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乡村振兴研究评述
——以CNKI为样本对象
2020-10-15付凯丰
付凯丰
从乡村建设运动到新农村建设,再到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乡村建设发展问题一直是党中央关注的重点。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行不仅仅有利于“三农”问题的改善和解决,同样也是促进乡村现代化改革以及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关键一步。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国内愈来愈多的学者关注到“乡村振兴”领域,相关研究文献也愈加丰富,为了能够更好地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便捷地统筹运用各项文献成果,对乡村振兴研究文献进行评述,为下一步研究提供相关借鉴。
一、近十年乡村振兴研究概况
以“乡村振兴”、“农村发展”以及“乡村战略”为关键词对2009-2019年间CNKI的“期刊”文献进行检索,共有各类文献记录7 496条。其中2009年190篇,2010年139篇,2011年147篇,2012年167篇,2013年205篇,2014年213篇,2015年226篇,2016年233篇,2017年211篇,2018年2 633篇,根据以上趋势对2019年文献数量进行预估,得到数字为3 087篇。由此可见,2009-2019年间,学术界有关“乡村振兴”“农村发展”以及“乡村战略”的研究成果较多。从图1中可以发现,研究成果数量呈上升趋势,并且在2018年达到一个较大峰值。
运用同样关键词对同时间段CNKI的“会议论文”文献进行检索,共有各类文献记录174条。其中2009年5篇,2010年2篇,2011年1篇,2012年1篇,2013年1篇,2014年2篇,2015年3篇,2016年4篇,2017年2篇,2018年149篇,2019年预计120篇(见表1)。由此可见,学术界研究趋势与会议主题基本保持一致,逐步呈上升趋势。
图1 2009—2019年乡村振兴研究论文数
表1 2009-2019年间“乡村振兴”有关期刊论文以及会议论文数量对比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国内关于乡村振兴的文献日益丰富,主要集中在以下主题:乡村振兴的意义与地位研究,从利于社会主要矛盾解决、国家战略实施、农村现代化目标实现等方面进行探讨(代表学者韩长赋、郭晓鸣、郑风田等);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研究,从科技水平提升、制度革新以及人才培育等方面提出措施性建议(代表学者姜长云、刘合光、韩长赋等);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比较研究,探讨乡村振兴的“前身”,进行不同时期乡村发展的政策战略对比研究(代表学者马华、马池春、叶敬忠、王丰等);国内外乡村振兴战略比较研究,对比不同国家针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出的不同措施,从中提炼出有利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有效建议(代表学者李玉恒、刘彦随、姜长云、刘继生等)。
二、研究的主要领域
(一)乡村振兴的意义与地位研究
以“乡村振兴”“意义”为主题进行检索,共检索到135条,其中2017年3条,2018年82条,2019年50条(截至目前为止),且2019年研究成果数量的预估值为161条。由此可见,研究成果数量呈上升趋势分布。从文献分布情况上看,56%的文献集中在乡村振兴战略,3.43%的文献集中在乡风文明,3%的文献集中在“三农”问题,除此之外,文献主题还涉及城乡融合、乡村文化以及路径选择等方面。
从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和时代意义角度出发,我国目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平衡问题主要是集中在城乡之间,不充分问题主要是集中在农村地区。聚焦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问题,刘合光(2018)强调,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新时代主要矛盾的重大举措,是弥补我国发展短板的重要抓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性举措。范建华(2018)认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不仅仅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更是立足于我国国情。范建华认为,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会导致乡村出现一定程度的衰落,例如我国现如今出现的“空巢村”、“老人村”等乡衰现象,因此,必须要通过政策和战略的提出来解决问题。郭晓鸣(2018)强调,乡村发展目前不仅面临愈加严重的非农化趋势,乡村人口结构失衡等突发性显性挑战,同样面临产业与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风险性隐性冲击。而这些挑战和冲击都在促使乡村振兴战略的产生。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于我国未来发展实现现代化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郑风田(2017)提出,农村现代化(Ruralmodernization)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步,是缩小城乡差距、解决城市病的有效药方。而郭晓鸣学者(2018)强调,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七大战略之一,对于农村现代化这项伟大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他更为关注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农村现代化发展范式转换产生的积极作用,认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能够推动传统农村发展范式从仅仅注重农业现代化发展到注重农村农业现代化双重发展;目标由关注生产效率转变到注重村民幸福感、满足感的实现;在城乡关系上由注重城市向构建城乡融合新局面转变;农村发展由单一发展向综合发展转变。
从微观角度来说,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有利于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完善,同样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能够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直到20世纪末才真正被理论界引入探讨。刘巺浩、任天志(1995)结合时代背景和我国未来发展目标,强调构造现代化指标体系是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当务之急,并通过实际操作初步拟定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将其投入运用最后得到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具有一定实际操作意义。蒋和平(2006)则更多地从理论层面出发,选取四项准则性指标以及15个个体指标构建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其中需要测量农业发展过程中的投入成本以及相对应获得的成果、农业发展过程中科技水平以及参与主体自身素质水平。