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崇明地区稻虾轮作与稻虾共作模式比较分析

2020-10-16黄志峰倪国彬

科学养鱼 2020年9期
关键词:环沟稻虾轮作

黄志峰 倪国彬

(1.上海市崇明区蔬菜科学技术推广站,上海 201700;2. 上海市崇明区水产技术推广站,上海 201700)

稻虾综合种养模式是逐渐兴起的生态养殖形式,主要分为稻虾共作和稻虾轮作两种模式。崇明岛地处长江口,养殖小龙虾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本试验在崇明地区实施了上述两种小龙虾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并比较了两种养殖模式下商品虾产量、苗种产量以及水稻产量,以探究崇明地区合适的小龙虾养殖模式。

一、材料与方法

1.稻田选择

试验于2015年11月至2017年12月在上海崇明新平种植专业合作社内进行。选用6个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稻田作为试验田块,每个试验田块约50 亩,分为两组,分别进行稻虾共作和稻虾轮作模式试验。

2.稻虾共作模式

(1)稻田改造及前期准备。2015年水稻收割后,将稻草还田,对田块进行翻耕,平整土地,使水稻秸秆翻耕到土壤中,次年在水稻种植前可做到免耕,直接进行机械插秧,避免水稻种植前翻耕土地将大量泥浆灌入围沟导致小龙虾死亡。稻田四周开挖围沟,进、出水口设于两端,出水口用PPC 管置于沟底与外部排水沟相通,便于排水。围沟上宽5 米、底宽2 米、深1.5 米,堤高1.0~1.2 米,坡比1∶2,并设置好机械通道。围沟开挖的土用于围埂,围埂高出稻田平面1米,上宽3米、底宽6米。稻田改造完成后使用生石灰对环沟进行消毒,生石灰用量为100~150 千克/亩,带水消毒,以杀灭敌害生物和致病菌,预防小龙虾疾病发生。

(2)水草种植。环沟消毒两周后,将环沟水位升至30 厘米,随后在田埂内侧种植水草。进水时用80 目筛网将进水口套住,防止野杂鱼进入水体影响小龙虾生长。水草主种品种为伊乐藻,四周围沟边适当种植水花生,草块宽4 米,水道宽6~8 米,水草覆盖率为30%~40%。虾种投放前1 周左右在环沟中投放田螺等可以净化水质的有益生物,同时用生物制剂进行水体饵料生物培肥。

(3)幼虾放养及养殖管理。2016年4月放养幼虾6 000 尾/亩,5月底开始捕成虾,并于6月补放第二季苗种4 000 尾/亩,实行全年养殖生产。小龙虾养殖过程中采取配合饲料、冰鲜鱼和豆粕轮流投喂的模式,3天配合饲料、1天冰鲜鱼、1天豆粕,5天为1个投喂周期,按存田虾量体重的3%~5%确定投喂量。每个环沟放3个食台,投喂4小时后观察食台残饵情况,据此合理增减饵料投喂量。勤用适当网目的地笼网将小规格虾捕捞出塘,促进田内小龙虾的生长,进入地笼的小虾不能返回田中。地笼网投放点要经常变换,地笼网要经常曝晒,去除网眼上的污泥等杂质以便于小龙虾入笼,捕捞持续至10月。小龙虾捕捞出售过程中需记录产量及销售额。

(4)水稻种植及管理。水稻选择优质、高产、耐肥力强、抗倒伏且抗病性强的品种“花优14”,于5月中旬育秧,6月中旬移栽。6月下旬进行机器插秧,秧苗间距为20 厘米×30 厘米,切块4~5株,栽后田内水位保持10厘米。插秧前通过降低水位将小龙虾赶入环沟,此时田间以水稻管理为主,待秧苗成活20 天以后逐渐增加水位,让小龙虾进入稻田。肥料以尿素为主,施基肥20 千克/亩,少量多次追肥,禁止施用氨水和碳铵,施肥要避开小龙虾蜕壳高峰期。为防止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在稻田四周安装诱虫灯,每10 亩配置1 盏灯杀灭蛾,减少水稻虫害。采取人工除草的方式,避免农药对小龙虾造成危害。10月底稻谷收割,水稻收割后可提高水位进入越冬期。

