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彝族际通婚与文化认同
——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踏卡彝族乡为例

2020-10-16马富英维色阿甲

民族学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族际彝语彝族

马富英 依 乌 维色阿甲

族际通婚在当今世界普遍存在,是具有特定内涵和特殊意义的社会组织形式。 它是民族群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族际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模式及行为规范。 族际通婚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动因和复杂的演变过程,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现实性。 因此,族际通婚往往成为学术界透析民族社会文化发展的窗口。

族际通婚既是考量文化认同的重要维度,也是体现文化认同的生动写照。 文化认同则大多构筑于族际往来之中,政治、经济、文化等民族社会发展的客观存在决定了族际通婚与文化认同的基本取向。 在中国几千年民族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中,族际通婚为维护民族关系、促进文化认同起到了积极作用。 随着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不断深入,族际通婚将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对于甘孜藏族自治州的藏彝民族而言,族际通婚既是一种婚姻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价值认同,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其背后的生成机制和实践逻辑值得关注和深入研究。

一、互利共生:藏彝族际通婚的发展现状

本课题调研所在地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位于四川省西部,是一个以藏彝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县。 踏卡乡是九龙县的一个彝族乡,这里藏彝民族婚恋观念开明,族际通婚现象普遍,民族关系和谐稳定,是甘孜州九龙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良好典范。 2018 年8 月和2019年2 月课题组在踏卡乡进行了两次田野调查,主要以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形式对该地区的族际通婚进行了调查和了解,以期对藏彝族际通婚与文化认同问题做进一步探讨和分析。

(一)居住格局是族际通婚的客观条件

居住格局作为族际交往和族际通婚发生发展的一个时空场域,可以从个体和家庭的层面上来分析各族民众之间的感情距离和实际交往内容。[1]对于那些民族群体聚族而居或集中居住在某一区域,呈现居住隔离状态的地区,不利于族际往来的深入发展和族际通婚的形成。 而同一区域内的民族空间分布已经打破了聚族而居的居住模式,则是增进族际往来和促进族际通婚的客观条件。

个案1:某男,52 岁,彝族。 我的爷爷辈从四川冕宁迁到这里来,我是在踏卡乡出生的。我的很多亲戚也在九龙,三亚乡、湾坝乡和小金乡也有,有的是嫁过去的,有的是投亲。 我们从小和藏族生活在一起,来往多,相处也好。

相较于其他乡镇,踏卡乡彝族人口规模较大且居住相对集中,藏族人口规模较小,居住也分散。 这样的民族混杂居住格局促使藏彝民族交往不断增多,交流不断加深,交融不断扩大,奠定了族际通婚的地缘基础。

(二)族际交往是族际通婚的社会基础

民族群体成员在长期的共同生产生活过程中,通过语言、宗教、艺术、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交往互动,增进彼此理解尊重和相互接纳适应,形成更广范围的交流和更深层次的交融,为族际通婚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1.语言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能帮助我们讨论文化,[2]它不仅是交往的工具,也是交流的载体,更是认同的基础。 语言相通互鉴是族际交往的基本条件,在族际交往过程中对他民族语言的学习和使用可以拉近民族群体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彼此思想情感的交流以及文化心理上的认同。

如表1 所示,70%左右的藏彝民族都能听得懂一部分对方语言,但不会说。 近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会说”或“会说一点”对方语言,完全听不懂也不会说的人数为0。 藏彝民族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很多地域特色,如彝语发音时会带有藏语某些语音特征,词汇相互借用的现象比较突出。 彝族在表达肯定、赞同等含义时,普遍使用藏语“ɔ34ja21”(“好的”“是的”“对的”),藏族表达惊讶、意外等含义时,也会使用彝语“a33pa33”(“哎呀”“哦呦”),彝族说出“dʐa21ɕi33de21le21”(藏语“吉祥如意”)和藏族说出“dzɿ33ma33ɡɯ33ni33”(彝语“平安喜乐”)一样自然随意。

表1 您会藏(彝)语吗? (%)

如表2 所示,非族际通婚家庭中有67.2%的彝族认为有必要学习藏语,有38.7%的藏族认为有必要学习彝语。 而族际通婚家庭的调查数据(如表3 所示)结果显示,所有藏彝民族都表示很有必要或有必要学习彝(藏)语。 这一结果说明,相比非族际通婚家庭而言,族际通婚家庭学习民族语言的心理需要更加强烈些。

