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凉血退黄散治疗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的效果观察

2020-10-16韩鹏苏新程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18期
关键词:磷酸酶淤积黄疸

韩鹏 苏新程

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为临床多发性疾病,临床常表现为巩膜、黏膜黄染,也可伴发皮肤瘙痒、肝大以及尿粪颜色改变。该疾病主要发病机制为血流动力改变以及毛细胆管膜改变。黄疸疾病长期迁移则会持续加重病情,影响脏器正常工作。中医分析认为此种疾病为脾胃生病,由湿热相争所引发。因此有学者提出凉血退黄散治疗,此种药物可有效起到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效果,同时也可有效改善不良症状[1]。为提升患者治疗效果,现选取本院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常规西药治疗和中药凉血退黄散治疗效果,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本院72例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患者。随机摸球法分组,对照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24~67岁,平均年龄(46.25±3.19)岁,病程1~11年,平均病程(5.24±1.06)岁;观察组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23~66岁,平均年龄(45.92±3.16)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5.18±1.13)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采用熊去氧胆酸(江苏黄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4715;规格50 mg×30片)1片/次,3次/d,早晚两次服用,治疗时间为2周。

观察组患者采用凉血退黄散,方内组成:金线草46 g,茵陈30 g,黄连3 g,赤芍9 g,制大黄5 g,人中黄9 g,广郁金9 g。加水取汁400 mL,每天1剂煎服,早晚服用,治疗时间为2周。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肝功能变化,主要分析患者总胆红素(TBiL)以及直接胆红素(DBiL)、碱性磷酸酶(ALP)。(2)对比两种不良治疗方式下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依据症状严重程度,每条症状为0~3分,得分越高患者症状越严重[2]。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3.0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变化对比

治疗前患者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42、0.889、1.290,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BiL、DBiL、AL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348、26.848、24.363,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10,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变化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变化对比(±s)

组别 TBiL(μmol/L) DBiL(μmol/L) ALP(U/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36) 80.65±12.05 59.37±5.39 54.29±3.27 40.16±4.39 302.47±15.61 267.62±16.03观察组(n=36) 81.04±11.24 30.28±5.18 53.67±2.61 17.62±2.47 297.62±16.28 180.42±14.29 t 值 0.142 23.348 0.889 26.848 1.290 24.363 P值 0.305 0.000 0.250 0.000 0.140 0.000

表2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分,±s)

表2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分,±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36) 18.62±1.54 14.29±1.46观察组(n=36) 19.12±1.68 11.37±1.70 t值 1.254 5.210 t值 0.154 0.000

3 讨论

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为致病因子引发的肝细胞功能不全、胆汁淤积性疾病,常会引发胆汁生成、分泌、流动障碍,严重影响肠胃循环,也会使得胆汁分泌量降低,继而使得胆汁反流入血引发疾病[3]。本次研究主要采用凉血退黄散进行治疗,方内茵陈有清热利湿之效果为君药;赤芍微苦,归肝经,可行血破瘀血,散血热,有清热凉血,散淤止痛之功效。制大黄有泻热毒、性淤血之功效;黄连则为清热燥湿之药有泻火解毒之效果。金钱草微寒,走肝、肾、胆经,主要作用在于退黄和解毒。广郁金则归肝胆经,味苦、寒,有利胆退黄活血止痛的效果[4-6];人中黄则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同时也可有效改善肠道系统微平衡[7-9]。同时也可有效抑制胆红素,加速其排出体内,降低肝脏胆汁淤积[10-12]。也有分析提出采用凉血退黄散治疗时可有效调整肠道菌群调试状况,加速胆红素排泄,缓解肝内胆汁淤积,同时对于多重耐药菌以及超级细菌也有良好抑制效果。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且中医症状也得到改善,此种状况和患者身体功能得到改善有关。对比本次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均有明显降低(P<0.05)。提示为患者予以凉血退黄散可有效控制胆汁淤积,控制胆红素,提升治疗效果,有临床应用价值。对比两种治疗方式下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时发现,观察组患者评分更低(P<0.05)。此种状况和患者疾病治疗效果显著,以及更为符合中医评价标准有重要关系。

综上所述,凉血退黄散可有效降低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患者体内胆红素,控制碱性磷酸酶,提升治疗效果有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磷酸酶淤积黄疸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鲁晓岚:黄疸
淤积性皮炎知多少
大豆紫色酸性磷酸酶基因GmPAP14启动子克隆与功能分析
向你普及新生儿黄疸相关知识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碱性磷酸酶和骨碱性磷酸酶检测在儿童缺钙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观察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在鉴别胆道闭锁和胆汁淤积的诊断价值
缓冲液种类对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