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家校共育的新趋势、新特点、新策略
2020-10-18胡天霞
胡天霞
(甘肃省古浪县永丰滩初级中学,甘肃古浪 733100)
一、初中阶段德育教育现状和阻碍家校共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初中阶段德育活动欠缺系统性、整体性与针对性
在初中的德育教学中,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对学校的德育教育并不感兴趣,一些学校对德育工作更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相应的实际教学活动。这些学校的集体活动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需要,来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所以从整体上来说,初中德育活动缺乏整体性和完整性。
(二)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单向用力,效果不佳
在中学生的德育中,很多时候是学校进行单方面的教育。我曾经在一次调查中发现,一些学生的家长根本就不了解学校具体组织了哪些活动。他们对学校活动的了解,大部分来自于网络宣传或者从学生口中得知。这些学生的家长,并不知道学校具体组织了哪些活动,孩子在校的相关表现等。由此可见,在德育教育中,学校跟家庭之间缺乏相应的联系和沟通,对学生的教育是学校单方面的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更是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每次只有在孩子犯错误或者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这个时候家长才对孩子引起重视,家长才进行形式教育。还有的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对,看到学生考试分数比较低,对学生拳打脚踢、破口大骂等,这样的教育方式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反而会因为教育方式不当适得其反,造成学生厌学和叛逆的心理。久而久之,还会导致这些中学生不能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教师跟家长的矛盾心态阻碍着家校共育的发展
在初中生的教育中,家校共育是最重要的方面。在实际教学中,一些学校并没有做好跟家长的有效沟通,对中学生也没有形成良好的教育。根据调查显示,一部分教师认为家校共育并不重要,还有的教师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认为自己可以独当一面,可以把学生教育好。这样的想法是片面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家长的责任和义务。还有很多家长,家庭教育思想存在一些问题,认为自己孩子的做法就是对的,不需要再跟教师沟通。以上这些原因直接导致家园共育体系无法真正建立。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要求标准也是越来越高,只有我们学校对学生实行严格的管理和教育,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都在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减轻工作人员负担,为工作提供方便。我们教育也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及时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创建家园共育体系,学校跟家长一起携手建立“家校共育”的模式,势在必行,也是一种时代的新趋势。
二、“互联网+”背景下家校共育的新趋势、新特点
(一)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榜样的树立
随着网络的普及,中学生对电子产品已经非常熟悉。网络教学也已经成为教学的重要手段。在这种条件下,学校应以“共同成长”为主要理念,做好青年教师的培训,促进家校沟通,学校应该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以学生为核心的网络平台,进行网络实时互动。只有学校跟家长多沟通才能使得教育更加完善。
(二)利用互联网技术学校可以为家庭教育提供支持
在中学生的教育中,很多家长根本不懂得怎样去教育学生。这就需要学校为家长提供支持。在当今“互联网+”时代,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清楚判断出家长需要做什么。在同一个地区,教育部门应建立互联网处理中心,定期对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情况进行分析、反馈,并定期开展相应家庭教育的讲堂,为家长提供专业的指导,家长经过培训后,在以后教育孩子中也能得心应手。
(三)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进行学生特点的探索
在中学的教育中,家长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给孩子起到一个领航的作用,家长更是学校实施教育坚强的后盾。大家都利用互联网交流更加方便、快捷,可以传播好的教育理念。在中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家校共育的平台,使得家校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进行沟通。相关教育部门还要进行其他软件的开发,对中学生进行测试,对中学生性格特点和方向进行探索,使得学校和家长能够有针对性地教育,也使得中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互联网+”背景下家校共育的新策略
