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坊模式下书香校园建设路径探析
2020-10-15丁玲
摘 要:大学校园作为国家人才资源储备库,大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书香校园、乃至书香社会的建设都至关重要。随着互联网发展,大学生的阅读时间被日益压缩,阅读碎片化、功利化、通俗化,情况不容乐观。如何建设氛围浓厚的“书香校园”是高校教育者需要思考和研究的。本文探究了在高校教育中以工作坊的模式建设书香校园的路径,通过资源整合、体系化建设,推动书香校园体制建设,从而助推大学生阅读习惯养成及阅读素养提升。
关键词:书香校园;工作坊;阅读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09-0-02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2016年在关于《高等教育要做到四个“回归”》的讲话中强调,第一是回归常识,而教育的常识就是读书,要围绕读书来办教育,积极引导师生阅读优秀传统文化经典、马列经典、中外传世经典和专业经典等[1]。对大学生来说,大学时代不仅是学习知识的黄金期,更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建立的关键期,书籍中蕴含着人生哲学和成长道理,对帮助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至关重要。但在信息化时代特别是受到网络移动端的冲击,大学生的阅读趋于碎片化、功利化和通俗化,阅读时间不足,阅读门类单一,阅读情况不容乐观。在此背景下如何引导大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发挥阅读在大学生教育管理等工作中的育人作用,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氛围是高校教育者需要思考和研究的。
一、书香校园建设现状及困境
(一)书香校园建设现状
为了解大学生阅读习惯及对于阅读活动的需求,我们设计了针对山东大学(威海)本科学生的一份调查问卷。问卷面向山东大学(威海)文科专业及理工科专业共计121名本科生发放,收回有效问卷121份。通过对大学生阅读行为及需求的調研发现,大学生对阅读有较为正面的认识,有94.21%的大学生认为阅读习惯的养成对大学生发展意义重大,有97.52%的受访学生认为应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对阅读频率的调研中了解到,有57.85%的学生能做到每周阅读4—6次,33.05%的学生每周阅读1—3次,9.1%的学生每月阅读少于4次。这表明大学生群体是有主动阅读意识的,但阅读的频率相差较大。通过对读书推广活动参与情况调研,有61.98%的大学生愿意主动参加读书活动,而其中有43.21%的同学会更愿意参与线上的读书活动,50.25%的大学生更愿意参与线下面对面的读书推广活动。这表明,大学生群体对读书活动有着较大的需求,而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对活动的要求也更加多元化,这对教育者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二)书香校园建设困境
现阶段各高校对大学生阅读行为培养较为重视,特别是利用读书节等重要节点打造形式多样的读书推广活动,实现了读书活动“遍地开花”的良好氛围。但就活动开展情况和学生参与情况分析来看,读书活动的育人效果发挥不明显。结合目前高校书香校园建设的体制机制,高校书香校园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运行机制不完善。目前各高校书香校园建设的主体多为图书馆或二级学院,没有形成“共下一盘棋”的共建模式,导致活动资源分散、活动涉及面小,活动效果难以保证。
2.活动内容同质性严重。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针对阅读方面的文化建设活动没有进行有效的统筹安排,形式较为单一,目前多以图书推荐、讲座等形式进行阅读推广。而且活动平台较为单一,多以线下活动为主,对学生较为关注的线上平台并未有过多的涉及,对大学生的吸引力较低。
3.活动零散,体系性不强。由于没有统一的工作运行机制,书香校园活动组织不成体系,各级部门多会选择在“世界读书日”前后集中开展相关活动,没有形成循序渐进的育人模式,且活动针对性不强,学生在参与中获得感较差。
二、工作坊模式下书香校园建设路径——以山东大学(威海)悦读工作坊为例
工作坊(workshop)是教育学领域中常用的方法,通过工作坊模式可以建立起一个多人数共同参与的、较为稳定的场域和过程,通过督导、引导,帮助成员获得更好提升[2]。悦读工作坊是以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满足学生成长需求为指引,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为目标,以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为主线的多平台、多途径校园阅读推广平台。悦读工作坊先期面向山东大学(威海)优秀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在推广宣传过程中,也由优秀学生以点带面辐射宣传,带动更多学生参与活动中。
(一)“悦读”版块借助教师和优秀朋辈的影响力引导学生走进阅读、自发阅读
1.搭建讲座平台,走近名家大家,体悟阅读魅力
工作坊集学校全力,打造文化精品——“悦读讲坛”,从师者角度面向青年大学生进行读书心得分享和交流,讲座贴合学生需求,紧跟时代脉搏,实现大学生价值观引领和世界观塑造。
2.搭建网络平台,营造全方位阅读环境
悦读工作坊利用寒暑假推出“21天读书打卡”活动,活动依托QQ群、微博等互联网平台,学生参与热情高,在活动官方微博账号发布的话题“21天变身阅读达人”收获了近149万阅读量,2 433次讨论量。拓展线上活动平台,利用官方微信平台发起好书推送栏目,定期推送优秀书目;结合喜马拉雅等网络阅读融媒体资源,发布“为你读书”“朗读者”等音频栏目,打造学生喜爱的读书网络教育精品。
3.搭建活动平台,引导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养成
悦读工作坊广泛开展“图书征集活动”,鼓励专业教师参与到书香校园建设中,教师结合青年学生面临的成长困惑、专业学习要求、人生观价值观构建等特点进行图书推荐。
(二)“阅享”版块着重激励学生将阅读效果内化,引导学生深化阅读成效,提升文化内涵
阅读要做到“动口、动手、动心”,这对大学生提高阅读力非常重要[3]。工作坊在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时,注重引导大学生将阅读效果内化。