无论是何种指标体系都将现代化发展视为根本目标。王晓丽、陈盛伟(2017)关注乡村战略与农村政策之间的关系,借用十六大到十八大之间农村政策的改变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案例,表明由于农村政策的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导致其中农业现代化的指标体系也会相应做出改变。并且,学者强调新形势下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不仅仅要考虑农业现代化,同样也要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结合起来。但由于乡村振兴战略提出时间较短,暂没有发现将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直接联系在一起的研究成果。因此,在进行文献检索时更多地将关注点放在指标体系的构建发展上,通过比对指标体系的发展过程以及指标体系内容的关键点,初步设想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实施对于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完善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我国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重要战略支撑,与城镇化等其他战略息息相关,相辅相成。黄祖辉(2018)着重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与城镇化战略之间的逻辑关系,强调城市化的发展能够带动乡村现代化的实现,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交融。并且,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到城乡融为一体的体制机制能够进一步推动乡村现代化的实现。李凯宾(2018)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探索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路径转变,强调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途径应该立足于政府、农村两大主体:从政府层面出发,政府应该通过政策引导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资源的提供上进行助力,同时关注乡村干部队伍建设,培养一支“三农”队伍;从农村层面出发,农村现代化发展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走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道路,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进行有机衔接。除此之外,农村还应加强与城镇之间的交流沟通,进一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
(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真正上升成为国家战略是在党的十九大对其进行详细阐述,并提出相关落实措施。而为了将乡村振兴战略实践过程中累积的经验教训转换成为未来工作的指导意见,学者们也投入大量精力进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研究。
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主题对期刊文献进行检索,共有各类文献记录1 641条。其中2017年102篇,2018年1 215篇,2019年(截至目前为止)324篇,根据以上趋势对2019年总文献数量进行预估,得到数字为2 328篇。由此可见,研究成果数量呈上升趋势。同样运用相同方式对会议文献进行检索,共检索到23篇文献,其中2018年20篇,2019年3篇。由此可见,在会议文献研究成果数量上呈现下降趋势,但是由于时间跨度较短,因此无法对于趋势进行明确预估。
根据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可以发现,大多数学者认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板块: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乡村振兴战略体制机制创新、乡村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以及人才建设等。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点出发,姜长云(2018)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是推进产业兴旺。农村产业发展事关农业发展、农村生态建设以及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等多个方面,前者是后者实现的坚实基础。而推进产业兴旺,需要多方合力共同努力:首先,涉农企业家应该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自觉维护外部环境,能够带动更多小农户转变自身经营方式,成为新兴农业经营主体,继而构成乡村发展产业链的中流砥柱,扩大自身价值从而提升乡村发展产业中的价值链影响;其次,农村自身应该转变产业结构,推动发展由依赖第一产业到实现一二三产业协调融合发展。在农村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更要注重激发自身区域特性,能够根据区域特性发展适宜产业;乡镇政府应该辅助乡镇打造更多产业发展平台,从而构建乡村之间资源流动的联系网络;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农业农村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建设。
对比姜长云关注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刘合光(2018)则从多方面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议:从把控战略关键点以及发展路径出发,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握战略实施的各项目标、总体要求、战略中涉及的各项要素以及战略实施过程的各项节点和关键点,更要注重四大路径的贯彻落实,从体制机制、乡村产业发展、科学技术推广以及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推行相关措施。除此之外,刘合光学者还表示为了形成城乡融合的新格局,平衡城镇与乡村之间人口数量,促进相互之间人口相互流动,必须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实施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相辅相成的城乡融合发展战略,建立相关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而何仁伟(2018)则是进一步探讨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之间的有机联系,表示城乡融合的过程也就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两者共同发力促进城乡之间平衡发展,实现城乡空间协调。何仁伟学者以此为理论基础,构建城乡空间均衡模型并定义城乡等值线,根据规划调整城镇乡村之间资源差异以及人口差异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目标。为了保障乡村振兴战略更好地实施,“人”、“地”、“钱”、“业”四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必须要注重处理;进行典型乡村建设以及特色小镇规划,从而进行“点-线-面”发展,逐步将规模扩大。白雪秋、聂志红、黄俊立(2018)同样关注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之间的有机联系,提出必须要坚持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城乡融合制度革新,从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社会资源以及公共服务公平化、平等化以及城乡就业制度改革等方面实施相关措施方案。除此之外,在进行城乡融合新格局形成过程中,必须要关注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城乡生态环境免受破坏。
