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考消息》新闻译载的后殖民解读

2020-10-16石子娟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后殖民杂合参考消息

石子娟

(邵阳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南 邵阳 422000)

0 引言

英国著名学者苏珊·巴斯内特曾指出“国际新闻的生产是当今世界任何翻译的主要来源”。[1]国际新闻翻译是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桥梁。新闻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形式的转换,它还受到政府、意识形态、文化、权利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侧重研究权利差异的后殖民主义理论为新闻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后殖民翻译研究显示了翻译研究的全球化维度,同时也凸显了权力关系的重要性。后殖民翻译理论从后殖民视角反观不同历史条件下的翻译行为,关注隐藏在译文变形和置换背后的两种文化之间的权利斗争和权力运作。[2]在此视角之下,翻译成为了殖民化的工具,成为了第一世界国家向第三世界国家进行文化霸权的有效手段,以及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在权力差异语境中不平等对话的产物。[3]国际新闻翻译也体现了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在传播上的不平等性。曾经的宗主国掌握着新闻传播的主导权,而在文化上处于弱势的国家则很少有选择的权利,从而导致国际话语权失衡。

1 后殖民理论概述

后殖民主义是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之后兴起的思潮,着眼于研究帝国瓦解以后原宗主国和前殖民地之间的关系。爱德华·萨义德(Edward Said)被认为是后殖民主义的代表性人物,他所著的《东方学》一书深刻阐释了西方与东方的话语关系,分析了西方长期以来对东方的固有偏见和话语权压制。[4]印度裔学者佳亚特里·斯皮瓦克(Gayatri C. Spivak)认为后殖民主义的批判目的在于削弱西方对东方和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化霸权。霍米·巴巴(Homi Bhabha)提出了“混杂”的概念,认为在西方话语为中心的叙事方式下,东方是弱势的,被主导的,但同时也不断对西方强势话语进行叙事反馈。翻译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经历了“文化转向”后开始关注译本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语境。翻译理论家开始重视后殖民语境里的翻译活动,着手分析研究翻译与帝国、翻译与文化身份、翻译与殖民主义霸权的历史共谋关系等问题。[5]道格拉斯·罗宾逊(Douglas Robinson)对后殖民翻译进行了定义,并分析了不同时期权利差异对翻译的影响。玛丽亚·铁木志科(Maria Tymoczko)研究了译者在翻译爱尔兰民族文学时采取的翻译策略以反抗英国的文化殖民压迫。苏珊·巴斯内特和哈里什·特里维德合编的《后殖民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收录了不同学者对后殖民翻译的解读和研究,揭示了在后殖民时期文化霸权依然盛行。我国也有很多学者对后殖民翻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王东风对后殖民翻译研究中的一些关键概念,如解殖民化、东方主义与民族主义、杂合化等进行了界定。吴文安在《后殖民翻译研究——翻译和权利关系》一书中研究了后殖民翻译的相关术语、理论来源、翻译策略等。在后殖民视角下,翻译已不仅仅是如何传达原文意义的问题,更是有关形象再现、权力关系和历史性的一个问题。[6]

2 后殖民视角下新闻翻译的特点

新闻翻译是国家间进行文化交往的重要桥梁。在后殖民视角下,新闻翻译不是单纯的语言转换,而是体现了不同国家之间的权利斗争。西方国家一直以来的强势话语体系导致国际社会上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缺乏话语权,新闻流向以从西方到东方的单向流动为主。此外,在新闻的选材上也是按照西方国家的议程进行设置,报道他们想关注的事件,而忽略来自弱小国家的声音。语言上由于受到英语这一强势语言的影响,我国的新闻表达在词汇和句法层面都出现了杂合的现象。

2.1 话语权失衡

后殖民理论批判的核心问题是西方对于东方在文化上的支配与控制,而这种支配与控制之所以可能,则是因为西方世界享有话语主导权。法国后现代主义思想家米歇尔· 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对后殖民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福柯把权力看作是一切支配力和控制力构成的网络关系,他认为权力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有形的权力,如政权机构、国家机器、法律条文等;而另一种是隐形的权力,如意识形态、伦理道德、宗教信仰、文化传统和政治制度等。所有的权力都是通过话语来实现的,话语是权力的体现方式。在国际社会中,一个国家的权力越大,其拥有的话语权也越强。掌握霸权的国家制造霸权话语并在国际社会广为传播,而其他国家的话语则受到霸权话语的排斥和压制。

王啸将“国际话语权”定义为:主权国家通过正式外交、媒体传播、民间交流等渠道,将蕴含一定文化理念、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等因素的话语渗透到国际社会中,使其他国家自愿接受并认同的能力。[7]目前西方国家凭借其强大的实力占据了国际社会的话语主导权。这种话语主导权就来自于权力或霸权,一方面是依靠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加科技力量;另外一方面则是依靠软力量,也就是包括文化、意识形态、价值体系等。霸权的力量产生了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对立,强势文化在文化交流中占据主导地位,企图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西方的意识形态、宣扬西方的价值观和民主、自由,而弱势文化则是属于权力中心的边缘文化。

