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央行数字货币(DCEP)重塑银行体系的前景展望

2020-10-15徐文彬

税务与经济 2020年5期
关键词:商行存款现金

徐文彬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 100192)

一、前 言

从2014年开始,我国央行启动加密数字货币研究工作。姚前(2016)在“中国法定数字货币原型构想”一文中指出:“数字货币以中心化和加密为特征,央行为主导,现金发行以加密算法为基础”。[1]2017年研发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又经过两年努力,2019年10月24日,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表示:“央行数字货币(DCEP)采用双层运营体系,上一层是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下面一层是商业银行或商业机构对老百姓,DCEP呼之欲出” 。[2]同时央行明确表态DCEP是基于区块链技术,但并没有采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特点,而是既能满足便捷与匿名需求又能凸显央行发行银行的中心地位、在网上自由流通、具有无限法偿的支付能力,支持双离线支付。DCEP无论从货币自身属性还是货币流通原理上看,初期对现有银行体系的冲击都是有限的, 银行体系不会发生太大的改变,仅仅改变全社会支付和使用现金的习惯和方式而已。但从中长期看,其必将颠覆银行体系,重塑银行业态的支付、融资、信用创造、金融服务等诸多体系和各个领域。同时一方面可能会引发商业银行加速脱媒[3],另一方面会使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监管变得更加便利,实时、精准追踪、掌控全社会资金交易的每一笔数据。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DCEP将使人民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货币,各国外汇储备将日益由美元转换成人民币,成为占全球第一位的国际储备货币。DCEP还会重新搭建国际货币体系,并且构建新的国际货币支付规则和制度。

二、 央行数字货币(DCEP)重塑我国银行体系的展望

(一)重塑银行资金融通体系

目前央行发行的纸币和硬币,发行和储存成本都相当高,携带不方便,流通中间环节多且复杂。DCEP虽然采取区块链技术支撑,但不采用“去中心化”技术,而是采用中心化运行模式,虽然具有一定匿名特征,但却可实现每笔交易的可追踪,故而用DCEP支付的每一笔交易都会留下记录,且交易记录不会被删除和涂改,更不会因受到网络冲击而消失。

首先,央行数字货币(DCEP)对纸币现金、硬币的替代。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央行纸币现钞的发行,即央行在发行库和业务库之间的现金投放和回笼;二是商业银行库存现金,同时直接影响央行与商行之间上介款,其中包括央行层面(发行库和业务库)、商行层面总行和各分行层面金库的库存现金。由于纸式现金将会被DCEP全面替代,最终金融市场和流通中没有任何纸币现金。正如姚前在《法定数字货币的经济效应分析:理论与实证》一文中指出的:DCEP既可保留现钞支付优点,点对点即时支付结算,方便快捷,又可解决实物现金缺陷。[4]

一旦流通中纸币消失,这一项金融变革带来的优势有:一是由于央行不用发行货币现钞和硬币,其发行成本为零。同时可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货币发行流程、发行金额、流通要求、时间约束等相关原有发行模式遇到的一系列问题。[5]二是商行也可节省大量上介款运输、押钞、清点的成本,即从央行业务库向商行金库,或由商行金库向央行业务库运输、押钞和清点成本。因此,基于区块链技术和共识机制建立的DCEP可大大减少交易成本。[6]三是市场上违法人员伪造、变造假钞现象将随着纸币退出流通领域而逐渐消失。四是通过使用现钞交易进行走私、贩毒、贩卖军火、绑架、行贿受贿等大量违法活动,将逐渐减少直至消失。五是有利于遏制洗钱、恐怖分子融资等诸多黑恶、非法活动。因此,央行DCEP与一般的加密货币不同,由于其具有无限法偿的法定货币特性[7],受到严格金融监管,故而可逐步杜绝和有效防范洗钱活动,同时可大幅降低监管成本。[8]因为在现有纸币现金、票据货币流通条件下,央行KYC(了解客户)与AML(反洗钱)监管成本非常高。六是人民币假钞案件会减少直至消失。七是无现金支付的电子化全新支付体系即将出现。[9]

