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乡村治理水平选好配强“当家人”是关键

2020-10-13梁瑞英

中共石家庄市党委党校学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乡村治理

[摘要]村“两委”换届是农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能否选出好的“当家人”,事关乡村治理的成效、事关乡村振兴战略能否顺利实现、事关农村社会稳定大局。因此,选优配强“当家人”是关键。但是就目前情况看,部分地区农村党支部书记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不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了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石家庄市鹿泉区探索出一条以“大讨论”为抓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从而选优配强“当家人”的基本路子,实现了党委意图和群众意愿的高度契合,并且已经在促进乡村治理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透视鹿泉区以“大讨论”促换届的实践探索,带给我们些许启示:加强党的领导是前提、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是重点、严把选人用人关是导向、通过“大讨论”选优配强“当家人”是最佳路径。

[关键词]乡村治理;当家人;大讨论;换届

[中图分类号]D6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69(2020)10-0044-05

当前,农村“当家人”能力和素质的优劣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乡村治理的成效。因此,如何选好配强“当家人”就成为关键中关键。在这方面,石家莊市鹿泉区进行了实践探索,通过村民议事“大讨论”的方式推动村“两委”换届选举,选优配强村子的“当家人”,促进了乡村的进一步有效治理,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一、提升乡村治理水平选好配强“当家人”是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抓实建强基层党组织,整顿软弱涣散的村党组织,选好配强农村党组织带头人,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发挥农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这一重要讲话为进一步进行乡村治理指明了方向。

(一)村党支部书记是乡村治理的“当家人”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我们党是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所以,实现乡村的有效治理,关键取决于党的正确领导,尤其是带头人素质的优化和提升。农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农村强不强,关键看“头羊”。农村要实现长足发展和长久振兴,关键要有一个好的当家人。

农村村级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而村党支部书记则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头人。因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必须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书记在思想引领、脱贫攻坚、乡风文明等乡村治理的‘带头人作用”[1]。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想实现乡村振兴,光靠村党支部书记一个人单打独斗、孤军奋战是不可以的,必须广泛的把群众组织起来,这时候思想动员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农民群众才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乡村振兴不是坐享其成,等不来、也送不来,要靠广大农民奋斗”[2]。

作为村党支部书记,一定要不断激发群众振兴乡村的内生动力,把他们的智慧和力量集聚起来,就能形成乡村治理的磅礴之力。只有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和激发出来,他们才能“马不扬鞭自奋蹄”,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和乡村治理的伟大实践中去。

(二)“能人治村”模式彰显时代特色

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农耕文明中,所以,在中国的传统里,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就成为有识之士治国济世的重点。不管是中国历史上以血缘为纽带的乡绅治理模式,还是20世纪30年代由梁漱溟、晏阳初等人发起的“乡村建设运动”等,都是对乡村社会治理的实践探索。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始终是我们不可回避的问题。而对于我们这样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有9亿多在农村,要想实现农村的长远发展,其中一个重要而且关键的因素就是选好带头人。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农村也深受影响,涌现出了一批致富带头人,他们成为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奔小康、引领乡村振兴、促进乡村有效治理的重要力量,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能人治村”模式。

(三)选优配强“带头人”是乡村治理的关键

要进一步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质量,县级地方党委要把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重要任务来抓,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强化责任保障,“加强监督管理和教育培训力度,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政治觉悟高、立场坚定、为民服务、务实肯干的村干部,尤其是村党支部“带头人”队伍建设,才能把我们党建成坚强的战斗堡垒”[3]。从而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保证,为建立健全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奠定坚实基础。

为更好地发挥农村党支部书记的积极性,务必在农村党支部书记政治觉悟和能力素质提升上下功夫,不断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增强他们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他们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进一步促进乡村治理。

二、当前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实现乡村治理的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影响,部分农村党支部书记还存在着与新时代发展、新农村建设不相适应的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四方面。

(一)工作动力不足

当前,农村情况复杂。村里矛盾问题也比较多,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比如:家族利益、团体利益、派系利益、个人私利等,有的已经相当尖锐,水火不容,解决起来也有很大难度。农村党支部书记身处化解农村各种矛盾和问题的第一线,工作压力非常大,“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有的时候做群众工作还难免受委屈,所以感到憋屈。再加上能力素质的欠缺,感到力不从心,从而产生混日子心态。同时,由于经济待遇偏低,尤其在一些偏远地区或是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更低。据笔者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的调查显示,该市目前农村党组织书记误工补助和补贴,普遍只有2000~2400元/月,后备村干部仅 1900元/月左右,远远低于外出打工的收入。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党支部书记的工作动力。

