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慢性病对社区≥80岁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护需求的影响
2020-10-14许丽雅齐丽娜陈长香马素慧
许丽雅 齐丽娜 陈长香 马素慧
华北理工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 河北唐山 063210
迅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使高龄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护成为康复护理的一项重要课题[1]。≥80岁老年人由于机体器官老化、机体功能减退、免疫功能下降,容易罹患多种疾病[2-3]。本研究旨在探讨高龄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护需求的影响因素,尤其是常见慢性疾病对老年人日常照护需求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多级抽样的方法,于2016年7月~2017年1月分别抽取唐山市二级和三级医院各1所,并对其直属10个卫生服务中心下属的32个社区中符合本研究标准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①知情同意本项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②年龄≥80周岁;③认知功能基本正常,能配合调查。排除标准:①有严重认知障碍者或因各种原因不能配合调查者;②患有精神功能障碍者。
1.2调查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进行面对面访问,问卷已请有关专家评审并进行预调查,保证了问卷的全面性和科学性。①一般人口学资料,内容由研究者依据研究目的自行设计。包括:年龄、性别、婚姻、受教育程度、性格、空巢与否、工作方式、是否患有慢性病以及患常见慢性病种类(包括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和脑血管疾病),慢性病诊断结果均由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确认。②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 共14项内容,包括躯体生活自理量表6项(如厕、进食、穿衣、梳洗、行走和洗澡)和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8项(打电话、购物、备餐、做家务、洗衣、使用交通工具、服药和自理经济)。采用4分制评分方法:1分=自己完全可以做,2分=有些困难,3分=需要帮助,4分=根本无法做。总分最低14分,代表完全正常,定义为无需求;14~22分,代表有轻度功能障碍,定义有轻度需求;22~56分,代表有明显功能障碍,定义为重度需求。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和非参数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分类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调查对象一般因素构成 本研究共纳入1725名调查对象,其中80~84岁1076名(62.38%),≥85岁649名(37.62%);男806名(46.72%),女919名(53.28%);无配偶生活901名(52.23%),配偶健在824名(47.77%);性格内向261名(47.77%),外向866名(50.20%),适中598名(34.67%);初中及以上学历807名(46.78%),小学及以下学历918名(46.78%);空巢1126名(65.28%),非空巢599名(34.72%);脑力劳动440名(25.50%),体力劳动880名(51.01%),脑体兼有405名(23.48%)。
2.2高龄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护需求单因素分析 年龄、性别、婚姻、受教育程度、性格、空巢与否、工作方式、患有慢性病及患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脑血管病与高龄老年人日常照护需求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表1 一般人口学因素对城市社区高龄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护需求的影响
表2 患病情况对城市社区高龄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护需求的影响
2.3高龄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护需求多因素分析 调整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婚姻、学历等)、工作方式及患病情况(慢性病、糖尿病、冠心病等)等可能的混杂因素后,建立多分类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年龄80~84岁、非空巢、性格外向、非高血压、非糖尿病及非脑血管病为高龄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护需求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0.502、0.519、0.757、0.725、0.681、0.510)。见表3。
