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高校图书馆青年馆员培育需求的分层模型实证研究

2020-10-12唐敏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需求高校图书馆

摘 要:本文以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调研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青年馆员的需求,探讨有针对性和分层次的青年馆员培育模型。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需求;分层模型

21世纪的图书馆正处于转型期,图书馆馆员的角色随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对青年馆员的职业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虽然青年馆员受到关注和重视,但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却并未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尤其是在如何提高青年馆员职业能力和人才工作机制方面。处于转型期的高校图书馆的青年馆员在信息组织分析、服务平台建设和技术设备管理等方面具有其特殊的优势,在信息网络发达的社会是图书馆发展的活力之源,如何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成为图书馆转型的骨干,就成为了图书馆管理工作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以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青年馆员调研数据为基础,拟运用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探讨有针对性和分层次的青年馆员培育模型,建立以服务为主体和以学术、技能为两翼的青年馆员培育模式。

一、青年馆员调研(以我院为例)

通过对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青年馆员(指44岁以下的馆员)的业务技能、职业发展、学术研究等情况进行调研,截止2019年12月,笔者所在图书馆青年馆员职称结构如下:馆员23人,青年馆员11人,占47%,其中正高职称馆员2人,副高职称馆员3人,以上均为45岁以上馆员,青年馆员馆员(中级)职称5人,占青年馆员45%;青年馆员学历如下:硕士研究生4人,本科生3人,专科生2人,图书情报专业1人,学历较高,但图书情报专业的偏少;青年馆员科研水平如下:在2010-2019年的科研统计中发现,虽然论文发表的数量相对较多,但没有核心期刊发文,青年课题只有两项院级课题,大多依靠高级职称馆员带领,科研水平相对较低;青年馆员参加各级专业技能比赛如下:截止2019年12月止,共获得中国图书馆学会论文比赛二三等奖各三次和四次,案例比赛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次,省图书馆学会论文比赛一二三等奖各一次,案例比赛二等奖一次,省图书馆高职学会业务技能比赛二等奖一次,专业技能比赛从2016年开始参赛逐渐增多,这是由于近一二年需要评职称所需,还有少部分青年馆员从没有参加过专业技能比赛。

二、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青年馆员培育需求的分层模型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中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一个有机体的需求是从低到高的一种满足,这种满足达到更高一级的需求占主导地位时才能实现个体的自我实现。根据这五个层次又可分为三个维度:交易维度、尊重维度、发展维度。青年馆员对尊重和发展维度期望值高,对于创新性和挑战性的绩效是否满足对其有较大影响。

三、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青年馆员培育模式

(一)基于满足生活需要、安全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培育模式。

人最基本的需求如果都得不到满足,是无法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的。根据马斯洛的层次向上原理,青年馆员因其自身特点有可能在工作中产生阶段性职业倦怠,不再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那么此时就应进行满足其社会需要的模式。高校图书馆的青年馆员对名利要求不高,但对同事之间的友情、与领导之间的关系充满期待。因此,图书馆应积极营造和谐的图书馆文化氛围,想方设法满足馆员在生活、安全方面的需要,关心解决其实际困难,在工作上了解他们的思想,倾听他们的建议,给予更多的鼓励和肯定,同时根据各自的个性和素质等特点进行友好差别管理。

(二)基于满足尊重需要的培育模式。

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这种需求是不容易得到满足的需求。马克思曾指出,必须通过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并取得社会的认可、尊重和满足,人生的价值才能最终实现。青年馆员极为看重组织及社会对自己的评价,對自身价值是否得到相应的肯定非常重视,因此高校图书馆应针对青年馆员的这个特点,建立相应的制度和评价体系。

1.建立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图书馆员职业能力是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包含职业意识、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三个基本要素,其中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就是对图书馆馆员自身价值的一种承认。

2.建立长期的科学的发展性评价体系。高校图书馆的工作重任由青年馆员担当,而青年馆员的职业能力影响图书馆的绩效指标。建立长期的科学的发展性评价体系是让青年馆员职业能力持续提高的一种方式。在对青年馆员的绩效评价时一方面应采取对青年馆员职业能力量化测评的方式,根据各部门岗位职责和岗位年度发展目标制度考评标准,建立经常性的、多样化的评价机制,另一方面还应根据学科和专业发展的状况提出对青年馆员的期望,让他们看到自身未来努力的目标。图书馆传统的评价是奖惩性评价,这种做法容易造成馆员和评价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博弈关系,这种博弈关系并不利于图书馆的发展,而发展性评价是一种激励性评,它注重的是未来馆员的发展。发展性评价既可让青年馆员看到自身的努力方向,在实践工作中有确定的发展方向,也充分了解图书馆的发展目标,在精神上感到人格上的被尊重,从而促进青年馆员人格的健康发展,实现自我价值。这种高层次的需求会让他们不断发掘自身的潜力,保持持久的工作积极性。

