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性红斑的病理学特点分析
2020-10-13高春林
崔 琴,高春林
(子长市人民医院,陕西 子长 717300)
结节性红斑是一种常见下肢皮肤炎症类疾病,具有疼痛感、复发性特点,部分患者伴有发热、扁桃体炎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身体健康都有着直接的影响。但目前临床研究中因发现其病理改变复杂,无法准确确定其发病机制与致病因素,因此,导致诊断过程中经常与结节性血管炎、硬红斑混淆,或因无法查明病因影响诊断准确率,因而探究结节性红斑群体的病理学特点具有重要价值,以期完善临床诊断条件,提高诊断准确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子长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78例结节性红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女性60例、男性18例,年龄15~35岁,其中≤18岁10例,19~24岁35例,25~30岁20例,31~35岁13例;病程7天~20年,其中<12月48例,>5年22例,10~20年8例。患者皮肤有鲜红斑、皮下有结节性皮疹,其中12例患者皮疹在四肢,10例患者在上肢,56例患者皮疹在双下肢,小腿胫前最为明显。58例患者皮肤自觉疼痛感,且78例患者皮疹位置轻压均有疼痛感;40例患者伴有低热、19例患者伴有关节疼。因无法准确判断病因,确诊结节性红斑,所选病例均排除患有结节病、重大感染疾病、红斑狼疮、皮肌炎患者。
1.2 方法
组织病理学方面,主要通过分段活检、镜下观察表皮、真皮血管、皮下脂肪小叶间隔病理状况。标本常规处理,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发病早期,可发现有炎症反应,中性粒细胞浸润,随着病情发展该状况可能消失,将会出现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浆细胞浸润,且脂肪小叶间隔中有肉芽肿以及巨细胞反应[1]。
2 结果
2.1 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78例患者中有63例患者出现棘层肥厚,真皮未向上皮脚延伸,致使表皮出现均匀肥厚情况(见图1A),15例患者未出现表皮肥厚;细胞色素检查结果中10例患者细胞色素增多,12例患者有基底细胞聚集伴染色较深情况。68例患者真皮浅层均出现血管扩张、胶原水肿、淋巴细胞以及组织细胞浸润(见图1B)、血管周围单一核炎症情况;在真皮中层以及下层位置,均出现血管壁增厚、管腔变窄情况(见图1C)。
2.2 病理类型
2.2.1 静脉炎类型 病变位置在静脉,较小与较大静脉均有病变出现,且静脉壁炎症细胞浸润;病情发展至急性期后,有静脉壁纤维素性、干酪样坏死情况,伴有中性多形核白细胞浸润。病情再次发展后,将在坏死位置出现假结节,有炎性肉芽组织出现;病情进入到晚期后,肉芽组织将转变为纤维结缔组织,导致静脉腔内有血栓行成。本研究中该类型病例有30例。
2.2.2 脂肪炎类型 表现为脂肪坏死,轻者出现片状或灶性坏死,严重者出现干酪样坏死。坏死脂肪周围有郎罕氏细胞或上皮样细胞形成的假结节,并伴随着炎症反应,早期可发现存在大量中性多形核白细胞,单核细胞以及淋巴细胞浸润。本研究该类型病理有28例。
2.2.3 小血管炎类型 主要表现为小血管,如小静脉或毛细血管出现炎症,在炎症血管周围有单核细胞以及淋巴细胞出现,中心多形核白细胞浸润;周围组织有轻度炎性改变,但未出现坏死状态。本研究中该类型病例有16例。
2.2.4 混合类型 上述3种情况均有所表现,本研究中该类型病理有4例。
从病理诊断中发现,结节性红斑发病后患者的真皮上层至肌肉层都有所病变,其中病变最为明显的是皮下脂肪层,但动脉均未出现受累。
3 讨论
结节性红斑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了解,真菌、药物、病毒等都可成为致病因素,与其它皮肤类疾病类似[2]。有学者认为结节性红斑的发病原因是链球菌与结核杆菌遭受感染,通过PPD实验获得结果为阳性,表明具有显著的抗结核治疗效果[3]。但还需要更丰富的资料与案例诊断,进一步对其发病机制进行准确判定。
但在病理学特点分析中发现,结节性红斑多发生于年轻群体当中,且女性患病几率明显高于男性,患病位置以四肢为主,更多出现在下肢的小腿胫骨前侧,皮肤表现为鲜红色,有轻微隆起,结节十分明显,最大直径约3 cm[4]。患者自觉有疼痛感,按压有轻微疼痛,红斑分布较为对称;出现结节后皮肤表面无溃疡、溃破等其它症状,也无任何萎缩性痕迹;红斑持续时间为14~21 d,消退后将又有新红斑出现,因此,确定疾病具有易复发的特点。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伴有关节疼痛及发热,与文献报道一致[5]。而深入皮肤内层后发现,病变周围血管有肿胀、扩张、血管壁增厚、炎症等情况,且周围细胞浸润,导致管腔变狭窄,情况严重后则形成血栓堵塞血管;炎症也可出现在脂肪与小血管上,导致脂肪细胞坏死、小血管炎症。
本研究中患者发病原因有:①免疫疾病:患者中有6例结核病、2例白塞氏综合征患者,且8例患者病变中皆有小血管炎以及静脉炎。②其它疾病:16例患者中有10例存在慢性中耳炎、脓皮病、下肢丹毒病情,其中6例患者的病理中显示抗链O滴度有所升高[6]。③药物:3例患者有药物接触史,其中2例与链霉素接触、1例与染料接触;且2例患者有青霉素过敏史。因而可以确定,结节性红斑是一种免疫病皮肤表现,且与脓性细菌、药物都有着密切关系。
结节性红斑与硬红斑极为相似,虽都表现为红斑,但两种病情病理学特点存在极大差异,结节性红斑发病后有明显的结节,多为鲜红色或深红色,对患者皮肤有严重损害,且有痛感出现;下肢为常见发病位置,结节出现后不会有其它病变,而且一段时间后消失,但也会有新的红斑生成;而硬红斑发病后,表皮会出现溃疡或溃破情况,整个病程发展极为缓慢[7]。同时,结节性红斑出现后血管、脂肪、静脉将出现不同炎症,其它免疫类疾病、药物等会对其产生一定影响,致使病理发生改变,导致发病位置、临床表现产生变化,但病例较少[8]。此外,可以看出结节性红斑不会对动脉造成影响,通常累及小静脉或毛细血管,可能出现变性与坏死情况。
综上所述,结节性红斑多发生于年轻女性群体,且发病位置多出现在双下肢,发病表皮为均匀肥厚,有结节;而发病血管有扩张、增生出现,发病位置的肌肉到真皮层都将受到影响,该疾病会导致血管发生病变,但未累及动脉,炎症主要出现在小血管或小静脉上;病情易反复,结节在一定时间内可自行消退,但也会有新的红斑生成。由于本次研究病理有限,仍未了解该疾病发病机制,而且对于发病后病理生理基础表现情况还有待进一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