(二)致富带头能力不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社会的有序治理,最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作为“一把手”的村党支书记责无旁贷。他们不仅要适应时代发展,具备推动农村发展的新技能,还要胜任新要求,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当下脱贫攻坚的关键阶段,就是要发挥好致富带头作用,不仅要学理论提高站位,学技能提高本领,同时紧密结合本村实际,运用到实践中去。“不断解放思想、探索创新,带领群众走出更广的致富路子,一心一意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尽心竭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4]。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农村党支部书记做得不错,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容乐观的情况。比如:一些农村党支部书记,学历偏低,年龄偏大,因循守旧,不善于学习,缺乏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本领,且不善于做群众工作,在群众中的威信不高,组织动员能力不强,工作也难有起色。

(三)后备力量缺乏

由于待遇低,且缺乏一定的激勵机制,农村缺乏活力和吸引力,年轻人宁愿出去打工,也不愿意留在村里当干部,致使农村党支部书记人选范围狭窄,干部队伍人才储备不足,严重制约了农村的发展。

(四)“能人书记”也不是尽善尽美

“能人治村”给农村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也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说,浙江省建德市某村发生一起集体贪污案就是反面典型。据办案人员介绍,涉案的十多名人里,带头的就是有着“能人治村”背景的村党支部书记,这件事引起了不小震动。事后,村民对于村党支部书记评价还不错,说这么“能干事”的书记出了这样的问题,真是“可惜了”,大家都没有想到。

三、选优配强“当家人”有效促进乡村治理的成效

在选优配强“当家人”,促进乡村治理上,石家庄市鹿泉区进行了大胆探索,收到了明显的实效。鹿泉区自2018年以来,推动以“大讨论”促“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开展,将老百姓真正拥护的能人贤人选任上来,不仅保持了社会的和谐稳定,而且促进了区域的发展。

(一)深层次矛盾得到有效化解

以往换届期间,往往是村里矛盾的爆发期、信访的高发期。2018年以来,鹿泉区通过大讨论,把所有矛盾摆到桌面上,公开说、大家议,老百姓的气顺了,积怨消了,信访量明显下降。截至目前,该区收到与换届有关的信访和网络舆情案件26件,经查均不属实。大讨论净化了换届风气,议正事、说正理成了共识,淡化了宗派矛盾,从“村兴我荣、村衰我耻”的大局意识出发考虑问题的越来越多,化解了村干部之间的矛盾,团结一心谋发展的劲头越来越足。

(二)群众认可度明显提高

鹿泉区通过“大讨论”推荐出的候选人,与最终当选人员高度一致,比例高达99%。一是得票集中度高。班子平均得票率在70%以上的有197个村,其中包括郑村、新寨村、南故邑村等多个原来的乱村、弱村。二是一轮投票成功率高。以往换届,候选人一轮得票很难超过半数,但本届一轮投票成功率高达89%,充分说明通过“大讨论”,好干部的标准越来越明确,认识越来越统一。

(三)班子结构明显优化

鹿泉区委对新当选的村“两委”干部年龄和学历都有明确规定,年龄不超过65周岁,学历必须是高中以上。“目前通过选举产生的841名村党组织成员和101名村委会成员,全部符合要求。35周岁以下的干部占比由5.6%提高到12.7%,大专及以上学历182人,占比提高到20%”[5]。村干部中致富能手、创业能人明显增加,越来越多年轻、高学历和专业人士被推选为村干部,实现了从“有人治村”到“能人治村”的转变,为实施乡村治理奠定了扎实的人才基础。

