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照射联合茵陈蒿汤加减治疗重症黄疸45例
2020-10-19王征
王征
(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巨野274900)
黄疸是一种新生儿常见病,当胆红素水平超过95百分位时,为高胆红素血症,应予以干预[1]。超过2/3的足月儿或晚期早产儿会出现高胆红素血症[2],高胆红素血症尤其重症易损伤患儿的心、脑、肝、肾等重要器官,可影响听力,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因此,应重视重症黄疸的早期干预和治疗。笔者应用蓝光照射联合茵陈蒿汤加减治疗重症黄疸患儿45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7月以重症黄疸入院患儿90例为研究对象。患儿均符合重症黄疸诊断标准,未结合胆红素增高,直接胆红素值在正常范围。部分患儿总胆红素值达到了换血疗法标准,其父母拒绝换血疗法治疗。将9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治疗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1~28 d,平均(16.5±4.6)d;血清总胆红素(TSB)342~426μmol/L 27例,427~510 μmol/L 15例,510μmol/L以上3例。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1~28 d,平均(17.2±4.5)d;TSB 342~426μmol/L 26例,427~510μmol/L 16例,510 μmol/L以上3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程度、TSB水平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依据《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1]:重度高胆红素血症,TSB峰值超过342μmol/L(20 mg/dl);极重度高胆红素血症,TSB峰值超过427μmol/L(25 mg/dl);危险性高 胆 红 素 血 症,TSB峰 值 超 过510μmol/L(30 mg/dl)。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抗感染、肝酶诱导剂等常规治疗,低蛋白血症者给予白蛋白输注等支持疗法。应用双面蓝光照射,入院后首次给予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16~18 h,12 h后应用间隙蓝光照射,每天照射8~10 h,隔日1次,7 d为一个疗程。4~6 h监测1次胆红素,光疗结束12~18 h检查TSB水平。密切观察患儿面色、体温、皮疹等情况,治疗期间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茵陈蒿汤加减口服。均用广州一方中药颗粒,茵陈7.5 g,栀子5.0 g,大黄2.0 g,郁金5.0 g,金钱草7.5 g,黄芩5.0 g,泽泻5.0 g。湿多浮肿加猪苓5 g,茯苓5 g;腹胀加枳实6 g,厚朴6 g;食积不化加神曲5 g,麦芽5 g;呕吐加半夏4.5 g,竹茹5.0 g。每日1剂,分2次服用,不能口服者鼻饲或灌肠。治疗一个疗程后TSB≥205μmol/L的患儿,继续给予第二疗程治疗,直至TSB降至正常或安全范围。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周后TSB水平,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肌酸肌酶(CK)、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等心肌酶水平,治疗后不良反应(如皮疹、发热、腹泻等)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TSB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TSB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治疗组TS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TSB水平比较(μmol/L,±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TSB水平比较(μmol/L,±s)
?
2.2 两组治疗前后心肌酶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心肌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心肌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心肌酶水平比较(U/L,±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心肌酶水平比较(U/L,±s)
?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胆红素脑病发生。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黄疸可以是新生儿正常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症状,也可以是某些疾病的表现,既有生理性黄疸,又有病理性黄疸,还有母乳性黄疸。新生儿溶血症、新生儿感染、胆道畸形、新生儿肝炎等疾病是病理性黄疸最常见的原因。不管是哪种疾病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胆红素水平上升至205μmol/L后,将引发明显的神经性毒性,血中总胆红素水平越高,引发的毒性越大[3]。新生儿胆红素水平过高是引起胆红素脑病的高危因素[4],重症黄疸时过量的未结合胆红素可透过血脑屏障,侵犯基底神经核,导致永久性的中枢神经损害。胆红素脑病的发生与血中游离胆红素水平相关,一旦发生胆红素脑病和核黄疸,会遗留不同程度听力、智力及运动发育障碍等。重症黄疸不仅对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损伤,而且过高的胆红素可引起心肌细胞结构改变,干扰细胞的正常代谢及功能。另外,过高的胆红素超过肝脏代谢能力,作为氧自由基堆积体内,引起心脏损伤,致血清心肌酶含量增高。对患者心肌损伤程度通常以AST、LDH、CK、CK-MB、α-HBDH等检验结果加以判断,尤其CK-MB是心肌细胞的一种酶,多数在心肌细胞线粒体或胞质内,而心肌外组织含量相对较低。一旦发生心肌损伤,CK-MB释放入血,导致血中CK-MB活性增高,其活性增高水平与心肌受损严重程度成正比[5~6]。黄疸程度越重,心肌酶谱升高越明显。因此应及早治疗重症黄疸,防治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脏损伤,这有助于改善患儿预后。
综合临床报道[7~9]:蓝光照射治疗(光疗)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创的治疗手段,已成为治疗新生儿黄疸的首选措施。胆红素对蓝光有吸收作用,进而出现异构反应,代谢为不经肝脏代谢的光红素,由胆汁以及尿液排出体外[10],从而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消退黄疸,有效地预防胆红素脑病发生,可降低脑瘫发生率,减少换血机会,改善神经发育预后等[2]。蓝光照射治疗首次给予连续光疗有助于迅速降低胆红素,以免过量的未结合胆红素损伤患儿的心脑等重要器官,以后给予间断光疗,有利于母乳喂养,避免长时间连续光照引起的副作用,如发热、皮疹、青铜症等。
高胆红素血症属中医学“胎黄”范畴,湿热、寒湿、瘀积为主要致病因素,以湿热最为常见。《证治准绳·幼科》认为“胎黄之候,皆因乳母受湿热而传于胎也。”《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黄疸候》云:“黄疸之病,由脾胃气实,而外有温气乘之变生热。”湿热之邪蕴于脾胃,熏蒸于胆,肝胆气机受阻,疏泄失常,胆汁外溢肌肤,使肌肤面目皆黄,鲜明如橘,谓之阳黄,湿热内阻,脾失健运,胃失纳降,致食少腹满。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多属湿热熏蒸之阳黄,治以清热利湿退黄。茵陈能清泄肝胆郁热,且能利湿,栀子清利三焦,大黄泻热通便,金钱草增强清热利尿功效,泽泻利水渗湿,郁金行气活血,引诸药直达病所,使湿热从小便而出,由大便而下。诸药合用,共奏泄肝利胆、清热利湿之功,促进黄疸消退。
本研究中,将9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儿在常规检查后均给予蓝光照射治疗,结果对照组患儿的TSB、心肌酶有所改善,而治疗组在蓝光照射基础上应用茵陈蒿汤加减治疗,患儿的TSB、心肌酶下降更明显。蓝光照射联合茵陈蒿汤加减治疗,标本兼治,既减少了胆红素产生,又促使胆红素通过二便排出,迅速降低了胆红素水平,减轻胆红素对心脑等器官的损伤。随着黄疸的消退,心肌酶也随之降低,保护了神经功能及心肌细胞,与杨维秀等[11]报道的基本一致。治疗一个疗程后TSB≥205μmol/L的患儿,继续给予第二疗程治疗,直至TSB水平降至正常或安全范围,经临床随访,无一例神经系统损害发生。综上所述,采用蓝光照射联合茵陈蒿汤加减治疗重症黄疸效果优于单一蓝光照射治疗,且安全性较好,部分患儿避免了换血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