表2 您认为有无必要学习藏(彝)语(非族际通婚家庭)(%)

表3 您认为有无必要学习藏(彝)语(族际通婚家庭)(%)

个案2:某女,46 岁,彝族,丈夫为藏族。 我们家的交流主要以汉语为主,我只能听得懂一点点藏语,我丈夫也能听得懂一点点彝语,但完全用对方的母语交流不行。 我们还是希望孩子们把藏语和彝语学好,传统不能丢。

个案3:某男,52 岁,彝族。 妻子为藏族。我们生活中以汉语交流为主,我能听懂大部分藏语,只是会说的不多。 妻子能听得懂大部分彝语,也是只能说点简单的。 娃娃们彝语藏语都听得懂,我们也在尽量教他们,甘孜州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考试要加试藏语,不加试彝语,所以,为了考工作,学藏语还是有好处。

总的来说,大多数藏彝民族对学习对方语言都持一种积极开放的态度,认为学习对方民族语言有助于沟通交流和维护邻里关系。 在对待下一代语言使用情况方面,族际通婚家庭更加注重子女母语的学习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但出于教育和就业的考虑,希望孩子们在掌握自己母语的基础上,还是要把汉语学好。

2.交友

从功能主义的视角出发,族际往来是一种源于民族群体生存发展需要的社会行为,这种需求的强弱直接决定了民族成员彼此认知与学习的内驱力。 因此,族际交往的需要程度就成为族际交往广度和频度的衡量指标,而更深层次的交往则是要通过交友才能显示出来。

如表4 所示,大部分被调查者的择友条件是价值观和个人品质因素,与民族和宗教信仰无关。 据问卷调查显示,藏彝民族对彼此之间的交往态度多是积极正向的。 在访谈过程中发现,抽样数据与人们实际的评价存在着不太一致的情况,这反映出藏彝民族成员之间主观交友意愿和实际交友体验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表4 您选择朋友的条件是(%)

一般来说,族际交友意愿弱、交友行为少的民族群体较容易陷入自我封闭,在族际交往中就会表现出排他性和利己性。 踏卡乡藏彝民族之间交友互动的愿望和需求较强,无论在衣食住行日常生活还是婚葬嫁娶等社会活动中个人和家庭都维系着一个跨族群社交网络。

3.拜亲家

拜亲家作为一种拟亲属关系的交往模式,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族际交往,它的缔结与经营,有利于培养民族群体间的亲近感和信任感,有效消除文化隔阂和民族边界。

个案4:某女,31 岁,藏族。 我从小身体一直不太好,老人说要找一个属龙的人做干爹,身体就会好起来。 所以,我爸妈就把我拜给村里一个彝族人家,我的彝族名字叫维色伍支。 我干爹和干妈都是老实本分的人,对我很好,我们两家跟亲人一样。

总体来说,藏彝民族文化属性的差异并没有形成彼此之间过于清晰的生活边界,双方都乐意并积极把对方纳入本民族的社会文化圈和个人的生活交际圈,这都说明了藏彝民族在文化和心理上的相互接纳和认同。

4.生活习俗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每个民族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俗和习惯,并且在与其他民族的交往交流中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民族群体间生活习俗的相互影响和接近,直接影响到族际交往的规模和程度,决定了族际通婚的范围和广度。

表5 您了解藏(彝)族的生活习俗吗(%)

调查结果显示,近90%的藏彝民族表示了解或非常了解对方的生活习俗,而“不了解”的为0。 在访谈过程中,多数访谈者表示明确知晓藏彝民族的生活习惯、风俗禁忌,在彼此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相互学习,彼此借鉴。 饮食方面,彝族食用藏族酥油茶、吃奶渣,藏族也食用彝族传统食物;服饰方面,彝族带佛珠、穿藏装的现象很常见;建筑方面,藏彝民族的房屋里外随处可见有彼此传统文化特征的纹样和装饰。

(三)文化适应是族际通婚的精神内核

随着民族群体间长期广泛的接触,文化的外化形式被彼此喜爱、适应与认同,族际交往也由生计层面发展到文化层面。[3]文化适应体现了最深层次的交往关系与情感认同,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适应是族际婚姻能否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族际婚姻生活质量的“晴雨表”。