表3 城市社区高龄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护需求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本研究中年龄对高龄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护需求影响与国内外报道[4-5]相同。分析其原因可能与身体机能的增龄性变化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肌力、肌耐力、心肺功能等下降,刘俊含等[6]研究显示,≥85岁的高龄老年人患病概率较高,容易进一步降低生理机能,进而导致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对外界的日常照护需求增高[7]。
本研究显示,高龄老年人空巢情况对日常照护需求有一定影响,与谭桂蓉等[8]的研究结果一致。何婷婷的研究也表明空巢老人患慢性疾病的概率较高[9],可能由于没有子女的照顾常处于相对无助的状态,导致生活质量下降,患病几率增高。因此空巢老人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自我的保护意识增强,积极寻求日常照护以保障个人的身体状况,减少因健康问题带来的不便。
本研究结果显示,性格外向的高龄老年人对日常照护需求增高,与杨可[10]、Kahlbaugh[11]的研究结果一致。性格内向的老年人对于事情的处理方式往往较为保守,不愿意主动地去了解新事物或预防疾病,无法及时判断潜在的安全风险。性格较为积极、乐观的老年人擅长与人交流,且愿意接受帮助以避免身体和精神疾病的发生,从而保证自身的健康水平。但Bruce Friedman[12]的研究结果显示性格内向的老年人更倾向去寻求专业人员的照护。两种结果的差异,可能与调查人群不同有关,两组研究对象分别来自中国与美国因中美文化和地域差异导致思想观念的不同而得出的调查结果相悖。
本研究结果表明无高血压是高龄老年人日常照护需求的保护因素,与国内学者[13-14]所得结果一致。虽然Sousa等[15]表明高血压疾病对老年人的失能影响较小,但是由于引起高血压的病因除遗传因素外,较为常见的原因为不良生活习惯如高脂、高盐、长期吸烟、饮酒或缺乏运动等所导致的身体素质下降。高血压是典型的需要终身治疗的渐进性疾病,病程长,需要终身服药,但由于大多数老年人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服药率以及血压控制率较低,容易因自我护理问题引起血压控制不稳,导致心、脑、肾脏等器官的损害[16],进而引起心悸气短、睡眠障碍等功能障碍,所以高龄高血压患者更倾向于寻求外界帮助以延缓疾病的发展,减轻症状。
本研究显示,无糖尿病是高龄老年人日常照护需求的保护因素,与国内学者[17]的研究结果一致。可能原因首先糖尿病是慢性代谢性疾病,病程长,患者需要通过健康信息或知识的获得转变为正确的健康护理行为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但随着年龄的增高老年人对糖尿病知识获得率呈下降趋势[18],自我管理水平随之降低[19],使高龄糖尿病患者必须寻求外界日常生活照护。其次糖尿病患者对专科照护有很高的需求,据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对于用药指导及合理饮食指导的需求率分别为74.48%和72.07%,其次为预防并发症、疾病控制和运动指导等[20]。大多数糖尿病患者虽然对糖尿病常见注意要点有所了解,但实践率并不高,为了提高疾病管理,老年人对日常照护需求相对增高[21]。再次随着糖尿病病程进展,患者焦虑情绪不断增加[22],病情较轻的患者会对当前的治疗手段产生怀疑,并主动寻求医护专业人士进行帮助指导,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对治疗甚至生活失去信心,往往采取全部依赖他人照护的措施。
本研究发现,患有脑血管病的高龄老年人对日常生活照护需求较正常老年人增高。可能因无脑血管病老年人由于身体健康水平相对保持在良好状态,自我的日常生活处理能力较好。而患有脑血管疾病的高龄老年人,一方面脑血管病具有高致残率,Cheng等[23]研究发现25%~74%的脑卒中患者患有终生躯体及心理功能障碍,70%~80%的脑卒中患者缺乏独立自理能力[24],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与此同时,不合理的愈后措施或缺乏指导的生活会减慢功能恢复或加重功能障碍,不仅加深患者的消极情绪更带来巨大生活压力。因此脑血管病患者的日常生活照护更倾向寻找外界人员帮助。另一方面,高龄脑血管病患者寻求日常生活照护与居住环境有关,张泱等[25]认为老年脑卒中患者对居家环境的基本安全设施要求较高,多数老年人会因居住环境而导致死亡或二次残疾[26],如卫生间跌倒、台阶踩空或洗浴溺亡等,不安全因素的存在同样迫使高龄老年人寻求日常照护。
综上所述,有效的掌握和利用高龄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护需求的影响因素,有利于医疗保健人员及患者尽早进行防治,保证其健康生活方式,提高预防常见慢性病及并发症的意识,提高高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