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盆底物理康复治疗对更年期女性盆底肌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

2020-10-19喻燕雯李秀琴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肌纤维盆底盆腔

胡 妍,喻燕雯,李秀琴

(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 1.妇幼保健中心,2.妇产科,浙江 杭州 311100)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是由于盆腔的支持结构包括盆底肌肉群以及各个韧带薄弱,失去正常的支持作用所致的解剖结构异常。中老年妇女PFD的发生率约为20%~40%,远高于青年女性[1]。且由于中老年女性机体的性激素水平波动幅度大,存在自主神经系统紊乱、心理状态不稳定等症状,故PFD的发生将进一步加重其躯体负担,降低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中PFD的治疗措施主要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及盆底物理康复治疗等。其中手术治疗风险高且花费大,而药物治疗效果多不明显,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中应用效果较差[2]。相比之下,安全有效的盆底物理康复治疗方法被国际尿控协会(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ICS)推荐为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的首选治疗措施[3]。该疗法通过电生理等因素刺激盆底肌,指导患者被动收缩盆底肌,进而增强盆底结缔组织支撑力,改善多种盆底肌功能障碍性疾病。为进一步研究盆底物理康复治疗在更年期妇女PFD中的治疗效果,现开展如下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在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中老年PF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为45~55岁;②月经紊乱持续1~4年;③存在子宫脱垂、SUI等盆底肌功能障碍表现,其中子宫脱垂经妇产科医生行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pelvic organ prolapse-quantitation,POP-Q)确诊[4],尿失禁经压力试验、指压试验及尿动力学等检查确诊[5]。排除标准:①伴有心理障碍性疾病、精神性疾病者;②患有阴道炎、盆腔炎或泌尿系统感染者;③既往有盆腔手术史者;④伴有恶性肿瘤者;⑤植入心脏起搏器者;⑥伴有严重呼吸系统疾病者。

最终纳入研究的患者共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采取自主盆底肌锻炼+盆底物理康复治疗,共42例)和对照组(采取自主盆底肌锻炼,共42例)。治疗组的年龄为45~55岁,平均年龄(51.26±5.13)岁,平均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3.54±3.54)kg/m2,其中子宫脱垂者16例,SUI者25例。对照组的年龄为45~55岁,平均年龄(50.64±5.41)岁,平均BMI(24.16±4.12)kg/m2,子宫脱垂者18例,SUI者24例。两组间一般资料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均P>0.05),具有组间均衡可比性。本研究已经由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研究对象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研究。

1.2干预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健康宣教,包括指导其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保持清淡饮食以防止便秘等内容,同时进行自主盆底肌锻炼指导:嘱咐患者每日进行紧缩肛门训练,缩紧肛门3~5s后放松3s,每次锻炼10min,3次/d,连续练习3个月。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接受盆底物理康复治疗:①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指导患者取仰卧位,连接好盆底康复治疗仪,将中性电极片贴于髂骨表面皮肤及腹肌表面皮肤,将带有电极片的探头涂上导电膏,置于阴道内,根据患者适应程度,调整电刺激参数,给予电刺激治疗20min后进行生物模块治疗15min,治疗从低频至高频循序渐进。治疗仪器为加拿大Thought technology Ltd公司制造的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型号为SA9800);②凯格尔运动:指导患者取其舒适体位,在医生指导下逐渐放松腹部、臀部及大腿肌肉,行收缩肛门练习,收缩3~5s后放松3~5s,不断重复上述动作,连续练习100~150次。以上所有干预均持续3个月。

1.3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干预前后Ⅰ类及Ⅱ类肌纤维疲劳度:采用PHENⅨ U8物理康复治疗仪检测患者Ⅰ类及Ⅱ类肌纤维疲劳度,黄色模块的红色曲线起点的最高点到6秒钟终点的最高点的下降比率的百分比为肌纤维疲劳度;②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盆腔动态压力:通过放置压力探头于阴道内,经压力转化器测得盆底最大收缩压力值,正常范围为80~150cmH2O;③观察两组干预前后尿垫试验的漏尿量:采用1h尿垫试验检测尿失禁漏尿量[6],≤2g为轻度,3g~9g为中度,10g~49g为重度,≥50g为极重度;④观察两组干预前后子宫脱垂程度:采用POP-Q评分评估两组患者的子宫脱垂程度,盆腔脱垂程度分为5个度,0度为无盆腔器官脱垂;Ⅰ度为盆腔器官脱垂的最低点位于处女膜上>1cm处;Ⅱ度为盆腔器官脱垂的最低点位于处女膜上或下1cm处;Ⅲ度为盆腔器官脱垂最远部分位于处女膜下>1cm,但小于阴道长度;Ⅳ度为下生殖道完全下翻,盆腔器官脱垂的最低点至少与阴道长度相等。

