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封闭循环水系统中全雌三倍体虹鳟发眼卵孵化及鱼苗培育技术
2020-10-16杨晨,杨茂源,李梅等
本公司循环水养殖鲑鳟项目于2012年兴建,项目由丹麦比隆(Billund)公司设计并提供全套设备。项目涵盖发眼卵孵化、鱼苗培育、鱼种养殖和成鱼养殖4个养殖系统,各系统由自动化模块(PLC)进行全程自动化控制,使温度、氧气和pH等指标均受控,从而满足鲑鳟不同生长阶段的最佳生长因子及指标要求。总养殖水体近1 万米³,是目前国内单体最大的循环水养殖设施。项目于2015年1月投入运行,至2019年我公司从丹麦AquaSearch 公司和美国鳟鱼庄(Rainbow Trout Farm)公司引进全雌三倍体虹鳟发眼卵15批次,共计86.1 万粒,现将15 批次全雌三倍体虹鳟孵化、鱼苗培育情况总结如下。
一、孵化与鱼苗培育系统简介
孵化系统由两个独立并相同的孵化室组成,孵化室由两个孵化槽与机械过滤、紫外线、风扇等相应配套设备组成。两个孵化室共用1 台制冷机,但有独立的水源加热器,可调控孵化所需水温至最低2℃、最高16℃。孵化设有生物过滤系统,根据水质检测情况调整日换水量。
鱼苗培育系统由水处理系统和两个直径2.3米的玻璃钢鱼池组成。水处理系统包括机械过滤、固定床生物过滤、滴滤、紫外线过滤和供氧设备。温度控制在14~16℃,pH稳定在7~7.2。
鱼种养殖系统由水处理系统和19个玻璃钢鱼池组成(直径2.3 米玻璃钢鱼池10个、直径4.5 米玻璃钢鱼池9个),水处理系统由机械过滤、固定床生物过滤、滴滤、紫外线过滤和供氧设备等组成。
二、孵化、鱼苗培育操作流程
1.孵化阶段
发眼卵抵达前做好孵化系统开启准备,设定水温2℃、pH 为7。发眼卵抵达后,经外包装消毒、温度调节、发眼卵消毒后放入系统。孵化前期全黑不开灯,待鱼苗破膜后开灯,由弱光照射开始,逐渐增强至光照强度50 勒克斯。孵化室每个孵化盘可放发眼卵4 000~8 000粒,每个孵化槽可放孵化盘4个,一个孵化室可放发眼卵3.2万~6.4万粒。
从发眼卵进入系统开始,每天升温1℃,至8~10℃停止升温;从发眼卵破膜起开始换水并逐日增加换水,全部完成破膜1 周后每天升温1℃,至15℃结束,待全部上浮后,转鱼苗培育系统。
2. 0.13~2.5克苗种养殖阶段
上浮鱼苗由孵化系统转入鱼苗培育两个直径2.3 米鱼池后,按饲料系数为0.61 制定投喂计划,投饵机自动投喂与人工投喂以7∶3 的比例投喂饲料,每两周测定生长情况1次,并根据生长情况调整投喂量。养殖全程使用丹麦进口饲料,由破碎料开始,粒径逐渐增大,包含直径0.2、0.4、0.7 毫米。饲料成分:粗蛋白质≥66%、粗脂肪≥9%、粗纤维≤1%、粗灰分≤11%、水分≤8.5%、钙≥2.4%、总磷≤1.5%、氨基酸≥3.3%。
3. 2.5~10克鱼种养殖阶段
开始喂食系统规格2.5克的苗种以相同密度放养到鱼种养殖系统4个直径2.3米的鱼池中,饲料系数按0.85 制定投喂计划,全程投饵机投喂,每两周测定生长情况1次,并根据生长情况调整投喂量,同样投喂丹麦产颗粒膨化饲料,粒径包含直径1.0毫米和1.3毫米。此期间最大养殖密度49千克/米3。
三、数据分析
1.孵化阶段
(1)合计购进发眼卵19 批次(表1),各批次发眼卵抵达时,供应商提供发眼卵积温为276℃,各批次温度调控操作基本一致,但是各批次进入系统破膜所需天数和上浮所需天数不同(图1),全雌三倍体虹鳟平均10~15 天破膜,破膜完成约20 天上浮。
表1 发眼卵信息统计
图1 各批次孵化天数、上浮天数统计
发眼卵的质量和运输积温对破膜时间影响巨大,如图1 所示,B5 批次和B8 批次同属夏季发眼卵,到达两天后就破膜。虽然可以模拟自然繁殖条件和使用人工催产技术,但非繁殖季节的夏季卵质量稍逊于冬季发眼卵;夏季运输时长也会影响破膜时间,但运输箱内有冰袋,到达时温度4℃,可能性较小。
(2)由于全雌三倍体虹鳟经过人工干预育种技术会有不同程度的畸形,并且受亲鱼、孵化环境、季节等因素影响,引进的各批次发眼卵状况不同。如图2所示,除B13批次,各批次孵化期间平均死亡率为7.5%、平均畸形率为4.2%。B13批次死亡率较高,后期分析原因可能是系统长时间运行,污物无法得到清洁,系统铵根升高没有得到较好控制导致。
图2 各批次孵化死亡率、畸形率统计
2.苗种养殖阶段
15 批次全雌三倍体虹鳟投饲策略相同,但各批次生长情况并不相同,在鱼苗规格至10克/尾时转出,如图3 所示,大部分鱼苗在68 天左右长成,其中B6批次只用了58天,分析原因可能是鱼苗在2.65克/尾时,发现规格差异略大,人工干预进行了1万尾的小规格鱼苗淘汰。
图3 规格到达10克/尾所需时间
根据测定数据,汇总各批次生长曲线如图4所示,循环水项目养殖的15 批次全雌三倍体虹鳟生长趋势基本一致,尤其在0.13~2.5克鱼苗养殖阶段,2.5克后各批次在曲线上下浮动,养殖周期越长,各批次偏差越明显。
图4 各批次生长曲线
再如图5 所示,0.13~2.5 克苗种养殖阶段饲料系数平均值为0.68,其中最高值为0.83(B4)、最低值为0.55(B7);2.5~10克鱼苗养殖阶段饲料系数平均值为0.79,最高值为0.95(B11)、最低值为0.51(B1、B2)。
图5 各批次饲料系数
四、结论与分析
鲑鳟在循环水养殖模式下,养殖不受外界环境因子影响,在相同养殖条件、操作流程下,全雌三倍体虹鳟发眼卵孵化阶段可控制平均死亡率为7.5%、平均畸形率为4.2%的水平,若能规避NH4+对孵化的影响,可以保持更高成活率。
从发眼卵至上浮一般需要35 天,视各批次发眼卵质量不同,破膜、上浮时间都会有差异,正常情况下10~15 天破膜,破膜完成约20 天上浮。相同养殖条件、投饲策略下,全雌三倍体虹鳟鱼苗生长趋势相同,0.13~2.5克苗种养殖阶段饲料系数平均值为0.68,2.5~10克鱼苗养殖阶段平均值为0.79。
符合自然繁殖条件的冬季发眼卵质量要明显优于夏季卵。夏季发眼卵模拟自然繁殖条件和人工催产技术的使用,可以在非繁殖季节提供发眼卵,但在破膜时间和畸形率上都有较大的影响,在成鱼后期的养殖过程中,这一点也得到了验证。当出现鱼苗规格不整齐和畸形率过高时,越早进行人工筛选、干预,对后期养殖越有利,可提高鱼苗整体生长速率,节省饲料、水电等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