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软通道穿刺治疗小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0-10-13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0年8期
关键词:穿刺术血肿出血量

高血压小脑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约占脑出血的5%~10%[1]。小脑出血的发生往往毫无征兆且临床表现以及体征均无特异性,出血量较少时主要表现为头晕不适、恶心呕吐、共济失调和眼球震颤等神经系统症状;出血量较多时则会表现为肢体瘫痪、凝视麻痹等脑干受压症状[2]。由于小脑出血病情发展较为迅速,不仅预后不佳且具有较高的致死率,临床一旦确诊,需要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随着微创手术在基层神经外科的广泛普及和应用,借助CT辅助进行软通道穿刺治疗高血压小脑出血成为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案。近年来,本科室在小脑血肿患者开展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中利用CT 进行辅助并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6月42例因高血压小脑出血而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有高血压病史,符合高血压小脑出血的相关诊断标准,经颅脑CT 确诊为高血压小脑出血,且为幕下血肿者;②出血持续时间<24h,小脑半球血肿大于10ml 者;③入院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3分,具备手术指征者;④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外伤性出血、血管畸形、深度昏迷、脑出血并发脑梗死、合并严重糖尿病、术前出现脑疝、术中死亡、出血已破入幕上部位、抗凝药物口服史、手术禁忌证及家属拒绝接受本研究者。根据临床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CT辅助定向软通道穿刺术,n=24)和对照组(常规后颅窝小骨窗显微清除,n=18),观察组中男14例,女10例,平均年龄(56.56±11.64)岁,入院平均血肿量(24.14±2.11)ml,发病至手术平均时间(6.82±1.78)h;对照组中男10例,女8例,平均年龄(55.69±10.79)岁,入院平均血肿量(24.85±2.26)ml,发病至手术平均时间(6.68±1.73)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组别例数 性别(男/女)年龄(岁) 血肿量(ml) 发病至手术时间(h)观察组 24 14/10 56.16±11.64 24.14±2.11 6.82±1.78对照组 18 10/8 55.69±10.79 24.85±2.26 6.68±1.73 χ2/t 0.032 0.134 1.047 0.255 P 0.857 0.894 0.301 0.800

1.2 手术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吸氧、降颅压、止血、控制高血压及脑水肿、保持呼吸道畅通等常规及对症治疗,其中观察组患者均行CT辅助定向软通道穿刺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均行常规后颅窝小骨窗显微清除术治疗,术前均在管床护士指导下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及相关手续。

观察组:①定位:患者取颈部前屈、患侧在上侧卧体位,标记正中矢状线、横窦、乙状窦的体表投影线,在头皮处按照头颅 CT扫描结果标记出血肿最大范围。以正中矢状线旁开2.5cm 与横窦线下1.5cm 的相交处作为穿刺部位。②锥孔穿刺引流:常规消毒、铺巾处理,局部浸润麻醉后,用尖刀切开头皮各层,采用颅骨椎于穿刺点椎孔一个,使用破膜针刺开硬脑膜,沿穿刺通道置入硅胶引流管(14F)至血肿靶腔内,拔出针芯,无阻力情况下使用10ml 注射器缓慢间断抽吸约50%左右血肿以达到缓解占位、降低颅内压的目的。③术后引流:术毕即可进行头颅CT扫描,为促进血肿的溶解和引流,利用引流管给予3~4 万U 尿激酶,1~2次/d。每日复查头颅 CT,待血肿引流满意,即可去除引流管。

