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民族地区“四史”教育
——以甘孜藏区基层干部、中小学教师的调查为例
2020-10-16谭林
谭 林
2020 年6 月27 日,习总书记在给复旦大学青年师生党员的回信中表示“希望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1]习总书记提出“四史”学习与教育,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当前,学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做了多方面探讨,其中在有关民族地区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问题上,也形成了一些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些富有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 邹丽娟和伍佳认为“需要从牢固思想基础、创造社会环境、构筑物质条件、营造舆论氛围等方面入手。”[2]左岫仙等认为“维护国家统一是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的根本原则、促进民族团结是边疆民族地区中华共同体意识推进的心理基石、推动均衡发展是边疆民族地区中华共同体意识推进的物质基础。”[3]徐俊六认为“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成效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地区的强弱。”[4]王易和陈玲认为“通过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民族地区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力促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建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推动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等路径来应对。”[5]包银山和王奇昌认为“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构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6];从“四史”教育方面来展开探讨的研究几乎没有。 而要促使民族地区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键在于民族地区基层干部、中小学教师引导工作的不懈努力。 通过对这些干部和教师开展“四史”教育研究,促使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便更好地引导少数民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工作,这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四史”教育的内在关系
科学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四史”教育的内在统一性,进而梳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四史”的内在关联,为研究两者的相关性以及“四史”教育开展的必要性奠定基础。
在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从中华历史尤其是“四史”中去找寻共同的历史记忆、挖掘共同的历史情感、凝聚共同的历史共识和明确共同的历史责任,从而不断增强中华各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性和牢固性。 鉴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就是认同问题”[7],在新时代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四史”教育相结合,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中华各民族成员“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共同体意识,进而明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行、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和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价值意蕴,生动体现在四个方面:认同国家历史、认同党的领导、认同共同理想和认同远大理想,这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要义的“五个认同”是内在一致的。
学好“新中国史”有助于国家历史认同,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基础。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对“祖国”一词的释义可知,祖国就是自己的国家,对祖国的认同反映了国内各民族成员世代繁衍生息的共同历史记忆、共享文化成果和共在生存疆域,这是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的情感纽结。 曼纽尔·卡斯特认为“所有的认同都是建构起来的,认同的建构所运用的材料来自历史、集体记忆。”[8]在当代中国,认同国家历史除了要认同国家发展的古代史和近现代史,更重要的是要认同新中国史。 而学习“四史”尤其是新中国史,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把握新中国的发展历程,为新中国发展所取得的巨大历史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明确国家的繁荣富强来之不易,进而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前提基础。
学好“党史”有助于党的领导认同,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标识。 正如费孝通先生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书中所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经历了由“自在”向“自觉”发生转变的过程,以近代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反抗西方殖民压迫为分界点。 但“自觉”了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不成熟”向“逐渐成熟”发生转变,却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各民族开展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实现的。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在团结一心的共同体意识指引下才实现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如果“没有党的领导,就会天下大乱、四分五裂,就没有现代中国的一切。”[9]可见,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核心关键。 而学习“四史”尤其是党史,有助于人们对党的初心和使命有更深入的了解、对党的民族方针政策有更深入的认识,明确人民政权的建立来之不易,进而深化对党的崇敬之情和爱戴之心。
