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改革中的点滴体会
2020-10-18许忠信
许忠信
(甘肃省陇西县巩昌学区,甘肃陇西 748100)
语文学科是小学课程体系中一门核心学科,也被看作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性学科,所以小学语文教学是备受关注和重视的学科。在很多人眼里,小学语文很好学,认为就是字词句和写作的培养,实际上这种认识存在严重偏差。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很多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它包括对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的综合提升,既有知识方面的要求,更有能力方面的培养。必须要摒弃传统的“唯知识”“唯分数”的错误思想,立足于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让学生学会怎么学习语文,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那么,语文教学应该怎样进行呢?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对于语文教学是这样解读的,语文的“语”就是口头语言的学习,而“文”就是书面语言的学习,所以,语文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学会说话,学会写作。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型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学好语文不仅能为其他学科打好基础,还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我从事小学教学工作已经多年,语文教学模式也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发生着变化。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凸显学生课堂教学主体地位,提升新时期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大家都在研究的重要课题,我结合自身工作中点滴体会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一、预设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教师的学科教学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是一项充满艺术性的工作,它涵盖了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想把教学工作做好,各个环节都需要关注。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教学目标的确立,它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指导,是我们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所明确的每一节课的行动指南,也是评价一节课是否有效或者高效的重要参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就是要确立教学目标,而在制定目标的过程中,一定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把教材、课程标准、学生现实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进来,再明确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情境,安排好教学环节。要遵循科学的原则,保证教学目标的可落实性,注重实效。
在这里,要特别注意学生年龄、年级的差异性,在备课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分析,考虑好学生对于所学的了解程度,从而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从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来看,小学低年级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实际可以确定学生识字、写字、组词、造句和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而对于高年级阶段的学生来说,阅读、写作和综合表达占据的比重就会更大,所以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从此着手。
从目前新课改的要求来看,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目标预设上一定要重视学生这方面的安排。可以号召高年级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阅读是增加学生语文积累的重要途径,在新颁布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学生不同阶段的阅读量也有明确的规定。从现实意义来看,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阅读活动,能够丰富学生的见识,开拓学生的视野;在此过程中也能够陶冶学生情操,活跃学生思维,从而整体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实际上,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对于教师来说,必须要转变思想,要抛弃传统教学模式下“唯分数论”的错误认识,要切实本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现实要求,利用好语文学科这一载体,把课内知识和课外知识有机整合到一起,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逐渐学会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这样才可能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才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实效性。
二、确立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但是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几句话充分说明了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我们不应该墨守成规,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现在社会发展速度很快,我们所面对的小学生群体的变化也很快,特别是信息社会给学生的影响非常大,所以我们的教学方法也应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地优化。
受升学指挥棒的影响,在原来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更多是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模式下,学生是被动的学习,学习的积极性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主动性也会大大下降。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要从学情出发,要本着“以学定教”的原则,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学得懂、能参与,这样才能够优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具体来说,教师要在教学方法上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实际和学习内容的特点来确定教学方法,最好是设置相关的有利于学生参与的情境。同时,要在课堂上给学生营造有利于其参与的民主氛围,鼓励学生参与和展示自己。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关注学生个体层次的差异性,注意要因材施教,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明确自己的需求,帮助学生学有所获,从而树立学习的信心。我们在进行教法选择时,要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融入其中,特别是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多采用,对学生的表现要有鼓励机制,表现好的要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学生的积极性会有明显的提高。
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时,合理分组是非常关键的。在组员数量上不宜太多或者太少,一般是以4-6 人为主;在成员构成上要注意学生层次的差异性,同时要考虑到学生性别,实现男女生的互补;为了保证小组活动的有序开展,最好是安排一名负责人,同时在学生开展小组活动时要注意任务的具体化,有效交流,有序推进。例如,我在讲《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时候,课文中“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一句话反复出现,它的目的是什么?每一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在小组里激烈地讨论,结论多种多样,说明他们真正去思考了。最后我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正确的引导,学生享受着交流带来的快乐,也学到了知识。可见他们在学习中不是为了合作而合作,是为了需要而合作。在教学过程中,既有个人展示,也有二人合作,更有四人讨论,课堂开放学生能够畅所欲言,个性发展和团结合作相结合使课堂生机勃勃。
在此过程中,教师除了要注意教法的选择外,也要注意学生学法的引导,必须要摒弃简单知识灌输的错误理念,要把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要求渗透其中,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学习规律,总结解决问题的经验,特别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学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引导学生敢于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学生主动思考的意识也会提高。当然,我们要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分层,满足学生差异化的个性发展需求。教师自身角色的转变也是非常重要的,既然是以学生为中心,就要敢于放权,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给学生创造乐于、会学的语文课堂氛围,助力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不断提升。
三、教学资源的有效开发
素质教育下的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教材是进行语文教学的重要参照,但不是唯一的依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是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指南,教材中的知识有时因为篇幅的局限性难以给学生全面呈现,有时难免会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特别是对于一些相对抽象或者距离学生生活较远的知识,这时,对于相关知识的开发和整合就是非常必要的。
现代信息技术目前已经普遍进入了我们的教学生活之中,它给我们搜集、整理以及呈现知识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我们要学会恰当应用这些资源,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益。在运用资源进行备课时,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选择、下载教案和课件,围绕学习内容,精心筛选信息,认真加工处理,达到资源与学科的最佳整合,优化了教学设计,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同时,学校适时挑选资源利用好,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上公开课、示范课,组织教师观看课堂教学实录,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帮助教师进行资源与课程的整合,形成带有自己教学风格,实效性强的教学设计,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教师可以将教学中设计的图片、视频、音乐、文字等制成课件,还可以对课件中的文字进行勾画、移动,灵活自如,节省了时间,增加了课堂容量。课件也是导学案的一部分,它将自学提示、交流问题、课堂检测,形成资料一一展示,使课堂的讲解少而精,课堂内容直观形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就高了,得到的信息量也随之丰富了,课堂教学效果也越来越强了。在今后的工作中,为了使教学资源的应用达到最优化、信息大、速度快,真正突破时空、地域的限制,我会继续努力,拓宽思路,创新发展,使远程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时间能证明一切,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热情说明我的努力充满了意义。
以上是我在教学改革中的一些体会。教学工作是一项充满艺术性的工作,鉴于所面对的学生群体的差异性,意味着我们绝对不能墨守成规,而是要主动求变。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恰当应用会使教学效果优化。教学工作本身是一项常做常新的工作,需要我们用真心去投入,用耐心去思考,今后,我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中进一步探索,让教学改革之花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