其次,所有纸式票据业务将逐步消失。央行对商行的纸式票据再贴现将会被DCEP颠覆和取代。商行原纸式贴现的票据及转贴现票据,同样会被DCEP取代。商业银行签署的纸式银行汇票、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将首先被电子票据替代,不久的将来电子票据也将消失。同时目前每天在央行和商行之间上午一场、下午一场的票据交换将不复存在。而且每年12月31日晚上的第三场票据交换也将消失。在DCEP对纸式票据试点初期,随着纸式票据逐步退出流通领域,中期可能会出现电子票据,到后期将没有票据业务,即使有票据业务也不是原来传统意义上的票据交换业务。由于基于区块链技术的DCEP具有“中心化运行、分布式记账、每笔交易皆在区块链中记录并不可更改”等特点[10],我们可以大胆想象,较远的未来,银行体系只是资金存取的通道而已,并非资金的蓄存池,企业和商行间票据贴现、企业与企业间的票据签发会被DCEP完全颠覆,企业与企业、个人与企业、企业与银行间原来的转账支票、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银行汇票不仅无纸化,而且所有交易将“点对点”实时到账。“新的电子化支付体系”内所有信息都是透明的,交易双方买卖活动点对点进行实时清算和支付,届时银行只是资金划拨通道而非目前的融资和支付体系的中介。商业银行脱媒速度会日益加快。预计DCEP对纸式票据替代速度将大大快于其对纸币现金替代速度。

这一项变革可能带来以下优势:一是纸式票据发行和购买在被DCEP取代后,将为企业和商行节省费用和相应成本;二是制假、伪造、变造、克隆(COPY)票据活动将被逐渐杜绝;三是企业无法(有意或无意)签发空头支票;四是央行反洗钱和大额资金实时监管活动会变得非常直接与精准;五是由于纸式票据有一定资金在途,当被DCEP替代后,资金划拨“秒付秒到账”,不存在任何资金在途,大大提升资金划拨和金融服务效率[11];六是假票据案件会很快消失;七是商行票据垫款现象将逐步绝迹;八是没有真实交易背景的买卖活动将逐步消亡,全社会每一笔商品买卖活动都将是真实交易体现;九是企业报给税务局和银行报表的数据将同步并趋于一致,弄虚作假现象会逐步减少;十是加快商业银行脱媒速度;十一是央行大额资金变动系统化、非人工化、精准化监控程度会更高,中心化地位凸显。

再次,DCEP替代储蓄存款业务带来的冲击远大于对公存款的影响。在实物现金货币需求不断下降同时,金融资产相互转换速度会日益加快。[12]由于DCEP与纸币现钞一样不需要开立任何银行账户[13],只要在手机上有DCEP钱包就可以做到离线支付,秒付秒到账,非常方便,因而原来放在银行活期账户上的储蓄存款,会大幅转入DCEP钱包[14],商行的储蓄存款会从银行体系源源不断流向DCEP钱包,在此过程中企事业单位的活期存款也同样会从银行的对公存款向它们自身的对公DCEP钱包流动,更有可能各企事业单位发放的工资从原来它们在银行开立的基本账户直接划拨到企事业单位自己开立的DCEP钱包,再由单位发送到每个员工的手机DCEP钱包。这种现象一旦出现,存款将大幅流出银行体系。只不过银行体系的对公存款向DCEP钱包转换的速度要远远慢于储蓄存款转移的速度。届时商行赖以信用创造的原始存款越来越少,可能会加速商行脱媒现象发生。因此,我国银行体系既需要灵活调控活期存款向DCEP转移速度,又要及时避免货币资金向“狭义银行”回流。[15]

随着公众持有现金到商行存款日益减少,流通中现金(M0)将全部被DCEP替代,届时需要重新界定M0。[16]另外,企事业单位小额零星支付使用纸币现金的现象,将比个人使用现金支付状况更快消失。中远期当央行将法定数字货币DCEP推广到狭义货币(M1)和广义货币( M2)时,我国货币体系中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范畴需要重新界定。

