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
2020-10-18陈海军
陈海军
(甘肃省陇西县巩昌学区,甘肃陇西 748100)
小学是小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这一阶段的小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学习,因此,对于小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现实中计算教学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生更深入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要给予充分的重视,以确保学生计算学习的质量。
一、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引导小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推动力,只有教师在教学中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激发出来,才能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此,教师在组织计算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培养小学生的计算兴趣,不断激发小学生练习计算的热情,进而有效地促进小学生计算效率的提升,为小学生今后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1]。在实际的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年龄特点有充分的认识,尊重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引入童话、游戏、比赛等形式,进而有效地激发小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教师在为学生设置练习题目的时候,还需要确保所选择的题目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并积极创新练习方式,在充分激发小学生计算兴趣的基础上,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教会学生有效的计算方法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采取的都是先为学生讲解教材中的例题,帮助学生总结计算规律,在此基础上得出数学计算的法则,之后为学生布置大量的习题,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不断地熟悉计算法则,进而达到熟练使用的目的,促进学生计算准确率的提升[2]。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比较枯燥,使得多数的小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不利于提高计算课堂教学效率,严重影响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积极地创新教学方法,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一方面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一方面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数学猜想就是一种有效的策略,其主要就是借助学生已经学习过的数学知识和既定的一些事实来对题目中的未知量以及不同的未知量之间关系进行必要的判断。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发现题目中不同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而找到探究切入点并选择合适的探究方法,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小学数学计算课堂中,教师可以借助数学猜想的方法,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进而有效地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三、重视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
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计算规律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索欲和求知欲,调动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计算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就必须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计算规律的探索。同时,由于不同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导致他们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使用的方法、接受知识的能力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尊重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多个角度出发为学生讲解计算方法,进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计算练习的兴趣,提升学生计算练习的有效性。此外,要想提高学生的计算质量,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教师要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认真审题,培养学生审题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端正学生的计算态度,进而有效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质量。此外,针对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问题,教师要让学生认真对待,不仅要及时地进行订正,还要帮助学生明确自己出现计算错误的原因,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使学生能以更加严谨的态度对待数学学习。
四、为学生创设有趣的计算情境
由于计算知识普遍比较枯燥,加之小学阶段学生的注意时间比较短,教师如果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来为小学生讲解一个知识点的话,学生很有可能只注意到前半节课教师讲解的知识,而对于后半节课教师讲了什么一无所知,进而严重影响计算教学效率。要想解决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让小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掌握基本计算方法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在进行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把握好以下的两个原则:一是创设的情境必须要贴近教材内容。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必须要紧紧围绕课堂的教学内容[3]。一些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会选择设置一些有趣但是却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的教学情境。殊不知,这样的教学情境虽然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注意力,但是并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时候抓不住重点,在学习过程中就缺少目的性,进而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情境时,必须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意图,突出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知识,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二是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必须要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对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内容比较感兴趣,因此,为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学习质量,教师就可以在充分了解小学生生活的前提下,根据小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一些教学情境,一方面可以深化小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一方面可以提高小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例如,在“小数乘法”教学中,由于乘法的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已经都学习过,而且大多数学生都能熟练掌握,因此教师就不需要再面面俱到地为学生讲解乘法算法,而只针对整数乘法和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不同进行讲解就可以。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出发。
首先,在正式开始教学之前,也就是课前的知识导入阶段,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在之前学过的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由于这是很多学生在日常练习中经常会用到的一部分知识,学生感到很亲切,在课堂讨论中都能有话可说。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少学生对计算学习的抵触心理,使学生能以更加轻松的心情投入到知识的学习中,为接下来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在轻松愉快的知识导入环节结束之后,教师可以接着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方式分析一下,小数乘法的计算方式和之前学过整数乘法的计算方式存在哪些不同。这一环节的学习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进行,教师只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即可,防止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思维出现偏差。在讨论结束之后,由每一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进行讨论成果汇报,教师针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讲解。
最后,在学生练习环节,教师可以借助班级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设一个商场购物的环境。这样的情境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而且学生在计算商品价格的时候也经常会用到小数乘法的知识,因此会很感兴趣。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促使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况的时候能够主动地应用这部分知识。且这样的教学方式淡化了“教”的痕迹,学生几乎是在潜移默化中就学会了小数乘法的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小学计算教学质量,激发小学生参与计算学习的热情。
五、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都要围绕着教学安排开展。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虽然非常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抓住重点,但是多数学生只是被动地在接受知识,并没有将学习当成是自己内在的需要。因此,要想使计算教学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内在发展需要,教师就必须要积极地转变教学理念,将学生当成课堂教学的主体,将学习变成是学生内在需要的一项活动,鼓励学生在课堂上针对自己不懂的问题进行探索,使学生从教师的讲解中获取知识,并转化为自己探究来获取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于学习过的知识有更加深刻的记忆,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计算学习的重要意义,这对于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六、尝试将多媒体引入教学中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现阶段,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因此,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很多教师也都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意义。但是,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对多媒体的使用也只是浮于表面,只是将原来黑板上的板书变成了多媒体的课件,而并没有将其与课堂教学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要想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对于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积极作用,教师就必须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不断地研究一些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在计算课堂上使用多媒体的案例,同时综合考虑本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其能够更贴近学生的学习需要,进而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综上所述,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小学生之后其他科目的学习。因此,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对于新课改提出的要求,教师必须要对计算教学给予高度的重视,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尝试使用新的教学策略,努力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不断激发学生计算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计算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小学阶段能够高效率的学习,为小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进一步促进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