1.4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Ⅰ类及Ⅱ类肌纤维疲劳度的比较

两组干预后Ⅰ类及Ⅱ类肌纤维疲劳度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均P<0.05)。且治疗组干预后Ⅰ类及Ⅱ类肌纤维疲劳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0.43、12.93,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Ⅰ类及Ⅱ类肌纤维疲劳度比较

2.2两组干预前后盆腔动态压力比较

治疗组干预后盆腔动态压力较其干预前显著升高(t=-11.85,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盆腔动态压力无显著性改变(t=-1.12,P>0.05),治疗组干预后盆腔动态压力显著高于对照组(t=5.73,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盆腔动态压力比较

2.3两组干预前后1h尿垫试验漏尿量比较

治疗组及对照组干预后1h尿垫试验漏尿量较干预前显著减少(t值分别为23.85、4.78,均P<0.05),且治疗组干预后1h尿垫试验漏尿量显著少于对照组(t=-9.78,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1h尿垫试验漏尿量比较

2.4两组治疗前后子宫脱垂程度比较

干预前,两组子宫脱垂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88),干预后治疗组子宫脱垂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主要表现为治疗组0度、Ⅰ度、Ⅱ度的人数均多于对照组,而Ⅲ度和Ⅳ度的人数少于对照组,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子宫脱垂程度的比较[n(%)]

3讨论

3.1更年期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状况

女性正常盆底功能的维持需要肌肉、结缔组织和神经相互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女性的盆底及尿道周围肌肉会不断松弛,收缩能力降低,支撑作用减弱,从而引发女性PFD。此外,肥胖、多产次、难产、糖尿病、巨大儿分娩史也是加重盆底功能障碍的主要因素[7]。且由于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PFD已成为更年期女性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高达20%~40%,且近年来呈现年轻化发病趋势,严重影响中老年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3.2更年期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常见治疗措施

女性PFD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极为重要,目前临床中常用的治疗措施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手术治疗通常需花费高额的费用,且手术操作也可能扭曲患者解剖结构,导致术后疼痛,甚至引起感染与身体排异反应[8]。保守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盆底康复治疗,常应用于轻、中度或因不耐受等因素不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药物治疗的效果多不明显,相比之下,盆底肌肉训练和盆底物理康复治疗等保守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效果也逐渐被患者认可。盆底肌肉训练是指患者通过有意识地对盆底肌肉群进行自主性收缩训练,从而增强盆底的神经功能,在改善盆底肌群功能及周围血液循环中具有一定的功效[9]。盆底肌物理康复治疗则主要以电生理因素刺激盆底肌的方式指导患者被动收缩盆底肌肉,通过不断的练习逐渐恢复盆底肌功能,进而帮助患者盆底肌功能自主恢复。

3.3盆底物理康复疗法对更年期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

女性盆底是由封闭骨盆出口的多层肌肉与筋膜组成,盆底肌肉功能的评估包括阴道压力检测、盆底表面肌电检测及体格检查等。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自主盆底功能训练,在持续进行3个月的训练后,其盆底肌纤维疲劳度均明显减轻,漏尿量也明显减少,但盆腔动态压力及子宫脱垂程度并未得到明显改善,提示自主盆底训练并不能满足患者治疗需求。而本研究中治疗组患者在进行为期3个月的盆底肌物理康复治疗后,其盆底Ⅰ类及Ⅱ类肌纤维疲惫度较治疗前显著减轻,盆腔动态压力也明显下降,且两项指标的改善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盆底肌纤维的耐力与稳定性均得到了有效改善。

本研究中采取的盆底物理康复治疗联合应用了电刺激、生物反馈及凯格尔运动。其中电刺激治疗以患者感觉为指导,以不同频率及脉冲的电流刺激盆底肌肉群,促使血管平滑肌及横纹肌收缩,进而提高盆底肌肉群血液循环,增强组织自我修复功能[10]。生物反馈治疗可将盆底肌电信号通过电流形式转换为直观的波形信号,医生可借助波形信息准确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肌收缩运动。在此基础上,配合凯格尔运动能有效收缩松弛盆底肌群,促进盆底肌功能修复。

本研究结论与此前类似研究较为一致。孙航等[11]的研究发现,经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干预能有效改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症状,且治疗后复发率低。周萍等[12]的研究也指出,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肉功能锻炼能有效促进轻中度妇女PFD患者的康复效果。此外,国外相关研究也发现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干预对女性盆底肌功能及压力性尿失禁症状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13]。

综上所述,盆底物理康复治疗能有效提高更年期PFD妇女盆底肌自我恢复能力,改善盆底肌纤维疲劳度与盆腔动态压力,减轻患者的尿失禁及子宫脱垂程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肌纤维盆底盆腔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婴儿颅骨肌纤维瘤/肌纤维瘤病2例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顶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