3.基于满足自我实现需要的培育模式。自我实现是青年馆员的最高级需要,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因此青年馆员的成长必须与自身的职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从而获得最大的心理满足。为实现最更高层次需要,图书馆应更多地关注青年馆员的理想、成就和事业心,为青年馆员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成长的平台,在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方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建立持续性职业规划。在高校图书馆中,青年馆员的专业不一,他们的知识结构涵盖了多种学科,因此图书馆应对不同专业的青年馆员设定不同的目标。青年馆员自己应结合专业、兴趣及所在图书馆的特色,对职业的不同阶段制定计划并实施,职业规划指对职业生涯的具有持续性和系统的计划过程,它不仅包括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还包括组织职业规划,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具有擅长原则、价值原则和发展原则;组织职业规划是图书馆对青年馆员职业发展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和控制,只有个人职业规划和组织职业规划有机结合才能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共同发展。根据一般规划年限要求,青年馆员发展规划年限可确立为1-3年,它必须具备个性化和持续性的特点,既要有准确的定位,也要结合外部条件正确评估,这样才能整合青年馆员成长的各种复杂因素。

(2)采取“传帮带”制度,提高青年馆员职业能力。如今高校青年教师都是采取传帮带,笔者认为图书馆同样也可以采取传帮带,让馆内资历较深、职称较高和科研水平较高的馆员在工作中向青年馆员传授工作技能和经验,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提高职业能力,同时在科研工作中传授科研方法,方式可以采取“一对一”和“一对多”的方式。从传帮带团队来看,应包含不同学科背景的成员,从传帮带内容看,应贴近工作实际有针对性的在工作中带动青年馆员主动思考,通过相关训练加强沟通、管理、宣传能力,从图书馆的学术性来看要有重点的培养学科馆员,对其进行学术的传、帮、带,促使其学术能力尽快提高。

(3)建立学习型的图书馆。学习型组织对环境、学习手段和系统的思考能力要求较高,它的成员有着较高的学习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提升能力,对于青年馆员的专业成长来说,学习型的图书馆能够帮助他们在专业上迅速提高,建立学习型的图书馆是要设立相应的学习制度,除了定期进行政治学习以外,还应当建立分层次和分阶段的相应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培训是最常用的一种手段,首先图书馆应该根据每一个青年馆员的职业发展需要,对他们进行各种专业培训,其次要提供机会参加各级各类的业务竞赛、专家讲座和教学比赛,以提高其业务水平和与学生交往的能力。

(4)建立青年馆员线上和线下学习交流平台。传统的馆员学习交流是论坛、沙龙等交流方式,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应该保留,因为这种学习交流方式带给馆员们的不仅仅是工作业务的交流,也是一种情感交流。但在网络化时代,人们的交流还是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图书馆馆员因有各自岗位和服务时间,不容易统一,所以线上的学习交流会更加适合青年馆员们。对于青年馆员来说,他们与他人交流的欲望较强,因此,图书馆应该构架一个网络交流平台,引导青年馆员有意识地加入和融入到图书馆网络交流平台中,在跨地域、跨部门的信息交流中低成本地分享专业工作经验,这个网络交流平台应包括在线课程、会议资料、学习工具、博客以及教育视频等资源。用以青年馆员学习、发布、探讨和共享资源和经验,给青年馆员提供一个展示、学习、交流的机会。

四、结语

作为现代图书馆的主要力量,青年馆员在图书馆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要培育出优秀的青年馆员,就需要根据他们的特点和需求,从各个方面采取科学的方式加以管理和引导,这对图书馆的转型工作尤其重要。

参考文献:

[1]卢岷君.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看高校图书馆青年馆员的有效激励途径[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J].2015(9):199-201

[2]甘霞蓉.青年馆员成长中的宏观指导及现实问题探析[J].图书情报论坛[J].2012(1):22-25.

作者简介:

唐敏(1969-),女,湖南长沙人,副研究馆员,硕士。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副馆长,主要从事图书馆信息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

湖南省人力资源协会2019年-2020年課题《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建设类高校图书馆青年馆员的培育研究》,编号CHA2019006。

猜你喜欢

需求高校图书馆
图书馆
我国少儿图书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探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