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超声检查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诊断价值
2020-10-14肖迎军余燕明林斐琦刘清求
肖迎军 余燕明 林斐琦 刘清求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 超声医学科,福建 三明 365000)
先天性心脏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占所有先天性畸形疾病的25%以上,在出生存活婴儿中的发病率为0.7%~0.8%,并可导致约20%的新生儿死亡。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原因目前尚无确切定论,但值得肯定的是其发生与遗传因素、宫内感染、药物影响、孕妇代谢性疾病、子宫缺氧等因素密切相关[1-2]。在母体发育过程中的第2~8周是胚胎胎儿心脏发育的重要阶段,这期间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均可能导致胎儿心脏发育畸形,形成先天性心脏病。该疾病的危害性极大,不仅会对新生儿的循环系统功能造成影响,还会延缓新生儿的正常发育,造成生长障碍,且预后效果往往较差。先天性心脏病致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会给新生儿家庭带来巨大的打击和沉重的经济负担[3-4]。因此,做好先天性心脏病的早期筛查工作非常重要。目前,临床多采用超声、MRI等影像学检查手段进行产前筛查,但MRI检查费用较高,且易受胎位及胎动的影响,临床适用范围并不广泛。随着医疗设备的不断改进和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检查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的产前筛查中,且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5-6]。本研究旨在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0月至2019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产科接诊的1000例胎儿疑似先天性心脏病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孕妇年龄19~46岁,平均(26.46±2.31)岁;孕周22~34周,平均(23.21±4.23)周;初产妇625例,经产妇375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孕妇及其家属均知晓本研究方法,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所有胎儿均经产后或者引产后的解剖结果证实为先天性心脏病。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妊娠期疾病的产妇;临床资料不全者;合并严重脏器功能障碍孕妇。
1.3 方法 所有孕妇均积极配合接受超声检查。超声检查仪器选择GE Voluson E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GE Medical Systems Kretztechnik Gmbh & Co.OHG,产品序列号D11134)和PHILIPS EPLQ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22100 Bothell Everett Highway,编号YZB/USA 2667-2014),腹部探头均为凸阵探头,探头频率均为1~5 MHz。协助孕妇取仰卧位,常规扫描胎儿,确定胎儿整体位置,逐步细化确定胎心位置后,利用腹部探头开展详细的多切面检查,包括四腔心切面,左、右室流出道切面,三血管切面,主动脉弓切面,观察胎儿的心脏发育情况;同时,对胎儿心脏的血流动力学相关信息进行监测,并做好详细的记录。选择1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超声科医师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1.4 观察指标 对所有孕妇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产后检查结果或引产后的解剖结果,分析产前超声检查检出先天性心脏病的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检出符合率、检出率等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产前超声检查的检出符合率情况 1000例胎儿产后检查结果或引产后的解剖结果均证实为先天性心脏病,经过产前超声检查检出951例,诊断符合率为95.1%,漏诊率为4.9%。
2.2 不同切面的产前超声检查先心检出率情况 951例产前超声结果显示为先天性心脏病的胎儿,通过四腔心切面、三血管切面对于先心的检出率较高,均高于30%。见表1。
表1 不同切面的产前超声检查先心检出率情况(n=951)
2.3 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影像特征 先天性心脏病超声影像特征中,在不同筛查切面有不同的超声表现,检出率较高的四腔心切面中,表现为房室腔大小不一致、左右不对称、形状异常,见图1;三血管切面中,主要表现为血管的数目、排列、管腔比例及血流方向异常,见图2。
图1 四腔心超声影像显示左右房室大小不一致,左房、左室较右房、右室明显缩小
图2 三血管切面超声影像显示主肺动脉内径明显缩小,并可见逆向血流
3 讨论
先天性心脏病可细分为心脏位置异常、静脉-心房连接处异常、房室连接处异常、心室与大动脉连接处异常、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异常等类型。当病情较轻时,新生儿往往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若病情持续发展或病情较重时,患儿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气喘、心悸、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严重危害患儿的身心健康。受到我国社会发展和生育政策调整的影响,近年来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其具有较高的致死率,会给新生儿的家庭造成严重的打击,不利于优化母婴结局,因此做好产前筛查诊断,及时终止妊娠具有现实意义[7-8]。
超声检查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低廉、无辐射、可反复操作等特点,目前已成为临床安全、可行的产前筛查检查方式,贯穿于孕妇孕期的各阶段[9-10]。孕期超声检查一般按时间段排序如下:第1次检查是在早孕期进行,主要目的是确定孕囊是否在宫内,排除宫外孕,了解是单胎还是多胎,评估胚胎位置正常与否,估计孕龄,评估是否合并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第2次检查是在11~14周早孕晚期进行,主要目的是检测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排除相关畸形;第3次检查是在孕22~24周进行,主要目的是详细、系统的排查胎儿畸形,检查各器官是否发育正常,有无畸形,评估胎盘、脐带、羊水具体情况,此阶段可进行较为准确的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第4次检查是在第3次检查后1个月左右进行,推荐进行第2次系统超声检查,同时也可进行胎儿心脏检查;第5次检查是在32~34周进行二级产前筛查;第6次检查则是临产前的常规检查,主要目的是排除胎位不正、脐带绕颈等情况,对于临床选择妊娠方式具有重要的作用。
超声检查能够对四腔心切面,左、右室流出道切面,三血管切面,主动脉弓切面进行详细检查,其中四腔心切面是最基本的切面。当四腔心切面对应的房室腔大小不一致、左右不对称、形状异常时,则高度疑似先天性心脏病,此时需通过进一步超声检查,并结合不同的超声表现,判断胎儿是否存在先天性心脏病[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1000例胎儿产后检查结果或引产后的解剖结果均证实为先天性心脏病,经过产前超声检查检出951例,诊断符合率为95.1%,漏诊率为4.9%,其中四腔心切面、三血管切面对于先心的检出率较高且均高于30%。
综上所述,产前超声检查对于先天性心脏病的筛查具有重要的价值,且操作简单、安全可行,诊断符合率较高,能够为临床妊娠指导和后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