在制度创新层面,韩长赋(2018)表示通过制度改革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步伐。自古以来,农村建设改革从土地制改革开始,在现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基础上,进行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革新;改变传统制度下以“分”为主的局面,建立集体产权制度,尽可能扩大股权合作制度的实施范围;在科学技术方面,也应该保护知识产权以及科技成果,建立相关保护制度,更需要进行成果分配,从而建立成果分配制度;为了推动更多乡村主体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乡村产业,政府应该对村民进行补贴,构建农民风险承担机制。而在股份合作制改革过程中,贵州省六盘水市舍烹村可以作为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成功案例。郑风田(2018)通过对贵州省六盘水市舍烹村实地调研,着眼于乡村内部存在的“小、散、乱”难题,提出建立股份合作制度进行相关难题的解决。在构建股份合作制过程中,必须积极调动资金、人才以及技术等资源,保障各项资源利用率以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并且,在股份制实施的同时,采取“三变”的制度设计,强调将乡村拥有的各项资源转变成为资金,而资金又进行性质上的转变成为股金,农民身份自然而然也随之改变,成为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股东,从而将村庄内外分散的各类资源整合起来,进行更好的分配运用。
由于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发展手段和目标,需要科学技术进行战略引领创新。因此,众多学者着眼于探讨科技创新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影响及作用,从而进一步提出更加详细具体的利于战略实施的措施建议。陈诗波、李伟(2018)认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农业农村科技创新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其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只关注单一环节、单一领域的技术创新,应该更全面地囊括各类资源进行整合作用;相互领域之间的科技资源应该进行良性流动,从而产生更多的农村科技成果、统筹乡村各类科技成果、产业发展成果,形成新型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同时应该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推动农业发展方式实现量到质的转变。科技创新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作用和影响渗透在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方方面面:科技创新推动乡村内部资源得到更好的发展以及扩展,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促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城乡融合新格局的形成(2018,王书华);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率,提高乡村农业自身生产能力以抵抗未来不可预知的风险。除此之外,通过分析农村自身环境特点提供技术支撑以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通过协调乡村各个区域之间的科技资源解决乡村农业发展与科学技术之间联系薄弱的问题,也是科技创新对于乡村振兴的贡献所在(2018,郑风田);提高农村小农户科学技术利用率,推动现代化生产融入小农户家庭生产模式,实现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现代化发展目标(2018,程郁)。吕迎春(2019)同样肯定农业发展上的科技创新能够加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步伐,因此,他认为在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实施以下四大科技推进措施:通过科技创新良好调动乡村资源,增加乡村发展过程中资源流动率,推动乡村资源利用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强调现代农业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中心针对农村重难点问题进行专门科技研究探讨,得到结果在各个乡村进行示范,引导乡村问题得到更好解决;发挥政府在乡村建设过程中的辅助作用,通过资金投入开发科学技术在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的运用;发挥农村自身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主体作用,重视人才激励机制建设,通过激励机制的完善,引入更多的科学技术人才骨干,从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得到更好的运用。
除却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运用的各种途径方法,乡村振兴战略的参与主体同样应该成为实施研究的重要关注点。在激发乡村主体积极性过程中,要重视乡村人才建设问题,从而能够引入更多的人才主动参与乡村振兴工作。蒲实(2018)认为工业化以及城镇化发展促使乡村人才更多地流入城镇,不仅导致乡村老龄化问题严重,更是导致乡村振兴工作因缺乏人才参与而进展缓慢。因此,他认为应该通过多方面进行乡村人才建设、培养以及汇集工作,首先需要立足于乡村本土进行人才培养,并将相关环节形成一整套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同时还应该借助外力,通过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各界学者人才主动参与乡村振兴工作;明确人才培养工作关键点所在,通过实际操作培养乡村实干型人才。同样,刘合光(2018)认为,参与主体积极性开发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他将乡村振兴参与主体主要分成四大类,并根据不同类型参与主体的特征提出对应的积极性激活建议:通过广泛开展宣传工作,并配套相关制度设施改革,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村民自主自愿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的积极性;通过有效筛选以及高效培训打造乡村干部队伍,同步完善工作过程中的激励制度,保障乡村干部福利,以提高乡村干部自主自愿参与乡村振兴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关注乡镇公务员制度建设和完善,保障人民公仆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通过奖惩分明、公开透明的绩效制度实施,提高公务员自主自愿参与乡村振兴服务工作;引入市场机制,建立相关纽带,将智囊团等其他参与者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之中,并建立相关法律保障以提高其他参与者自主自愿参与乡村振兴发展工作的积极性。