如表6 所示,近70%的藏彝民族经常参加对方的传统节日,这些传统节日已经成为当地某种意义上的民族大联欢。 传统节日节庆的共同参与,其实就是一个文化接触和文化适应的过程。 藏彝民族之间的文化适应不仅体现在传统节日和社会生活领域,还逐渐向日常生活和私人领域延伸,族际通婚就是文化适应的美好体现。

表6 您要参加藏(彝)族的传统节日吗? (%)

个案5:某男,54 岁,彝族。 对于藏族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尊重。 我曾经和一个活佛聊过,他说很尊重彝族的文化,但在做宗教仪式活动时宰杀牲畜这点,如果可以改成用面团、泥塑那类东西代替就更好了,藏族和彝族文化能有更多的适应是好事。 我们这里的彝族会融入到藏族传统文化和一些宗教生活里去,比如经过山头的时候,会往石堆里放一块石头或插上一根树枝,我们做这些事时觉得很自然,习惯了。

通过踏卡乡藏彝族际往来和通婚状况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可以看出,藏彝民族无论在社会文化、公共事务还是私人生活层面的深入交往交流,增强了彼此理解尊重和文化适应,为族际通婚的普遍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空间。 尽管有学者认为“将族际通婚视为民族关系的衡量指标,不仅适用性值得存疑,而且存在逻辑推理上的困境”,[4]但族际通婚必定是良好民族关系和一定程度民族融合的结果。 正如库恩指出,“高通婚率的发生在于文化交融(主要指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交融)和结构交融(主要指居住区、学校、工作单位、政治机构、宗教组织等各领域的民族交融)的大规模发生”。[5]族际通婚不仅实现了文化交融和结构交融,还促成了血缘交融,是族际往来中最彻底的一种方式。同时,它也是文化认同最直接的一种呈现。

二、和谐共存:藏彝族际通婚与文化认同的特征分析

认同属于意识范畴,是一种身份构建和情感归属,反映了一种共同体意识。 文化认同不仅是族际通婚的前提,也是族际通婚的内核。基于民族与国家的发展关系,本文把文化认同的内涵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民族成员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即族内文化认同;二是民族成员对他民族文化的认同,即族际文化认同;三是各民族成员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即中华文化认同。

(一)族内文化认同强烈稳固

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历史传承性,摒弃传统,漠视传承,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就失去了动力和支撑。 民族成员的族内文化认同不仅包括对语言、文字、习俗等外在特征的客观接纳,还包括对民族意识等内在特征的主观建构,它集中体现在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情感归属以及对本民族利益的关切维护。

个案6:某男,29 岁,藏族,妻子为彝族。 我和我老婆是小学、中学同学,我们是经自由恋爱结婚的。 我们的婚礼从订婚到结婚,全部仪式都是按照藏族传统和习俗来的。 我家三个小孩取的是藏族名字,藏语彝语都会说,如果没有这些东西(语言、文化),娃儿们怎么知道自己的祖宗是哪个,自己的传统文化是哪样的呢。

个案7:某女,74 岁,彝族,丈夫为藏族。 我16 岁时投亲到九龙,经媒人介绍和我老公结婚,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 我的大儿媳是汉族,二儿媳是藏族,三儿媳是彝族,小女儿嫁的是彝族人家。 我们这边彝族藏族通婚的,孩子们都随爸爸姓,民族成分登记的是爸爸的民族,我的孙子们也都跟爸爸姓。 我能听懂全部藏语,但会说的不多,我一直说的是彝语。 我家里经常做彝族宗教活动,我身体有点不舒服或是有些老毛病犯了,儿女们也都知道我的心思,就会叫“毕摩”(彝族祭师)来,做完仪式后人(我)感觉是要好一些。 以后我要是去世了,也交代好了孩子们按照彝族传统来送葬安灵。

彝族自清代中叶陆续迁入九龙境内已有上百年历史,他们保留了相对完整的彝族传统文化形态,无论在语言使用、宗教信仰、节日节庆、生活习俗,还是禁忌规范等方面,体现了一定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在族际通婚中,无论婚嫁方是藏族还是彝族,都遵循各自的文化传统,沿袭各自的宗教生活,对子女的养育也承继了各自文化的价值理念和伦理道德体系,族内文化认同强烈而稳固。 问卷调查中大部分藏彝通婚者都表示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认为学习民族文化很重要。 访谈中,藏彝通婚者表示传承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是天然的使命,而尊重对方的民族文化传统是现实的需求。