学好“改革开放史”有助于共同理想认同,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特征。 这就决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不同历史时期必然具有其相应的时代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这种共同体意识集中体现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在当代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结合时代发展形势的变化与需要,在改革开放后开辟的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形成了有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制度和文化,构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在新时代,认同共同理想俨已突显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鲜明时代特征。 通过学习“四史”尤其是改革开放史,有助于人们切身体会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和坚持改革开放国策是符合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之举,明确改革开放的发展不易,进而自觉树立“四个自信”,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上时代烙印。
学好“社会主义发展史”有助于远大理想认同,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终极指向。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领导和团结中华各民族成员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努力奋斗。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认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党和国家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精神支柱,体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终极价值。 而学习“四史”尤其社会主义发展史,通过总结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有助于人们明确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必然性,明确道路选择的来之不易,进而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辩证关系,在坚定理想信念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确立终极指向。
二、民族地区干部、教师对“四史”教育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系的认识
为了解民族地区基层干部、中小学教师对加强“四史”教育的作用及其必要性的认同度,根据甘孜藏区县域人口较多且藏族人口占绝大多数、在校学生人数较多的原则,参照《2019 年甘孜州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本文选取石渠、德格、甘孜、白玉和理塘等5 个县的基层干部、中小学教师为调查研究对象进行数据采集。 在此基础上,运用SPSS Statistics 26.0 统计软件分析“四史”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间的相关性,为民族地区加强“四史”教育提供现实依据。
(一)调查概况
笔者借助学校对口甘孜州的精准扶贫平台和学院暑期考察甘孜州的科研调查之利,先后对白玉县、德格县、甘孜县、石渠县和理塘县进行了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500 份,有效回收479 份,有效回收率95.8%(如表1 所示)。
表1 调查县域及问卷收发情况
为验证此次调查数据采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笔者运用SPSS 统计软件分别对调查数据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分析。 据表2 的数据显示,克隆巴赫Alpha 值大于0.8,表明此次问卷调查的来源数据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较大程度地反映调查对象对调查内容的真实反映情况;KMO 值大于0.5 且Bartlett 的Sig 值小于0.05,表明问卷内容的结构设计比较合理,能够较大程度地测量出调查目的并进行因子分析,进而也突显了样本抽取的有效性。
表2 调查采样的信度和效度
样本组成情况(如表3 所示)。 此次问卷调查对象数量总计479 人。 在性别方面,男性占比33.3%,女性占比66.7%。 在民族类别方面,汉族仅占比16.5%,藏族占比多达83.5%,这与甘孜藏区偏远地区藏族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当地“地情”是相吻合的。 在职业类别方面,原计划对中学教师、小学教师和基层干部在抽样数量上进行均等化,但据《2019 年甘孜州统计年鉴》的相关统计数据发现,除康定、泸定、九龙和丹巴等四个关内城市外,甘孜藏区其他关外县城的中学在校生人数有34750 人,而小学在校生人数则多达83640 人。 从增强调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出发,在抽样数量上对小学教师进行了一定倾斜,最终中学教师占比16.7%、小学教师占比50%、基层干部占比33.3%。
表3 样本特征
(二)对“四史”教育的作用及其必要性的认同度较高
