿的行为,让他们严格遵守制度,以此保证区域活动顺利进行,但是这种管理模式严重限制幼儿的发展。所以如何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遵守制度,促进幼儿的发展,是当前幼儿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幼儿区域活动培养幼儿自主性的必要性

幼儿学习目标中要求教师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幼儿的行为,避免限制他们的自由发展。而且要在安全的条件下允许幼儿做自己想做的事,而教师也要尽可能帮助幼儿实现他们的目标。所以在幼儿发展中要保证区域活动中的自主性,使他们可以自由地成长,同时教师应该对幼儿采用放养的教育方式,一旦幼儿做错或者做得不好,教师应该发挥引导作用,启发幼儿。另外,为了充分尊重幼儿的想法,对于与他们相关的事物,教师可以参考幼儿的想法,以此体现对幼儿的尊重。虽然幼儿在这一时期行为和思想还不够成熟,但是他们往往不想受到约束,他们渴望自由支配自己的行为,按照自己的想法活动,如果教师一味地约束幼儿,不仅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反而会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长此以往,他们只会被动接受,这样,幼儿的自主性难以培养,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有害无利。

二、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主性探索能力的方法

(一)合理布局区域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首先应该为幼儿提供一个和谐、轻松的氛围,然后根据幼儿的发展需求和成长规律提供针对性的教育材料,保证幼儿能够通过动手实践提高自主意识和探索能力。为此教师可以将教室的桌椅靠墙放置,遵循流动性原则,合理地布置区域,以此满足幼儿的活动需求。比如可以将幼儿家园、书籍角等区域作为固定的范围,剩余的作为活动区域。另一方面,教师布置活动区域时应该将培养幼儿探索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作为主要的依据,并按照这一原则完成材料的选取等工作。

(二)提高材料的科学性

要想培养幼儿的自主性探索能力,选择材料是重要的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选择合理、科学、具有可行性的教学材料。比如可以选择一些相似的内容让幼儿进行分辨,如拼图、找动物、小抓手。幼儿在这一过程中,先观察动物的形状和特征,然后将拼图中边框的部分先挑选出来,然后再逐个尝试,直到找到合适的拼图。幼儿通过反复尝试然后拼成完整的图形,在这个环节中幼儿的思维得到很好的锻炼,而且会将这种思维和探究逐渐内化成自己的行为。

(三)对幼儿形成隐形的引导

为了培养幼儿自主性探究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模仿来达到教育目的。比如幼儿在用积木搭建筑物时,有的学生将小积木放在下面,大的积木放在上面,这样的楼总是会倒,这时教师可以到幼儿身边用积木搭房子,然后将大的积木放在下面小的放在上面,并告诉幼儿这种方式可以增强建筑的稳固性。教师的行为会对幼儿产生一定影响,所以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幼儿掌握游戏技能,同时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引导他们积极思考。或者教师可以借助动作、神态等方式对幼儿的行为表示鼓励和肯定。除此之外,教师应该给幼儿提供交流和互动的机会,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和其他小伙伴之间交流可以促进幼儿互相学习和成长,而且这种互动交流也是其他教学所替代不了的。

(四)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氛围

幼儿年纪较小,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难免出现差错,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对幼儿多一些耐心和热情。而且教师可以多从幼儿的角度出发,观察他们做这些行为的原因和动机,并通过一些激励的语言鼓励、引导幼儿,给他们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和时间。而幼儿在不断尝试中会逐渐找到成功的方法,从幼儿角度来说,他们在不断体验成功和失败,而且在体验中改正自己的不足,这对提高幼儿的抗挫折能力和探究能力有很大帮助。由于幼儿缺乏自制力,所以他们难免存在一些不足,而教师不仅要看到幼儿的优点,还要正确看待幼儿的不足,用宽容之心面对幼儿。

事实上正是因为幼儿的不成熟心理,他们的行为和想法有很大的创新性,对于幼儿与成人不一样的行为,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幼儿。比如有的幼儿将学数学的木棍用工具做成美工,比如扫把、刷子等,如果教师直接否定、阻止幼儿,不仅不可能发现幼儿的创新型想法,反而会打击幼儿探究和创新的积极性。可见,在区域活动中以赞赏和宽容的心态对待,幼儿比严格要求幼儿遵守规则更加有效。它可以帮助幼儿不断成長,使他们在教育中提升和完善自己。

三、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在区域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幼儿的行为和想法,并采用多样化的形式给幼儿提供自主活动的机会,从而发挥区域活动在幼儿学习和成长的教育价值。为此,幼儿教师首先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将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探究能力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目标,从而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合理布局区域、提高材料的科学性、对幼儿形成隐形的引导以及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氛围等 途径提高区域活动的有效性,从而保证幼儿在健康的氛围下学习、成长。

注:本文为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开放课题“新时代视野下活动区中培养孩子科学探究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KCY-2019015)。

参考文献:

[1]林琼椿.浅析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主性探索能力的策略U].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39).

[2]邢宇.在区域活动中幼儿自主性探索能力培养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8).

(责编 杨菲)

猜你喜欢

探索能力区域活动
通过种植园地提高幼儿探索能力的途径
高中物理实验课中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
小班幼儿数学区域活动要体现“生活化”
关于幼儿园区域活动设置的思考与探索
简谈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与幼儿的主动发展研究
品三口而知味
物理实验教学给学生带来的快乐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