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0-10-12林清
林清
摘要:十九大明确提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号召,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小康社会理念是唯物史观在我国社会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小康社会的建成将会加快我国经济体系完善的脚步,让人民生活更加满足、更加幸福,使社会更加和谐、更加安定,小康社会的建成标志着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实现,也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小康社会 唯物史观 路径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含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正式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几年我国社会经济稳步推进,小康社会的内涵也不断丰富。小康社会是我们共同的期待也是我们为之奋斗的方向,是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标志。
小康社会理论最早由邓小平同志提出,为更好制定我国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党的十六大报告在深刻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发展取得进步的基础上,继续丰富和发展该理论。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2020年是实现这一奋斗目标的决胜之年,这标志着我国的社会建设取得标志性成果,“五位一体”建设将取得跨越式的发展。
(二)全面小康的基本特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面小康,不是片面小康,不只包含政治经济,也包含社会生态等各方面,是关系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小康,是充分体现民主,让人民生活幸福,社会和谐的小康。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权益。在我国,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首位,保证人民群众公平参与社会生活,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促进社会公平。唯物史观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要立足于人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对政治民主权利进行更高程度的享受和运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人全面发展。
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经济体制更加完善。经济建设是基础性建设,推动经济协调稳定发展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这一理念符合我国基本国情,也符合生态建设要求,对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问题、健康发展问题、繁荣发展问题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能力,让科技为经济发展增添动力,推动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全民族文化素质更加提高。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不断推进,人民群众也更加追求精神生活,我国正大力推进和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丰富文化传播形式,发展更加符合人民需要、更加积极健康的文化产品,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提高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同时,要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用优秀传统文化武装头脑,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提高人们整体素质,从而推动中国文化更加繁荣发展。
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加快完善社会事业,整体改善人民生活。就业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实施更积极的就业政策,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满足人们就业需求,使就业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同时,建立和完善基本的社会保障体系,让人们能够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让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更加有保障。
生态文明观念更加牢固。全面小康的实现,需要以良好的生态環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为依靠。在这一进程中,生态问题日益严峻,为解决这一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我们提出了生态文明理念,逐步形成保护环境、爱护环境、合理有效利用资源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使其形成较大规模,实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人们自觉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唯物史观基础
唯物史观也称为历史唯物主义,“它作为科学的社会历史观,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也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必然结果。”唯物史观是社会发展所依据的科学规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提出和推进就是唯物史观在我国实践的很好证明。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社会基本矛盾原理的体现和应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发展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也相辅相成,共同为社会的发展进步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依据,共同影响社会发展进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在实践基础上提出战略目标,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协同推动下稳步实现”。发展经济,要处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处理好上层建筑层面的相关精神、制度建设同经济基础的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上层建筑也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就是强调整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的过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步,要遵循我国社会建设规律和我国基本国情,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历史观
社会发展主体是人,社会发展目标也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人们通过实践不断地认识和改造自然界,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探索出适合人类生存和居住的环境,也逐渐认识到破坏自然带来的严重后果,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共生的意义所在。因此,从唯物史观角度出发,我们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积极吸取教训,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创造者。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与人民群众的利益紧密结合,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定为首要目标,就是让人民群众享受改革带来的成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至上思想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凸显了马克思的系统方法论
方法论强调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中包含的方法论原则来看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准确把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相互关系,是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结果。
整体性是系统重要特征之一。各部分简单相加并不能揭示或者体现事物整体特征,不能解释事物的基本性质。任何事物整体性质只有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各个部分的统一中才能够被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包含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都是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遵循整体性系统性原则,要重点把握事物整体性规律,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小康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从整体上把握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将小康社会实现整体推进,使小康社会在各个方面惠及人民群众。同时,也要将各个部分分别有步骤有计划地逐个推进,在经济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从而为政治、社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在生态问题上,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并以此来推动社会层面的建设,使各个方面相互协调,最终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三、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解决最关系民生、关系群众的问题,为社会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是我们党和国家在当前最迫切最需要完成的任务。我们始终坚持唯物史观的理论指导地位,从社会有机体的含义和内容出发,为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理论指导。
(一)坚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唯物史观始终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一共提到203次“人民”,这足以看出人民在我国社会发展和建设中的地位,突出了人民至上的原则。这也正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在我国社会建设中的运用和发展。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优先位置。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同样也是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始终坚持的原则,在政治建设方面,保障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不断促进社会公平,真正實现人民当家作主;在保障民生方面,把对人民群众的关心落到实处,让所有平民百姓都过上吃得饱、穿得暖的好日子,真正解决就业问题;在社会问题上,大力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养老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让人民生活的更加幸福。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这些举措不仅是对党根本宗旨的践行,更是对唯物史观中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原理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二)坚持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我们的执政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小康社会的最终实现、“四个全面”战略目标最终落实,关键取决于党,取决于党对人民的领导。党始终强调人在社会中的价值和地位,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终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在党领导下才能实现。
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作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唯物史观的认识,让其更好的为我国社会发展服务;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心的党中央周围,为社会发展进步和“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侯惠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5.
[2]杨智祥.唯物史观视角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研究[D].湖南:湘潭大学,2017.
[3]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24-525.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