根据以上情况可预知,未来银行体系的融资和金融服务功能将发生较大变化,同时以银行为中介的间接融资活动将大幅减少,随之而来的,将是以证券融资为主导的直接融资。商行脱媒速度将会比预期速度快得多。银行作为资金融通主导地位和中介将受到来自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上的股票、债券、基金等直接融资的挑战和冲击。

故而,由于商业银行脱媒状况会越来越严重,原银行系统的融资体系将从社会融资中介向提供资金流动通道的服务方向转型。

(二)央行数字货币(DCEP)重塑银行间支付体系

DCEP 对银行支付体系重塑,不仅表现在对现有银行支付清算体系重塑,而且表现在对支付工具的重造。具体体现在重塑大额实时和小额批量支付系统、跨行清算系统、同城票据交换系统、境内外币支付系统、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等等。

第一,信用卡业务。商行发行的各类银行卡包括借记卡和贷记卡、本外币储值和信用卡等,其中信用卡将首先被替代,随后是各类储值卡被替代。当央行DCEP全部替代银行卡业务后可能出现以下优势:一是再无信用卡恶意透支和信用卡催收等情况;二是各商行信用卡部可在适当时候撤并;三是个人对商行的住房和汽车按揭贷款不再用银行卡进行支付,而被个人DCEP钱包所代替,同时不会再有商行信用卡业务垫款发生。另外,随着我国银行卡业务逐渐消失,受到巨大影响的还有美国MASTER和VISA信用卡公司、国内为商行制造各类银行卡的公司。

第二,同业拆借(SHIBOR)线下交易全部取消。原本在同业拆借市场内网上交易业务,初期受到的影响不大,但SHIBOR线下使用支票的将全部被替代。

第三,中间业务中的汇兑业务将快速消失,同时汇款业务将在重塑后“新的银行支付系统”中大幅减少。商行原有会计系统和信贷系统同样会发生大幅度变化,乃至商行资产负债表都会发生变化,比如资产类中库存现金将逐步消失,故而库存现金与备付金之间调换将不断减少,票据贴现、转贴现、再贴现都将逐步消失,逆回购和同业存放业务量也会减少。负债类中同业拆入、向央行借款、回购业务会逐步减少直至消失。中间业务中银行卡业务、支票结算业务、汇兑业务、承兑业务同样会逐步减少甚至最终消失。

第四,商行传统盈利空间将被进一步挤压。在银行的存款纷纷流失后,贷款投放和创造规模可能会有一定幅度缩减,银行传统的存贷款利差盈利模式将发生更大幅度改变。虽然近十多年来银行业一直在不断拓宽新的利润增长点,从原来大部分依赖存贷利差方式向中间业务方向拓展,但随着DCEP对中间业务中的代收代付、支票结算、票据承兑、资金托管业务的替代,银行业盈利空间将进一步被挤压,可能会一定程度造成商行资金流通性趋紧,甚至个别商行会出现流动性风险。

第五,央行为主体各商行共同参与的清算体系将重新搭建。现有的央行支付清算体系,包括央行的电子联行系统和各商行自己的系统内联行,将被改写和重构,特别是在纸式票据被替代后,各城市的同城票据交换系统或票据交换中心首当其冲被取消。人民银行总行清算总中心与深圳清算分中心及上海外汇交易中心体系下的同业拆借系统(SHIBOR)和银行间债券交易系统,都会发生颠覆性变革。

第六,原来市场上通过绑定银行卡业务的第三方支付,如微信、支付宝,将会有一定程度削弱,因为央行DCEP不需要绑定任何银行卡,也不需要开立任何银行账户,用户之间转账独立于任何银行账户而进行,不仅可秒付,而且可离线完成支付,且不得拒付。故而在银行卡业务消失时,第三方支付将会被逐渐纳入新构建的银行支付体系中。[17]

根据以上分析,银行的支付中介地位将受到严重冲击和撼动,原有银行支付体系将得以重新构建。

(三)央行数字货币(DCEP)将重构信用货币创造体系

目前我国银行信用货币创造体系属于二元银行体系,即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在这个二元银行信用体系中,信贷资金的创造主体是商业银行,而央行通过法定准备金比率间接调控信贷规模,是处于第二位的。市场上流通的货币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现金,二是银行存款。存款是由商行通过原始存款,发放贷款形成派生存款一并创造出来的。根据经验数据,央行发行现金占流通中货币不足5%,商行创造的存款信用货币却占95%以上。可见我国商行在当前银行信用体系中占有绝对优势地位,因此商行是信用货币创造中介。