在对互联网的应用中,人们最常见和频繁使用的社交软件,就是微信或者QQ 了。这些社交软件的用途,已经不单单局限在聊天和看新闻这么简单了,它们更是一种多媒体的软件,也是集声音、图片、视频、录音为一体的多媒体软件,在各行各业中,更是用途最广泛、互动最多的新型媒介。那么,我们学校在今天互联网的背景下,应该如何有效利用网络技术,促进家校共育的发展呢?以下是我总结的“互联网+”背景下家校共育的策略。
(一)学校应彻底转变教育观念,形成共识,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是新时期每位教师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只有教师熟练掌握互联网技术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将互联网技术充分运用到教学当中。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互联网知识,还要拥有过硬的操作技术。教师应不断学习家校共育的理论知识,最终达成家校共育的一致性。学校还要对教师进行家校共育方面知识的培训,提升教师在家校共育方面的专业素养。学校还要定期组织召开家长会,负责教会家长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掌握家校共育的一些理论和技术,以便在家庭教育中,更好地科学教育学生,也能为我们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二)学校教师应合理有效利用互联网,向家长发布学生在校园的一些信息
家园共育的教育模式,应以教师为信息发布的主体,以社交软件为主要交流介质。教师可以定期推送学生在学校的一些信息。并积极鼓励学生的家长参与到讨论中。鼓励学生家长,提出对学校和班级管理的意见,也使得我们校方管理方式得到及时的改进和完善。教师可以向家长发布班级的新闻、图片和视频等信息。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把学生在课堂上的优秀表现记录下来,将学生的校园生活用手机及时拍摄下来,以照片或者视频的方式推送到网络平台上。这样,家长就能及时看到自家孩子在学校的具体表现。这样的交流方式,既能提高家长对学生的关注度,还能促进家校共育的良好发展。
(三)学校应创建家校交流平台,借助微信、QQ 平台实施家校共育
由于社交软件的不断开发和推广,现在人们使用的软件也越来越多。在这个社交软件的平台上,不仅能够促进教师跟家长的沟通,还能促进家长间的交流和信息共享,也能分享自己的育儿经验。
教师可以利用班级QQ 或者微信平台进行家校共育:在这种网络交流的环境下,彻底打破了家校互动的时间限制性和空间局限性。由于大部分学生的家长工作比较忙碌,跟教师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都有限。所以,现在学生的家长大部分使用智能手机和电脑。我们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点,建立班级QQ 群或者微信群。教师可以把一些好的教育方法发布在QQ群里或者微信群里,多分享一下教育学生的经验,家长空闲的时候就可以随时查看,也能对他们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得到一些帮助。家长也可以在群里分享一些学生平时在家里的良好表现。哪位家长如果有好的教育方法也可以分享到群里,让其他的家长借鉴此方法。家长之间也可以互相交流和学习。这样的交流方式真正实现了零距离的交流,也使得我们家校共育的教育模式得以顺利开展。教师除了利用班级QQ 群和微信群进行家校共育,还可以将教育学生的好文章、好方法发布到朋友圈,使自己分析的内容可以让更多的家长看到,也方便家长在以后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随时观看,必要时还能提供帮助。
(四)学校应依托校讯通实现家校共育
在这几年的家校沟通网络中,校园通讯录始终占有着主导的地位。学校可以使用短信的方式连接家长,实现家长跟学校之间的沟通,是家校之间沟通的桥梁。校园通讯录可以及时将学生到校情况或者回家的信息及时发送给家长,让家长随时了解学生的上下学情况。便于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督促学生按时上学,提醒学生放学后按时回家。我们教师还应该通过校园通讯录的方式,把每天的作业通过手机短信传送给各个学生的家长,让家长督促学生按时完成。教师也可以给家长发一些育儿的方法,不断提升家长的教育观和育儿水平。
(五)学校应建立网上“家校共育讲堂”
学校应借助于校园网和学校网站,建立网上“家校共育讲堂”,设立家校共育的专栏,将一些优秀的家庭教育讲座推荐给家长,在这些专栏上发布一些优秀家庭教育的文章,让学生的家长学习这些优秀家庭的教育理念和成功法则,也为学生家长提供有力的理论教育依据,有效促进家校共育的健康发展。
总之,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我们教师处在“互联网+”背景下,我们应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顺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合理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构建家校共育的网络平台,建立起学校跟家长之间沟通的网络平台,只有学校教师跟家长一起携手,才能真正实现家校共育的新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