(二)族际文化认同和谐包容

在多民族国家的社会生活场域中,文化差异是内在特征,文化融合是本质属性,文化认同是终极追求。 认同是人们意义与经验的来源。[6]藏彝民族在实际的生产生活和族际往来中给与了对方民族文化充分的理解和尊重,积极培育出了文化共性和包容性。 族际通婚的缔结与经营,不仅需要获得本民族社会的理解,还需要获得对方民族社会的支持才能得以稳定发展下去,因此族际婚姻就成为了和谐族际文化认同的生动呈现。

个案8:某男,37 岁,藏族,妻子为彝族。 我和我老婆平常的交流主要以汉语为主,彝语和藏语也在说,虽然不算精通,但是日常的交流完全没有问题。 很多时候就是,我说我的藏语,她说她的彝语,各自使用各自的母语,并不影响我们之间的交流,孩子们彝语和藏语都能听得懂,只是会说的不多。

个案9:某男,41 岁,彝族,妻子是藏族。 我们家是个大家庭,兄弟姐妹多,红白喜事人情世故比较多,但我妻子都能比较好地融入。 比如做宗教活动宰杀牲畜的场合,她会主动避开,不会反对或表明什么态度,这点我觉得她做得还是很好。 当然,他们藏族家做宗教活动时,我也能尊重和接纳,没有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日常生活中,踏卡乡的藏彝民族之间语言互通、词汇相互借鉴、语音相互影响的现象非常突出,彝族穿藏装、藏族吃彝餐、结拜兄妹、拜亲家、共同过年过节的现象非常普遍,宗教生活相互尊重接纳的现象非常和谐。正是因为在生计、语言、宗教以及社会文化方面的接纳和认可,从主观上淡化了民族界限和文化隔阂,为族际通婚和族际文化认同提供了广泛而深厚的心理基础和社会支持。 正如约翰.内森所言,“认同的力量最终体现为我们与具有差异性的他者进行共同生活的能力”。[7]在族际通婚中,藏彝民族对彼此的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都表现出充分的尊重和接纳,这种文化接触和文化适应具有较高的粘合性。 婚姻双方能较为理性地看待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平等、宽容的心态对待对方文化的价值,实现了族际文化认同的和谐包容。

(三)中华文化认同清晰明确

中华文化来源于各民族优秀文化。 各民族文化滋养了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反哺着各民族文化,彼此并育不悖。 在民族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中,我国各民族已经形成了某些文化共性和共享的文化元素,而这些文化共性和元素就是中华文化认同的内容和核心。

个案10:某男,27 岁,藏族,妻子为彝族。我和我妻子是同乡同村,经自由恋爱后结婚。我们举行婚礼时都穿各自的民族服装,但仪式是汉族的,我给了妻子家2000 元彩礼。 听同学说凉山州这个年龄的彝族女孩儿的彩礼是20万起,还要根据女孩的学历来论价,最高已经到50 万。 我们都觉得有点接受不了,这对于我们这些农民家庭来说是承受不起的。 我妻子家也说彩礼就表示一下心意就可以了。 无论是彝族还是藏族,传统中那些不合理的就应该改进,变味儿了的更应该改正,彼此增加负担,没有必要。

个案11:某男,彝族,42 岁,妻子为藏族。 我现在的小孩儿是我二哥家过继给我的,我老婆在一次意外之后一直怀不上。 为了要孩子这件事,我很多亲戚劝我离婚,我老婆也给我提过离婚。但我老婆对我家人和邻居很好。 我们都舍不得她走。 后来想,管它什么“断根”,能孝敬老人、善待亲人就对,一家人只要和和睦睦的就对。

由以上访谈内容可见,踏卡乡的藏彝民族在族际通婚中表现出来的开明豁达、忠义仁爱、宽厚务实,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 在自我认同和彼此认同的基础上,藏彝民族都形成了清晰明确的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华文化认同。 正如费孝通所述,“高层次的认同并不一定取代或排斥低层次的认同,不同层次的认同可以并存不悖,甚至在不同层次的认同基础上可以各自发展原有的特点,形成多语言、多文化的整体”。[8]中华文化认同并不排斥或阻碍族内文化认同和族际文化认同,而良好的族内文化认同和族际文化认同也会巩固和深化中华文化认同。

三、同心共建:中华文化认同的构建进路

族际通婚是文化认同的结果,也是影响文化认同不可忽视的因素。 文化认同属于历史范畴,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表现内容和形式。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

