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封闭循环水系统中全雌三倍体虹鳟发眼卵孵化及鱼苗培育技术

2020-10-16杨晨,杨茂源,李梅

科学养鱼 2020年9期
关键词:三倍体虹鳟破膜

本公司循环水养殖鲑鳟项目于2012年兴建,项目由丹麦比隆(Billund)公司设计并提供全套设备。项目涵盖发眼卵孵化、鱼苗培育、鱼种养殖和成鱼养殖4个养殖系统,各系统由自动化模块(PLC)进行全程自动化控制,使温度、氧气和pH等指标均受控,从而满足鲑鳟不同生长阶段的最佳生长因子及指标要求。总养殖水体近1 万米³,是目前国内单体最大的循环水养殖设施。项目于2015年1月投入运行,至2019年我公司从丹麦AquaSearch 公司和美国鳟鱼庄(Rainbow Trout Farm)公司引进全雌三倍体虹鳟发眼卵15批次,共计86.1 万粒,现将15 批次全雌三倍体虹鳟孵化、鱼苗培育情况总结如下。

一、孵化与鱼苗培育系统简介

孵化系统由两个独立并相同的孵化室组成,孵化室由两个孵化槽与机械过滤、紫外线、风扇等相应配套设备组成。两个孵化室共用1 台制冷机,但有独立的水源加热器,可调控孵化所需水温至最低2℃、最高16℃。孵化设有生物过滤系统,根据水质检测情况调整日换水量。

鱼苗培育系统由水处理系统和两个直径2.3米的玻璃钢鱼池组成。水处理系统包括机械过滤、固定床生物过滤、滴滤、紫外线过滤和供氧设备。温度控制在14~16℃,pH稳定在7~7.2。

鱼种养殖系统由水处理系统和19个玻璃钢鱼池组成(直径2.3 米玻璃钢鱼池10个、直径4.5 米玻璃钢鱼池9个),水处理系统由机械过滤、固定床生物过滤、滴滤、紫外线过滤和供氧设备等组成。

二、孵化、鱼苗培育操作流程

1.孵化阶段

发眼卵抵达前做好孵化系统开启准备,设定水温2℃、pH 为7。发眼卵抵达后,经外包装消毒、温度调节、发眼卵消毒后放入系统。孵化前期全黑不开灯,待鱼苗破膜后开灯,由弱光照射开始,逐渐增强至光照强度50 勒克斯。孵化室每个孵化盘可放发眼卵4 000~8 000粒,每个孵化槽可放孵化盘4个,一个孵化室可放发眼卵3.2万~6.4万粒。

从发眼卵进入系统开始,每天升温1℃,至8~10℃停止升温;从发眼卵破膜起开始换水并逐日增加换水,全部完成破膜1 周后每天升温1℃,至15℃结束,待全部上浮后,转鱼苗培育系统。

2. 0.13~2.5克苗种养殖阶段

上浮鱼苗由孵化系统转入鱼苗培育两个直径2.3 米鱼池后,按饲料系数为0.61 制定投喂计划,投饵机自动投喂与人工投喂以7∶3 的比例投喂饲料,每两周测定生长情况1次,并根据生长情况调整投喂量。养殖全程使用丹麦进口饲料,由破碎料开始,粒径逐渐增大,包含直径0.2、0.4、0.7 毫米。饲料成分:粗蛋白质≥66%、粗脂肪≥9%、粗纤维≤1%、粗灰分≤11%、水分≤8.5%、钙≥2.4%、总磷≤1.5%、氨基酸≥3.3%。

3. 2.5~10克鱼种养殖阶段

开始喂食系统规格2.5克的苗种以相同密度放养到鱼种养殖系统4个直径2.3米的鱼池中,饲料系数按0.85 制定投喂计划,全程投饵机投喂,每两周测定生长情况1次,并根据生长情况调整投喂量,同样投喂丹麦产颗粒膨化饲料,粒径包含直径1.0毫米和1.3毫米。此期间最大养殖密度49千克/米3。