1.搭建交流平台,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提升综合素养
引导大学生将阅读所知进行知识吸收和转化,组织“阅享沙龙”发表交流活动,邀请大学生担任主讲人,借助朋辈力量推动读书习惯养成,实现以书会友。在系列“阅享沙龙”活动中,大学生参与者展现了极佳的逻辑思维能力、总结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通过朋辈分享引导更多的学生走近阅读,寻找志同道合的“书友”。发动专业导师的力量,组织党员师生携手开展读书沙龙,邀请专业导师分享读书经历,引导广大学生党员正确认识国际形势和国家发展大势,实现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引导和教育。
2.搭建竞赛平台,以比赛促成长,全面提升综合能力
举办读书征文比赛,读书征文也是展现阅读效果的重要方式,鼓励学生撰写读书感悟,在培养阅读习惯的同时,增强文字表达能力。举办微党课比赛,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党史国史等相关阅读知识累计进行显化。举办主题辩论赛,搭建平台将读书效果進一步外化。
3.搭建实践平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阅读效果
依托校级刊物和官方微信公众号建立书评发布平台,对学生形成较好的激励作用,引导学生在阅读后撰写书评感悟,并进行规范的文字“输出”。打造与阅读推广项目相关的社会实践、科研立项等实践平台,引导大学生走向社会,深入了解社会阅读现状,并以点带面,将书香文化氛围在社会加以推广,推动书香社会的建设。
三、成效与启示
悦读工作坊通过举行讲座等教育活动及读书打卡等实践活动,借助互联网等融媒体平台,以学生乐于接触、易于参与的方式推动书香校园文化建设。
(一)工作坊模式下书香校园建设育人实效
1.服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助力人格塑造
将书香校园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引导大学生读好书、好读书,完善人格培养体系,通过邀请专业老师进行书籍推荐,引导学生在阅读中逐步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逐步树立清晰的人生目标和规划,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
2.服务学生阅读习惯养成,助力专业提升
学生的阅读能力稳步提升,主动阅读习惯初步养成。通过相关阅读推介活动的开展,从阅读方法、书籍选择、读书技巧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指导,参与活动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在全员阅读的氛围下,大学生加入主动阅读的行列中,学生的阅读书目更加广泛,涉猎知识面也更加多元。
3.服务学生素质拓展提升,助力全面发展
悦读工作坊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其中,在增强学生阅读能力和文化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开展主题辩论赛、读书征文比赛等比赛活动,引导学生将知识外化,促进逻辑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提升;通过搭建交流平台,学生对书籍形成了更为深入的理解,综合素质有了明显进步。
(二)工作坊模式下书香校园建设育人优势
1.发挥全员育人功效,形成合力助推书香校园氛围营造
借助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学科优势和学术资源,不断完善活动内容,保证每场阅读活动均有专业老师指导,极大提升活动质量,实现活动高层次、高水平发展。专业教师参与人次54次。
2.全过程打造书香校园,探索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
结合学院专业特色,专业阅读课、文化历史平台课等第一课堂的实践教学内容为悦读工作坊活动内容的选取方向,通过悦读工作坊开展的第二课堂阅读活动可以配合第一课堂如阅读分享等学习活动要求,积极探索课堂内外全过程的协同育人。通过参加阅读活动,对学生专业学习有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学院现已组建两支科研立项团队,对日韩著名书目中的文化现象进行研究,促进了专业水平的提升。
3.发挥融媒体功能,打造全方位育人平台
悦读工作坊真正实现了“学生在哪里,思政工作就做到哪里”的育人要求,除了开设传统的微信、QQ、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并努力开发学生日常接触较多的文化类传播平台及短视频平台,努力将悦读工作坊的文化产品通过更加多元的途径进行传播,增强活动的传播力和吸引力。
四、结语
阅读教育对培养青年大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品格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青年学生铸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阅读的深度和广度也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的人文修养和精神境界[4]。大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对大学生生涯发展至关重要,高校教育在做好知识传授的同时,也需要加强文化引领,工作坊模式具有体系化、精准化的育人优势,在书香校园建设中可以发挥较大作用。
参考文献:
[1]万玉凤.高等教育要做到四个“回归”[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7(3).
[2]左靖,董冰峰主编. 工作坊 艺术家是如何工作的[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0.
[3]聂震宁.关于书香校园建设之我见[N].中华读书报,2019-6-12.
[4]王肖.基于“人本主义”理论的大学生阅读养成教育探究[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
收稿日期:2020-3-2
作者简介:丁玲(1992—),女,山东泰安人,山东大学(威海)助教,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