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合作”之花在课堂中绽放
——浅谈数学课上合作学习的策略
2020-10-18张长义董惠英
张长义,董惠英
(1.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关小学,甘肃武威 733000;2.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苑实验小学,甘肃武威 733000)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学校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新时期国家发展对于教育的依赖程度更高,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培养符合新时期所需的人才是当前我国教育的发展目标。小学教育是学生接受系统教育的起点,而小学数学学科是小学课程体系中一门核心学科,因此对于小学数学教育必须要重视。
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要结合学生未来成长和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这就意味着我们既要重视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更要重视学生综合数学能力的提升。特别是要把学生的数学思维、动手能力等重要素质培养出来,要切实发挥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地位,鼓励学生开展有效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当前,合作学习已经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模式,它有利于最大范围调动学生,有助于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和体验式学习,且效果较为明显。为了把合作学习运用于教学中,下面我将对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谈谈自己的观点,提供几点教学策略。
一、思想重视,全面设计
我们知道,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转变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成为新时期小学教学的尝试方向。在此背景下,新的课堂教学方法大量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应用。但是,有些教师还是在墨守成规,坚持原来单一的以教师为主的讲授法。有一些教师虽然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调整,也在贯彻新课改的要求,但是重形式而轻效果,这无疑会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
要想把新课改的理念和要求落到实处,教师必须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备课的过程中精心谋划,要结合教材及课标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来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改进,这样才能够真正把数学教学工作做好。
二、优化分组,搭建平台
开展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分组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开展有效小组活动的重要保证。我们的数学教学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所以在分组过程中要把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优化组合,一般来说每组4—6 人较为适宜,同时按照组内异质,而组与组之间同质的原则进行整体的划分,这样不仅能够保证每一名学生都参与进来,而且也容易形成较为良性的竞争氛围,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进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小组划分完毕后,为了指导学生有效学习,还要给予小组成员布置一定的任务,明确每一名成员的职责所在;当然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职责不是固定的,而是要流动起来,让每一名学生在小组活动中都有锻炼的机会。也就是要健全合作学习机制,明确小组成员的角色与职责。“健全机制明分工,角色轮换定期担”,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有局限性的,教师要发挥其主导者的角色,给予学生适时、适度的指导,从而保证合作探究活动有序、有效地推进。
三、创设情境,提高效率
情境式教学法是新课改下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给学生创设其感兴趣的情境,特别是与学生日常生活有密切联系的情境,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够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学习的实用性和价值所在。合作中,创设有效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合作意识,互相研究问题。
学生学习的过程,既需要学生听,更需要学生思考和质疑,有了思考学生才可能把对知识的理解有具体上升到抽象的高度;而有了质疑,说明学生是在真正的思考。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是直接给学生呈现知识,学生往往只是在被动接受,自我意识少了可能导致学生是在死板记忆,在解决灵活的问题时往往就会出现问题。给学生创设情境,就能够使学生有思考的着力点或者抓手,这样更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
四、精选内容,重视价值
合作学习为的是提高课堂效率,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但是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于小组讨论的教学,例如在学完四则混合运算后,计算“10-9+(8-6)*3”这样的问题,学生可以独立完成,而且这也是学生必须自己掌握的基本数学技能,若依然去讨论交流,就浪费了课堂时间,浪费学生精力,缺乏合作学习的价值,只把合作当成了一种形式。
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必须要精选教学内容,切忌不要为了合作而合作,这样的学习几乎没有任何意义。具体来说,要选择那些相对复杂,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的知识,且最好是解题方法多样化,这样让学生探究,才会深刻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在探究的过程中开拓视野,收获新知识。
五、展示成果,答疑解惑
对于学生来说,如果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自己能够把知识准确地讲解出来,那么学生一定是较为扎实地掌握了知识。所以,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评价学生是否真正在合作中准确完成了探究性学习的任务,就一定要鼓励学生进行成果展示,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甚至是互相质疑、辩论,来擦出智慧的火花,这也是体现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地位的重要呈现形式。
具体来说,在规定的时间之后,教师结合学生合作探究情况,可以指定某一个小组来进行探究成果展示。小组内部可以推举一名代表来完成这一任务,然后可以由组内其他成员进行补充性发言。再由其他小组针对学生展示呈现自己的观点和认识,最后在所有小组都无异议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展示情况进行总结式发言,对于学生的优点要给予必要的肯定和鼓励,对于不足也要提出优化或者改进的建议,这样的过程,学生几乎都能够参与进来,在交流、辩论中相互答疑解惑,深化了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有利于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六、师生互动,保障合作
新课改下,强调要把课堂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这样才能够优化学习效果,使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而教师要在此过程中发挥其主导者的作用,即教师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组织好学生进行小组学习,保障小组学习有序开展,稳步推进,实现合作探究的设计意图。
合作学习过程中,数学教师务必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和定位,学生能够做的、能够完成的切莫参与,学生需要指导和帮助时及时帮助,既要关注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要关注小组开展的动态,适当进行协调。特别是教师要改变以往“满堂灌”“一言堂”的模式,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发挥主体性。学生活动进程中,教师一定要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观察、了解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具体表现,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予以指导,特别是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课堂活动中生成的新问题,这才是学生最真实的表现。学生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好学生进行交流和展示环节的活动,引导学生充分展示合作成果和相关信息,并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和意见反馈。教师要适当提出新问题从而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于所学问题的认识。
七、恰当评价,实现合作学习的目标
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小组的成就作为总的评价标准。小组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评价学生学业方面的进步;另一个是评价小组合作的情况,后一方面的评价主要是体现在日常的教学中。只有合作的过程,而没有评价体系,会使学生的讨论失去目的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那么合作教学的实施中,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及时在合作中后期,给予学生恰当的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开始,就首先要明确小组评价的标准,评价的标准根据小组合作的任务不同而不同,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所表述的要求越具体越好,这样可以使学生明确要达到的目标。
对于小组的展示结果,可以进行专题性研究、再次提供切合新知内容的练习题等,由学生独立练习,小组间进行互评、互议、互批、互改,充分开发同龄学生的素质差异与思维差异,帮助学生达到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目的。也可以师生共同解决互议、互评中出现的有代表性的问题。在总结阶段,采用全班座谈的形式,探讨今天学的知识能解决什么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和本课学习中形成的技能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有效改善学生自我知识结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符合新课改的理念要求,也符合小学数学知识学习的特点。通过合作学习,能够把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在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有利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小组合作学习是对传统教学模式一种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必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在研究数学教学合作学习的历程中,需要我们不断进行研究,积极探索有效的合作学习途径与方法,以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