三、数据分析

1.孵化阶段

(1)合计购进发眼卵19 批次(表1),各批次发眼卵抵达时,供应商提供发眼卵积温为276℃,各批次温度调控操作基本一致,但是各批次进入系统破膜所需天数和上浮所需天数不同(图1),全雌三倍体虹鳟平均10~15 天破膜,破膜完成约20 天上浮。

表1 发眼卵信息统计

图1 各批次孵化天数、上浮天数统计

发眼卵的质量和运输积温对破膜时间影响巨大,如图1 所示,B5 批次和B8 批次同属夏季发眼卵,到达两天后就破膜。虽然可以模拟自然繁殖条件和使用人工催产技术,但非繁殖季节的夏季卵质量稍逊于冬季发眼卵;夏季运输时长也会影响破膜时间,但运输箱内有冰袋,到达时温度4℃,可能性较小。

(2)由于全雌三倍体虹鳟经过人工干预育种技术会有不同程度的畸形,并且受亲鱼、孵化环境、季节等因素影响,引进的各批次发眼卵状况不同。如图2所示,除B13批次,各批次孵化期间平均死亡率为7.5%、平均畸形率为4.2%。B13批次死亡率较高,后期分析原因可能是系统长时间运行,污物无法得到清洁,系统铵根升高没有得到较好控制导致。

图2 各批次孵化死亡率、畸形率统计

2.苗种养殖阶段

15 批次全雌三倍体虹鳟投饲策略相同,但各批次生长情况并不相同,在鱼苗规格至10克/尾时转出,如图3 所示,大部分鱼苗在68 天左右长成,其中B6批次只用了58天,分析原因可能是鱼苗在2.65克/尾时,发现规格差异略大,人工干预进行了1万尾的小规格鱼苗淘汰。

图3 规格到达10克/尾所需时间

根据测定数据,汇总各批次生长曲线如图4所示,循环水项目养殖的15 批次全雌三倍体虹鳟生长趋势基本一致,尤其在0.13~2.5克鱼苗养殖阶段,2.5克后各批次在曲线上下浮动,养殖周期越长,各批次偏差越明显。

图4 各批次生长曲线

再如图5 所示,0.13~2.5 克苗种养殖阶段饲料系数平均值为0.68,其中最高值为0.83(B4)、最低值为0.55(B7);2.5~10克鱼苗养殖阶段饲料系数平均值为0.79,最高值为0.95(B11)、最低值为0.51(B1、B2)。

图5 各批次饲料系数

四、结论与分析

鲑鳟在循环水养殖模式下,养殖不受外界环境因子影响,在相同养殖条件、操作流程下,全雌三倍体虹鳟发眼卵孵化阶段可控制平均死亡率为7.5%、平均畸形率为4.2%的水平,若能规避NH4+对孵化的影响,可以保持更高成活率。

从发眼卵至上浮一般需要35 天,视各批次发眼卵质量不同,破膜、上浮时间都会有差异,正常情况下10~15 天破膜,破膜完成约20 天上浮。相同养殖条件、投饲策略下,全雌三倍体虹鳟鱼苗生长趋势相同,0.13~2.5克苗种养殖阶段饲料系数平均值为0.68,2.5~10克鱼苗养殖阶段平均值为0.79。

符合自然繁殖条件的冬季发眼卵质量要明显优于夏季卵。夏季发眼卵模拟自然繁殖条件和人工催产技术的使用,可以在非繁殖季节提供发眼卵,但在破膜时间和畸形率上都有较大的影响,在成鱼后期的养殖过程中,这一点也得到了验证。当出现鱼苗规格不整齐和畸形率过高时,越早进行人工筛选、干预,对后期养殖越有利,可提高鱼苗整体生长速率,节省饲料、水电等成本。

猜你喜欢

三倍体虹鳟破膜
冷休克法诱导乌蒙山金线鲃三倍体及其生长分析
不同人工破膜时机在宫颈扩张球囊引产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一次性宫颈扩张球囊联合人工破膜及催产素静脉点滴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那条逆流而上的死鱼
云南山地橡胶树三倍体育种回顾
细数你吃的那些“不孕不育”食物
海水工厂化养殖虹鳟营养品质分析与评价
羊水流干对宝宝有影响吗
破膜后羊水会不会流干?
虹鳟鱼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