为调查民族地区基层干部、中小学教师对“四史”教育的作用及其必要性的认同度,分别设置了党史教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等4 个测量指标,每个测量指标设置“完全认同”“比较认同”“不好说”“不太认同”“完全不认同”等5 个选项。 在对“四史”教育的作用认识方面(如表4 所示),有90.2%的人认为在民族地区加强“党史”教育有助于促进党的领导认同、86.9%的人认为在民族地区加强“新中国史”教育有助于促进国家历史认同、88.5%的人认为在民族地区加强“改革开放史”教育有助于促进共同理想认同、86.9%的人认为在民族地区加强“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有助于促进远大理想认同。 这些数据表明,民族地区绝大多数的基层干部、中小学教师都能够正确认识到开展“四史”教育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在此基础上,在对“四史”教育的必要性认识方面(如表5 所示),有93.4%的人认同“民族地区有必要加强党史教育”的观点,而6.6%的人则表示认同度不高;有88.5%的人认同“民族地区有必要加强党史教育”的观点,而11.5%的人则表示认同度不高;有88.6%的人认同“民族地区有必要加强党史教育”的观点,而11.4%的人则表示认同度不高;有88.7%的人认同“民族地区有必要加强党史教育”的观点,而11.3%的人则表示认同度不高。 可见,民族地区基层干部、中小学教师在总体认识上对“四史”教育必要性的认同度较高,这为民族地区通过开展“四史”教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前提、基础。
表4 对“四史”教育作用的认识
表5 对“四史”教育必要性的认识
(三)“四史”教育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性分析
根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四史”教育的内在关系,此次调查共设计了四个认同维度:认同国家历史、认同党的领导、认同共同理想和认同远大理想,每个认同维度下又分别设置了3个测量指标,每个测量指标设置“完全认同”“比较认同”“不好说”“不太认同”“完全不认同”等5 个选项,并相应赋上5、4、3、2、1 等不同分值。通过调查民族地区基层干部、中小学教师对这12 个测量指标的认同度,了解他们对测量维度的认同感,掌握其树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弱;在此基础上,通过均值比较的方式,分析“四史”教育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性及其显著程度。 其中,当均值呈正态分布且F值的sig 值小于0.05 时,表明“四史”教育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显著相关性,这为开展“四史”教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依据。
“新中国史”教育有助于增进对国家历史的认同。 据调查数据显示(如表6 所示):有89.6%的人认同“我国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的观点,而10.4%的人则表示认同度不高;有84.5%的人认同“我国走向了由‘人治’到‘法治’的历史新阶段”的观点,而15.5%则表示认同度不高;有86.9%的人认同“56 个民族在共建国家的历程中结成了一家人”的观点,而13.1%的人则表示认同度不高。可见,在民族地区的基层干部和中小学教师中还有少部分人对国家发展历史不太了解,对国家历史的认同还有待加强。 通过均值比较分析“民族地区有必要加强新中国史教育”对以上3个指标的影响相关性,发现对“民族地区有必要加强新中国史教育”的认同度越高、对国家历史的认同感就越强,说明对“民族地区有必要加强新中国史教育”的不同认同度,对国家历史的认同感有显著差异,两者具有一定关联性,这为民族地区通过开展“新中国史”教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依据。
表6 “新中国史”教育的必要性与国家历史认同度
“党史”教育有助于增进对党的领导的认同。 据调查数据显示(如表7 所示):有88.5%的人认同“中国共产党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的观点,而11.5%的人则表示认同度不高;有85.8%的人认同“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现在的幸福生活”的观点,而14.2%则表示认同度不高;有86.9%的人认同“中国共产党与各族人民在近代以来的革命、建设与改革中结成了血肉不可分离的联系”的观点,而13.1%的人则表示认同度不高。 可见,在民族地区的基层干部和中小学教师中还有少部分人对党的发展历史还不太了解,对党的领导的认同还有待加强。 通过均值比较分析“民族地区有必要加强党史教育”对以上3 个指标的影响相关性,发现对“民族地区有必要加强党史教育”的认同度越高、对党的领导的认同感就越强,说明对“民族地区有必要加强党史教育”的不同认同度,对党的领导的认同感有显著差异,两者具有一定关联性,这为民族地区通过开展“党史”教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依据。
表7 “党史”教育的必要性与党的领导认同度
注:* 0.01 <sig <0.05 **0.001 <sig≤0.01 *** sig≤0.001
“改革开放史”教育有助于增进对共同理想的认同。 据调查数据显示(如表8 所示):有87.5%的人认同“改革开放政策极大提高了当地人们的生活质量”的观点,而12.5%的人则表示认同度不高;有86.9%的人认同“改革开放政策极大提升了当地医保水平”的观点,而13.1%则表示认同度不高;有84.9%的人认同“改革开放政策极大改善了当地交通条件”的观点,而15.1%的人则表示认同度不高。 可见,在民族地区的基层干部和中小学教师中还有少部分人对改革开放的发展历史还不太了解,对共同理想的认同还有待加强。 通过均值比较分析“民族地区有必要加强改革开放史教育”对以上3个指标的影响相关性,发现对“民族地区有必要加强改革开放史教育”的认同度越高、对共同理想的认同感就越强,除了“改革开放政策极大提高了当地人们的生活质量”的sig 值大于0.05、没有显著影响外,其他两项指标的sig 值皆小于0.05、具有显著影响,说明从总体上看对“民族地区有必要加强改革开放史教育”的不同认同度,对共同理想的认同感有显著差异,两者具有一定关联性,这为民族地区如何通过开展“改革开放史”教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依据。
表8 “改革开放史”教育的必要性与共同理想认同度
