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2020-10-15谯文瑾

科学咨询 2020年22期
关键词:章节导图知识点

谯文瑾

(四川省江油市第一中学 四川江油 621700)

生物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很多的知识点,且知识点较为分散、繁杂,以往教师在教学中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使得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思维工具,可以将抽象思维过程实施可视化处理,促进整体思维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思维导图的运用,充分发挥出其应有作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促进教与学的发展。

一、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

(一)教学理念落后

当前还有一些教师的教学理念滞后,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并未在教学中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角色并未发生改变[1]。这样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在教学中并未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自然无法做到因材施教,限制了教学的效果。

(二)教学方法单一

教师在教学中一般会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对于知识只是机械式的记忆,无法彻底掌握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课堂教学氛围也较为沉闷,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参与性不高。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

教学是不断递进的过程,要想让学生掌握知识点就要通过章节学习实现,这样学生就可以将学习到的零散知识进行系统化,促进学生知识框架的构建。在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对于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具有积极影响,还能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教师在教学开始前可以结合本章节教学内容,利用思维导图将知识点进行串联,并且展示给学生,学生可以对这一章节要学习的知识点有初步的了解,给学生的学习提供方向,加深学生的记忆。在学习完课本上的内容之后,教师也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归纳整本教材的知识,为学生的查缺补漏提供便利,让学生能够优化自己的知识框架,在复习中也可以运用[2]。

(二)教师要带领学生一起制作思维导图

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自己制作思维导图展示给学生之外,还要带领学生一起制作思维导图,让学生学会制作方法,这对学生的学习具有积极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也能够得到发散,将有关知识点进行归纳和联系。在各种考试复习中,就可以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提升学生的探究精神。例如,在复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设置课题“生命体带有调节功能,为何人们生病还要靠医疗手段治愈?结合生命体本身调节功能,能给文化体育事业以及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哪些启发?”,这一课题的设置,是希望学生能够立足于宏观层面建立对生物学知识的认识,也体现出了知识从教材内容向实用性发展的探索,满足核心素养教育以及新高考提出的要求。

以该问题为中心,教师要领导学生逐层建立思维导体,如,“为何生病不能通过自身生命活动进行调节治愈,而是要用药物和医疗设备呢?”,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知识回答,学生会回答出一些原因:如,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能力并不是万能的,是有限度的,壁虎断尾可以重生,而人却做不到,这就体现出了生物进化中的特质;运用医疗手段,大多数都是在对人体调节能力进行改善以及调整。一些学生可以举例医学现象证明自己的想法。

通过引导学生共同建立思维导图,内容不用限制在某个章节上,可以让学生基于一个系统或章节进行知识的拓展,扩展得出的内容有一些事课本上是无法直接查到的,这就能够体现出学生对于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满足生物教学目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运用,合理分配过程优化

实验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也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实验操作不一定都要依据教材要求开展,有一些实验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完成,例如,提取和分离绿叶中的色素、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观察叶绿体与线粒体等。学生在组内分工合作,能够对实验过程进行优化,解决传统实验教材中的问题,提升教学的效率和效果[3]。比如,在 “绿叶中的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教师给学生讲解实验原理、注意事项和材料后,可以让学生分成两个小组进行操作,提升实验的效率,从下面的图1中能够看到实验的思维导图,能有效的对实验步骤进行优化,学生的分工合作更清楚,可以高效的完成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也会得到提升,加强学生的责任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图1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思维导图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思维导图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帮助学生将分散的知识进行条理化和结构化,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教师应有效的运用思维导图。

猜你喜欢

章节导图知识点
烃思维导图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高中数学章节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素养之下,美在引言——《“推理与证明”章节引言》一节比赛课的实录
第6章 一次函数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