对照组:患者入室后行全麻,气管插管下行常规后颅窝小骨窗显微清除(若术前合并严重脑积水,则首先进行脑室外引流)。侧卧体位,枕下正中或旁中开约3cm 骨窗,借助显微镜进行硬膜和小脑皮层切开,经隧道至血肿腔完成血肿的清除和止血(若血肿已破入脑室,则需要打开四脑室并吸除室内血肿);最后于腔内留置引流管,缝合硬膜或人工硬膜修补后依次缝合肌肉、头皮,术毕。术后参照观察组处理。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前血肿量;术后72h 进行颅脑CT扫查并计算血肿清除率,即术前血肿量与术后残余量的差值占术前血肿量的百分比;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颅内感染、脑积水、皮下积液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6个月,参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级对两组患者预后情况进行评价,分级及评分标准如下:其中Ⅰ级(1分)为死亡;Ⅱ级(2分)为植物生存状态或周期性清醒;Ⅲ级(3分)为预后神志清醒,但重度残疾,日常生活无自主能力,需要他人照料;Ⅳ级(4分)为预后存在轻度残疾,有独立生活能力,给予相应保护措施下可参加工作;Ⅴ级(5分)为预后恢复良好,有轻度缺陷,可正常生活和工作。以GOS分级为Ⅳ~Ⅴ级(评分4~5分)为优良,Ⅰ~Ⅲ级(评分1~3分)为差。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所获取的数据均录入Excel 中并利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并进行t检验,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并进行χ2检验;检验水准设为α=0.05。以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和术后指标比较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72h 血肿清除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时间和术后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手术时间和术后指标比较(±s)

组别例数 手术时间(h) 术中出血量(ml) 术后72h 血肿清除率(%)观察组 24 55.70±9.08 23.40±20.58 94.62±10.70对照组 18 207.42±22.36 311.17±29.17 85.31±16.08 t 27.157 37.517 2.252 P 0.000 0.000 0.030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和随访结果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颅内感染及皮下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均随访6个月,观察组的GOS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和随访结果比较[n(%)]

3 讨论

小脑出血发生后若未及时有效治疗,容易造成对小脑的压迫、中线移位,导致第四脑室通道受挤压而造成阻塞,从而加剧脑积水的发生,进一步压迫脑干,并因此形成枕骨大孔疝,威胁患者生命[3]。目前临床小脑出血推荐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快速清除小脑血肿,从而降低颅内压以及减少脑积水形成[4]。虽然常规开颅术有利于术者的操作和及时减压,但此类开放性手术创伤较大、术中出血量较多、术后恢复较慢、并发症和禁忌证较多,因此实际应用中颇受诟病[5]。随着影像学技术和微创理念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广泛普及和应用,张忠等[6]通过临床研究得出结论,认为相对于传统的开颅血肿清除术,CT 定向软通道穿刺术不仅效果显著,而且安全性高。

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发现虽然穿刺引流对于幕上血肿效果显著,但小脑出血较为特殊,一方面是由于小脑出血的解剖学位置较为隐蔽、引流角度较为刁钻,增加了穿刺的难度;另一方面则是小脑出血的血肿多毗邻脑干、静脉窦等重要结构,增加了穿刺的风险[7]。而本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在CT辅助定向的基础上开展软通道穿刺术,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72h 血肿清除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GOS评分优良率7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3%;这与国内学者贾向军[8]的研究一致。此外,本研究结果还证实了观察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颅内感染及皮下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脑积水的发生率未见统计学差异,这可能是因为本研究样本数较少。软通道穿刺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定位,这也是本研究中在穿刺引流过程中强调利用CT辅助来有效确保穿刺的方向和深度的初衷,而且借助CT辅助的低创伤性优势,进一步扩大了此类手术的适应证,对临床治疗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研究认为:CT辅助定向软通道穿刺术的优势在于通过早期CT 对血肿的定位,不仅有利于临床医师进行最佳穿刺部位和通道的选择,有利于手术的及早开展,而且穿刺过程中通过CT 实时、精准的辅助定位,也能使穿刺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得到有效的保障,减少了患者术中的创伤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的术后恢复得到保障。

综上所述,软通道穿刺治疗高血压小脑出血临床疗效确切,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预后恢复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穿刺术血肿出血量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产前诊断羊膜腔穿刺术改期的原因分析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氨甲环酸灌注关节腔以减少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张震东前房穿刺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在28例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