(四)积压问题得到治理

石家庄市鹿泉区所辖乡村村情复杂,发展不均,近些年每到换届,各色人等纷纷登场,各显其能,请客吃饭、砸钱买票、拉帮结派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败坏了党的形象,损害了党的声誉,使群众对党的基层党组织失去了信任。由于派系争斗严重,李村镇郑村曾连续24年没有村委会,21年没有村党支部,村里正常工作,难以开展,甚至连条像样的水泥路都无法修建。“大讨论”开始后,镇党委多次组织郑村党员干部群众,从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循序渐进解疙瘩,大家的思想认识逐渐统一,党支部顺利产生,村里堆积多年的垃圾,仅用三天便被清理干净,修路也提上了日程。新寨村也由原来的乱村、差村转变成令人羡慕的先进村。

四、对选好配强农村“两委”班子的几点思考

透视鹿泉区以“大讨论”促换届的实践探索,带给我们些许启示,加强党的领导是前提、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是重点、严把选人用人关是导向、通过“大讨论”选优配强当家人是最佳路径。

(一)加强党的领导是前提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6]村民自治绝不是搞“无政府主义”,想选谁就选谁,那样只会让宗族势力、黑恶势力大行其道,从而破坏基层民主,败坏党的形象。因此,加强党的领导责无旁贷。鹿泉区在换届选举中提出明确要求,党委必须理直气壮领导村“两委”换届,只有破除惯性思维,改变过去躲躲闪闪、含含糊糊甚至唯唯诺诺的做法,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才能唤醒党员的党性意识,唤醒农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每张选票才能真正投出正能量。因此,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鹿泉区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放在首位,严格把关,着力将讲政治、有能力、敢担当的优秀人才推选上来,不仅解决了农村换届中存在的党的领导弱化、只重换成不重换好的问题,而且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向农村延伸。

(二)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是重点

推动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必须把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好,并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选好配强农村党组织带头人,打造一支政治觉悟高、素质能力强、廉洁自律的农村干部队伍,是加强乡村治理、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首先,要多关心关爱村干部。为他们减负松绑,提高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尽可能地减少事务性工作,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带领老百姓发家致富,成为真正的“致富带头人”,真正在乡村有所作为。其次,要为村干部提高收入和晋升提供空间。完善村干部收入和晋升机制,让他们有待遇、有希望、有奔头。再次,必须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尤其强化对基层小微权力的日常监督,打通全面从严治党的“最后一公里”,用制度手段管住村干部的权力。因为,当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脱贫攻坚战略的推进,涉农项目越来越多,农村可调配的资源资金也越来越多,村干部手中的权力也较以往越来越大。如何加强对“能人”型村干部的监督和制约,使其不仅能干事,而且干净干事,就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课题。

(三)严把选人用人关是导向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因此,选人用人就显得尤为重要,而选人用人标准就成了风向标、指挥棒。对于国家如此,乡村亦然。

石家庄市鹿泉区委、组织部要求换好届,选准选好群众的当家人,是农村发展稳定、百姓和谐幸福的基础。各乡镇要把换届作为当前首要责任扛起来,发动群众,树牢正气,突出实功时效,真正选出百姓满意的好干部,绝不能把换届搞成夹生饭。群众把最信赖的人选成当家人,是村之幸、民之幸,在他们的领导下,群众有了主心骨,谋划发展有了带头人,同心同德,努力奋斗,和谐富裕的幸福生活梦一定会变为现实。可见,选优配强当家人对于农村发展、县域治理来说是何等重要。为此,鹿泉区委制定了明确的选人用人标准的“正面清单”,即一定要旗帜鲜明地把政治素质过硬、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展本领过硬,有见识,有头脑,有闯劲,能够带领群众共创美好生活,协调能力过硬、作风民主、办事公道,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人员,优先推选为候选人。同时,也列出了负面清单。比如,坚决把与党组织离心离德、不支持党务工作的,思想观念保守、领富带富作用不强的,拉票贿选、搞不正之风的等五种人挡在村两委候选人大门之外。明确欺压百姓,横行霸道,群众反映强烈,涉及村霸、宗族势力、黑恶势力等十类人员,以及“四个意识”树得不牢固、以往工作中不服从乡村统一安排、与党组织不是一条心、不支持不参与党组织活动,甚至唱对台戏等六种人员,坚决不能列为候选人。从而为选人用人树立了鲜明的导向。