(一)筑牢中华文化认同的思想防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构成内容,承担着“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9]的历史使命和现实担当。 作为一种国家意识和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理想追求,它对民族国家内多元价值观的引导与整合是形成中华文化认同的前提。 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不能直接转化成中华文化认同,教育引导和积极实践才是有效途径。 踏卡乡藏彝族际通婚的普遍形成以及文化认同的和谐稳定与该地区基层党组织长期深入开展以“八荣八耻”道德准则、“乡民文明公约”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密切相关。 如“以男女平等、少生优育为荣;以虐待老人、不管不问为耻;以团结互助、和谐邻里为荣;以拉帮结派、横行乡里为耻”这些质朴真挚的宣传教育促进了各族群众之间的自然亲近,养成了良好的道德规范,增强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二)确保中华文化认同的文化引领

族际通婚是族内文化认同和族际文化认同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华文化认同的应然走向。中华文化认同的构建既要引导各族人民切身体认族内文化、族际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同质性,又要积极促进中华文化进一步升华并内化为各民族共同的价值引领和精神归属。 耳朵村是踏卡乡族际通婚最典型的村落,在村里访谈中,笔者时常听到“藏彝民族虽然文化不同,但经营婚姻的道理是一样的”“婚姻的基础是感情,和民族没有关系”以及“不管哪个民族,孩子们喜欢愿意就可以”类似的观点,深切体会到藏彝民族尚合和、求大同的价值观念以及诚信务实的精神追求,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体现。 藏彝民族对彼此语言文化的尊重接纳以及对汉民族语言文化的积极学习运用,对促进中华文化认同起到了积极作用。 族际婚姻生活中,藏彝民族多语互补,文化互鉴,在坚定“各美其美”文化自信基础上提升了“美人之美”文化自强,最后达到了“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自觉,实现了中华文化认同的和谐统一。

(三)夯实中华文化认同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力是文化力的原动力,如果没有经济活动这一物质基础,“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他们相适应的意识形态便失去独立性的外观。 它们没有历史,没有发展”。[10]经济发展从根本上决定了各民族文化建设的整个过程,影响着中华文化认同的强弱。 包括甘孜藏族自治州在内的“三区三州”等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中华文化认同的重点和难点。 在全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扶贫攻坚全面部署下,九龙县共投入957 万元进行踏卡乡“彝家新寨”示范建设,积极探索产业发展之路,实现了从输血脱贫到造血脱贫的转变。 耳朵村在脱贫攻坚产业经济调整之后,全村农业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 年的12360 元提升到了2018 年的18760元。 日益提升的物质生活水平不仅为满足各族人民的精神生活提供了经济条件,也为构建中华文化认同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巩固中华文化认同的政治根基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党和国家《婚姻法》的颁布实施和民族理论政策的贯彻落实,为族际通婚提供了较为宽松的外部环境。 而族际通婚现象的日益普遍则为构建中华文化认同创造了有利的社会基础。 构建中华文化认同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维护国家的政治话语体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在踏卡乡的乡镇公路或标志性建筑上随处可见“说有利于民族团结的话,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当民族团结的模范,做共同繁荣的标兵”以及“播撒民族团结种子、收获和谐进步硕果”等类似的标语,充分体现了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生命力以及党的基层组织民族工作的影响力。 以平等团结为核心的民族理论政策是构筑中华文化认同的政治根基,而踏卡乡藏彝族际通婚中求同存异、兼容并蓄的生活哲学则是中华文化认同的价值追求。

综上所述,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踏卡乡藏彝族际通婚的普遍形成与良好发展,是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人文环境作用于广泛的族际交往所产生的结果,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时代特征。 当然,族际通婚是民族成员基于客观条件做出的主观选择,它的过程是历史的,而不是人为的,不能通过国家法律或是行政手段干预实现。 族际通婚的本质就是文化认同,在族内文化认同和族际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促进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中华文化认同。

注释:

①耳朵村共320 户1328 人,族际通婚33户,通婚率达到10%。

②数据资料由踏卡乡人民政府提供。

猜你喜欢

族际彝语彝族
彝族海菜腔
云南藏区流动人口族际结构性差异现状分析——基于香格里拉县建塘镇的问卷调查
纳苏彝语越南语亲属称谓特征及其文化内涵异同研究
访大凉山悬崖村
基于族际互动的甘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活基础考察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彝语研究概述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越多接触就越愿意接触?取决于效价与效能*
楚雄禄丰大三家村彝语语音系统及其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