由于商行赖以创造信用货币的基础——原始存款(D),在不断流出银行体系,虽然商行的派生存款系数(K)有小幅上升趋势,但由于存款(D)流失,故而商行的信用创造中介受到严重冲击和挑战,新的银行信用体系必将重构,而在重新建立起来的银行信用体系中,央行会发挥更直接的调控作用,商行主导地位会有一定程度的减弱。

第一,虽然商行派生存款系数会有一定幅度扩大,但其创造中介地位将被DCEP削弱。目前商行的原始存款是指其吸收的现金存款或央行对商行再贷款所形成的存款,原始存款是存款货币创造的基础。派生存款是与原始存款相对的概念,是指由商行以原始存款为基础发放贷款而引申出来的超过最初存款的部分。商行在信用货币创造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央行是通过法定准备金比例间接调控信贷规模的,因而在整个银行体系的信用货币创造方面,央行处于第二位。商行创造出的派生存款等于原始存款与派生系数的乘积。

派生存款=K(派生系数)×D(原始存款)

(1)

方程(1)中,虽然K有一定程度提升,但由于可能发生的存款流失,D会减少,最终商行创造的存款信用货币是增加还是减少,主要取决于K提升比率与D下降速度的对比。

(2)

(3)

方程(3)中法定准备金(RR)是商行按照央行规定的法定准备金比例以一般性存款(D)上缴到央行的准备金。超额准备金(ER)是商行超出法定准备金之外的准备金。

(4)

方程(4)这个比例央行没有指令性指标,而是有一个指导性比例,通常是商行按照一般性存款的4%左右提取超额准备金即可,但随着利率市场化完成,央行基本上不给这个指导性指标限定范畴。商行超额准备金包括两部分:一是商行存放到当地央行的备付金,二是商行自己金库里的库存现金。

(5)

方程(5)现金漏损率是指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即公众持有的现金(C)与银行存款(D)的比例,换言之就是银行体系内的现金漏出,或流出银行体系之外,形成公众持有的现金。

方程(3)法定准备金比例是央行要求商行按照一般性存款向其缴纳的准备金比例,这个比例是央行直接控制的。方程(4)超额准备金比率是商行按照一般性存款自行缴纳的超出法定准备金之外的准备金与存款的比率,该比率是由商行直接控制的。而方程(5)现金漏损率是银行体系之外流通中的现金(C)与存款(D)之间的比例,即公众所持有的现金(C)与银行存款(D)的比例。

银行体系内的现金包括央行发行的现钞货币即业务库中的现钞和商行金库中的库存现金。现金漏损率既不是央行控制的,也不是商行控制的比例,而是由社会大众即企事业单位、个人等所控制,也就是说控制现金漏损率的是社会大众,他们持有现金和使用现金的习惯决定了这个比例的高低。我国多年来基本上是根据经验数据测得该比例的(大约在30%~50%之间)。一旦央行数字货币(DCEP)落地并全线推出,储蓄存款和对公活期存款将进一步从银行体系内漏出,流出银行体系之外,进入社会大众DCEP钱包,现金漏损率将大幅降低,同时商行不再保留库存现金,因此超额准备金率将有一定幅度下降,也就是说方程(2)中的商行派生存款系数中的分母会缩减,从而派生系数会增大。故而商行信用创造的派生系数将成倍扩大,假如在原始存款没有发生大规模流失或存款搬家的情况下,整个社会通过银行体系投放出去的信贷规模会大幅增加。同时从派生存款系数分母中的三个变量可知,由央行直接控制的法定准备金比例(rr)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而由商行直接控制的超额准备金(er)下降,由社会公众控制的现金漏损率(c)降低,故而在信用存款货币创造过程中,商行存款货币创造能力有一定程度削弱,而央行调控货币能力相对增强。

