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中学体育生心理健康有效性的研究

2020-10-15车延丽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13期
关键词:中学

车延丽

【内容摘要】健康的心理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针对中学体育学生来说,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受到生理、外界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常常出现多种不健康的心理,严重制约了中学体育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因此,教师必须要关注中学体育生的心理问题,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全面加强中学体育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提升其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本论文以中学体育生心理健康教育为研究切入点,对心理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关键词】中学 体育生 心理健康策略

体育生在开展体育活动和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一种身体活动,还是一种心理活动,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复杂的心理问题,并且这些心理问题,直接制约了学生的体育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针对体育生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关注体育生的心理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千预措施,不断提升体育特长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体育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全面加强体育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一方面,全面加强体育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校在培养人才的时候,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还要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形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和优化纪律的好青年,进而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另一方面,全面加强体育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心理健康是衡量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因素,也是提升学生体育技能、形成健康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当前,中学体育生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个,面临着较大的心理压力,致使其出现多种心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对体育生心理问题进行全面地分析和疏导,才能使得体育生逐渐摆脱不良心理的困扰,以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面对体育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同时,只有加强体育生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使得体育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我、把握自我,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进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中学体育生常见心理问题解析

在调查研究中发现,中学体育生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受到青春期、外界等因素的制约,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问题:结合相关的调查研究数据显示,约有80%左右的体育生都存在明显的问题,甚至部分体育生还出现了学习障碍、厌学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体育生每天都要进行各种各样的体育训练,学生在高强度和难度的体育训练中,常常耗费大量的精力,致使其在学习冲出现注意力分散、学习效率低下的现状,诱发体育生出现严重的学习心理问题;(2)交往问题:在调查和研究中显示,约有60%以上的体育生都存在严重的交往问题,集中体现在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亲子关系这三个方面中。这主要是因为体育生的学习成绩较差,无法满足教师和家长的要求,甚至常常受到指责、责备等现象,致使体育生出现心理问题;(3)青春期心理问题:中学生正值青春期,学生常常出现一系列的青春期心理问题,包括:心理封闭、不愿意与教师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情绪起伏比较大、早恋等心理问题,一旦无法及时进行解决,就会导致学生出现沉重的负担,严重制约了体育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4)人格问题:结合调查结果显示,约有五成以上的体育生存在人格问题,包括:偏激、狭隘、嫉妒、暴躁和自卑等。另外,体育生还存在严重的情绪问题,包括抑郁、焦虑、恐惧等情绪,严重制约了体育生的心理健康水平;(5)意志品质:中学体育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不仅仅要进行体育专业训练,还必须要参与文化课程学习。学生在双重压力下,常常会出现意志薄弱的现象,致使学生在学习中,面对挫折和困难,常常出现退缩的现象“。

三、增强中学体育生心理健康有效性的重要策略

1.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全面了解和把握中学体育生心理健康状况,是提升中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具体来说,教师在加强中学体育生心理健康教育之前,应采取多种途径,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了解体育生当前的心理问题,并据此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和方案等,不断提升体育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学校还可以结合心理健康测试的结果,为体育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使得中学体育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逐渐形成制度化和系统化;另外,通过心理健康档案,学校还可切实掌握体育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体育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尽早进行纠正,确保将体育生心理问题扼杀在摇篮之中。

2.创设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是开展中学体育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外部保障。据此,在加强中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中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包括: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社会实践活动等,借助多样化的课外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另一方面,在加强中学体育生心理健康培养的时候,还要注重校园环境建设,绿化和美化校园环境等,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最后,校园还可以通过加强图书馆建设、广播、书刊等途径,对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宣传,引导学生逐渐形成健康的、良好的心理状态中。

3.开展个别心理咨询

在提升中学体育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针对体育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面临的心理问题,学校可设置专门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室,结合体育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其排除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最终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健康的、良好的心理;另外,学校还可以定期组织和开展相关的心理健康讲座,引导体育生积极参与其中,促使学生在听讲座的过程中,逐渐改变自身不良的心理问题,进而形成一个积极的、健康的心理。

4.开设家长学校,提升家长配合程度

在加强体育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的家长积极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中,最终促使学生在教育合力的过程中,导体育生逐渐形成一个积极的、健康的心理。这就要求学校可借助多种途径,给学生的家长传授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使得学生的家长了解体育生的心理问题、心理发展规律等,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能,最终引导体育生形成一个健康的心理。

5.心理與文化课教育相结合

在加强体育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将其渗透到文化课程教学中。这就要求相关的文化课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日常教学中公平对待学生,并从多个角度关注体育生。同时,文化课程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还必须要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度学习中,促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形成正确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文化课教师在开展文化课程教学的时候,还必须要结合体育特长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全面加强课堂的引导,帮助体育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进而促使学生以良好的状态参与到学习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学体育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受到外界和生理因素的制约,致使其在日常学习中,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严重制约了体育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体育生培养的时候,必须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借助多样化的手段,全面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最终促进体育生的全面发展。

【注释】

①瞿德恒.浅谈中学体育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A】,第二十九届荆楚学术研讨交流会论文集【C】.海归智库(武汉)战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2019:35-36.

②于昌海、付庆.心理健康教育视野下的中学体育教学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08):216.

③卢金海.论中学体育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7(04):149-150.

④彭涛.高中体育生的心理健康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6(36):23+25.

⑤李奎.中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探索【J】.教书育人,2016(32):80.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中学
大连市第六十九中学
我们能从对不明飞行物的研究中学到什么
锦州市第八中学
中学副校长的作用与发挥
打造中学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The Shortage of W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