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与法治课程培育核心素养的四点举措及案例

2020-10-18荣,王莹,王

学周刊 2020年13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情境

文 荣,王 莹,王 刚

(1.陕西省西安市浐灞丝路学校,陕西西安 710043;2.陕西省西安市浐灞生态区,陕西西安 710038)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实践性、探索性、辩论性较强的综合课程,常要求教师在任教过程中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开展激烈的研讨,引发深刻的反思,进而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体会道德力量、感悟法治精神[1]。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教学活动实施方面,与小学、高中和大学的思想政治课程差异较大,原因在于初中学生对外在客观世界处于懵懂的认知阶段,认知理解和接受能力处于发展时期,对人生观、德育观的理解处于阶段性过渡状态,各种良好习惯的养成正处于变幻阶段,教育管理可塑性较强[2];又因为我国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实践还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在具体教学环节中,滞后的教学理论会致使设定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理解水平不相符,而具有时效性的课程案例也与快速变化的热点时政信息不相适应,这种突出的教学矛盾,严重抑制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工作开展的成效。

当教育指向核心素养培育,必然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出相应的变革,通过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合理的教学案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内涵,这与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在教师”这种要求是相一致的。因而,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深入性、启发性,能加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3-4]。

一、采取情境创设引领,培养学生关注素养

新课程改革以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逐渐融合了品德、历史、地理、心理等多个领域,是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的课程,这就要求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时,要将单一独立的学科教学转化为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教育,从人文、地理、生活、社会、政治等各方面,引导学生关注课堂之外的人和事,启发学生去关注“人存于世”的基本素养。事实上,课堂之外发生的一切才是教学的源泉,因为每个学生在每一刻都需与人交流、与事相处,如何与社会相融洽是课堂之外必须自主学习的课程,课堂之外的情境就是学生生活、交往的情境,取材也较为容易。在课堂教学时,要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生活意识,让学生明白自己是一个生命个体,与所有人在一起组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这个地球村生活的基本素养就是关注素养。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创设情境这种新颖的手段与方法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某些事物、场景、人文的关注,也能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情境中开展教学工作,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课堂教学的效果有所提升。

例如,《家的意味》是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的课程内容,在课堂教学时,教师通过微视频展示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开启课堂导入,当谈到家庭对于每个人的意味时,通过创设“家庭生活剧”这一教学情境,借助学生自编自导的情景剧为学生呈现与家人在一起的点点滴滴,让学生在直观中感知这种每天都在发生、却被很多成年人忽视的情况,去关注家人的爱,去理解家庭对每个人的意义,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内容,学会尽孝在当下,进一步由孝亲敬长延伸至家国情怀,从而让学生更懂得家国一体,有国才有家的道理。

二、注重问题对话引领,培养学生探究素养

所谓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种必备能力,是通过自主学习、自我探究、知识转化而获得的,所以必须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使其能够养成社会所需的核心素养,因为这也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什么阶段培养最为合适,采取什么方法最为有效,是每个教师应当考虑的基本问题。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思维认知的初级阶段,这时,学生对周围的事物、所学的知识都存在新鲜感,让学生在此阶段掌握这种主动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探究性学习,通过问题对话的方式是引领学生探究素养的快速通道。在问题探讨、互动交流的一问一答间,教师传递了课程核心内容和社会生活经验,能够引导学生对所学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启发探索,教师的课堂教学将会由“传统通篇灌输的课堂控制”,转变为“学生探讨式的共享学习”,而这种问题对话也会引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间的素养同步提升。

例如,《公民的基本义务》是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的课程内容,教师将班级学生进行分组,以圆环座次的方式分配座位,创建平等探讨的氛围,激发学生发言、询问、探讨的意愿,创设“遵守公民义务”的场景,通过探讨垃圾分类、不守规则、台湾问题、拒服兵役现象、向地税局申报纳税等事例,引发学生的连续性生活情境体验,带领学生在一问一答、循环探讨过程中一起掌握知识。通过这种充满了趣味性和接地气的探讨交流过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新知,掌握公民应遵守的义务,进而实现在教学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加强实践体验引领,培养学生认知素养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任务是培养负责任的公民,负责任在初中学生的认知阶段通常就是说过的话要兑现、做过的事要担当、犯过的错要纠正等,这常与学生的实践行为息息相关。要让学生在实际行动中做到知行统一,这对课程教学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首要任务就是转变思想,这要求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时必须改变传统落实知识的思维,要将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实到思维认知的高度。其次需要通过实践体验来深化思维认知,这就像图灵智能认知一样,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循环迭代,从而达到意识认知、思维沉淀、行动自然的过程。初中阶段的学生直观学习思维比较发达,喜欢参与丰富学习实践活动,更能从实践中体悟知识的力量,纵使每名学生的思维能力、思考方式存在诸多差异,但都能通过一定的渠道或方式加以培养。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不妨采用多种直观展示、多角度分析等手段,设计更多实践性活动,这样既可以成功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又能提升学生学习的思维深度,通过这种练习实践引领,达到提升学生思维认知素养培育的效果。

例如,《遵守规则》是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的课程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明白他们当前的状态介于儿童向成人的过渡期,处于他律的阶段,需通过教育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从而成为规则的自觉遵守者。在教学时,教师需要通过事例穿插、实践体验来引导教学,借鉴日常生活、学习中通俗易懂的规则,在课堂上创设适合社会生活规则的实践环节,让学生对自己在家庭、学校等生活环节中遇到的规则进行发言,以互动问答、情境体验、角色扮演等实践进行反思学习,培养学生的认知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理性精神,进而让规则内化于心,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四、创新辩论教学引领,提升学生思辨素养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内容通常与逻辑推理、分析判断、思维方式有一定关系,通过辩论的方式,才能更为深刻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的内涵,也更能在社会生活中加以应用,但这对学生的思维、逻辑和推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往往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判断和思辨能力。学生的思辨能力越强,学习越轻松,感悟的道理越深刻;反之,思辨能力越弱,学习则存在压力,知识的理解也更慢。这种思辨的要求,是以学会思考为基础,深化反思辩论的过程,这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思辨能力进行培养,就需要通过引导辩论、小组探讨、正反思考等多种方式开展课堂辩论,围绕课程相关问题展开分析和思考,激发学生在辩论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然后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理解的观点和看法,教师从旁进行鼓励和引导,启发更深层次的思考,并进行逻辑推理,进一步帮助学生科学合理的理解和形成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

例如,《公平正义的守护》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的课程内容,在课堂教学时,借助多媒体、互联网等手段,引导学生辩论,思考正义的力量。首先,视频展示社会热点事件,提出救人牺牲自己是一种理智或不理智的正义行为等观点;其次,由学生分组阐述观点、分享理由和见解,教师从旁指导辩论过程;最后,结合教材深化辩论环节。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深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探索和研究,让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感悟出更深刻的道德与法治内涵,进而将道德的力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核心素养在课堂是培养学生良好素质养成的主要途径,这给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课程教学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更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在新时代的教学背景下,采取创设情境、问题对话、实践体验、辩论教学等层层递进式的引领教育方式,就必然要求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要在课堂中去践行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培育健康心理,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让立德树人落到实处,真正落实到课堂中去;同时,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观念,深入学习新一轮部编教材的编写理念,并结合现实的社会、政治、生活环境,深度挖掘教学方法,从学生的认知思维、成长阶段、家庭背景等多角度实际出发,创设出更多适用于初中学生的教学模式,进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自我锻造品德的习惯。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情境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护患情境会话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