但由于“新的银行支付和信贷体系”建立后,企事业单位的借贷活动可能直接利用该新支付和借贷体系进行面对面的借贷活动,即新的支付和信贷体系作为一个平台,企事业单位直接进行点对点借贷活动,商行将有可能沦陷为资金划拨通道,故而整个社会总体融资规模会大幅增长。虽然全社会总体融资规模大幅增加,但届时商行信用创造中介地位却被DCEP进一步削弱。

第二,DCEP将提升央行宏观调控和信用货币创造能力。DCEP推出后将提升央行两个方面调控能力。一是在信用货币创造方面调控能力有所提升。由派生存款系数可看出,由商行控制的er在下降,由社会大众控制的c在降低,由央行控制的rr相对稳定,故而一定程度上央行原来的间接调控地位会向前迈进一步,即央行由货币供给调控部门向流通中存款货币创造主体小步迈进,但商行仍是存款信用货币创造的基础性部门。二是央行宏观审慎监管能力进一步提升。人民银行作为我国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处于超然地位的最后贷款者,这个金融体系核心地位不会发生改变。原来央行是不面对个人、企业、单位的处于超然地位的国家机关,即央行不得吸收对私和对公存款,同时也不能给予个人、企事业单位发放贷款。一旦新的银行体系重构完成,虽然央行仍然不得吸收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存款,也不能为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发放贷款,但所有企事业单位、个人存贷款状况、交易数据和相关信息,皆能够在新构建的电子银行系统内一览无余。这一点体现在央行公布的官方信息,即“DCEP和人民币以1:1自由兑换,支持连接中央银行。DCEP采用中心化运营与双层运行方式,上一层是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下面一层是商业银行或商业机构对老百姓”。故而在“新的无纸化支付体系”内央行可实时追踪到企事业单位与个人的每一笔交易。因此,DCEP更有利于宏观审慎监管和满足日常交易需要,更有利于央行精确测算通货膨胀率、精准测量货币供应量、货币乘数等宏观经济发展相关指标,提高应对商业、经济周期能力。同时DCEP必将成为全球范围内自由兑换和流通的国际储备货币。

第三,DCEP将冲击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从而影响央行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MS)有两个公式表述:

一是货币供应量 =银行存款+公众持有现金, Ms=C+D

(6)

二是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货币乘数,Ms=m·B

(7)

其中基础货币=公众持有现金+准备金(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B=C+R(RR+ER)

(8)

(9)

由于DCEP推出后,一旦社会公众觉得它比纸币现金更方便,因而公众持有现金C减少,银行存款D减少,在目前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二元银行体系中,现金漏损率减少导致货币乘数成倍上升,商行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地位减弱,最终央行通过货币乘数增加来提升货币供应量。

第四,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将发生颠覆性变化,货币流通速度可测性提升。三十多年前,我国货币流通速度(V)为8,1994年以后变为4。这些数字皆是根据经验数字测算得到的。而近年来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在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手段应用以来,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明显加快。但随着DCEP推广,相信V将有可能逐步变为1,届时我国货币化程度将达到世界第一,比美国货币流通速度V=1.2还要快速。由于V发生变化,直接影响央行对货币需求量的测算。目前我国学者对于货币需求量的测算模型主要有两个:

(10)

二是微分法,其公式为:Md=n′+p′-v′

(11)

方程(10)和(11)中n代表GDP增长速度,p代表物价变动速度,两个公式中都有货币流通速度V,因而DCEP推广,必将颠覆央行货币需求量测算,最终影响央行采取的货币政策。随着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互联网金融技术的应用,更加有利于央行测算货币需求量,分析货币层次和结构,同时货币层次划分将被重新定义。