话语权的失衡体现在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的交流从来都不是对等的交流,而是一种单向流动。蒂姆·奥沙利文指出“作为帝国主义普遍进程中的组成部分和结果,文化帝国主义是某些经济上占支配地位的国家得以向其他国家系统地推展其经济、政治与文化控制的方式……而推行的途径就是通过大众传媒。”[8]在国际新闻的传播过程中,西方的几大通讯社主导了全球信息的流通与诠释权。以路透社为例,路透社在全球有197个办事处,拥有2400名记者,为130个国家提供新闻,每天以6种语言发布800多万字的信息。[9]这些世界主流通讯社在世界范围内搜集、加工新闻信息,向机构订户提供新闻,成为全球新闻的批发商。国际新闻流动往往是从西方主流媒体向发展中国家的单向流动。

《参考消息》是中国发行量最大、世界发行量第五的日报,为读者提供多视角的新闻报道。笔者以《参考消息》为样本,在2019年9月至2020年3月这半年中随机抽取了30份报纸,对每条消息的新闻来源进行了统计。

表1 《参考消息》新闻来源分析表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55.64%的新闻源自欧洲各国,20.28%的新闻源自北美洲,所有新闻中引自欧美的报导占总数的75.92%。这些新闻主要转载自欧美的各大通讯社,如路透社、美联社、法新社、德新社等,以及西方的一些主流媒体,如《华盛顿邮报》《金融时报》《每日电讯报》等。反之,我们可以看到来自于欠发达地区的新闻则很少,如来自于拉美地区的新闻仅25篇,只占总数的2.4%,而来自非洲的新闻数占0.19%。可见当前的国际新闻主要由西方的各大新闻机构控制,他们掌握了国际新闻发布的主导权。当今国际新闻传播被少数传媒垄断的现实,使维护传媒话语权的问题显得更为突出。

2.2 新闻选材受限

在国际新闻报道上,由于全球媒体强大的新闻垄断,中国越来越多的畅销媒体和商业性运作媒体,不管在信息源、新闻的构建、框架、选择和对新闻的忽略上,越来越依赖以美国媒体为主导的全球媒体。[10]西方的大型通讯社主导着全球新闻的发布,他们根据自己的议程和立场决定要报道什么,因此我们对国际新闻题材的选择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作者同样以《参考消息》为样本,对随机抽取的30份报纸进行分类整理,根据新闻主题指向国家或地区进行统计,得到结果如下:

表2 《参考消息》新闻主题指向国家或地区分析表

从上表可以看到,《参考消息》报道最多的地区是亚洲,其中有关中国的报道有385篇,占36.49%。除了中国以外,亚洲地区的报道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朝鲜、伊朗、叙利亚等国。其中关于朝鲜和中东地区的报道为46篇。西方传媒将报道焦点集中在朝鲜、伊朗、叙利亚等他们认为有可能威胁全球安全的国家。朝鲜、伊拉克等国家被媒体描述成了缺乏民主、独裁、封闭的国家,甚至成了恐怖主义的代名词。除此之外主要是关于欧洲各国和美国的报导,对于南美洲和非洲发展中国家的报导很少。国际新闻报道中出现得最多的是关于美国的报道,美国俨然成了地球村中的“老大”,其一举一动都受到全球的关注。例如美国总统大选、美国的经济状况、美国的国会和政府言论等都成为国际新闻的重要题材。同时美国和西方媒体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了世界媒体关注的焦点。关于非洲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报道数量很少,他们“被隐形”了。在新闻选材方面我们受到了西方国家新闻议程设置的影响,国际新闻报道以西方主流媒体报道的事件为主,对欧美国家的报道较多,缺乏对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关注。

2.3 语言呈现“杂合”态势

“杂合”原是生物上的术语,后殖民理论家霍米·巴巴首次将杂合概念引入到后殖民研究中,他指出“杂合性”是“殖民权力生产力的标志,它表现出了所有存在于被歧视与被压迫场所中的必然变形与置换”。[11]他认为东方和西方两种不同文化在交流碰撞的时候产生了一个“第三空间”,在这个空间里,翻译扮演的作用不是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而是将两种文化进行融合,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包含东方和西方不同文化元素的语言杂合体。杂合是不同文化间交流不可避免的语言现象。当译者力图把原文中的异质因素翻译到目的语中的时候,由于目的语中缺乏对等的成分,而不想用目的语中既有的成分去附会,就只好把原语文化中的大量词汇、概念、少量句法结构以及一些文学表现手法等移植到目的语文化中,与原语文化文本中固有的词汇、概念、句法和表现手段汇聚到一起,形成了两种语言、文学、文化之间的“杂合”。[3]228

在新闻翻译中,“杂合”的现象很常见。读者经常可以在新闻文本中看到一些常见的英文缩略词和专有名词如GDP、WTO、NBA、CEO、DNA等。例如:

例1.FBI被爆建立虚假新闻网站追捕一名炸弹恐吓案嫌疑人,从而受到媒体机构抨击。

例2.在APEC会议准备期间,中方还采取了一系列其他措施以给代表团留下深刻印象并保证会议顺利进行。

此外,一些专有名词也被直接引用在译文中。

例3. 加拿大的GasFrac公司利用胶质液体石油代替水对油井进行液压破裂操作。

例4. 在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公司发布的2014年“最佳学生城市排行榜”上,巴黎以两分的优势领先伦敦,连续第二年荣登榜首。

(引自《参考消息》)

若在三四十年前,这种汉英夹杂的译文肯定是难以理解的,但如今已成为了普遍的表达方式。在目的语译文中直接加入原语的“杂合式”翻译体现了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入侵。由于两种语言属于不同语系,有着不同的读音和书写形式,这种杂合化的表达对传统的、纯正的汉语造成了一种冲击。国家广电总局曾在2010年下文要求在主持人口播、记者采访和字幕中,不能再使用诸如NBA、GDP、WTO等外语和缩略词,取而代之的是“美国职业篮球联赛”“国内生产总值”“世界贸易组织”等汉语全称。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黄友义也指出“一个国家的语言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我们应该尊重我们的语言,保护我们的语言,维持我们的软实力,以维持中国人的民族文化。”[12]

除了词汇上的“杂合”,新闻翻译的杂合还体现在句式上。英语句子在表达时强调“形合”,即要求句子形式严谨、语法结构通达流畅。英语表述习惯对描述的主体添加定语、状语、宾语补足语等句子成分,以不断充实所呈现的信息,这种表述方式使得英文表达多长句和复合句。中文表达重“意合”,句子大多结构松散、短小精炼,主语、谓语和宾语的排列常常不是紧密相连,而是中间插有定语或其他成分,读起来比较松散。由于受到源语语言句式的影响,我国新闻译文中会出现一些不符合汉语语言习惯的表达方式,使得译文读起来不自然不流畅。例如:

例6.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后于上周公布的长达两万字、包含6 0项举措的计划催生了一个由众多大学和机构组成的行业。

(引自《参考消息》)

例6采用了长句的形式,在主语“计划”二字前有一个包含很多信息的前置定语,这个句子显然是受到英文表达的影响,使得翻译过来的句序违背了传统的汉语句式结构,形成了一个显得头重脚轻的长句。这类“杂合”的句式在新闻表达中也越来越多。语言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语言文化间的交流不可避免会产生“杂合”现象。但我们在翻译时要把握好“杂合”的度,不能违背源语的基本语法和句式。

3 解殖民策略

为了打破西方的一言堂局面,我们在国际新闻翻译中可以采取适当的解殖民策略。在国际话语权方面,处于媒介话语权劣势的发展中国家,应采取适当的调整控制方式,积极在国际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尽量争取国际话语主动权。同时在采用跨国媒介集团提供的新闻时也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必须在综合不同新闻源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解释。

在进行新闻题材的选择时,译者首先就要在众多的新闻题材中确定哪些题材可译,哪些题材不译。影响新闻选材的因素有很多,但其中首要因素就是看原语新闻是否符合译入国的意识形态。在后殖民语境中,虽然我们无法阻止强势文化以自身意识形态为中心,对弱势文化进行欺凌,但是对那些充满不实报道、进行恶意诋毁的文章我们可以选择不译,而是翻译一些能够揭示事实真相,符合我国意识形态的文章,确保新闻报道的公正性、全面性和真实性。同时在新闻的主题上进行调整。虽然新闻的来源受到限制,但译者可以尽量地选择一些关于第三世界国家的新闻,多报道有关亚非拉弱小民族的信息,让读者了解这个世界并不是只有英美等强国的声音,还有其他的国家在不断发展。

结语

从后殖民角度解读国际新闻翻译,我们发现不同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并不是平等的,曾经的殖民者现在仍然掌握着霸权,而被殖民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则很少有发言权。翻译被看作强势文化向弱势文化进行政治、经济及文化倾销的主要手段。在国际新闻传播中,发展中国家往往处于弱势地位,过于依赖西方媒体而失去了国际话语的主动权。我们要积极主动地争取国际话语权,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与观点,让世界听到来自第三世界的声音。在新闻选材方面要站在本国的立场上,充分考虑到本国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权力,注意采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新闻源,不做西方的“传声筒”。同时也要注意到新闻传播过程中出现的语言“杂合”现象,善于规范语言发展,防止过度“杂合”。 我们在不断吸收外来文化时,要尽量保持并推广自己的文化,这样弱势文化才不至于被强势文化所吞没,才能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

猜你喜欢

后殖民杂合参考消息
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系统不育系材料选育中常见的育性分离及基因型判断
后殖民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视域:以斯皮瓦克的语境化性别理论为例
全球化之下的少数族群——霍米·巴巴后殖民理论浅探
聋人家庭及高危夫妇耳聋基因筛查分析和生育指导
后殖民解读与性别研究的有机结合
——评《后殖民女性主义视阈中的马琳·诺比斯·菲利普诗歌研究》
浅析英语文学汉译中杂合现象的成因
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变形归类例析
后殖民视角下《水浒传》登译本的文化习语转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