(四)“大讨论”是选优配强当家人的最佳路径

自2018年11月河北省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开始以来,石家庄市鹿泉区就开始对如何换好届、选出合适人选进行探索和实践。尤其是鹿泉区在换届选举过程中,将党的全面领导原则贯穿其中,且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创造性地开展了“树正气、凝共识、选贤能、谋发展”的大讨论,可以说是独树一帜。通过广泛发动和引导群众,选出了党委认可、群众满意的“两委”班子,并且实现了村党组织书记和村主任 100%一肩挑,实现了党委意图和群众意愿的高度契合[7]。

1.大讨论是对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诠释。鹿泉区的大讨论活动,一开始区委就明确提出要求:乡镇党委必须扎扎实实走群众路线,党员群众广泛认可的人选要大力支持,黨员群众不拥护的要坚决拿下。访民情、听民声,鹿泉区委专门设计了“三次入户走访,三次集中讨论”环节,并印制了两万多册党员、村民代表群众工作记录本,详细记录每次走访时群众的意见建议,把村里存在的问题摆出来,公开说、大家议,乡亲们的怨气没了,心气顺了,正气足了,思想意识逐渐统一了。通过大讨论,调动了普通党员群众选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尊重他们的意见,为其提供表达自己观点、参与村里政务的平台,保障他们参与村务的权利,聚民意、汇民智。在开展大讨论过程中,鹿泉区各乡镇将大讨论活动的参与对象,从村“两委”换届中的党员和村民代表扩大至在本村有影响力的人员,包括有威望的离任干部、返乡创业能人、民营企业家、在外工作的干部等,通过扩大人员参与范围,不仅实现了民主主体的广泛性,同时,通过充分征求离任干部、致富带头人和在外工作干部的意见,实现了高起点、高站位讨论村“两委”干部人选和农村发展方向。通过群众组织审、大家议,鹿泉区“两委”换届人选,达到了党委和群众双双满意的效果。

2.依靠群众同心协力选出最好“当家人”。群众是真正的伯乐,通过群众评、组织审、大家议,选出党委和群众满意的“当家人”。事实上,开展大讨论的目的就是树牢正气、把党员和群众思想统一起来,统一到选人标准和发展目标上来。一是引导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一起谋划制定未来三年本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规划,然后围绕实现三年目标讨论干部人选,谁有本事、谁能让群众信得过,谁来当这个家,公开竞争。这就是给贤能的人展示机会,让群众挑选当家人。二是公开演讲。群众评在确定候选人之前,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安排推荐人人选,逐一进行公开演讲,阐述乡村治理的工作思路,让群众公开评议。三是党委把关组织审。通过大讨论推荐产生的人选,经乡镇党委审查,区换届办组织有关部门联审把关后,以大会通报的形式反馈党员和村民代表,体现了从民主到集中、再到民主的推荐程序。四是上岗使用大家议。对新当选村党组织班子成员,设置一个“观察期”,先不明确具体职务,而是由乡镇党委指定党组织临时职务,把他们置于群众的监督下,干得好不好、称职不称职、竞职承诺落实得怎么样,要让群众来评议。如果出现“慵懒散慢浮腐”等问题,坚决不予“转正”,确保选出的村干部达到群众满意。

总之,农村的舞台很宽广,需要一大批有本领、乐奉献、能担当的优秀人才投身农村一线,为实现乡村有效治理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钱扬明.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书记在乡村振兴中的“领头雁”作用研究[J].理论观察,2020,(2):32.

[2]习近平.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发展新篇章[EB/OL].(2018-04-30).[2020-07-30].http://cpc.people.com.cn/n1/2018/0430/c64094-29958290.html.

[3]郑莉娜.乡村治理,要选好配强带头人[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9-03-21.

[4]邢璇.选准选好村党支部书记[J] .四川党的建设,2019,(11):11.

[5]张文君.选准选好领头雁——石家庄鹿泉区以思想大讨论推动村“两委”成功换届的调查[D].河北日报内参,2018,8(47):4.

[6]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0.

[7]梁瑞英.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以石家庄市鹿泉区为例[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9,(6):45.

责任编辑:王玉倩

猜你喜欢

乡村治理
乡村治理要想方设法留住精英
多元与协同:构建新型乡村治理主体关系的路径选择
基于包容性增长视角下的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研究
国内关于乡村治理理论研究综述
以农民为主体的基层乡村治理实证分析
发达国家乡村治理的不同模式
探析乡村治理主体几个相关问题
乡村精英流失背景下灰色势力对乡村治理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