第五,商行信贷业务是除存款业务外受到冲击最大一项业务。尽管商行存款货币创造的中介地位被一定程度削弱,但贷款审批和投放速度会加快,信贷资金周转速度同样会加快。由于贷款客户报送银行和税务局及报给会计事务所的数据趋于一致,不再有弄虚作假现象(原来有些企业一般一种报表至少有三至四个版本,即企业自己看的报表,报给税务局的,报送给银行申请贷款用的,还有报送会计师事务所的)。DCEP推出后,企业报表只有一个版本,银行看到的贷款客户财务报表与企业法人和总裁、总经理、税务局、会计师事务所看到的数据没有任何差别。这样会出现几种现象和可能:一是银行贷款的三查变得更为简单,贷前调查特别是现场调查及企业报送的前三年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可以不用人工来核对,即不需要人工审核报表的真实性,由人工智能来完成即可。二是贷时审查效率大幅提升,时间会大幅缩减。三是贷后检查更加便利,同时现场检查频率和次数都会大大减少。四是银行不良贷款率会进一步下降。五是骗取银行信贷资金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诈骗银行贷款现象将逐渐被杜绝。六是挪用银行贷款用途的资金将不太可能发生。七是整个社会金融体系融资效率日益提升。八是根据央行官方公布信息可知,DCEP虽然基于区块链技术,但又有特殊设计基础,不依赖于网络进行点对点交易。随着商行信贷投放和创造能力减弱,央行信用货币创造能力提升,在银行体系内的所有贷款客户之间可能会发生直接借贷活动,届时银行最终可能成为资金划拨和流动的通道。

因此,商行应该尽量保持贷款存量,不断提高增量,减少存款流失和搬家现象,抓住新的银行信贷体系构建时机,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只有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四)DCEP将重新搭建银行金融服务体系

DCEP推出后,银行体系人员与柜台及相应机构将出现大幅度撤并。业务人员方面:信贷人员、客户经理、资金经理、大堂经理、会计部门的现金出纳人员、商行金库的存库现金管理人员、支行网点的现金尾箱和保险柜的管理人员、商行支行网点和分行之间的押钞人员都会转岗或下岗。柜台和网点及机构将大幅撤并,自动存取款机和ATM机将逐步撤并。当然无人工服务的智能服务或管理智能服务的机构或服务新型业务的机构将会出现。各支行网点的现金柜台首当其冲被撤并,随后非现金转账等业务柜台也会撤并。直至最终银行无柜台、前台相关服务业务。

三、央行数字货币(DCEP)重塑全球货币支付体系的展望

(一) DCEP成为世界货币后将改变全球的支付体系

根据央行官方公布的数据,目前DCEP已经具有美元所具有的世界货币功能,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及资本项目全面可自由兑换,国际贸易和国际结算使用人民币支付,国际支付体系从原来主要是美元向人民币转变,将使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和我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也更加匹配。人民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货币。由于DCEP采用商行和央行双层的制度体系,因此其更加适应全球各主权国家现有的货币体系,同时便于各国货币与其进行兑换、交易、买卖。

(二) DCEP不久将来必然成为国际储备货币

国际储备货币中的外汇储备将由原来的美元向人民币逐渐转变。欧元出台之前,国际储备和国际结算货币80%以上都是美元,1999年欧元出台后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美元从80%以上降低到70%左右。随着我国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在SDR中人民币地位不断提升,币值日趋稳定,央行数字货币(DCEP)推出,都将使人民币在国际储备和国际结算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世界各国外汇储备中人民币资产将不断增加,同时必将在稍远的将来取代美元的国际储备和国际结算货币的地位。

2015年我国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FM)的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2016年10月1日正式运行,我国人民币初始权重10.92%,超出英镑和日元比重,成为仅次于美元和欧元的IMF第三大储备货币(详见表1)。随着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和价值体现功能加强,以及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日益坚挺,其在IMF占比将依次取代欧元、美元,成为储备货币篮子里的第一。人民币跨境结算和投资交易地位会进一步提升。同时也使居民和企业跨境投资和贸易结算更加便利、降低买方借贷成本、避免和降低汇率风险、为国内企业“走出去”进行国际并购与投资创造便利条件和机遇。[18]

表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中SDR篮子各货币占比(%)

(三) DCEP改变SWIFT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支付体系并构建新的支付规则