“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有助于增进对远大理想的认同。 据调查数据显示(如表9 所示):有81.9%的人认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的观点,而18.1%的人则表示认同度不高;有85.6%的人认同“‘新时代’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由低估走向振兴的新阶段”的观点,而14.4%则表示认同度不高;有78.7%的人认同“共产主义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实现”的观点,而21.3%的人则表示认同度不高。 可见,在民族地区的基层干部和中小学教师中还有少部分人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还不太了解,对远大理想的认同还有待加强。 通过均值比较分析“民族地区有必要加强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对以上3 个指标的影响相关性,发现对“民族地区有必要加强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的认同度越高、对远大理想的认同感就越强,说明对“民族地区有必要加强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的不同认同度,对远大理想的认同感有显著差异,两者具有一定关联性,这为民族地区如何通过开展“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依据。
表9 “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的必要性与远大理想认同度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民族地区“四史”教育的路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在于认同,这种认同从心理过程上看主要包括情感认同、价值认同和行为认同,这就要求针对民族地区基层干部、中小学教师的“四史”教育,应当在“共情”教育、“共鸣”教育和“共行”教育上下功夫。 另外,据调查数据(如表10 所示)可知,民族地区绝大多数基层干部和中小学教师人都赞同“四史”教育的开展应当与民族地区的实际相结合,这就意味着以追求情感上共振、思想上共鸣和行动上一致的“四史”教育还应当与民族地区的发展史实和发展实际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这种接地气的教育路径,不断推进教育效果深入人心;同时,也为民族地区基层干部引导少数民族群众或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少数民族学生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重要参考。
表10 对“四史”教育开展的看法
(一)以“共情”教育为抓手,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认同
从根本上看,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一个心理作用的过程,不仅受到一定外部思想内容输入的影响,更是受到个人情感体验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情感可以说是一定意识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对此,民族地区“四史”教育首先应以开展“共情”教育为抓手,通过以增进教育对象的情感认同,达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效果。 “共情”教育内容的选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以患难情感增进情感认同。 中国共产党与甘孜藏区少数民族在历史上有着深厚的患难交情,早在85 年前中国工农红军的红一、二、四方面军在长征行军中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实现北上抗日的目的,先后入驻甘孜藏区的16 个县,并在这里总共停留了15 个月。 在此期间,红军严格执行和模范遵守党的民族平等团结政策,日渐赢得了当地民众的普遍拥护和真心爱戴。 据史料记载,当地民众为帮助红军渡过难关,可以说是“倾其所有,支援各种急需物资;当翻译、做向导,带领红军北上;踊跃参加红军,壮大革命力量;配合红军作战,保卫藏区各级红色政权;照料和保护红军伤病员”[10],这充分体现了党与当地民众结成的患难真情。 在“四史”教育中通过充分挖掘这段历史记忆所承载的患难情感,无疑有助于增进甘孜藏区民众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地位的认同。
2.以帮扶情感增进情感认同。 改革开放以来,甘孜藏区的扶贫工作先后经历了“六个阶段”,尤其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所实施的“脱贫攻坚”战略成效显著。 据央视新闻报道,2020 年2 月四川省扶贫开发局宣布甘孜州的所有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其脱贫成果主要包括:解决24538 户贫困群众住房难题、全州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4.7%、贫困人口参保巩固率达100%、35000 人次贫困群众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10 年位居全省第一。[11]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扶贫政策和举措,极大增强了甘孜藏区民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这充分突显了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和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在“四史”教育中通过深入挖掘各种扶贫感人事迹所蕴含的帮扶情感,促使甘孜藏区民众在感党恩、听党话和跟党走的过程中对党和国家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自觉树立“四个自信”。
3.以救助情感增进情感认同。 由于甘孜地处康藏高原东南部,具有海拔高、地形地貌复杂和江河湖泊众多的特点,在强降雨、强降雪或地震的作用下极易引发自然灾害,如洪水、泥石流、雪灾、山体滑坡等。 为保护甘孜藏区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每当自然灾害险情出现或有预警征兆时,党和国家的公安、消防、医疗队伍甚至是人民军队,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抢险救灾的第一线,竭尽全力保护灾区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将灾害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在“四史”教育中应当深入挖掘这些抢险救灾事迹所蕴含的救助情感,使甘孜藏区民众深刻认识和体会到党、国家和人民的无私救助是他们战胜一切灾害的坚强后盾。
(二)以“共鸣”教育为主线,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认同
为促使民族地区基层干部和中小学教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四史”教育最重要的是要促进教育对象在思想上对党、国家和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引起共鸣,进而实现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认同。 因此,“四史”教育应当以开展“共鸣”教育为主线,通过增强教育对象的价值认同,达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效果。