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党中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刘锡文(2019)着眼于探索立足于乡土中国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强调乡村振兴应该结合中国乡村发展特色,从制度改革、配套设施改革、现代化产业发展以及城乡融合影响等方面进行改革,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除此之外,刘锡文同样提出应该注重粮食安全问题,实施新粮食安全战略。
(三)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比较研究
实际上,党和政府根据时代背景以及实际国情的变化,在不同时期提出不同有关农村发展建设的政策战略。因此,学术界通过对比不同阶段的政策战略,发现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共性和特性。马华、马池春(2018)直接通过图表形式对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分别提出的要求,表示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转变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我国的乡村建设战略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叶敬忠(2018)对比乡村建设运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乡村振兴战略,表示乡村建设运动更加关注乡村发展的实现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为注重乡村发展的速度;乡村振兴战略则是更为关注乡村发展的效率。但是三者存在一定共性,都强调“发展”在乡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他还着重对比后两者之间的差距,表示两者在实施过程中所需要的物质基础、相关设施条件等方面都产生转变:从物质基础层面考虑,新农村建设希望通过发展生产巩固物质基础,而乡村振兴战略则是通过发展产业稳固物质基础;从设施方面进行对比,新农村建设更为注重乡村整洁度的提高,而乡村振兴战略则是从宜居度方面进行考虑;而在精神要求方面,尽管两者都强调乡风文明,但是后者更为注重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的有机协调;在政治保障层面,对比新农村建设的管理民主,乡村振兴战略更希望参与主体“治理有效”;最后,对比中心任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目标在于更高层次地提高乡村生活水平。王丰(2018)则是着眼于改革开放至今的乡村建设过程,认为乡村建设已经历经五大阶段:从经济层面入手开展乡村振兴阶段;从治理角度进行乡村建设改革阶段;立足于中国国情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阶段;立足于社会主义社会进行新农村建设阶段以及现如今正在进行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阶段。王丰表示,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阶段,多个方面开始发生质的转变:对比过去家庭联产承包制强调小农生产,现如今乡村振兴战略更考虑现代化发展背景,注重在“分”的基础上实现集体经济的存在;从涵盖层面上来看,乡村振兴战略也终于实现“五位一体”,强调多面化、深层次的发展,经济、生态方面出现的问题也逐步得到有效控制;对比乡村主体层面,乡村建设改革一直强调“以农民为本”,乡村振兴战略同样贯彻落实这个原则,并且进行寓意延伸,强调农民幸福感以及获得感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重要性。
三、总结
乡村振兴战略自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因其自身独特的战略意义以及地位,在仅仅两年多时间就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在整理分析乡村振兴研究文献过程中发现,由于乡村振兴战略提出时间较晚,在战略实施过程中会遇到众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众多研究重点集中在战略实施的研究探讨层面,通过各位学者实地调查以及比较研究,形成了众多研究成果。第一,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而产生的各项理论成果;第二,基于国内外乡村振兴战略的比较以及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发展比较而总结归纳出的一系列经验教训。但是,在进行经验教训归纳过程中,往往运用单案例研究方法,针对这种单案例研究方法进行思考,认为这种单案例研究方法最终得出的结论不一定适应其他村庄的发展实际。除此之外,研究过程中得到的研究成果在短时间内也无法窥见效果,因此也无法评估相关解决措施所获得的最终受益情况。
在研究方法上,案例研究、政策研究以及比较研究更为受到推崇:乡村振兴战略虽然涉及范围广阔,涵盖内容丰富,但为了能够更好地贯彻因地制宜原则,战略实施过程中坚持立足于本地情况进行各项规划,因此学者更多地使用案例研究方法进行各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探讨,以求能够在个性中寻找共性;而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一项国家战略进行推广,其内容发展变化也与国家政策息息相关,同样,政府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以乡村振兴为目标而提出各项政策,而对这些政策的本质、内容等进行剖析探讨,同样能够帮助引导乡村振兴的实现。除此之外,乡村振兴战略也会随着时代发展而进行变革,因此,学者也热衷于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下的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对比,从中发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规律和特征,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一定推导和预测。
乡村振兴战略的最终目标在于解决“三农”问题,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实现乡村现代化,其中不仅仅涉及经济发展,更是包括乡村文明、乡村教育、乡村民主等多个方面,因此,学术界研究应该更多地强调乡村振兴战略自身,着眼于战略过程中的多个阶段、多个方面,更加全面地把握乡村振兴战略,从主体的多样化角度进行剖析,明确各主体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职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