央行数字货币(DCEP)推出后,必将挑战目前的国际清算体系。现有国际清算体系是以美元为主的清算体系。目前美元清算系统包括三部分:一是美国境内FEDWIRE(主要用于美国联邦基金买卖的系统);二是美国境内外的纽约票据交换系统(CHIPS);三是SWIFT清算系统。

SWIFT 是1973年成立的银行结算系统,又称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是国际银行同业之间的国际合作组织,不以盈利为目的,总部设立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分别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美国纽约设立交换中心。世界大多数国家绝大部分银行皆已使用该系统。SWIFT系统使得国际银行间结算更加安全、快捷并减少资金在途。由于可以提供自动化、标准化通讯结算业务,因此国际结算中凡是使用信用证付款方式的,基本上都采用SWIFT信用证电文格式。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并成为国际储备和结算货币,目前各国使用SWIFT信用证标准化电文格式及国际上现在普遍使用的信用证500号,将一定程度被DCEP改写,并重构国际清算新秩序,同时以美元清算为中心的SWIFT将融入我国2015年创建的人民币清算系统CIPS。央行数字货币(DCEP)交易便捷性、易于全球资金流通等特性,必将使其在未来国际清算体系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19]

四、结论和对策建议

首先,央行法定数字货币(DCEP)一旦推出,将重塑银行体系。一是重塑银行业资金融通系统。一方面实物货币(现金)需求日益下降,加快金融资产互相转换速度;另一方面,降低央行反洗钱监管成本,提升监管效率,促使融资渠道将由商行主导的间接融资向资本市场主导的直接融资转型发展。二是重塑银行间支付体系。银行卡业务将日益消减;同业拆借线下交易逐步取消;中间业务在资产负债表中占比将减少;商行传统存贷款业务盈利空间不断遭到挤压;随着新的电子化清算体系的搭建,第三方支付将会逐渐纳入新构建的银行支付体系中。诸多变革既可推动金融工具、筹融资模式创新,又可在支付体系更加便捷快速情况下营造高效共享金融环境。三是重构信用货币创造体系。商行信用创造中介地位会有一定程度削弱,相反央行宏观调控和货币创造能力提升。货币流通速度可测性提升,由于货币结构变化致使货币乘数和派生存款系数增大。尽管商行存款货币创造中介地位被一定程度削弱,但贷款审批和投放速度会加快,信贷资金周转速度同样会加快。整个社会信贷规模大幅增加。商行不良贷款率会进一步下降。骗取和诈骗银行信贷资金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挪用银行贷款用途的现象将不断越少。四是重新搭建银行金融服务体系。DCEP推出后,银行体系人员与柜台及相应机构将出现大幅度撤并。银行业金融服务模式和工具将出现许多创新形式。

其次,DCEP推出必将搭建新的国际货币体系架构,重新构建全球跨境资金支付规则。DCEP成为世界货币后将改变全球的支付体系;DCEP必然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将把以美元清算为中心的SWIFT融入我国人民币清算系统CIPS。DCEP必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挥更广阔支付和结算功能。

最后,DCEP会加速商业银行脱媒。由于商行脱媒状况会越来越严重,原银行系统的融资体系将从社会融资中介向提供资金流动通道的服务方向转型。因此,商行应该尽量保持贷款存量,不断提高增量,减少存款流失和搬家现象,抓住新的银行信贷体系构建时机,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以立于不败之地。同时,央行的发行银行中心地位更加突出,宏观审慎监管变得更加便利,实时、精准追踪、掌控全社会资金交易的每一笔数据。由于央行直接控制的货币乘数和货币供应量更加有力且效率更高,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更加直接与顺畅,宏观调控影响力加强,央行了解客户KYC与反洗钱ALM成本降低,金融监管效率大大提升。故而,重塑后的银行体系将为全社会提供更高的经济效能。

猜你喜欢

商行存款现金
13家上市农商行谁能笑傲江湖?
盂县农商行“整村授信”工程启动
介休农商行全力推进整企授信
追回挪走的存款
强化现金预算 提高资金效益
负利率存款作用几何
“刷新闻赚现金”App的收割之路
只“普”不“惠”的现金贷
生命的存款
江阳农商银行:“农商行”杯全健排舞大赛拔头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