1.将教育内容与当地社会现实相结合。 学习历史的根本目的不在于从过往历史中去寻找昔日的无上荣光而沾沾自喜,而是学会从“以史鉴今”中为当下乃至未来的发展谋出路,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感召下继续砥砺前行。 对此,在开展“四史”教育时,应当主动将教育内容同当地社会现实相结合,在增强教育内容的现实解释力中促进教育对象的价值认同。 其中,在与当地历史的社会现实相结合方面,深入分析一定教育内容产生、形成的特定历史背景及具有的历史意义,阐释其历史合理性和必然性;与当地目前的社会现实相结合方面,深入挖掘一定教育内容的发展新内涵及具有的时代新价值,突出其时代导向性和引领性。
2.将教育内容与教育对象特点相结合。“四史”内容有着极其丰富的历史知识,对于拥有家庭、工作的甘孜藏区基层干部和中小学教师来说,无论是时间上还是精力上几乎都很难全面、系统地接收“四史”知识的学习教育。 对此,应当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加强“四史”教育的针对性学习。 一方面,根据教育对象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有针对地选择与之相应或有着密切关联的“四史”教育内容。 由于教育对象在心理上对教育内容并不陌生,有助于教育对象能够更为深刻、透彻地理解和学习“四史”教育知识,进而增强他们接受教育的亲切感和体验感。 另一方面,根据教育对象的兴趣爱好,有针对地选择其所喜欢的“四史”教育内容。 随着甘孜藏区基建设施的不断完善和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互联网+手机”的运用在基层干部、中小学教师当中日益普及化,网络成为他们工作生活中交往交流的重要途径。 教育者应当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去搜集一些教育对象感兴趣的、较为喜欢的“四史”教育内容及其相关教育视频,将这部分教育素材搭载进现实教育内容当中来,不断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3.将教育内容与教育情境相结合。 通过营造身临其境的教育情境,促使教育对象在情境感染中自觉内化“四史”教育内容的价值认同。而声音(如音乐),对教育情境具有烘托效应,能够通过人的听觉器官感染和陶冶人的情绪情感体验;图像(如影像),以动态的方式记录着一个人的所作所为以及这些行为发生的各种环境条件,给人以一种直观、形象的真实感受,通过人的视觉器官触发人的思想情感波动。 “四史”教育凭借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将教育内容通过声音与图像相结合的方式展现出来,能给人以一种身临其境的主观体验,并在激发教育对象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下使其产生联想,获得身心上的体验式情绪感染,进而催化其对教育内容的价值认同。
(三)以“共行”教育为目标,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知行合一
行为是思想的表现,通过开展“四史”教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最终落脚点在于是否切实践行的问题上。 对此,“四史”教育应当以开展“共行”教育为目标,通过强化教育对象的知行合一,达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效果。
1.打造多样化的实践教育平台。 实践教育,是帮助教育对象在学思践悟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实现知行合一的重要途径。 由于实践内容的不同往往需要与其相应的实践教育方式也要有所差异,这就要求在开展“四史”实践教育时应当有针对性地打造多样化的实践教育平台。 从存在形态上看,有现实实践教育和虚拟实践教育之分。 在现实实践教育方面,通过打造诸如“重走长征路”、考察当地红色遗址、参观当地红色纪念馆等多样化实践教育平台,促使教育对象在“睹物思人”的过程中明悟“四史”史实的真实性及其蕴含的宝贵精神,并以此精神作为支撑自己克服工作生活中一切困难的动力源泉。 在虚拟实践教育方面,凭借现代虚拟现实技术,根据“四史”提供的丰富史料素材,虚拟地还原一定教育内容的真实历史场景,使教育对象在亲历“红色现场”的过程中心灵上受到启迪、精神上得到洗礼,并自觉内化为自身意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指导自身的外化行为。
2.倡导常态化的典型示范引领。 典型示范,能够为人们的思想行为发展提供参照标准,具有警示性或引领性作用。 其中,负面典型示范有助于使人们的错误思想或失范行为得到有效制止;反之,正面典型示范则有助于激励人们的良好思想行为得以保持和稳固,为后进者提供追赶目标和方向。 在“四史”史实中涌现了当地无数为党、为国家、为共产主义而奉献生命或勤恳奋斗的先进正面典型,总是远远多于负面典型的,否则就没有现在。 因此,将典型示范与“四史”教育相结合,应当以正面典型示范引领为主、负面典型示范警示为辅,以常态化的方式净化当地社会风气、引领当地时代风尚,教育和引导甘孜藏区基层干部和中小学教师以“四史”中的相关正面典型为学习榜样,在自己的平凡工作岗位上切实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贡献绵薄之力。
3.营造生态化的良好教育环境。 由于身处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其思想行为的发展总是不可避免地受到日常生活中各种外界因素的制约性影响,为增强“四史”教育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知行合一效果,应当在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生态上下功夫。 从环境作用的方式上看,这种教育环境生态的营造至少需要在显性教育环境和隐性教育环境方面着力。 在营造显性教育环境方面,通过大力宣扬国家尤其是当地有关红色历史保护的各级法律法规、管理条例或管理办法,如《革命英烈保护法》《XX 省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利用条例》《XX 市红色文化遗址保护管理办法》等,并就相关违法行为的处理情况公之于众,接受群众的监督。 这无疑为尊重、爱护和保护“红色历史文化”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是对“四史”教育内容践行的硬约束。 在营造隐性教育环境方面,在全社会尤其是教育对象的工作生活范围内开展“四史”学习的系列教育活动,打造全民“知行并举”的教育氛围。 在从众心理作用下,这无疑为践行“四史”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德治环境,是对“四史”教育内容践行的软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