3.稻虾轮作模式

(1)稻田准备及亲本投放。轮作模式田块的选择和改造工作与稻虾共作模式一致,其中围沟上宽6 米、底宽3 米、沟深1.5 米,沟内侧额外增加50 厘米高埂,防止水稻种植期间小龙虾进入种植区域。2015年收割完水稻后立即打水并用生石灰消毒,10月下旬投放小龙虾亲本15~20 千克,亲本选择颜色暗红或黑红色、有光泽、体表光滑无附着物、附肢齐全、无损伤且体质健壮的小龙虾,规格均在30克/尾以上。随着气温降低,逐渐降低水位,促使亲本打洞越冬,2016年3月待发现有较多幼虾活动时,开始使用地笼捕起亲本,并加强对幼虾的饲养和管理。

(2)稻虾种养管理。4-5月为虾种养成期,管理模式同稻虾共作。水稻于5月中旬育秧,6月中旬移栽。插秧前尽可能捕捞小龙虾,并通过降低水位将剩余小龙虾赶入环沟。环沟水位在整个水稻种植期内保持在1.2米以内,此时田间以水稻管理为主,直至10月底稻谷收割,开始新一轮养殖。

二、试验结果

1.稻虾共作模式

2016年小龙虾产量155 千克/亩,平均40元/千克,产值6 200元/亩;水稻496 千克/亩,平均4元/千克,产值1 984元/亩。2017年小龙虾产量163 千克/亩,平均40元/千克,产值6 520元/亩;水稻512 千克/亩,平均4元/千克,产值2 048元/亩。

2.稻虾轮作模式

2016年小龙虾产量110 千克/亩,平均40元/千克,产值4 400元/亩;水稻518 千克/亩,平均4元/千克,产值2 072元/亩。2017年小龙虾产量115 千克/亩,平均40元/千克,产值4 600元/亩;水稻527 千克/亩,平均4元/千克,产值2 108元/亩。

三、讨论与小结

对两种稻虾种养模式比较可知,稻虾共作的生产模式因其“一稻两虾”的生产周期,产值要高于“一稻一虾”的稻虾轮作生产模式,但是稻虾轮作因其相对独立的小龙虾养殖和水稻种植,两者互相干扰较少,在实施过程中能减少大量的人力投入,特别是水稻种植期间的除草防虫工作压力较小。近几年的稻虾种养模式实施中,稻虾轮作模式主要为投放抱卵小龙虾让其自繁,繁殖前无强化培育,这种方式导致虾苗规格、数量、质量参差不齐,导致苗种间相互残杀,死亡率极高;同时成虾上市时间晚、规格小、上市集中、价格低,直接影响到养殖效益。此外,稻虾共作模式中养殖户普遍采用“捕大留小”的方法,使得大规格虾被捕获上市,而小规格虾却留塘做种,导致优良遗传性状逐步丧失,再加上养殖小龙虾的活动范围较小,难免近亲繁殖,导致其后代基因退化、生长缓、体形变小及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因此养殖产量和养殖效益低下。

对稻田进行工程改造,稻虾种养形成了集中边沟加稻田的模式。夏季遮阳降温和冬季大棚保温的模式培育的小龙虾苗种能够在冬季外界低温的情况下实现持续生长,所繁育的苗种在3月可达到300 尾/千克,随后通过提高水位的方法放养到整块田里,进行轮作养殖。这种集中边沟加稻田的模式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可做到早放苗1个月、早收虾1个月,提高了小龙虾的出塘规格和价格;二是小龙虾在6月容易感染病毒性疾病,通过新模式的实施,在5月中旬可完成小龙虾的回捕,降低病害发生的概率;三是在边沟内进行小龙虾苗种的繁育,可通过控制放养亲本数量来控制边沟内的苗种数量,能做到养殖多少就繁育多少,解决了以往稻田内小龙虾苗种数量难以控制的难题。

猜你喜欢

环沟稻虾轮作
大通湖流域稻虾种养尾水分析与治理对策
魏巍
烟稻轮作对烟草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及青枯病发生的影响
苏南地区虾稻鳅综合种养模式初探
研究揭示稻虾共作时空分布特征
稻虾共作模式下小龙虾养殖对水体环境的影响
农民瓜菜“接茬轮作”增效益
轮作制度对敦化市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影响的研究
虾稻共生生态高效养殖难点及改进措施
稻虾连作实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