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终护理对晚期癌症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影响

2020-10-16刘晓菲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18期
关键词:癌症研究组心理

刘晓菲

癌症晚期患者不仅仅要忍受身体上的痛苦,还存在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对于死亡的恐惧会让其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其生活质量将严重下降。为了能够让癌症晚期患者顺利度过生命当中最后一段时光,需采取一定护理措施缓解其身体疼痛、心理压力等,尽可能降低其痛苦,使其得到尊重[1]。现代医学认为临终护理属于支持性、姑息性的医护措施。临终护理遵循“以人为本”理念,能够从心理、生理以及社会等层面让患者获得人为关怀,让其能够相对舒适、安宁地度过临终期,使患者“死而无憾”。同时临终护理也能够让患者家属得到心理支持,让生者“问心无愧”。本院对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45例晚期癌症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了临终护理,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90例晚期癌症患者作为研究观察对象,纳入标准:所选对象经过病理学诊断均确诊为晚期恶性肿瘤[2]。此次研究已经获得患者以及其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严重精神障碍者;严重认知功能障碍者[3]。以随机数表法分成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52~68岁,平均(60.33±4.57)岁;肺癌15例,结肠癌9例,胃癌8例,鼻咽癌6例,其他7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51~69岁,平均(60.79±4.69)岁;肺癌14例,结肠癌10例,胃癌9例,鼻咽癌7例,其他5例。两组性别、年龄及癌症类型等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根据两组患者主观诉求予以放化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根据患者实际放化疗治疗方案给予预防措施,控制相关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对患者疼痛性质及疼痛程度做出有效评估,在不影响正常治疗的情况下,以三阶梯原则使用镇痛药物。另外,做好饮食管理、日常生活护理等。

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临终护理,具体如下:(1)让患者获得尊严感。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谈话,向其询问一些问题,如人生当中最难忘的事情?对自己爱人及孩子还有什么期望?人生当中做出最大的贡献是什么?通过这些问题,让患者能够肯定自己的人生,使其获得尊重感。在与之交谈过程中尽可能保持温和的语气,通过眼神、动作等予以肯定、鼓励。(2)心理护理。癌症晚期患者普遍会出现一系列负面情绪,使其抵触治疗,并让其心情失落,甚至失去生存意愿,使其生活质量下降。故此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予以其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与患者保持密切沟通,鼓励其主诉自己的想法,予以倾听,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对于能够接受自身的患者,需及时向其阐述治疗方案,让其能够配合治疗。护理人员还要与患者家属保持密切沟通,让患者家属予以患者情感支持,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家庭的关怀。(3)疼痛护理。①播放音乐。在患者休息期间,可播放一些舒缓、柔和的音乐,并予以言语上的安慰,以平复患者的心情,使其得到放松,缓解其精神压力,有利于转移其注意力,缓解其疼痛感。②按摩。护理人员以双手拇指指腹由患者肋部沿着肋间隙方向通过梳理手法进行按摩,动作保持轻柔,让腹部肌肉得以放松。再对患者背部进行按摩,以缓解腰背部疼痛。按摩过程中结合患者实际感受以及反应对力度进行调节。③静脉止痛。在口服药物或肌肉注射药物止痛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可采取静脉给药或止痛泵方式给药,以此来缓解患者疼痛症状。

1.3 观察指标

通过SAS、SDS量表分别对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作出评价,量表分数愈高说明患者负面情绪愈严重[4]。另外,通过EORTC QLQ-C30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从五种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以及社会功能)方面对患者生活质量作出评价,分数愈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愈优[5]。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焦虑、抑郁程度比较

干预前,研究组及对照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SAS、SDS评分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躯体、角色、情绪、认知以及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躯体、角色、情绪、认知以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晚期癌症患者会产生剧烈的疼痛症状,再加上心理因素影响,会让患者莫名痛苦,其肉体与精神均会承受巨大的打击,其生活质量水平将严重下滑。为了能够让晚期癌症患者相对平稳地度过余生最后一段时间,应该予以其尊重,并予以其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降低其痛苦,尽可能满足其合理要求,让其得到人文关怀,以改善其生活质量[6]。

此次研究中,研究组采取了临终护理,结果表明,经过干预,研究组SAS、SDS评分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躯体、角色、情绪、认知以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相关文献[7-8]报道结果一致。临终护理是对晚期癌症患者的姑息性措施,其核心目标在于尽可能降低患者痛苦,改善其生命质量,满足其合理要求,让其感受到生命的尊严,使其能够相对舒适地度过生命当中最后一段时光[9]。从客观角度来看,晚期癌症患者在痛苦煎熬下以及死亡恐惧下,其心理将会发生巨大变化,并影响到其行为及人格[10-11]。医护人员应该充分认知并尊重患者临终生活的价值,尽可能改善其生活质量。在临终护理实施过程中,会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予以针对性的疼痛护理,以缓解其身体上的痛苦[12];通过心理护理让患者获得人文关怀,协助其克服负面情绪影响,放下心理包袱,让其能够保持相对平稳的心态来面对自身的病情;通过与患者进行主动沟通、交流以及引导,使患者得到尊重感,让其回顾其生命当中的点点滴滴,肯定其人生的意义,让其能够带着尊严走过生命当中最后一段旅程[13-14]。

表1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分, ±s)

表1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分, ±s)

注:*与本组干预前相比,P<0.05

SAS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研究组(n=45) 64.11±4.11 44.14±3.61* 55.43±3.96 43.51±3.32*对照组(n=45) 64.66±4.02 48.29±3.78* 55.12±3.82 47.79±3.65*t值 0.642 5.326 0.038 5.819 P值 0.523 < 0.001 0.970 < 0.001组别 SDS

表2 两组患者EORTC QLQ-C30量表评分比较(分, ±s)

表2 两组患者EORTC QLQ-C30量表评分比较(分, ±s)

注:*与本组干预前相比,P<0.05

组别 躯体功能 角色功能 情绪功能 认知功能 社会功能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研究组(n=45)63.11±4.18 70.44±5.11*55.33±3.45 64.22±4.12*62.45±4.18 70.41±5.21*60.44±3.71 67.67±4.29*50.78±3.68 60.32±4.19*对照组(n=45)63.79±4.32 66.56±4.56*55.98±3.54 60.44±3.88*62.08±4.01 66.33±4.87*60.69±3.82 63.56±4.02*50.45±3.61 55.67±3.84*t 值 0.759 4.414 0.882 4.481 0.428 3.838 0.315 4.690 0.429 5.488 P值 0.450 < 0.001 0.380 < 0.001 0.669 < 0.001 0.754 < 0.001 0.667 < 0.001

综上所述,对晚期癌症患者实施临终护理能够进一步改善其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能够缓解患者的痛苦,使其以相对平和的状态面对死亡。

猜你喜欢

癌症研究组心理
BCAA代谢异常与癌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FBP1在癌症中的研究进展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癌症“偏爱”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